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社会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孤独症,应用行为分析法,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社会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刘梅红,赵勇帅[1](2019)在《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干预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改善孤独症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情绪问题,并逐渐成为主要干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我国学者运用ABA对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干预效果的相关文献,对干预对象、时间、方法、结果等特点进行归纳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孤独症儿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韩振影[2](2019)在《幼儿园中大班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观念、分享行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儿童社会观采择是社会认知发展的-项重要内容,由于社会认知对社会行为有明显影响力,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社会行为时,关注重点就是其社会观采择能力的变化。目前,国内外有关社会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多,但对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的研究为数不多,并且对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影响存在争议,另外在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侧重于研究与分享行为的关系,忽略了与分享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中大班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发展规律,并对分享观念、行为的关联性做分析。本文以故事法及情境实验的方式,随机选取幼儿园中班和大班儿童共计120名,中班儿童(5岁)60名、大班儿童(6岁)60名,男孩女孩各半。作为本次研究的考察样本。研究结果发现:(1)社会观点采择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6岁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高于5岁儿童。分享行为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6岁儿童的分享行为高于5岁儿童。分享观念不存在年龄差异。(2)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和分享观念、分享行为没有性别差异。(3)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会对分享行为有影响,具体是认知观采择对分享行为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8)
夏锡梅[3](2019)在《儿童社会认知加工对攻击行为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动~([1])。社会认知加工的良性发展是儿童寻求人际互动和扩大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若出现认知加工偏差,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对个体身体或心理上的故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攻击和间接的关系攻击,以及主动攻击和应对威胁的反应性攻击~([2])。这些攻击亚型起源于对不同社会经历的认知反馈,遵循不同的发展轨迹,并通过不同的社会(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05期)
王永固,余成,黄碧玉,姚雨佳[4](2019)在《社交机器人对ASD儿童社会互动行为的诱导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社交机器人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社会互动行为的诱导效应,以24名ASD儿童为被试,比较NAO机器人和人诱导被试靠近、接触、模仿、眼神注视及皮电变化差异。发现:⑴NAO机器人诱导被试靠近、接触和眼神注视发生次数更多,眼神注视时间占比更高;⑵两者诱导被试模仿无显着差异;⑶打招呼时,NAO机器人引起被试皮电变化率更高。总之,社交机器人能增强ASD儿童社交兴趣和情绪唤醒,缓解社交回避,诱导社会互动行为主动发生。(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9年02期)
熊雪芹,刘佳,石菡,王荣,任丹[5](2019)在《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学龄儿童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的关系,为合理使用屏幕媒体设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亲子关系量表(PCRT)、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随机调查达州市868例小学生,经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儿童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被调查儿童年龄(9.27±1.64)岁,男414例,女454例。上学日屏幕时间平均2.4 h/d,节假日6.2 h/d。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年龄越大、男孩、父母陪伴时间越短、父亲为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家中媒体设备种类越多、儿童拥有手机、开始接触屏幕年龄越小屏幕时间越长(P<0.05);在亲子关系中,屏幕时间与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干涉有关(P<0.05);屏幕时间越长社会能力得分越低,社交退缩、攻击性、交往不良、强迫性、抑郁、不成熟、体诉得分越高(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屏幕时间与社会能力(P<0.05),与社交退缩、交往不良、攻击性、强迫性、不成熟呈正相关性(P<0.05);与父母陪孩子时间、开始接触屏幕年龄呈负相关性(P<0.05),与年龄和家中媒体设备种类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学龄儿童屏幕时间对亲子关系和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有影响,应为儿童建立屏幕时间规则。(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04期)
李崟箫[6](2018)在《同侪压力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亲子分离使家庭的养育功能变得低下甚至缺失。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当亲子关系缺失时,其他关系将变得更具影响力。利用CEPS2014年基线数据,研究发现同伴社会行为较家庭社会资本对留守儿童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更大,同伴的积极行为能有效促进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同伴的消极行为将对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父母和教师除关心儿童的日常生活外,应加强对同伴行为的关注,充分发挥积极同伴的作用,减少消极同伴带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戚艳杰,李斌,周玉明,张之霞,朱丹迪[7](2018)在《北京市怀柔区某中学12~16岁儿童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和筛查某学校中学生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学校情况及行为问题的现状。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某中学12~1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儿童社会功能问题主要表现在活动能力异常男女分别为25.94%和15.41%,其次为社交能力,分别为5.69%和2.10%,且男孩异常率均高于女孩。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97%,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的社会能力各项得分均低于无行为问题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问题的出现可能对社会能力的发展有一定消极影响,应重视关键期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倪青青[8](2018)在《4-8岁儿童社会比较对博弈游戏中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心理理论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后通牒博弈是研究公平的经典范式,个体分配行为的公平与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被试的人格、认知发展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博弈过程和产生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博弈双方心理因素的影响。然而,有些人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不会注意公平与否,只有当与他人比较时,他们才会考虑自己的资源收益是否公平。社会认知角度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比较与个体认知加工过程密不可分,需要觉察、认知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状态。因此,本研究通过研究4-8岁的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和在最后通牒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探索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社会比较以及公平分配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探讨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对社会比较和儿童博弈游戏中公平分配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实验选取4-8岁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一年级儿童,共175名被试,实施心理理论的两种错误信念任务以及最后通牒博弈任务,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研究显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在年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最后博弈游戏任务的研究发现,儿童公平分配行为在年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社会比较对儿童分配公平行为的影响显着。当儿童进行上行比较或者进行下行比较时都会影响儿童公平分配行为:进行上行比较对提议者最大分配值产生显着影响;进行下行比较对响应者最小接受值产生显着影响。(3)儿童心理理论、社会比较与公平分配行为存在相关关系。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与最大分配值存在显着负相关,与最小接受值存在显着正相关;社会比较与最大分配值和最小接受值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4)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影响其在博弈游戏中的公平分配行为,在社会比较和公平分配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未通过心理理论的儿童,社会比较对其公平分配行为产生的影响不明显;通过一级错误信念的儿童,社会比较会对其公平分配行为产生显着影响;通过二级错误信念的儿童,社会比较会对其公平分配行为产生极其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社会比较会显着影响4-8岁儿童博弈任务中的公平分配行为,社会比较对儿童博弈任务中的影响是建立在儿童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觉察和评价的心理理论发展基础上,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在社会比较对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6-01)
