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毒藻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生长,产毒,环境因素
产毒藻类论文文献综述
周燕平,张旭峰,贾沛莉,代瑞华[1](2018)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不同环境因子影响水华藻类生长和产毒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有害水华暴发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PCR技术和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藻类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促进了藻类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发展,丰富了藻类基因信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有害藻华频发和藻毒素产生的机理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有害藻类产生的物理、化学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总结不同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和产毒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有助于从基因表达及调控角度研究藻华的形成及藻类的产毒机制,阐明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具有显着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8年07期)
叶志林,曹洁茹,吴霓,江天久[2](2018)在《温度,光照和盐度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温度、光照和盐度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本文选取了4株产麻痹性贝毒的藻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香港株(ATHK)、微小亚历山大藻(A.minimum)台湾株(AMSY)、链状亚历山大藻(A.catenella)南海株(ACSY)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防城巷株(GCFC))在不同光照(60、120和200μmol/(m~2·s))、温度(16、22和28℃)和盐度(25、30和35)条件下生长及产毒的变化。结果显示,22℃最适宜4株藻的生长。低温可促进PSP的产生,除GCFC外,其余3株藻的单位细胞产毒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THK和AMSY的生长与光照正相关。AMSY和GCFC的单位藻细胞产毒量与光照强度正相关,光照为120μmol/(m~2·s)时ATHK和ACSY产毒量最高,弱光均不利于4种藻产毒。盐度30条件下ATHK,AMSY和GCFC长势较好,高盐度(盐度35)促进ACSY的生长。ATHK的单位细胞产毒量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AMSY和ACSY在高盐和低盐条件下产毒量均较大,GCFC则在盐度为30条件下产毒量最高。(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聂晓丽[3](2017)在《基于滚环扩增的海洋产毒藻类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赤潮多发国家,赤潮的爆发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危害水产品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赤潮藻尤其是产毒藻类进行实时监控。传统的藻类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以往建立的技术只能对单种赤潮藻进行检测,实用性较差。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产毒藻类的高通量检测新方法—滚环扩增(rolling cycle amplification,RCA)-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本研究选取了8种海洋常见产毒微藻,包括包括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Cm)、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Ha)、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Km)、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Ac)、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Kv)、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Pl)、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lum tamarense,At)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atenella,Aa)作为测试对象,通过基因克隆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首先,提取目标藻的基因组DNA,对其核糖体大亚基(ribosomal large subunit,LSU)D1-D2区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后与载体连接,并导入到大肠杆菌中进行克隆,获得的阳性克隆菌株用于商业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n比对分析,确认藻种的正确性。进一步根据各目标藻种的测序结果,下载亲缘关系较近或序列相似性较大物种的核酸序列,将其与目标藻种的LSU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获取种特异性序列,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探针设计原则设计各目标藻的特异性锁式探针(padlock probe,PLP)、通用引物P1和P2及分类探针cZip。以海洋卡盾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藻的RCA与试纸法检测技术。对RCA检测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PLP连接时间和连接温度、RCA扩增时间和扩增温度,优化结果为:连接时间60 min,连接温度65°C,扩增时间60 min以及扩增温度61°C。