吸墨层论文-孙少凡,李朦,刘青松,姜波,刘丽

吸墨层论文-孙少凡,李朦,刘青松,姜波,刘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吸墨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彩喷纸,吸墨层,墨水吸收,润湿行为

吸墨层论文文献综述

孙少凡,李朦,刘青松,姜波,刘丽[1](2016)在《彩色喷墨纸吸墨层性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吸墨层中墨水与吸墨层间浸润行为的理论研究是指导吸墨层结构设计和性能的关键。分析了墨水在吸墨层中的浸润过程,综述了墨水浸润过程研究方法及提高彩喷纸吸墨层性能的方法;并对彩喷纸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6年05期)

王苏[2](2014)在《数码喷绘吸墨层用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耐候性、成膜性、透明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胶黏剂、涂料、油墨等行业,但其在吸墨涂层方面的应用还属空白,本论文研制了用于数码喷绘合成纸吸墨涂层的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成膜性、耐水性,且具有一定的吸墨性能。以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单体,以丙烯酸(AA)作为功能单体,使用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R-10)与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R-20)复配,以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通过半连续种子-核壳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配比与添加量、引发剂添加量及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核壳聚合工艺中核壳比、核层与壳层玻璃化转变温度Tg、涂层厚度对涂层吸墨性能与成膜性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乳液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2℃,搅拌速度为200r/min~250r/min,预乳液总滴加时间3~4h,核层Tg为-11.2℃,壳层Tg为48.4℃,核壳比为2/1,乳液细腻泛蓝光,聚合平稳,转化率高,稳定性好。涂层厚度为21μm时吸墨性能最好,具有较强的耐水性与成膜性,图像清晰有光泽。FTIR测试表明两种主单体共聚良好,单体转化率高。DSC测试表明聚合物有两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设计核层壳层Tg相对应,验证了乳胶粒的核壳结构。粒度分析测试表明乳胶粒平均粒径在111nm左右。TEM测试证明乳胶粒的形貌是均匀的球形颗粒,分布均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刘青松[3](2014)在《阳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吸墨层的制备及其喷墨打印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喷墨打印过程中,墨水由电信号驱动的喷射装置直接喷射到基片上。大多数喷墨用墨水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较低的表面张力,因此这对基片覆涂层的孔隙率和吸收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对喷墨涂层上墨水的吸收和固定机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高打印质量吸墨涂层,使用水性墨水进行打印,重点研究涂层的印刷适用性。实验室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阳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分散液及其吸墨层。研究了各种反应因素(溶剂、催化剂、模板剂、硅源等)对介孔二氧化硅粒径及其单分散性的影响。研究了阳离子改性剂(PEI)、胶黏剂(PVA)浓度对吸墨涂层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吸墨涂层表面能、接触角的研究以及对比分析涂层打印性能,得到了最佳的涂层组分比例。当PEI用量2%,PVA用量30%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对比研究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气相二氧化硅制备的吸墨层性能,结果表明,粘合剂的用量与颜料粒子的孔径尺寸分布有着很大的关系。气相A380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孔尺寸和孔径尺寸分布,粘合剂用量为介孔二氧化硅的2-3倍。PVA渗透进入气相二氧化硅的孔径之中,因此增加了其对粘合剂的用量。此外,胶黏剂的渗透降低了有效孔体积,使得涂层对展色剂的吸附能力下降。结果为,介孔二氧化硅不仅粘合剂用量少,而且具有较高的打印质量。通过对吸墨层浸润性能及固墨性能研究,证实并不是涂层表面能越大,打印效果越好,当墨水与吸墨层接触角在70-80°之间时,打印效果最好。阳离子改性剂的添加可以有效的提高图像的打印质量,并且提高耐水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李朦[4](2013)在《二氧化硅自组装法制备纳米吸墨层及其对吸墨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喷墨打印技术的进步,作为喷墨打印机的配套产品,彩色喷墨打印纸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作为彩喷纸的核心成分,吸墨层的研制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将自组装技术应用于彩喷纸吸墨层制备中,制备得到孔隙分布均匀、结构有序性大大提高的吸墨层结构,改善吸墨层扩散晕墨等现象,在未来数码喷绘领域节能环保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同时研究了墨水在吸墨层中的浸润过程,对影响吸墨层综合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先后制备了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微球、沉积法纳米吸墨层和共生长法纳米吸墨层,所制备的两种纳米吸墨层均实现了结构有序、表面平整、孔隙丰富、分布均匀。研究了催化剂、溶剂、滴加速度及温度对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沉积法吸墨层制备中温度、二氧化硅溶胶浓度对叁维有序颜料层结构的影响及沉积时间、PVA浓度对沉积法吸墨层结构的影响;在共生长法吸墨层的制备中,研究了二氧化硅微球浓度、二氧化硅与PVA混合液粘度对共生长吸墨层结构的影响。本文采用表面能、表面张力、接触角等方法综合评价了两种吸墨层的浸润行为,提出了吸墨层扩散程度的表征方法,研究了吸墨层孔隙率、比表面积和成像效果。共生长法吸墨层在表面能、接触角和扩散程度方面均优于沉积法吸墨层,其表面张力可达45.80mJ·m~(-2),接触角达10.10°,均与某品牌商品化彩喷纸相当,其扩展程度为1.14,与某品业化彩喷纸的扩散程度1.13相当。在孔隙结构方面,,结构有序纳米吸墨层的比表面积与商品化彩喷纸相近,但孔隙体积略小,而孔隙尺寸明显小于商品化彩喷纸,适用于小墨水喷出量的“省墨打印机”,具有在喷墨打印方面实现节能环保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于珊珊[5](2013)在《SiO_2@Al_(13)核壳材料制备喷墨打印吸墨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码相机等设备的普及,喷墨打印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亲睐。喷墨打印技术涉及家庭、商业办公、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喷墨打印的耗材之一,喷墨打印相纸的研究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吸墨层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相纸打印图像的质量。以二氧化硅作为颜料的吸墨层具有吸墨性好、耐划伤等特点。由于纳米二氧化硅易团聚,会影响吸墨层的性能,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制备SiO_2@Al_(13)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尝试将其用于制备喷墨打印吸墨层。首先,本文制备了PAC,通过Ba2+/SO42-法纯化制得Al_(13),通过Al_(13)-Ferron络合比色法分析制备过程中铝形态的分布,研究碱化度对铝形态分布的影响,并计算Al_(13)b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当B<2.5时,Al_(13)b含量随着碱化度的升高而增加;B>2.5时,Al_(13)b的含量随着碱化度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控制碱化度在2.5左右,纯化后Al_(13)b的含量为93.7%;制备SiO_2@Al_(13)核壳结构复合材料,通过对SEM、XRD、XPS、红外光谱、Zeta电位等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复合材料的核壳结构,在包覆过程中,没有新的化学键产生,壳层和核层材料均保持原有的结构和性能,包覆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吸附力;讨论了Al_(13)/Si对包覆过程的影响:随着Al_(13)/Si比值的增大,Al_(13)包覆量增加,但当Al_(13)/Si>1:1时,包覆量增加不明显。使用包覆材料作为颜料制备吸墨层,在涂料粘度、涂层吸墨量、抗水性、光泽度、平滑度、和色密度等方面,对吸墨层材料进行测试表征,包覆材料制备的吸墨层具有涂层均匀、吸墨性好、抗水性好等优点,对比不同颜料制备的吸墨层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制备的吸墨层性质较好,明显优于未处理的二氧化硅制备的吸墨层,与改性后的二氧化硅制备的吸墨层性能相近,部分性能略高于改性吸墨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3-03-01)