付佳茵[9](2018)在《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现状及其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儿童由于父母在外地务工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其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行为,其中社会退缩行为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社会退缩行为是研究儿童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前儿童、少年儿童时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对其社会化发展过程以及身心健康发展成熟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现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进行干预,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行为的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以成都市两所学校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班级戏剧问卷、青少年孤独感量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研究,从不同的人口学背景下了解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现状与发展特点,探索了不同心理、社会影响因素与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探讨了团体辅导改善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产生了有效效果,探讨了谈话训练对改善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产生了有效效果,研究结果如下: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人口学变量的差异:(1)流动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活跃退缩在年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安静退缩在年龄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流动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活跃退缩在年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安静退缩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流动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流动儿童的活跃退缩在不同父母外出打工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与相关因素的关系:(1)流动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与孤独感、生活事件呈显着正相关的关系,与自尊、社会适应、友谊质量呈显着负相关的关系。(2)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预测作用的心理、社会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孤独感>自尊>社会适应>生活事件。团体干预、谈话训练对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有效性:(1)团体干预、谈话训练对降低流动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和孤独感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熊雪芹,刘佳,石菡,王荣,任丹[10](2018)在《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及学龄前儿童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及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屏幕时间调查问卷、亲子关系自评量表、幼儿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简表(SCBE-30)对达州市866名3~6岁儿童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单因素及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者占99.31%,每天玩手机者占81.87%,每天用电脑者占68.36%。平时屏幕时间平均为1.75h/d,≥2h/d占16.05%;周末屏幕时间平均为2.32h/d,≥2h/d占46.57%。单因素分析显示,男孩、留守儿童、独生子女、母亲务农或农民工或家庭主妇,每天屏幕时间更长(P<0.05);屏幕时间长会明显影响儿童的社会能力、行为问题(P<0.05);儿童每天和父母相处时间越长亲子关系得分越高(P<0.05);屏幕内容会影响亲子关系和焦虑退缩行为(P<0.05)。儿童屏幕时间与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亲子关系、接触屏幕方式等多项回归分析显示,屏幕时间与社会能力、亲子关系(家长及儿童问卷)得分有负效应关系(β=-1.115、-1.728、-1.909,P<0.05),与愤怒攻击和焦虑退缩行为得分、独自接触屏幕有正效应关系(β=0.982、1.474、0.877,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及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有关,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8年14期)
儿童社会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的儿童社会观采择是社会认知发展的-项重要内容,由于社会认知对社会行为有明显影响力,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社会行为时,关注重点就是其社会观采择能力的变化。目前,国内外有关社会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多,但对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的研究为数不多,并且对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影响存在争议,另外在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侧重于研究与分享行为的关系,忽略了与分享观念之间关系的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中大班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发展规律,并对分享观念、行为的关联性做分析。本文以故事法及情境实验的方式,随机选取幼儿园中班和大班儿童共计120名,中班儿童(5岁)60名、大班儿童(6岁)60名,男孩女孩各半。作为本次研究的考察样本。研究结果发现:(1)社会观点采择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6岁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高于5岁儿童。分享行为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6岁儿童的分享行为高于5岁儿童。分享观念不存在年龄差异。(2)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和分享观念、分享行为没有性别差异。(3)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会对分享行为有影响,具体是认知观采择对分享行为有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社会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梅红,赵勇帅.应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干预效果的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2].韩振影.幼儿园中大班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观念、分享行为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3].夏锡梅.儿童社会认知加工对攻击行为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9
[4].王永固,余成,黄碧玉,姚雨佳.社交机器人对ASD儿童社会互动行为的诱导效应[J].应用心理学.2019
[5].熊雪芹,刘佳,石菡,王荣,任丹.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学龄儿童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
[6].李崟箫.同侪压力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戚艳杰,李斌,周玉明,张之霞,朱丹迪.北京市怀柔区某中学12~16岁儿童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调查[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8].倪青青.4-8岁儿童社会比较对博弈游戏中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心理理论的调节作用[D].鲁东大学.2018
[9].付佳茵.流动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10].熊雪芹,刘佳,石菡,王荣,任丹.屏幕时间与亲子关系及学龄前儿童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