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性论文-周世明,李萌

虚拟现实性论文-周世明,李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现实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真实,逼真

虚拟现实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世明,李萌[1](2017)在《浅谈数字媒体艺术场性之虚拟现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技术的进步为艺术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通过虚拟的世界带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其虚拟世界也越来越逼真,更好的为人们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总之,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作品能够更好的展现其魅力。(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7年01期)

王文中,张婉琳,李吉娥[2](2016)在《基于“艺术是现实”观点探讨影视动画的虚拟现实性——以《超能陆战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曾说过"生活模仿艺术,生活事实上是镜子,而艺术却是现实的。"影视动画是艺术的一种,基于王尔德的观点,影视动画也是现实的,但是影视动画是众所周知的虚拟的存在,本文从影视动画的虚拟现实性说起来论证影视动画的现实性。(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理论)》期刊2016年10期)

李双阳[3](2013)在《浅论数字媒体艺术场性之虚拟现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数字媒体艺术展开,探讨作为新艺术形式的数字媒体艺术具有强大的虚拟现实场性,从哲学角度解释这种场性的本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3年01期)

范亚丽[4](2012)在《网络艺术的虚拟现实性与新审美乌托邦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虚拟现实性的网络艺术。因虚拟现实性的网络艺术体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审美乌托邦情结,一经产生便迅速发展起来。如果我们把由网络艺术所营构的虚拟现实世界,称为新审美乌托邦,那么在此之前的审美乌托邦,我们则称之为传统审美乌托邦。二者虽然有着种种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都是试图通过审美的、艺术的途径来改变现实,创造出另一个完美的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在这个全新的网络时代,我们建构的审美乌托邦必须具有以下特点:要适应现代社会市场化的发展趋向,要立足于现代人的心理需要,还要依托于现代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范亚丽[5](2006)在《网络艺术与新审美乌托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69年全球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网建立起,互联网已存在近半个世纪,但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直到90年代中期以后才被理论界所关注。理论界的研究虽涉及到了网络的方方面面,但大多把网络视为一种像纸、广播、电视等一样的传播媒介,忽视了网络本身作为一种艺术样态所具备的各种审美特征。本文即从该角度切入,论述由各种媒体交叉互文所营造出的,具有高度沉浸感的虚拟现实空间的艺术,以便为建构网络时代的审美乌托邦提供一种思路。本文共分叁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对“网络艺术”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其虚拟现实的特点。然后分析了网络艺术的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网络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 第二部分,揭示了人们迷恋网络艺术的心理及现实原因。首先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审美乌托邦情结,它使人们对虚拟世界有一种本能的向往,而网络艺术的虚拟现实性正满足了人类的这种本能。其次是人类感性的崛起,随着感性的崛起,人们追求视觉快感与“本我”的实现,而在网络艺术所营构的虚拟现实世界里,这一切都得到了满足。最后是由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现实造成的,后现代消费社会是一个消费“符号价值”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使人类的各种欲望膨胀,而网络艺术却能使人们的各种欲望得到满足。 第叁部分,首先探寻了造成网络艺术整体品位不高的各种因素,如技术霸权、运作的市场化,并从主体、客体及外部环境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然后,论述了建构新审美乌托邦的必要性,并通过比较网络时代的审美乌托邦与传统审美乌托邦的不同,提出了要建构一个适应社会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立足于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依托现代技术手段的新的审美乌托邦。(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6-05-09)

李斌[6](1997)在《个人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性的大众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的虚拟现实性概念,从1991年起引起了愈来愈新的商业产品。但是,在上述产品中需用的软件和硬件的复杂性和价格也相应地都提高了。装用实现虚拟现实方法的工具的软件产品,要求用于工作站或装备良好的个人计算机.指出,它们的价格均为2~7万法郎。强调指出,还必须(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文摘》期刊1997年02期)

虚拟现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曾说过"生活模仿艺术,生活事实上是镜子,而艺术却是现实的。"影视动画是艺术的一种,基于王尔德的观点,影视动画也是现实的,但是影视动画是众所周知的虚拟的存在,本文从影视动画的虚拟现实性说起来论证影视动画的现实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现实性论文参考文献

[1].周世明,李萌.浅谈数字媒体艺术场性之虚拟现实性[J].智能城市.2017

[2].王文中,张婉琳,李吉娥.基于“艺术是现实”观点探讨影视动画的虚拟现实性——以《超能陆战队》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6

[3].李双阳.浅论数字媒体艺术场性之虚拟现实性[J].艺术科技.2013

[4].范亚丽.网络艺术的虚拟现实性与新审美乌托邦的建构[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

[5].范亚丽.网络艺术与新审美乌托邦[D].郑州大学.2006

[6].李斌.个人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性的大众化[J].管理科学文摘.1997

标签:;  ;  ;  

虚拟现实性论文-周世明,李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