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地区论文-刘平华,邹雷,田忠华,冀磊,施建荣

狼山地区论文-刘平华,邹雷,田忠华,冀磊,施建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狼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狼山,乌拉山岩群,晚古生代变质事件,锆石U-Pb定年

狼山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刘平华,邹雷,田忠华,冀磊,施建荣[1](2019)在《内蒙古西部狼山地区晚古生代变质事件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来自乌拉山岩群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新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乌拉山岩群是狼山地区最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之一,准确测定其原岩成岩与变质时代,对于进一步探讨狼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其伴生的花岗质浅色脉体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碎屑锆石U-Pb定年和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碎屑锆石年龄介于2591~1800Ma之间,其中最小一组碎屑锆石年龄为1873Ma,结合其约270Ma的变质年龄,初步限定乌拉山岩群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沉积年龄为1873~270Ma。综合新的研究资料,认为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除存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岩外,可能还存在中元古代—晚古生代变沉积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与U-Pb定年结果综合表明,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发育大量变质锆石,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69±4Ma,代表狼山地区乌拉山岩群遭受晚古生代末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可能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晚古生代末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此外,采用预剥蚀方法,在乌拉山岩群高硅花岗质浅色脉体高U锆石中,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64±3Ma,被解释为乌拉山岩群花岗质浅色脉体的形成时代,代表本区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由同碰撞挤压向碰撞后伸展转换的时限。(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牛鹏飞,曲军峰,张进,张北航,赵衡[2](2019)在《狼山地区迭布斯格岩群变形研究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阿拉善东北缘狼山地区的迭布斯格岩群(杂岩)作为阿拉善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之一,主要出露有条痕状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及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夹透辉石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等。本次研究通过构造解析与填图,系统分析了狼山地区迭布斯格岩群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期次与时限。研究显示,古元古代变质杂岩迭布斯格岩群至少记录了四期变形,第一期变形主要表现为片麻岩早期面理的枢纽近E-W向褶皱变形(D1),轴面倾向NNW,应与华北克拉通统一化过程有关;第二期为近N-S向褶皱变形(D2),褶皱枢纽向NNE倾伏,古生代时期阿拉善地块与华北板块增生拼合,在阿拉善地块东缘产生近东西向挤压,在狼山地区形成枢纽近N-S向的褶皱;第叁期变形为NE向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带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作用(D3),中-晚叁迭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成的阿拉善地块相对华北板块沿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发生左行剪切运动,使早期构造发生逆时针旋转,是狼山地区一期重要的变形事件;第四期为NE-SW向紧闭褶皱(D4),褶皱轴面多倾向NW,晚侏罗世来自古太平洋的俯冲和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产生的NW-SE向挤压,使迭布斯格岩群片麻岩及后期糜棱岩化花岗岩再次发生枢纽NE-SW向褶皱变形。(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田健,滕学建,张永,刘洋,段霄龙[3](2019)在《内蒙古狼山地区晚志留世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狼山山脉西侧分布零星的早古生代岩浆岩,晚志留世石英闪长岩主要出露于哈日音熬瑞一带。该岩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块状构造,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19.0±4.0~413.3±1.8Ma。岩石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富铁(4.27%~4.65%)、富钠(4.17%~4.45%),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K、Pb,不同程度亏损高场强元素P、Ti、Nb,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弱负Eu异常,这些特征与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La/Ba-La/Nb图解显示俯冲交代地幔的源区特点;岩石负的ε_(Hf)(t)值(-12.1~-8.8)及较大的T_(DM2)值(1981~2362Ma)反映了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熔融的特点。花岗岩类构造判别图解及区域地质资料显示岩体形成于弧陆拼贴的构造背景。对比白乃庙地区新发现的晚志留世弧陆拼贴的石英闪长岩,两者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华北地块北缘晚志留世弧陆拼贴作用向西延伸至狼山地区。(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艾米尔丁·艾尔肯[4](2019)在《阿拉善地块东北缘狼山地区晚古生代—叁迭纪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狼山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东北缘,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地质位置及丰富的矿产成为我国热点研究区之一。阿拉善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部,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虽然前人对阿拉善地块的构造演化有一定的研究,但大部分都集中在阿拉善地块北缘恩格尔乌苏、查干础鲁地区,对阿拉善地块东北缘狼山地区的研究较为薄弱,不同学者对狼山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也有不同认识。充分了解内蒙古狼山地区区域构造环境将大大提高我们对阿拉善地块及中亚造山带南段在晚古生代时期的演化历史。为此,我们对狼山地区枕状玄武岩展开了研究工作。为了能准确了解狼山地区晚古生代枕状玄武岩的成因机制,我们通过野外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等研究方法,获得以下结果:(1)玄武岩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玄武岩的锆石大多为捕获基底的锆石。根据锆石特征及侵入玄武岩的花岗岩年龄的限定,得出玄武岩年龄约为254Ma~252Ma,属于二迭纪晚期。(2)枕状玄武岩具有高SiO2(51.75%-54.74%)、高Al2O3:(13.57%~15.86%),贫碱低钾(Na2O/K2O=2.11-11.82)特征。亏损Nb、Ta、Ti、P,富集Rb、Ba、U等元素。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区间位于74.28× 10-6~91.29× 10-6,明显高于 N-MORB、E-MORB,但低于 OIB。轻稀土(LREE)明显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LaN/YbN=5.03~6.95)。Eu有弱负异常,表明成岩过程中其经历了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枕状玄武岩显示出岛弧玄武岩特征。根据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我们认为狼山地区玄武岩属于大陆边缘弧玄武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指示狼山地区在二迭纪晚期-早叁迭纪时期为一由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弧,指示阿拉善地块北缘在二迭纪晚期为大陆边缘弧环境,这为研究阿拉善地块东北缘晚古生代构造背景、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及中亚造山带的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0)

