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分配系统论文-郭旭东

电源分配系统论文-郭旭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源分配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源分配单元,嵌入式系统,ARM,S3C2440

电源分配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郭旭东[1](2019)在《电源分配单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源分配单元作为各类终端用电设备的电量分配中心,是各终端用电设备正常与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随着电气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用电设备的运行安全与稳定性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传统的电源分配单元只是简单的将多个用电设备与供电电源相连接,在实时监控设备的用电安全与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本论文首先通过对电源分配单元进行功能分析,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和总体设计方案。然后对硬件系统进行设计,包含主控模块、电量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显示模块的选型和接口设计。然后对监控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主要包含以上各模块的软件设计。然后对监控系统进行调试,使其能正确监测电源分配单元某一通路时的电量参数和温度。最后总结整个开发设计过程,提出本系统需要改进与提高的方面。本监控系统的硬件由基于S3C2440 ARM芯片的JZ2440开发板、基于INA226传感器芯片的电量检测模块、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芯片的温度采集模块、基于AT043TN24LCD的液晶显示模块组成。编写了硬件各模块的程序和主控程序。然后利用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对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调试。系统最终实现了对电源分配单元的温度、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正确显示。(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4-05)

畅艺峰,邹旭军,尤海艳,谭宪文,雷群龙[2](2019)在《多芯片组件电源分配系统(PDS)的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芯片组件的电源分配系统模型中增加去耦电容,满足其电源低阻抗要求,然后分别对不同参考平面和不同去耦电容容量时的情况加以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以地为参考平面的信号传输质量较高,且随着去耦电容的增大,信号完整性也得以改善;两驱动端波形在电压参考位置波形相差15 ps。相较于SPICE模拟结果,该方法所得的电压波动减小了10 mV,仅为110 mV。(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谢兵,沈驰,雷彬[3](2018)在《整车电源系统负荷分配计算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器系统负荷分配计算的方法及理论分析,并结合实车电平衡试验结果以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06)

叶扬波[4](2018)在《电动汽车复合电源系统设计与功率分配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电动汽车因为其不产生任何污染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难题,如蓄电池的功率密度低使整车动力性较差,频繁的大电流充放电使其循环寿命短等。因此本文设计了将比功率高且循环寿命长的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相结合组成复合电源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系统,并对其功率分配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基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充放电试验,分别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过对比分析不同复合电源系统结构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超级电容先与双向DC/DC变换器串联后再与蓄电池并联的复合电源结构,并详细讲述了其不同的工作模式状态。依据原型车参数完成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参数匹配,并明确了对双向DC/DC变换器的功能要求,进而完成了双向DC/DC变换器的设计,主要是电感和电容的设计,并根据双向DC/DC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升降压能力和动态响应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其次,基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工作原理在MATLAB/Simulink分别对其建模,依据双向DC/DC变换器的效率试验数据完成效率模型建模。对现有功率分配策略分析比较后,提出简单逻辑门限值和模糊控制策略,并分别建立了仿真模型。目前,因ADVISOR软件具有对汽车各种性能快速分析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仿真,但ADVISOR中的能量系统为单一电源系统,因此需要对ADVISOR进行二次开发。将建好的复合电源系统模型导入至ADVISOR中替换单一电源系统对顶层模型进行修改,同时修改相应的M文件和GUI连接完成二次开发。基于UDDS工况,分别对单一电源系统和复合电源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超级电容的加入能够起到“削峰”的效果,降低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同时使蓄电池的百公里能量消耗率降低了8.6%。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可得:模糊控制策略鲁棒性更强且控制效果更好。相对于简单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模糊控制策略使蓄电池百公里能量消耗率多降低了3.56%。最后,对所设计的复合电源系统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先是将双向DC/DC变换器的高低压端分别连接模拟电池和超级电容模组,通过对超级电容模组的充放电试验来验证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很好的升降压和动态响应性能,可以满足实际的工作要求。随后选用电阻作为负载,分别进行单一电源系统和复合电源系统的供能实验,结果表明:超级电容能够分担蓄电池的大功率输出继而达到保护蓄电池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6-01)

