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结节论文-姚国杰,杨铭,龚杰,徐国政

鞍结节论文-姚国杰,杨铭,龚杰,徐国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鞍结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额下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嗅神经

鞍结节论文文献综述

姚国杰,杨铭,龚杰,徐国政[1](2019)在《经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切除有翼点、额下、额外侧诸多入路。手术的叁个难点:视神经损伤;肿瘤基底的残留;下丘脑及垂体柄的损伤。本文目的是比较经额下入路与传统的翼点入路在控制并发症方面的优势。方法:额下入路要点:钻孔取下骨片后,将残余的骨片上的额窦内粘膜刮除,以骨蜡封闭额窦骨壁缺损。术毕脑膜缝合后再翻转头皮的帽状腱膜瓣将额窦破口彻底封闭。处理额窦黏膜的器械不应继续在术中适用。硬脑膜可采用"U"形切口翻向中线处的皮层流向失状窦的引流静脉。(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8-16)

张红波,张世忠,穆林森,韦鹏翔[2](2019)在《眶上外侧手术入路对鞍结节脑膜瘤视功能和肿瘤切除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对肿瘤切除程度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脑膜瘤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和视功能缺损分级方法评估眶上外侧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程度和视功能之间关系。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眶外侧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前单眼视力损害5例,双眼视力损害23例,术后视力改善率为57.1%。术前颞侧视野偏盲15例,鼻侧视野偏盲9例,混合视野偏盲4例,术后偏盲改善率为21.5%;术前单侧视乳头萎缩11例,双侧视乳头萎缩17例,术后视乳头改善率为17.8%;手术前后视力视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切除与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分析显示:Simpson分级Ⅰ级手术切除20例,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9例,轻度视力损害7例,中度视力损害2例,重度视力损害2例;Ⅱ级6例,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3例,轻度视力损害1例,中度视力损害1例,重度视力损害1例;Ⅳ级2例3.8±1.57h,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0例,轻度视力损害0例,中度视力损害1例,重度视力损害1例。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复视1例,抗生素及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置管后痊愈。无脑脊液漏,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行神经康复理疗后改善。随访6~27个月,平均14.3月,复发2例再行手术治疗。无意识障碍及死亡病例。结论眶上外侧手术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肿瘤切除满意,肿瘤切除程度与视功能保护有关。单眼受损是术后视功能改善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8-16)

姜晓兵,王海均,赵洪洋[3](2019)在《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7例鞍结节脑膜瘤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了解手术疗效、并发症、复发等情况。结果:共7例患者,年龄:35岁-64岁,男:2例,女:5例均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4例有头痛。肿瘤大小2-4cm不等,两例包绕颈内动脉。手术时间4-6小时。随访3个月-2年,7例肿瘤全切,随访期间无复发。视力好转6例,下降1例。尿崩1例,出院时恢复正常。脑脊液漏1例,行二次修补治愈,术后感染一例,升级抗生素治愈。术后早期3例不同程度嗅觉丧失,3个月后都有所恢复。结论: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一个比较安全可行的手术入路,手术并发症较少,可以首先处理肿瘤基底部,把颅底肿瘤变成凸面肿瘤,不牵拉脑组织,可以做到simpsonⅠ级切除。但该入路颅底重建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脑脊液鼻漏和感染的并发症。手术时间较传统开颅手术略长,住院时间也稍长。对过份向颈内动脉外侧生长的脑膜瘤不适合内镜经鼻手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8-16)