刘洋,王文龙,滕学建,郭硕,滕飞[5](2019)在《内蒙古狼山地区早二迭世晚期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狼山地区位于内蒙古西部,索伦蛇绿岩带西南,晚古生代岩浆岩分布广泛,是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的关键位置。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获得狼山地区沙日楚鲁花岗闪长岩及莫若古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78.07±0.66)Ma和(278.05±0.69)Ma,为早二迭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狼山地区早二迭世晚期花岗闪长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SiO_2:63.76%~67.88%;K_2O:2.74%~4.02%)、弱过铝质岩石(A/CNK:0.94~1.07),具有中等的Mg#(38.98~47.53);轻稀土(LREEs)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重稀土及高场强元素亏损,具有弱的Eu负异常,为具有陆缘弧花岗岩特征的Ⅰ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沙日楚鲁花岗闪长岩及莫若古花岗闪长岩具有负的而略显分散的εHf(t)值(-0.6~-7.5),其源区物质主要来源于华北古老地壳,并有少量幔源物质加入。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狼山地区早二迭世晚期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彼时洋盆尚未闭合。(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田健,张永,滕学建,刘洋,滕飞[6](2019)在《内蒙古狼山地区晚志留世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狼山山脉西侧分布有零星的早古生代岩浆岩,晚志留世二长花岗岩体主要出露于潮格温都尔镇一带,侵位地层为宝音图岩群。该岩体岩性为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19.6±4.5~416.0±2.0Ma。岩石为块状构造,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可见原生白云母,高硅(SiO_2=73.14%~75.76%)、富碱(Na_2O+K_2O=5.85%~8.20%)、强过铝质,未见闪长质包体,显示了S型花岗岩的特点。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K、Pb,不同程度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轻稀土略富集,重稀土平坦,Eu异常不明显;锆石负的ε_(Hf)(t)值(-8.3~-4.0)及t_(DM2)为1658~1930Ma(平均值为1759Ma),显示了古—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熔融的特点。R2-R1判别图显示了岩石具有同碰撞花岗岩的特点,因此,该岩体可能形成于同造山拼贴的构造背景,与南侧善岱庙地区晚志留世花岗岩的构造属性一致。对比白乃庙地区的晚志留世石英闪长岩,两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可能反映了相同的构造背景。(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初航,王惠初,魏春景,常青松,相振群[7](2018)在《内蒙古狼山巴音前达门地区黑云斜长片麻岩年代学研究及板块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西部狼山地区的构造归属争议较大,一直以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狼山地区属于华北陆块。本文对内蒙古狼山巴音前达门地区(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利用LA-ICP-MS方法进行U-Pb同位素测年,所测试锆石均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为1946±9 Ma和1940±12 Ma,代表其原岩的形成年龄,说明狼山地区存在古元古代晚期岩浆作用。从锆石Hf同位素来看,εHf(t)从-1.3~6.4,其Hf同位素源区既有当时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又有地幔的贡献,2442Ma的模式年龄指示源岩来源于早元古代地壳增生事件,可能与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有关。这进一步表明狼山地区同华北陆块中部地区一样,该地区存在有早元古代岩体。对宝音图群碎屑锆石的研究同样说明了狼山地区宝音图群与华北克拉通更具亲缘性,狼山地区在构造属性上可能属于华北陆块一部分。(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董绍鹏,张培震,郑文俊,余中元,雷启云[8](2018)在《河套地区狼山山前断裂的古地震研究——构造及地震危险性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鄂尔多斯西北缘的、狼山和河套盆地之间的狼山山前断裂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沿狼山山前断裂,从北向南开挖了3个古地震探槽,分别为东升村探槽(TC1)、青山镇探槽(TC2)和乌兰哈少探槽(TC3)。由TC1限定的3次古地震事件(ED1、ED2、ED3)的发震时间可相应地限定为(6±1. 3) ka BP、(9. 6±2) ka BP和(19. 7±4. 2) ka BP;由TC2揭露的古地震事件EQ1的发震时间可以限定为(6. 7±0. 1) ka BP;由TC3限定的3次古地震事件(EW1、EW2、EW3)的发震时间可相应地限定为(2. 3±0. 4) ka BP、(6±1) ka BP和7ka之前。结合前人的研究,可以确定狼山山前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序列为2.3~2.43ka BP(E1)、 4.41~3.06ka BP(E2)、 6.71~6.8ka BP(E3)、 7.6~9.81ka BP(E4)和(19.7±4.2) ka BP(E5)。虽然由于事件E5可能包含了多次古地震事件,导致晚更新世以来古地震漏记的可能性仍然无法剔除,但仍可认为狼山山前断裂在全新世期间的古地震历史应该是完整的,强震平均复发周期约为2 500a。与古地震事件E1、E3和E4相关的地震同震位移值明显较其他事件更大,表明这3次古地震事件可能是震级为7. 5~8级甚至>8级的破裂断裂全段的古地震事件,而古地震事件E2可能是较小一点的、仅破裂部分断裂段的古地震事件。狼山山前断裂在乌兰哈少点自15ka BP以来的滑动速率应该大于但接近于0. 66mm/a。狼山山前断裂的古地震研究结果显示,断裂现今是1条倾向于在地表破裂事件中全段破裂的不分段断裂。假设约2 500a的强震复发周期成立,则自最近1次强震事件以来的离逝时间接近或者已经超过了强震复发周期,狼山地区再发生强震事件的危险性是非常大的。(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8年06期)

