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仰与审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达·,芬奇密码》,玫瑰,信仰追求,审美理念
信仰与审美论文文献综述
邹丹[1](2019)在《从玫瑰意象看《达·芬奇密码》中作者的宗教信仰及审美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达·芬奇密码》中设置了大量包含着宗教意味和文化意味的密码,在众多密码中,玫瑰意象对终极密码—"圣杯"的揭示意义重大。通过玫瑰意象的分析,作者对基督教观念的推崇和背离,以及阴阳和谐的审美理念得以彰显。由此可见,现代文明与基督教文化的冲突与交融,现代人对宗教信仰的怀疑与坚持。(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颖,董泓[2](2019)在《信仰、审美与现实——试析麦积山石窟造像的美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窟艺术随佛教文化的传播而辉煌,现实的生活气息、鲜明的人间情感却主导着佛教艺术的信仰与审美。麦积山石窟造像在表现创造者与膜拜者的宗教信仰背后,更为深刻地表露出历史时期中世俗社会生活的外部现实世界与审美的内心世界。(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曹嘉伟[3](2019)在《《万叶集》中关于雪、月、花的和歌——从自然景物、信仰对象到审美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由大伴家持编成于奈良时代(大约8世纪后半叶),收载和歌大约四千五百首,分为二十卷。文章首先考察了《万叶集》和歌中的自然景物雪、月、花。通过上述考察可以看出,雪、月、花作为自然景物代表了一年四季,在植根于自然的生活之中,自然首先作为信仰的对象受到重视,因此它们变成信仰对象。其次考察了从信仰对象到审美对象的确立。到了万叶后期,这些自然景物,作为季节的景物固定于宴席歌中,这也是自然景物向信仰对象、审美对象转化,即风雅化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李晗[4](2019)在《佛山年画中道教信仰的审美体现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宗教大国,汇聚了各样的宗教文化,加之现在这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的冲击,道教作为我中华的国教,似乎不如以往那样炫目。如今这个讲求民族与世界和谐的时期,更应该从民族文化来解析我们曾经的道教文化。道教作为古时文化思想凝练的结晶,能贴切的反映出中华民俗文化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2期)
高萍[5](2019)在《道德信仰视域下的国民审美素质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审美的特征国民首先进行审美活动,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国民的审美素质。国民的审美素质是指国民一切审美活动的内在化。审美与审美素质的主体都是人,只有人才有审美活动和审美素质。国民的审美素质是在审美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审美素质的提高又能够更好地指导国民的审美以及审美活动。(一)审美具有本源性的特征审美的本源性根源于生命的本源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审美目的是奠定人生目的的思想基础。我们应该看到,人生目的的生理设定与精神设定的必(本文来源于《创造》期刊2019年02期)
黄朝斌[6](2019)在《南丰傩面具的仪式信仰与审美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傩文化是融多元宗教礼仪、民俗、民艺于一体的复合文化体。分布在江西各地的傩舞、傩戏、傩面、傩庙,组成了富有江西特色的赣傩文化群,其中江西南丰傩可说是赣傩文化群的典型代表。江西南丰傩面具多神崇拜的扮相、粗犷浑厚的造型、"禳恶祈福"的原始宗教观念和夸张质朴的色彩意蕴,深刻诠释了南丰傩面具中各类神祇喜怒哀乐的现世精神与审美内涵。(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潘知常[7](2019)在《“无宗教而有信仰”:审美救赎的中国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宗教而有信仰",是华夏文化的特殊贡献。这一贡献与西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的"无宗教而有信仰"彼此吻合。这使得我们得以意识到:"无宗教而有信仰"恰恰就是华夏文化的"无宗教而有道德"尤其是"无宗教而有审美"的道德救赎、审美救赎的中国语境。(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9年01期)
王敏[8](2018)在《苦难、信仰、审美关系研究——以《约伯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卡莱尔认为,《约伯记》是一卷高贵的书,一卷为所有人写的书,人们对这卷书的热爱从未减退,因为它富有崇高的忧伤(sublime sorrow)、崇高的和解(sublime reconciliation);它是人类心灵发出的最古老的旋律。~②约伯所遭受的苦难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苦难,更是所有人的苦难;约伯在苦难中所折射出来的不仅是他个人信仰的精神历程,更是人类整体与神之关系不断走向(本文来源于《基督宗教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岳君惠[9](2018)在《土族信仰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信仰是中国宗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民俗文化最鲜活的表现形式,土族民间信仰文化中生态审美意识具有独特性。这不仅形成了自然的生态审美观,也突出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依生,其民俗美和对宗教生态观的领悟不仅保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审美意识。本文从生态审美的视角,通过对土族信仰文化的研究,折射出不同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为当前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及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戴丹[10](2018)在《探究图形符号审美与生命信仰的共生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的智能有限,将自然万物神化,对生命存亡的恐惧,借助符号传达对自然现象的顶礼膜拜。"生命信仰"推动着宗教发展继而加速了符号的发展,在符号的运用过程中孕育了对符号审美的追寻。(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06期)
信仰与审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石窟艺术随佛教文化的传播而辉煌,现实的生活气息、鲜明的人间情感却主导着佛教艺术的信仰与审美。麦积山石窟造像在表现创造者与膜拜者的宗教信仰背后,更为深刻地表露出历史时期中世俗社会生活的外部现实世界与审美的内心世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仰与审美论文参考文献
[1].邹丹.从玫瑰意象看《达·芬奇密码》中作者的宗教信仰及审美理念[J].红河学院学报.2019
[2].刘颖,董泓.信仰、审美与现实——试析麦积山石窟造像的美学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3].曹嘉伟.《万叶集》中关于雪、月、花的和歌——从自然景物、信仰对象到审美对象[J].大观(论坛).2019
[4].李晗.佛山年画中道教信仰的审美体现与影响[J].北极光.2019
[5].高萍.道德信仰视域下的国民审美素质提升[J].创造.2019
[6].黄朝斌.南丰傩面具的仪式信仰与审美述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潘知常.“无宗教而有信仰”:审美救赎的中国语境[J].社会科学家.2019
[8].王敏.苦难、信仰、审美关系研究——以《约伯记》为例[J].基督宗教研究.2018
[9].岳君惠.土族信仰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10].戴丹.探究图形符号审美与生命信仰的共生意义[J].明日风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