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医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10007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对自身体质寻找合适养生之法,也是人们修身养性,保持健康的关键内容。体质与健康、疾病之间有密切关系,不同体质差异性,根据体质辨识寻找相应预防和养生方法。“治未病”为中医预防学的思想,分析体质和健康间关系,了解到体质辨识为治未病基础,以此建立起不同的预防工作,对西医体检是有效的弥补,从而为人们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管理,也是实现个性化未医养生的需求,完善治未病的实践应用,发挥出中医药对人体健康保健的作用。本文对体质辨识内涵进行分析,以此探讨体质辨识和未医养生间的关系,对体质辨识在未医养生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明确体质辨识可以改善体质,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中医体质学说与未医养生理论,指导人们保养身体,起到健康和益寿延年的作用。
【关键词】体质辨识;中医学;未医养生;应用;意义;
医学模式在21世纪已从传统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从重视疾病的治疗转向健康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改变,现代以预防为主的方式更符合未医“治未病”理念,与中医《黄帝内经》中“不治己病治未病”中观念相符[1],通过未病先防、己变防渐等方式实现健康养生的作用。体质是个体体质,而体质辨识是分析固有体质方法,是未医“治未病”的方法与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健康养生和增强人体体质有着重要影响。
1.“体质辨识”理念
体质为个体先天遗传的因素和后天获得因素,在此基础上的个体形态结构,综合了心理功能、心理状态的特质,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体质分析进行体质辨识,对固有体质进行诊断和评估,才能确定体质类型。《黄帝内经》中对体质有四分、五分、六分等分法[2],体质辨识主要分析人体体质后分类,对个体差异进行认识,以此分析健康、疾病等影响要素,以此为人们制定适合自身的预防措施,实现预防疾病和未医养生的作用。
体质辨识是个体间差异,体质是人体身心、脏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综合判断,分析这些因素才能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见,体质辨识能用于疾病倾向和易感的判断,指导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多以仪器检验身体,据统计,全球亚健康人群达到75%,仪器对亚健康并不能发现异常,只能分析其中一个时间段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影响了仪器检查的作用。而体质辨识以仪器检查[3],即便仪器检查呈阴性,也能准确评估人体身心状态,分析是否健康,以此评估疾病的风险,有效预防和未医养生措施,避免发生易感疾病。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升高,中医体质辨识根据“治未病”为理论指导,为未医养生提供理论支持,以此为疾病预防提供参考。
2.体质辨识对未医养生的影响
2.1体质和体质辨证。体质辨识通过对个体健康情况的认知,分析体质类型,以中医望、闻、问、切等方式评估体质信息,根据中医理论综合评估体质类型。体质是通过形态、功能、心理等差异来表现[4],体质表现多样复杂,可是却是有规律可以遵循,分析个体差异规律和特征,确定个体强弱,针对不同个体病因易感与发病,对疾病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准确辨识体质。体质辨识通过对体质分类,从阴阳五行理论分类,对体质实施不同的类型划分方法,表明体质复杂,经过多年研究体质特征理论与实践,再配合全国流行病调查,可以把体质分作平和、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瘀血、气郁、特禀等9种类型,制定体质量表,此表为标准用于治未病进行体质辨识[5]。
2.2体质辨识对未医养生的意义。《素问》中提出了“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表明不同个体体质有着不同的特点[6],在健康和疾病都有着不同的体现,而生、老、病、死也会随着个体发育差异,有着不同体质变化,健康至疾病发生会受体质变化影响。由于体质和健康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体质是健康的基础,研究发现[7],正常体质有健康状态表现,而病理体质会有亚健康状态表现。可见,治未病是中医预防理论,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坚持由健康-亚健康转变进行预防,由亚健康-疾病进行预防,实现病后预防。而体质辨识是不同预防工作的基础内容[8]。