王文龙,滕学建,刘洋,滕飞,郭硕[9](2018)在《内蒙古狼山地区浩日格山二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狼山地区浩日格山岩体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及华北北缘的结合位置,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探讨有助于加深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该岩体主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可进一步划分为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二者的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244.9±1.6Ma及230.2±1.5Ma,指示其形成于叁迭纪早—中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浩日格山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介于72.58%~74.42%之间,K2O含量为4.06%~5.82%,Na2O含量为3.08%~3.88%,Al2O3含量为13.39%~14.55%,具有高钾钙碱性和过铝质特征。岩石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具有较明显的负铕异常。岩体富集Rb、U、Hf;亏损Ba、Nb、Ta、Ti和Zr,显示出高分异花岗岩的特点。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εHf(t)值总体为负值,并且与华北北缘叁迭纪花岗岩εHf(t)值基本一致,表明源区主要为华北古老地壳。对浩日格山二长花岗岩的研究表明狼山地区在叁迭纪早—中期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与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田健,滕学建,刘洋,滕飞,何鹏[10](2018)在《内蒙古狼山地区早石炭世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狼山山脉西侧分布有大面积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时代集中在早石炭世—晚二迭世,早石炭世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体出露于潮格温都尔镇西侧。角闪辉长岩体呈岩滴状产出,被花岗闪长岩体侵入,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角闪辉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29.0±2.3 Ma,花岗闪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1.1±0.9 Ma~330.0±4.2 Ma。花岗闪长岩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富钠(Na2O=3.48%~4.46%),高钠钾比值(Na2O/K2O=1.03~2.39),钙碱性系列,P2O5-SiO_2之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Ⅰ型花岗岩的特点。Hf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角闪辉长岩及花岗闪长岩均来自于受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角闪辉长岩及花岗闪长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一致,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弱的负Eu异常;角闪辉长岩富集Ba、Sr,亏损Nb、Ta、Zr、Hf;花岗闪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Sr,不同程度地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总体反映了岩浆弧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早石炭世狼山地区侵入岩岩石组合为角闪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认为狼山地区早石炭世处于大陆边缘弧构造背景。(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狼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阿拉善东北缘狼山地区的迭布斯格岩群(杂岩)作为阿拉善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之一,主要出露有条痕状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及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夹透辉石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等。本次研究通过构造解析与填图,系统分析了狼山地区迭布斯格岩群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期次与时限。研究显示,古元古代变质杂岩迭布斯格岩群至少记录了四期变形,第一期变形主要表现为片麻岩早期面理的枢纽近E-W向褶皱变形(D1),轴面倾向NNW,应与华北克拉通统一化过程有关;第二期为近N-S向褶皱变形(D2),褶皱枢纽向NNE倾伏,古生代时期阿拉善地块与华北板块增生拼合,在阿拉善地块东缘产生近东西向挤压,在狼山地区形成枢纽近N-S向的褶皱;第叁期变形为NE向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带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作用(D3),中-晚叁迭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成的阿拉善地块相对华北板块沿巴彦乌拉山-狼山断裂发生左行剪切运动,使早期构造发生逆时针旋转,是狼山地区一期重要的变形事件;第四期为NE-SW向紧闭褶皱(D4),褶皱轴面多倾向NW,晚侏罗世来自古太平洋的俯冲和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产生的NW-SE向挤压,使迭布斯格岩群片麻岩及后期糜棱岩化花岗岩再次发生枢纽NE-SW向褶皱变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狼山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刘平华,邹雷,田忠华,冀磊,施建荣.内蒙古西部狼山地区晚古生代变质事件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来自乌拉山岩群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新证据[J].地质通报.2019

