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能源论文-陈灵敏,吴杰康,唐惠玲,熊焰,黎昌杰

微能源论文-陈灵敏,吴杰康,唐惠玲,熊焰,黎昌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能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能源网,可再生能源消纳,优化配置,可靠性

微能源论文文献综述

陈灵敏,吴杰康,唐惠玲,熊焰,黎昌杰[1](2019)在《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CCHP微能源网优化配置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能源网中电、气、热等多种能源相互耦合,其容量与运行协调优化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关键。针对含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的微能源网优化配置问题,首先分析了含电、气输入和电、热输出耦合的微能源网系统构架和能量流,提出考虑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运行策略,建立基于能量流的供热可靠性指标,然后建立考虑投资费用、一次能源消耗、CO2排放、供能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指标的含CCHP的微能源网系统容量和运行策略的优化配置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在保证系统供能可靠性下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并提高系统的经济性。(本文来源于《电力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卢芳,王晓梅,李勇钢,殷爽睿,艾芊[2](2019)在《考虑多种储能的微能源网多时间尺度协同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应对含不同类型储能微能源网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在给出考虑储电、储热、储气设备参与的微能源网日前经济调度策略的基础上,以跟踪日前微能源网与外网交互功率及储能设备能量状态优化结果为主要目标,并尽可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微能源网多时间尺度协同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应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与负荷预测误差,在保证各储能设备日运行能量平衡的前提下,提出了可控元件的日内平滑出力策略,并提高了微能源网对风电、光伏的消纳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力》期刊2019年05期)