韩建平[6](2011)在《纳米吸墨层的研制及其浸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彩喷纸以其鲜明的色彩表达能力、优良的彩色喷墨打印效果等优点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彩喷纸中吸墨层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彩喷纸喷墨打印的效果。本文通过使用纳米SiO_2和PVA,研制出可用于彩色喷墨打印、具有良好表观质量的吸墨层。首先采用纳米SiO_2 A200和PVA B-33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在高速剪切分散机中制备了纳米吸墨层。实验讨论了硼酸用量、底胶和排气泡等工艺对吸墨层表观质量的影响,分散剂用量、颜胶比、涂布克重等因素对吸墨层吸墨性能的影响,以及涂料温度、乙醇含量对吸墨层涂料粘度的影响,得出了综合性能最优的吸墨层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出了具有良好表观质量和吸墨性能的纳米吸墨层。其次,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的SiO_2制备的吸墨层的打印效果、表面形貌和浸润行为。实验对比了EPSON吸墨层、山富吸墨层、A200纳米SiO_2制备的吸墨层与德固赛A200、A300、A380制备的吸墨层的吸墨效果、SEM、AFM、液体渗透率、动态接触角、表面能、吸附速度和吸附量。由此得出,国内外叁种吸墨层的打印效果、表面形貌相似,叁种吸墨层的渗透性能,山富吸墨层>A200吸墨层>EPSON吸墨层。自制A200吸墨层的表面能、吸墨量以及吸墨速度均高于山富吸墨层。A200吸墨层的表面能、吸附速度和吸附量适中,并且具有较好的打印效果。A200由于粒度和比表面积适中,因此非常适合用作吸墨涂层的颜料。(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程玮璐,姜波,刘丽,黄玉东,吴捷[7](2010)在《彩色喷墨记录材料的吸墨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国内外彩色喷墨记录材料的吸墨层结构、制备方法、性能评价等方向的研究进展。在吸墨层结构与制备的讨论中,着重介绍了多种前沿颜料的选择和使用,同时也讨论了胶黏剂和助剂的选择。综合提出了吸墨层主要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吸墨层对油墨的吸收性、图像的分辨率、吸墨层的光泽度、图像的保存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油墨吸收性能的各种因素。展望了国内外彩喷记录材料的研究前景和热门方向。(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0年05期)