[2].牛鹏飞,曲军峰,张进,张北航,赵衡.狼山地区迭布斯格岩群变形研究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9

[3].田健,滕学建,张永,刘洋,段霄龙.内蒙古狼山地区晚志留世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9

[4].艾米尔丁·艾尔肯.阿拉善地块东北缘狼山地区晚古生代—叁迭纪构造演化[D].南京大学.2019

[5].刘洋,王文龙,滕学建,郭硕,滕飞.内蒙古狼山地区早二迭世晚期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2019

[6].田健,张永,滕学建,刘洋,滕飞.内蒙古狼山地区晚志留世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19

[7].初航,王惠初,魏春景,常青松,相振群.内蒙古狼山巴音前达门地区黑云斜长片麻岩年代学研究及板块归属[J].地质学报.2018

[8].董绍鹏,张培震,郑文俊,余中元,雷启云.河套地区狼山山前断裂的古地震研究——构造及地震危险性启示[J].地震地质.2018

[9].王文龙,滕学建,刘洋,滕飞,郭硕.内蒙古狼山地区浩日格山二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组成[J].地质学报.2018

[10].田健,滕学建,刘洋,滕飞,何鹏.内蒙古狼山地区早石炭世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8

标签:;  ;  ;  ;  

狼山地区论文-刘平华,邹雷,田忠华,冀磊,施建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