黄雪燕[5](2018)在《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及能量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因传动路径少、机动灵活性好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由于动力电池技术的局限,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同样存在续航里程短、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而不能得到广泛使用。复合电源由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组成,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源,不仅能够满足电动车瞬时大功率的需求,提高电动车的动力性能,还能减小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改善蓄电池的使用特性,并且能量的合理分配及制动能量回收还能增加电动车的续驶里程。本文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特征对其复合电源系统(由锂电池、超级电容和DC/DC变换器组成)及能量分配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复合电源系统部件特性分析及建模。对复合电源系统中的锂电池与超级电容进行充放电试验并其分析工作特性;理论分析DC/DC变换器工作特点和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复合电源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特性,推导基本工作特性方程,建立复合电源系统各部件的仿真模型,为系统整体控制仿真奠定基础。(2)复合电源系统结构设计。在综合分析现有复合电源系统拓扑结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工作特点以及复合电源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设计具有驱动和制动两种工作模式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以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为目标,以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充放电限制条件为约束,对复合电源系统各部件的参数进行计算、匹配和选型。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中超级电容组间电压不均衡情况,对超级电容的均压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单飞渡电容均压的方法对其进行均压控制。(3)复合电源系统功率分配控制策略。分析现有的能量分配模糊控制策略和基于车速的能量分配策略,根据城市工况中车辆的行驶特点,设计一种改进的基于车速的复合电源系统能量分配策略。该策略以车辆当前车速确定超级电容SOC的上、下限值,并根据超级电容实际SOC值与其限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车辆的行驶需求功率,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输入、输出能量进行合理分配,以更好的发挥超级电容的削峰填谷作用,并保护蓄电池免受大电流的冲击,同时提高复合电源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使超级电容能更加持续地为车辆提供需求的峰值功率,保证车辆的动力性能。(4)系统仿真分析及实车试验。在SIMULINK中建立复合电源系统及其能量分配策略的仿真模型,对不同能量分配控制策略、不同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下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对复合电源系统与单一电源系统工作性能进行对比;并对本文设计的双模式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结构及能量分配策略的性能进行验证。最后,在实验室现有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试验平台搭建复合电源系统,利用NI数据采集卡对其进行硬件在环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单一工况和城市循环工况试验,从而测试整车及复合电源系统动力性、经济性及制动能量回收性能。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车辆动力性的条件下,复合电源系统相比于单一电源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超级电容削峰填谷作用,并改善保护蓄电池免受大电流冲击,从而改善其使用特性。与现有的模糊控制策略和基于车速的能量分配策略相比,设计的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改进型基于车速的能量分配策略,能使复合电源系统更好且更稳定地协调蓄电池与超级电容之间的能量分配问题,从而稳定蓄电池输入、输出电流,充分发挥超级电容的削峰填谷作用。通过改进的双模式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与单一工作模式的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仿真对比,改进的双模式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下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13.53%;通过试验结果可知,改进的双模式复合电源系统结构与单一工作模式的复合电源系统结构相比,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10.26%,有效地延长了车辆的续航里程。(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5-24)

牛继高,李晨旭,徐春华,李彬[6](2018)在《基于无钥匙系统电源分配模块自动代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车无钥匙系统中电源分配模块(PDM,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控制系统要求,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电源分配控制算法模型,并通过离线仿真对其控制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利用Targetlink软件完成了自动代码生成,并与专家(PE,Processor Expert)模式下生成的底层代码相融合,将其下载到控制器中进行了硬件在环验证,较手工代码而言,提高了开发效率。最后,利用Control Desk软件设计出测试系统界面,测试表明,PDM满足无钥匙系统要求。(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7](2018)在《魏德米勒Fieldpower~电源分配系统在智能化物流仓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购需求的增加,快递物流成了我们日常接触频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在讲究效益的今天,物流仓储的智能化、规模化更加凸显,逐渐形成了更加协同化、全球化的物流网络,整个物流行业也正向操作无人化、运营智能化和决策智慧化的全面智慧物流体系发展。智能仓储系统涵盖了自动仓储、批次拣选、自动分拣、发货、退货处理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温舒桦[8](2017)在《高速数字系统的电源分配网络与结构性辐射发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电子设计领域,由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电子系统正朝着大规模、小体积、高速率方向飞速发展,其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问题也变得越发突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电源分配网络和信号配送网络是高速数字电路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功能网络,其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完整性是高速数字电路系统向高速、高密度、高功耗、低电压和大电流发展遇到的瓶颈,由此引发的电磁辐射也同时制约着高速数字电路系统的发展,并带来电磁泄漏与信息安全问题。电源分配网络是高速数字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系统内最庞大,最复杂的互连结构,它直接影响着电源完整性、信号完整性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本论文重点研究了高速数字电源电路的电源完整性和结构性辐射发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归纳如下:1研究了高速数字电路系统的电源分配网络结构。分析了产生电源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研究了电源分配网络的结构谐振特性,计算了多阶高次模谐振频率,评估了电源分配网络结构易产生噪声干扰的位置及频率。基于传输线矩阵法建立了电源分配网络中电源/地平面结构的电磁辐射模型。结果表明:电源分配网络的阻抗是产生电源完整性问题的根源,在电源/地平面结构中传输的电磁波是横磁波,当横磁波频率与结构谐振频率相等时易产生平面谐振。2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边界元算法的电源/地平面结构电磁辐射分析模型。电源平面与地平面构成的电源/地平面对是电源分配网络中最重要的无源结构,本文通过边界积分法与离散技术相结合,将叁维问题转换为二维问题,计算了电源分配网络设计中最重要的指标-阻抗参数。结合等效磁流理论计算了电源/地平面结构的边缘漫辐射,分析了介电常数,介质层厚度等参数对电源/地平面结构阻抗参数和远场辐射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界元算法能快速、高效地求解电源/地平面结构的阻抗参数和边缘漫辐射;介电常数和介质层厚度的大小会影响输入阻抗和边缘漫辐射;介质层厚度越大,阻抗和远场边缘漫辐射也越大;采用仿真和测试对本文的边界元算法进行了验证,计算、仿真与测试结果相吻合。3提出了基于动态注入噪声分析法的电源/地平面结构边缘漫辐射计算模型。针对目前采用假设注入噪声计算电源/地平面结构边缘漫辐射的现状,本文首次研究了动态注入噪声对电源/地平面边缘漫辐射的影响。根据能量集中原则,采用轴对称有限元法提取了过孔的动态寄生参数,并结合微带线外部电路构成集总电路,借助电路仿真获得注入电源/地平面对的实时噪声,计算其输入阻抗和远场辐射发射。结果表明:场路结合方法能有效模拟动态注入噪声对电源/地平面对边缘漫辐射的影响;在高频时,采用轴对称有限元法可快速、准确的提取过孔寄生参数,采用仿真进行验证,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4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积分的数值方法用于定量评估去耦电容抑制电源/地平面结构边缘漫辐射的效果。通过“场路结合”推导了基于电压、电流的边界积分方程,将去耦电容处理为阻抗边界建立补充方程,联立方程组计算电源/地平面对结构的输入阻抗和边缘漫辐射。研究了去耦电容布局、容值及寄生参数对电源完整性和电磁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界积分数值方法能准确的定量评估去耦电容抑制边缘漫辐射的效果;去耦电容能有效的抑制边缘漫辐射,抑制效果受容值及寄生参数的制约;低频时应采用大容值体去耦电容,高频时应采用大量的小电容并联。5基于差模与共模分割方法建立了短路过孔抑制电源/地平面结构边缘辐射发射的电磁模型。针对目前常用的“地过孔”技术,本文从电磁辐射角度研究了短路过孔的有效性,分析了抑制电源/地平面结构边缘辐射发射的机理,并对短路过孔进行效果评估。研究了参考平面切换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路过孔只能有效的抑制差模辐射,当共模辐射大于差模辐射时,短路过孔失效;短路过孔越靠近结构边缘,抑制效果越好;参考平面间的距离越小,信号传输性能也越好。(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6-19)

