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史研究论文-吴梦蕾

批评史研究论文-吴梦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批评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罗兰·,巴特,解构主义

批评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蕾[1](2019)在《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哲学经历了叁个阶段:古希腊的本体论阶段、17-19世纪的认识论阶段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而形成的声势浩大的语言学转向。最后这一语言学转向极大影响了文学评论界,尤其是索绪尔语言学严谨、科学的研究范式吸引了许多文学批评家,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建立一个能够揭示文学作品普遍规律的形式分析的途径。罗兰·巴特作为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的重要人物,其后期思想的转变表明了完善的结构并非是牢不可破的,结构主义走到最后却是启发了解构主义,而解构主义的目标正是要推翻与颠覆结构主义所谓牢固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9年12期)

何宗美[2](2019)在《《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研究的离合现象——兼谈《批评史》的当代书写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在学术史来看,学术研究通常会出现一种离合现象——"离"指的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史的疏离,"合"指的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史的归合。离合现象在《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研究中体现较为突出,特别是文学批评研究以及《批评史》书写与《总目》文学批评的疏离显而易见,而造成的原因既包括《批评史》的"书写制约",也包括《总目》本身的"身份遮蔽",以及现有研究格局的影响。模式突破、理论正名、体系重构,则是促使文学批评研究和《批评史》书写与《总目》由"离"而"合"的基本措施和重要途径。应重视研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的离合现象,以达到新时期下中国学术一次通古今之变的新飞跃。(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19年04期)

段丹洁[3](2019)在《扎实推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发布会暨中国文学批评70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文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中国(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08)

王侃[4](2019)在《《古船》的批评史及其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对张炜的阅读顺序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我是先读了《柏慧》,再回过头去读《九月寓言》,然后才读了《古船》。这个逆向的阅读顺序其实颇有意思:我对张炜的阅读,是从他深陷其中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发端之际开始的,当是时,批评界、知识界的很多声音正在质疑、责难张炜,一些人正在离开张炜。这和《古船》甫一(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10期)

程洁[5](2019)在《喜剧巨匠、殉道者、平民主义者——电影批评史视域下石挥的叁副面孔》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挥在学术文本中被塑造成喜剧巨匠、殉道者和平民主义者叁种形象。由于观照电影史的不同视角,石挥或被认为是讽刺喜剧的代表人物,或被指为风俗喜剧的门面;围绕石挥的政治命运所进行的研究将他进行表演的意识形态场域鲜明地勾勒出来,将个体与国家主体的拉扯推向前台,在这个过程中殉道者石挥的形象产生了;而石挥的平民主义者形象则是在对革命电影历史的重新改写中浮现出来的,这一形象将"老上海电影传统"与"新中国电影传统"接续起来,使得"革命电影"与"现代电影"和谐起来。(本文来源于《艺苑》期刊2019年05期)

姜文涛[6](2019)在《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的数字人文——印刷文化基础设施,20世纪文学批评史,以及文学社会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人文文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在迅速发展的文学研究方法。本文以长时段历史视野讨论"晚期人文批评"时代这一种人文学批评方法的可能性。人文学科是随着近代印刷文化的兴起而历史地产生的知识机构化形式;无论是在新批评时代,还是在批评理论盛行的时代,文学研究批评者始终承担精英主义"教导者"的角色;计算和统计的方法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存在,是其近代科学化进程的一个侧面。从文学研究作为近代学科体制的建立,到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方法,人文知识不断地被机构化生产和流传,始终处于知识民主化的进程中,批评者的角色不断地被赋予不同的职业形象和技能特征。本文提议重视文献文本基础设施,重视中国文学研究历史和传统的数字人文文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松[7](2019)在《思想、真理与学统——略论新中国70年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说的"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是指在湖北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性学术群体所创造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成果,而这里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并非指以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为对象的鉴赏型文学评论,而是指对于理论问题的反思性批判以及批评理论的建构,具体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批评以及批评理论与批评史。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史,回顾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筑梦之思、逐梦之路与圆梦之旅,无疑可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本文来源于《长江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金浪[8](2019)在《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关于李长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批评家的人有如过江之鲫,但其中恐怕没有哪一位能如李长之这样对批评抱有九死不悔的执念。对此他曾坦言:"谁说批评家不好,我也要当这个声名不好的批评家。从前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时候,有人在关口阻拦他,但是,他说让他往西去是可以的,如果让他往东折回一步就不行。我也是这样想,谁要帮助我的批评工作进一步,我就感激;(本文来源于《书城》期刊2019年10期)

徐思义[9](2019)在《试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长河中,文学是重要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运用虚构和想象表现手法,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文学中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批评。随着文学作品诞生、传播、消费以来,文学批评就随之产生并发展,是文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活动的组成部分,既推动文学创造,又影响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的建设。按照时间顺序对文学分期,有助于多元化研究各分期阶段中的文学批评史。本文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分期的时间划分、现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分期立场和对现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分期探索叁个维度展开详细的解读。(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张欢[10](2019)在《众声喧哗的现场:1990年代《废都》批评史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废都》的批评历经了"推崇—抨击—反抨击—查禁—重读"的波折过程,此中包含了大众、学界、资本、官方等多方话语的交织缠绕:大众读者的《废都》接受以直感冲动为出发点,分为厉声谴责与暗地欢迎两种态度;学界关于《废都》则形成了力捧、批判与公论叁派,背后反映了不同审美眼光和利益诉求的交织博弈;资本是决定批评导向和面貌的隐形力量,无论褒贬,皆以最大利润的攫取为指向;官方对《废都》由支持转向了查禁,以社会影响和公众利益为向导,不针对作家个人。作品所受的评价很大程度上由资本、文化、权力等外部因素决定,但文本内在的美学品质同样重要,经典的生成是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批评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放在学术史来看,学术研究通常会出现一种离合现象——"离"指的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史的疏离,"合"指的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史的归合。离合现象在《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研究中体现较为突出,特别是文学批评研究以及《批评史》书写与《总目》文学批评的疏离显而易见,而造成的原因既包括《批评史》的"书写制约",也包括《总目》本身的"身份遮蔽",以及现有研究格局的影响。模式突破、理论正名、体系重构,则是促使文学批评研究和《批评史》书写与《总目》由"离"而"合"的基本措施和重要途径。应重视研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的离合现象,以达到新时期下中国学术一次通古今之变的新飞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批评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吴梦蕾.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J].文学教育(下).2019

[2].何宗美.《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研究的离合现象——兼谈《批评史》的当代书写问题[J].贵州文史丛刊.2019

[3].段丹洁.扎实推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王侃.《古船》的批评史及其他[J].文艺争鸣.2019

[5].程洁.喜剧巨匠、殉道者、平民主义者——电影批评史视域下石挥的叁副面孔[J].艺苑.2019

[6].姜文涛.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的数字人文——印刷文化基础设施,20世纪文学批评史,以及文学社会学[J].中国比较文学.2019

[7].李松.思想、真理与学统——略论新中国70年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史[J].长江文艺评论.2019

[8].金浪.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关于李长之[J].书城.2019

[9].徐思义.试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分期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9

[10].张欢.众声喧哗的现场:1990年代《废都》批评史的考察[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标签:;  ;  ;  ;  ;  

批评史研究论文-吴梦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