对海洋卡盾藻PLP以及分类探针cZip进行了特异性验证,对RCA技术以及试纸法检测技术进行了灵敏度测试,并最终通过模拟自然水样对RCA与试纸法检测技术进行了实用性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海洋卡盾藻PLP及分类探针特异性较好,RCA与试纸法对海洋卡盾藻质粒的检测极限分别为10copies/μL和1 copies/μL,并分别比PCR技术高2和3个数量级;PCR、RCA和试纸法对模拟自然水样的检测极限分别为103 cells、1 cell和0.1 cell,同样显示试纸法比RCA和PCR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建立8种目标藻的RCA-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建立流程为:膜芯片的制备→探针点样→RCA扩增和标记→核酸杂交→洗膜→抗体反应→洗膜→显色。首先选取24种测试藻种,对PLP和分类探针进行特异性验证,其中分类探针的特异性验证采用斑点杂交法,结果表明PLP和分类探针特异性较好;其次,对RCA-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的各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PLP连接时间和温度、RCA扩增时间、RCA扩增温度、探针的紫外交联时间、探针上样量、RCA产物浓度、杂交时间及温度和洗膜温度,优化结果如下:PLP连接温度61°C,PLP连接时间70 min,RCA扩增温度64°C,RCA扩增时间50 min,紫外交联时间1 min,探针上样量10 ng,RCA产物浓度250 ng,杂交时间2 h,杂交温度44°C和洗膜温度50°C。为与当前常用的PCR标记膜分类芯片的检测灵敏度进行比较,根据8种产毒微藻的LSU序列,设计分类探针,建立了目标藻的PCR-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用不同浓度的含目标藻LSU序列的质粒作为模板制备生物素标记PCR和RCA产物,并测试RCA-膜分类芯片和PCR-膜分类芯片的检测灵敏度,结果表明,PCR-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和RCA-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所能检测的质粒浓度极限分别是100 copies/μL和10 copies/μL,RCA-膜芯片检测技术比PCR-膜芯片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1个数量级。最后,以模拟自然水样为测试对象,对RCA-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进行实用性验证,并与PCR-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CA和PCR-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均能对模拟自然样品中的目标藻进行有效检测,验证了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技术的实用性,灵敏度测试显示,RCA-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所能检测的模拟自然水样中的藻细胞数是0.1 cell,比PCR-膜芯片在检测藻细胞数方面灵敏度高1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高岩,于仁成,柳阳,林佳宁,张清春[4](2016)在《基于产毒基因sxtA的qPCR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包括石房蛤毒素(saxitoxin)及其同系物,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生物毒素,主要由甲藻和蓝藻产生。近年来,在蓝藻和甲藻中相继发现了一些与石房蛤毒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并建立了基于特定产毒基因的有毒藻类检测方法。长江口邻近海域是我国近海有害藻华的高发区,本研究尝试应用基于麻痹性贝毒产毒基因sxt A的q PCR检测方法,与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I型和IV型)的q PCR检测方法和麻痹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相结合,对2013年春季长江口邻近海域两条断面上有毒藻和藻毒素的分布及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xt A的q PCR检测结果与IV型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数量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2=0.52,P<0.05),说明IV型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是采样期间长江口邻近海域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而样品中藻毒素含量与两种q PCR方法得到的有毒藻数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相关性。可见,基于产毒基因的检测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不足以准确反映该海域藻毒素的水平。(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曹洁茹,桓清柳,吴霓,江天久[5](2015)在《光照、温度和氮磷限制对6种典型鱼毒性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温度、光照、和营养盐对鱼毒性藻类产毒的影响,本文分析了6种我国沿海典型具溶血活性的鱼毒性藻类在不同温度(15℃,25℃,30℃)、光照强度(20μmol/m2/s,60μmol/m2/s,100μmol/m2/s)、氮磷限制(1∶1;1∶16;1∶128)条件下的生长和溶血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鱼毒性藻类的溶血活性在不同生长期差异明显。海洋卡盾藻(香港株)(Chattonella marina)、卵圆卡盾藻(C.ovata)、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在对数期溶血活性较高,衰亡期溶血活性较低,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与小定鞭藻(Prymnesium parvum)在稳定期溶血活性最高,对数期溶血活性最低。藻类的培养环境和营养条件对鱼毒性藻类溶血毒素的合成有明显的影响,在光照强度、温度和氮磷限制条件下,藻类单个细胞的溶血活性会发生明显变化,6种藻类的溶血活性均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培养温度15~30℃范围内,除球形棕囊藻外,其他5种藻类的单个藻细胞溶血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氮磷限制可促进溶血毒素的合成。(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宋伦,宋广军,王年斌,刘世才[6](2013)在《黄渤海贝毒机理及产毒藻类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贝类毒素即赤潮藻毒素,贝类通过滤食有毒微藻、细菌等,经过生物累积和放大转化为有机毒素,即贝毒[1]。海洋贝毒主要分为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西加鱼毒素[2-5],此外还有部分溶血毒素。