贾英新,杨智明,刘远[9](2015)在《直流电源分配柜告警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的告警系统主要用在电信、网通的机房中,为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分配柜故障告警指示。具有声、光指示、实时检测功能,能够汇集本列头柜、尾柜及列内全部机架的紧急告警和非紧急告警信号的故障告警,并把故障信息及时的传送到总监控室,可靠性高、显示直观、使用方便,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省科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徐晓丹,李相强,刘庆想,张健穹,周磊[10](2015)在《过孔结构对电源分配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基于FPGA的高速高密度控制板,研究了过孔结构对电源纹波的影响。分析过孔内径、焊盘和反焊盘对目标阻抗的影响,仿真计算电源分配系统中不同过孔结构下的电源纹波,实现控制板电源完整性优化,给出最佳的过孔结构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过孔结构的不同将引起电源分配系统性能的变化,在走线安全距离的范围内,孔内径和焊盘直径越大,电源纹波越小,电源纹波从–10.0%~2.4%优化为–8.85%~1.14%。(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5年07期)

电源分配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多芯片组件的电源分配系统模型中增加去耦电容,满足其电源低阻抗要求,然后分别对不同参考平面和不同去耦电容容量时的情况加以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以地为参考平面的信号传输质量较高,且随着去耦电容的增大,信号完整性也得以改善;两驱动端波形在电压参考位置波形相差15 ps。相较于SPICE模拟结果,该方法所得的电压波动减小了10 mV,仅为110 mV。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源分配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郭旭东.电源分配单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畅艺峰,邹旭军,尤海艳,谭宪文,雷群龙.多芯片组件电源分配系统(PDS)的建模与仿真[J].通信电源技术.2019

[3].谢兵,沈驰,雷彬.整车电源系统负荷分配计算与研究[C].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8

[4].叶扬波.电动汽车复合电源系统设计与功率分配策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8

[5].黄雪燕.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复合电源系统及能量分配策略[D].西南大学.2018

[6].牛继高,李晨旭,徐春华,李彬.基于无钥匙系统电源分配模块自动代码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8

[7]..魏德米勒Fieldpower~电源分配系统在智能化物流仓储的应用[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8

[8].温舒桦.高速数字系统的电源分配网络与结构性辐射发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9].贾英新,杨智明,刘远.直流电源分配柜告警系统的设计[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5

[10].徐晓丹,李相强,刘庆想,张健穹,周磊.过孔结构对电源分配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5

标签:;  ;  ;  ;  

电源分配系统论文-郭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