葛少云,张成昊,刘洪,徐正阳[3](2019)在《考虑微能源网支撑作用的配电网弹性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极端自然灾害下配电网"规模大、时间长"的故障特点,提出了一种微能源网与配电网在地表自然灾害事故处置全过程中协同提升弹性的策略。首先,结合配电网在极端灾害下的系统功能曲线,提出了全过程弹性提升策略的流程框架。其次,在配电网抵御与适应灾害阶段,提出了微能源网处于孤岛状态下的滚动停电管理方案,考虑了用户冷热电负荷的关联性和储能装置剩余容量对下一阶段的影响;再次,在故障恢复阶段,建立了考虑微能源网支撑作用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包括制定故障抢修方案的主问题和制定某一抢修方案下各时段孤岛划分、负荷控制及微源出力方案的子问题,主问题与子问题交替迭代,制定最优的故障恢复策略;最后,以改进的PG&E69节点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侯旭倩[4](2019)在《电—气—热型微能源网多目标优化运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在当今社会能源发展趋势下,电-气-热微能源网因为可减缓弃风弃光现象,提高能源利用率被广泛关注。微能源网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背景扩展了传统的微电网,是一种多能耦合互联系统。微能源网采用多能耦合设备,综合利用冷、热、电等多种类型能量,提高了能源效率,在传统微电网技术支持下,整合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节能、环保等特点使其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生产潜力。优化调度是研究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对网络模型进行合理优化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冷热电联供系统和微能源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电-气-热微能源网优化调度的研究意义。通过对微能源网供能结构分析,充分考虑微能源网耦合机理,对光伏、微型燃气轮机、电制冷机、电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热交换器和蓄电池进行详细的数学建模。(2)通过对微能源网调度模型加以研究,选取某一园区进行仿真验证,以运行成本为目标,通过引入混沌搜索、随机变异、变权重对QPSO加以改进来对微能源网不同季节的经济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约束模型求解中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3)在单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最低运行成本、环境成本和能源转化成本为目标函数的微能源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引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转换为单目标问题,多目标与单目标对比,凸显多目标可以同时兼顾运行成本、环境成本和一次能源转换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同时为详细分析微能源网的工作特性,通过改变电价、天然气价格和热电比等因素对网络的特性进行优化,并详细指出在不同因素下,耦合设备输出与经济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丑修建,何剑,范雪明,侯晓娟,耿文平[5](2019)在《复合微能源采集器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能源采集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能源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功耗的逐步降低,采集环境能源为这些电子产品供电是解决目前电池供电持久性差、环境污染等难题的最佳方式.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采集器可分为电磁式发电机、压电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等几类.单一换能机制的器件受制于其转换效率,无法实现对能量的最大转换.复合式发电机通过不同换能方式的一体化高度集成,实现对输出性能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类型复合式发电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对研究复合式微能源采集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迪[6](2019)在《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能源互联网的缩影,微能源网集成了多种类型供能设备及储能装置,可实现多能互补与多网耦合,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由于微能源网支持大量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如何对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运行优化是更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针对微能源网的结构与设备运行特性,搭建了微能源网系统模型,对微能源网进行了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的方法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探究微能源网各设备的运行特性和各种能源之间的耦合关系,更加方便分析系统供能方案,本文基于能量母线的概念,构建了含多能流传输网络的微能源网系统模型,并搭建了微能源网中可再生能源设备、多类制冷、制热设备以及不同类型储能的系统仿真模型。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各种能量传输网络所带来的损耗,建立了叁种不同类型(电、热、冷)传输网络的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微能源网系统的建模为后续的运行优化和规划研究打下了模型基础。(2)以微能源网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考虑多能流传输网络运行特性约束的微能源网日前运行优化模型,并采用混合整型非线性规划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日前运行优化计算,可得到未来24小时内在微能源网运行成本最小时各供能设备的运行方式和出力大小,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调度管理。微能源网日前运行优化是实时运行优化与规划的基础。(3)考虑到可再生能源设备出力的波动性与用户用能负荷的可调整性,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建立了微能源网实时滚动运行优化模型。以跟踪日前运行优化所得到的出力计划为目标,在实时运行阶段对网内各供能设备的运行方式和出力进行有效的调度优化管理,能够在兼顾日前运行优化计划的前提下满足实时的供需平衡,实现微能源网的实时经济优化运行。(4)将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相结合,结合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型Kriging模型的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以年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模型,提出了动态Kriging模型求解方法;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在该求解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最小代理模型点准则、信赖域准则和均方误差准则,提出了基于混合采样修正机制的改进型Kriging模型一体化求解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一体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马腾飞[7](2019)在《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综合需求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促使人类加快能源转型的进程,建设能源互联网是解决这两大突出问题的关键之一。微能源网是微电网概念的自然延伸,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被认为是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的有效途径。微能源网耦合了多种能源以及各类能源转换和存储设备,可以实现多能互补和替代用能,是实施综合需求响应(Comprehensive Demand Response,CDR)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论文主要对多能互补的微能源网综合需求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微能源网的矩阵建模问题,首先建立了微能源网关键设备的模型;然后采用能量母线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图论的微能源网通用矩阵建模思路,包括提出建模所需的基本定义、能量流有向图的构建方法、能量流平衡方程矩阵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最后通过微能源网优化运行问题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是一种较为实用和有效的通用矩阵建模方法。(2)建立了基于优化运行的微能源网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包括家庭和园区微能源网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求解并讨论了这两类微能源网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策略。着重通过4个不同场景探究了园区微能源网的综合需求响应问题,验证了微能源网在多能互补、替代用能、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优势。(3)从微能源网与电网和天然气网络的互动、微能源网自身的优化运行、终端负荷灵活的能量需求,这叁个层面构建了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提出了一种电能自给率的定义,该定义可量化微能源网的电能自给水平。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电能自给率调整策略的综合需求响应机制,并基于OpenDSS和MATLAB软件构建包含多个微能源网的综合能源系统,对所提综合需求响应模型进行优化和验证。(4)在多能源市场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能源价格的综合需求响应和供需互动机制。首先构建了由多个综合能源供应商、多个微能源网运营商和一个独立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构成的综合需求响应能量管理框架。基于梯度投影法,建立了兼顾供需互动的动态电价和动态天然气价格模型;为保证隐私安全,提出一种分布式梯度投影迭代算法(Distributed Gradient Projection Iterative Algorithm,DGPIA),用于求解动态能源价格及各互动参与方的优化运行策略。(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德智,龚桃荣[8](2019)在《用户侧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的规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能互补的微能源网是一种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并且可以通过整合多能源载体降低供电成本。面对多种多样的能量转换器和特性各异的储能设备,如何选择设备的类型和容量、如何连接和管理所选设备,是设计新型微能源网最优规划配置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侧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的规划方法,充分发挥多能互补的优势,得出了最优规划配置。将最优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目的是使得总成本最小。算例结合北京市海淀区某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对3种不同的能源系统方案进行了比较,验证所提出的最优规划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9年11期)