左德献,李正阳,吾太华,马赞,罗似亮[4](2019)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6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经单侧额下-纵裂入路19例,额外侧入路13例,翼点入路9例,眶上锁孔入路5例。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32例,Ⅱ级切除9例,Ⅲ级切除5例。术后出现短暂尿崩2例,1例经眶上锁孔入路肿瘤切除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人术后随访6~5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前28例视力障碍中,24例视力改善,2例加重,2例失明未恢复。肿瘤复发3例。结论根据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注意保护肿瘤比邻重要结构,是提高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仕勤,李冰,孙梅,黄楹[5](2019)在《经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经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讨论手术技巧。结果 47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中,根据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5例,Ⅱ级37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肿瘤全切除42例(89%),次全切除5例(11%)。39例术前视觉障碍病人中,术后症状改善25例,保持不变10例,恶化4例。出院后3个月Karnofsky评分,恢复良好41例(87%),有轻微症状6例(13%),无重度残疾及死亡。随访3~93个月,1例病人术后4年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各种大小的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李琳坤,张辰,刘飒,李旭[6](2018)在《经额下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额下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80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均行经额下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7. 5年,观察手术效果及复发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形态、神经血管包裹程度、病理分级、手术切除程度、肿瘤质地、是否脑干水肿及术前KPS评分与肿瘤复发是否相关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72 h行颅脑增强MRI检查肿瘤切除情况,达到SimpsonⅠ级58例,Ⅱ级13例,Ⅲ级9例。11例复发,复发率为13. 8%。肿瘤直径、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鞍结节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额下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总体疗效较好,术后复发率较低。对于肿瘤直径较大、手术切除程度低的患者应警惕复发的危险。(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蓝天才,陈春美,石松生[7](2018)在《眶上锁孔入路及超声吸引器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器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器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96. 67%)高于对照组(78. 13%)(P<0. 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5. 98±1. 23比12. 59±1. 22)(P<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 06%)低于对照组(21. 88%)(P<0. 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眶上锁孔入路联合超声吸引器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疗效较佳,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王建兵,刘永建,宋歌[8](2018)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6例,Ⅱ级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视力下降9例中,术后视力好转7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术前视野缺损8例中,术后视野改善4例,无变化4例。术后出现尿崩1例、嗅觉减退3例、脑脊液漏3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无迟发性脑脊液漏;复查MRI示肿瘤均无复发;6例临床症状消失,3例明显好转。结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林茂晖,林健,刘水源[9](2018)在《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效果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比较鞍结节脑膜瘤临床治疗中采用翼点入路和额下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1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与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额下入路,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翼点入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为87.10%,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为60.00%;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5 2,P=0.016 1<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率为83.87%,并发症发生率为16.12%;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率为80.00%,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相应数据值较为接近,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7 1、0.154 6,P=0.084 4、0.694 2,P>0.05)。结论相对比翼点入路而言,额下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效果更为显着,而且不会给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造成不良干扰,此外,并发症发生率也在合理范围内,值得临床普及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8年31期)

任剑,沈光建,张云东[10](2018)在《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切除鞍结节脑膜瘤》一文中研究指出鞍结节脑膜瘤(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s,TSMs)通常起源于视交叉沟和鞍结节,因其解剖位置较近,临床上把起源于鞍膈、前床突、蝶骨平台的脑膜瘤统称为TSMs,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5%~10%~([1])。TSMs毗邻视神经、垂体柄、下丘脑、颈内动脉、海绵窦等结构,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切除技巧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2])。眶上外侧(lateral supraorbital,LSO)入路由HERNESNIEMI等~([3])在2005年首次报道,此入路简单、快速、安全、损伤小。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鞍结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对肿瘤切除程度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脑膜瘤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和视功能缺损分级方法评估眶上外侧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程度和视功能之间关系。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眶外侧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前单眼视力损害5例,双眼视力损害23例,术后视力改善率为57.1%。术前颞侧视野偏盲15例,鼻侧视野偏盲9例,混合视野偏盲4例,术后偏盲改善率为21.5%;术前单侧视乳头萎缩11例,双侧视乳头萎缩17例,术后视乳头改善率为17.8%;手术前后视力视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切除与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分析显示:Simpson分级Ⅰ级手术切除20例,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9例,轻度视力损害7例,中度视力损害2例,重度视力损害2例;Ⅱ级6例,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3例,轻度视力损害1例,中度视力损害1例,重度视力损害1例;Ⅳ级2例3.8±1.57h,术后正常或近正常视力0例,轻度视力损害0例,中度视力损害1例,重度视力损害1例。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复视1例,抗生素及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置管后痊愈。无脑脊液漏,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行神经康复理疗后改善。随访6~27个月,平均14.3月,复发2例再行手术治疗。无意识障碍及死亡病例。结论眶上外侧手术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肿瘤切除满意,肿瘤切除程度与视功能保护有关。单眼受损是术后视功能改善的主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鞍结节论文参考文献

[1].姚国杰,杨铭,龚杰,徐国政.经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2].张红波,张世忠,穆林森,韦鹏翔.眶上外侧手术入路对鞍结节脑膜瘤视功能和肿瘤切除的影响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3].姜晓兵,王海均,赵洪洋.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4].左德献,李正阳,吾太华,马赞,罗似亮.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5].王仕勤,李冰,孙梅,黄楹.经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

[6].李琳坤,张辰,刘飒,李旭.经额下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8

[7].蓝天才,陈春美,石松生.眶上锁孔入路及超声吸引器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的应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8

[8].王建兵,刘永建,宋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

[9].林茂晖,林健,刘水源.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效果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8

[10].任剑,沈光建,张云东.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切除鞍结节脑膜瘤[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

标签:;  ;  ;  

鞍结节论文-姚国杰,杨铭,龚杰,徐国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