杨兴娟[8](2009)在《数码喷绘耗材用基材的改性与吸墨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告与数码产品的普及,彩色喷墨打印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市场迅速扩大,各种喷墨打印介质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PE薄膜、PVC薄膜和PET薄膜作为数码喷绘耗材领域的主要消费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塑料薄膜属于非极性或弱极性的高分子材料,它们对油墨的亲和性都比较差,且在成形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引发剂及残留单体和降解物等低分子物质,很容易析出而汇集于材料表面,形成无定形层,使塑料薄膜表面的润湿性能变差,多数塑料薄膜在涂装前必须进行预处理。本文通过冷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数码耗材用基材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变化不同的处理时间与处理电压来改善基材表面的润湿性,引入极性基团,使表面结构发生变化,提高与吸墨层的吸附力,增加界面之间的牢度,从而得到高品质的数码耗材用承印材料。利用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等表面分析技术对冷等离子体处理基材进行表面元素与形貌的分析,结果发现:冷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增加极性,提高表面能,并能够对基材表面产生一定的刻蚀、清洗作用。因此,冷等离子体对基材起到氧化、刻蚀与清洗的作用。本文还研究了吸墨层的制备与性能、颜料型二氧化硅的分散情况以及分散液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对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充分讨论了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乙烯醇的比例对吸墨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涂料的制备、涂布、成纸性能、喷绘性能的评价进而得到一种制备吸墨层的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了二氧化硅用量为PVA的30%时,吸墨层的性能达到最优。本论文研究成果对数码喷绘耗材打印介质的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吸墨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耐候性、成膜性、透明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胶黏剂、涂料、油墨等行业,但其在吸墨涂层方面的应用还属空白,本论文研制了用于数码喷绘合成纸吸墨涂层的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成膜性、耐水性,且具有一定的吸墨性能。以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单体,以丙烯酸(AA)作为功能单体,使用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R-10)与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R-20)复配,以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通过半连续种子-核壳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高性能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配比与添加量、引发剂添加量及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核壳聚合工艺中核壳比、核层与壳层玻璃化转变温度Tg、涂层厚度对涂层吸墨性能与成膜性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乳液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2℃,搅拌速度为200r/min~250r/min,预乳液总滴加时间3~4h,核层Tg为-11.2℃,壳层Tg为48.4℃,核壳比为2/1,乳液细腻泛蓝光,聚合平稳,转化率高,稳定性好。涂层厚度为21μm时吸墨性能最好,具有较强的耐水性与成膜性,图像清晰有光泽。FTIR测试表明两种主单体共聚良好,单体转化率高。DSC测试表明聚合物有两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设计核层壳层Tg相对应,验证了乳胶粒的核壳结构。粒度分析测试表明乳胶粒平均粒径在111nm左右。TEM测试证明乳胶粒的形貌是均匀的球形颗粒,分布均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墨层论文参考文献

[1].孙少凡,李朦,刘青松,姜波,刘丽.彩色喷墨纸吸墨层性能研究进展[J].化学与黏合.2016

[2].王苏.数码喷绘吸墨层用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刘青松.阳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吸墨层的制备及其喷墨打印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4].李朦.二氧化硅自组装法制备纳米吸墨层及其对吸墨作用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于珊珊.SiO_2@Al_(13)核壳材料制备喷墨打印吸墨层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6].韩建平.纳米吸墨层的研制及其浸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7].程玮璐,姜波,刘丽,黄玉东,吴捷.彩色喷墨记录材料的吸墨层研究进展[J].化学与黏合.2010

[8].杨兴娟.数码喷绘耗材用基材的改性与吸墨层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标签:;  ;  ;  ;  

吸墨层论文-孙少凡,李朦,刘青松,姜波,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