其中麻痹性贝毒是目前分布最广,对人类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贝类毒素[6-9]。(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严杨蔚,代瑞华,刘燕,刁祎珏,于宁钏[7](2013)在《氮和磷对有害藻类生长及产毒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氮磷营养物质是引起有害藻华(HABs)频发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浓度和形态的氮和磷对藻类的吸收利用和代谢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促进或者抑制藻类的毒素合成。氮和磷对藻类的影响往往是相互的,其营养盐比例的变化能够表明氮和磷对有害藻类的共同作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有害藻类与氮磷营养物质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氮磷含量和形态对有害藻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为控制毒藻生长和产毒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班海群,庄东刚,朱静媛,巴月,程学敏[8](2006)在《西流湖水体藻类污染现状和产毒蓝藻的全细胞PCR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西流湖水体浮游藻类尤其是产毒蓝藻的污染现状,并建立全细胞PCR检测产毒蓝藻的方法。方法从2004年3月开始,采集西流湖水体表层水样,用血细胞计数板法计数藻细胞;设计特异引物,采用全细胞PCR方法检测水样中藻青蛋白基因中间序列(PC-IGS)和微囊藻毒素多肽合成酶基因mcyB,并对mcyB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西流湖水体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硅藻和裸藻,夏秋季蓝藻为优势藻门;2004年7月7日~9月27日水样PC-IGS序列PCR检测阳性,7月29日~9月27日水样mcyB基因PCR检测阳性,扩增片断mcyB测序结果与Genbank报道的铜绿微囊藻mcyB同源性大于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大于94%。结论西流湖夏秋季有产毒蓝藻出现,全细胞PCR法可以检测水体中产毒蓝藻。(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06年02期)
王欣伊,阚振荣,王梅梅[9](2005)在《淡水藻类产毒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淡水藻类的许多种属都可产生毒素,如微囊藻属(Microcystis)、节球藻属(Nodularia)、鱼腥藻属(Anabaena)等。藻类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引起人类或动物的健康问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试就国内外近年来对藻类毒素的毒理、性质、结构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廖建良[10](1991)在《产毒的藻类》一文中研究指出产毒藻类产生的毒素给人类带来危害。产毒藻类的研究就是随着产毒藻类对人类危害的加剧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目前,关于产毒藻类的全面综述还未有报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毒藻类的生物学特征、藻类产生的毒素、藻类毒素引起的中毒症状作个综述,并对产毒藻类的判别和预防中毒作初步探索。目的在于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惠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1年03期)
产毒藻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温度、光照和盐度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本文选取了4株产麻痹性贝毒的藻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香港株(ATHK)、微小亚历山大藻(A.minimum)台湾株(AMSY)、链状亚历山大藻(A.catenella)南海株(ACSY)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防城巷株(GCFC))在不同光照(60、120和200μmol/(m~2·s))、温度(16、22和28℃)和盐度(25、30和35)条件下生长及产毒的变化。结果显示,22℃最适宜4株藻的生长。低温可促进PSP的产生,除GCFC外,其余3株藻的单位细胞产毒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THK和AMSY的生长与光照正相关。AMSY和GCFC的单位藻细胞产毒量与光照强度正相关,光照为120μmol/(m~2·s)时ATHK和ACSY产毒量最高,弱光均不利于4种藻产毒。盐度30条件下ATHK,AMSY和GCFC长势较好,高盐度(盐度35)促进ACSY的生长。ATHK的单位细胞产毒量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AMSY和ACSY在高盐和低盐条件下产毒量均较大,GCFC则在盐度为30条件下产毒量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毒藻类论文参考文献
[1].周燕平,张旭峰,贾沛莉,代瑞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不同环境因子影响水华藻类生长和产毒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8
[2].叶志林,曹洁茹,吴霓,江天久.温度,光照和盐度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8
[3].聂晓丽.基于滚环扩增的海洋产毒藻类膜分类芯片检测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4].高岩,于仁成,柳阳,林佳宁,张清春.基于产毒基因sxtA的qPCR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的应用初探[J].海洋环境科学.2016
[5].曹洁茹,桓清柳,吴霓,江天久.光照、温度和氮磷限制对6种典型鱼毒性藻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5
[6].宋伦,宋广军,王年斌,刘世才.黄渤海贝毒机理及产毒藻类的研究现状[J].水产科学.2013
[7].严杨蔚,代瑞华,刘燕,刁祎珏,于宁钏.氮和磷对有害藻类生长及产毒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
[8].班海群,庄东刚,朱静媛,巴月,程学敏.西流湖水体藻类污染现状和产毒蓝藻的全细胞PCR检测[J].卫生研究.2006
[9].王欣伊,阚振荣,王梅梅.淡水藻类产毒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5
[10].廖建良.产毒的藻类[J].惠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