杨志鹏[9](2019)在《含冷热电联供和储能的微能源网优化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临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双重挑战,现有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能源互联网和综合能源系统等概念的提出,为能源的高效和经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其中,面向智能楼宇、居民社区和孤立海岛等区域的微能源网,是未来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趋势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能源网是一种微型综合能源互联系统,是在能源互联背景下由微电网延伸而来;网内通过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网络的优势互补与协调运行,以满足终端用户的冷、热、电等多类型负荷需求;同时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本文主要针对微能源网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给出了对微能源网概念的理解,基于能源集线器架构提出了微能源网的数学模型。该能源集线器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系统内部各微源之间的耦合特性和能量流动过程,包括能源输入、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储存、能量的汇集和分配、能源输出5个主要环节。微能源网有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方式,对于两种运行模式分别提出了不同调度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微能源网内各分布式微源的运行特性与数学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包含风力电机、光伏电池、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地源热泵、燃料电池和储能单元的数学模型。能源集线器模型的精细化构建,为后续微能源网调度优化模型及方法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为验证热泵和储能单元的经济及节能效果,提出了在分时段电价和并网条件下含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优化模型。以优化周期内系统的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含风力电机、光伏电池、微燃机、地源热泵、储能单元和燃料电池的微能源网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法求解模型,得出各分布式微源和储能单元的启停状态、最优出力及系统的总运行费用,并与传统的微电网经济优化模型进行对比。算例分析表明,将热泵和储能单元引入微能源网中,可以改善CCHP系统电、冷、热3种能源的耦合关系,提高系统能源供应的灵活性,实现多种能源间的优势互补与协调运行。通过削峰填谷和能源利用率指标分析可知,热泵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微型燃气轮机的天然气消耗;储能单元具有实现负荷削峰填谷的作用。最后,在综合考虑能源耦合与转换特性、分布式机组及储能单元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及多类型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的孤岛型微能源网优化模型。缺少了外部电网可靠电压和功率支持,仅通过内部微源的调度,难以维持系统能量的实时平衡。为此,针对孤岛型微能源网运行特点,文中引入柔性冷、热、电多类型负荷需求响应。柔性可控负荷实质等同于一种虚拟微源,通过需求响应成本计入系统的运行成本内,从而参与到微能源网的经济调度中。分别选取夏季和冬季典型日分析,制定相应调度策略,并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法求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柔性冷、热、电多负荷的需求响应,可以提高孤岛型微能源网能源供应的灵活性,并降低系统的综合运行成本。(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08)

邹云阳,杨莉,李佳勇,肖磊,叶浩[10](2019)在《冷热电气多能互补的微能源网鲁棒优化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结构调整,集成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输入、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互补输出的微能源网得到了逐步发展,如何协调调度微能源网内冷热电气源网荷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建立了冷热电气多能互补的微能源网在孤岛/并网模式下的协调调度模型,并利用供热/供冷系统的热惯性和热/冷负荷的柔性,发挥供热/供冷系统的"储能"功能,以电转气(P2G)装置实现电—气网络双向互通。模型采用鲁棒线性优化理论将随机优化模型进行确定性转化,取得经济性和鲁棒性的适当折中。算例仿真验证了温度负荷储能特性对微能源网灵活调度的优化作用和鲁棒性指标对优化结果的协调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9年14期)

微能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应对含不同类型储能微能源网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在给出考虑储电、储热、储气设备参与的微能源网日前经济调度策略的基础上,以跟踪日前微能源网与外网交互功率及储能设备能量状态优化结果为主要目标,并尽可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微能源网多时间尺度协同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应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与负荷预测误差,在保证各储能设备日运行能量平衡的前提下,提出了可控元件的日内平滑出力策略,并提高了微能源网对风电、光伏的消纳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能源论文参考文献

[1].陈灵敏,吴杰康,唐惠玲,熊焰,黎昌杰.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CCHP微能源网优化配置模型[J].电力工程技术.2019

[2].卢芳,王晓梅,李勇钢,殷爽睿,艾芊.考虑多种储能的微能源网多时间尺度协同调度[J].现代电力.2019

[3].葛少云,张成昊,刘洪,徐正阳.考虑微能源网支撑作用的配电网弹性提升策略[J].电网技术.2019

[4].侯旭倩.电—气—热型微能源网多目标优化运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5].丑修建,何剑,范雪明,侯晓娟,耿文平.复合微能源采集器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刘迪.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7].马腾飞.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综合需求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8].李德智,龚桃荣.用户侧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的规划方法[J].中国电力.2019

[9].杨志鹏.含冷热电联供和储能的微能源网优化调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9

[10].邹云阳,杨莉,李佳勇,肖磊,叶浩.冷热电气多能互补的微能源网鲁棒优化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

标签:;  ;  ;  ;  

微能源论文-陈灵敏,吴杰康,唐惠玲,熊焰,黎昌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