健康向亚健康的转变主要是由于体质改变,其中病理体质的基础是亚健康,可以反映出机体阴阳平衡状态,由健康向亚健康转变的预防工作,主要是避免机体形成病理体质,其中社会、居住、饮食、烟酒、精神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体质,从而形成亚健康,也是多种疾病发病的根源,需要实施有效的控制与预防措施。亚健康转变成疾病,主要是原因也是体质,体质类型分析为未病状态[9],可是机体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已经发生偏颇,机体内在已出现阴阳失调。体质强弱会影响到病邪易感与耐受性,通过体质分析可以发现,脏腑、阴阳、寒热等、暑湿出现偏颇,机能状态明显差异,对致病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亲和性和耐受性。通过预防措施的应用能对病理体质起到改善作用,避免亚健康转变成疾病,此种预防措施也称为为病因预防。体质强弱会影响发病和发病后情况,其中体质强是正气旺盛,具有较强的抗邪能力,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而体质弱者因正气虚弱,抗邪能力差,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10]。体质辨识中的体质平衡是指保持体内平衡,以平补固本的方式来维护平衡,坚持固本培元为指导原则,实现全方位的对人体阴阳进行平衡,以此使体质维持在良好状态下。平衡体质基本原则是纠正偏性,维持阴阳平衡,当阳气不足时补益阳,当气滞湿盛时行气化湿,针对不同体质给予相应改善建议,例如:气虚体质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忌食冷饮和生硬的食物;对气血两虚体质更适宜清淡的饮食;对阴虚体质要选择每日静坐20min,忌熬夜等。
既病之后预防可以做到早治防病、早期诊治,同时也能将病情传播进行有效的截断,从而避免疾病发生传变,疾病进一步发展,以此减少病理的损害程度,利于患者及早康复。体质为证候形成的基础,因表达方式、变化趋向的差异都会受到体质影响,辨证论治也成为中医治未病,实现未医养生的基本理论,而辨证论治以辨体论治,对辨病时要认识到机体病前与病后体质差异,才能准确找出疾病本质。及时治疗,避免机体疾病进一步恶化。根据体质辨识也能改善疾病形成体质,在根本上将疾病传播进行有效的控制,起到治愈疾病的作用。此种预防称作临床预防。可见,不同预防措施不仅要重视连续性预防,还要重视健康向亚健康转变的预防工作,更深刻的认识到亚健康的病理体质,找出辨识中的不足[11],实现未医养生的应用。
3.体质辨识对未医养生的实践应用
体质辨识为中医未医养生的基础,以因人制宜为理论依据,以平衡体质为核心,治未病通过健康状态信息的采集与辨识,实施健康咨询、干预、管理、宣教等措施,开展体质辨识工作,本文对体质辨识对未医养生的实践应用,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3.1对西医体检进行弥补。西医体检时对机体信息的采集存在很多不足,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已经普遍应用了体检方式检查自身健康情况。可是,西医查病式体检过于依赖检测指标。而亚健康人群大多未发生异常指标,或未达到疾病诊断的标准。西医体检对机体情况只能对相对时间内做出反应,并不能准确评估体检者健康情况和亚健康的发展趋势。有些指标发现异常也仅在一点上认知,并不能全面掌握体检者情况。中医中根据体质辨识对西医体检能起到有效的弥补,针对西医体检中检测指标正常,感觉身体有不适感时,对这类亚健康的人群应用体质辨识,实施未医养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12]。体质辨识是健康评估根据,整体上分析健康情况,分析形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认识,反映出近段时间健康基础信息,以此评估和制定预防干预措施,以此调节体检者的身体需求,实现中医体检优势。
3.2制定健康计划依据。将体质辨识用于健康指导,为体检者制定健康计划,对结果进行评估,指导健康调理,按个体情况打造个性化方案。对下阶段健康问题进行预测,制定健康计划要结合体质辨识与评估的结果,分析相关因素,按个体特征制定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改善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不良行为、心态情志等,配合有效的养生保健法,使体检者了解自身体质情况,发现健康问题,分析可能发生的疾病,实施有针对性措施进行养生和调养。避免因盲目性调养引起负面影响,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以此提高健康水平。
3.3健康管理的中心。健康管理核心是预防与控制疾病发生和进展,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个体差异,影响因素,配合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及干预等措施,改善未医养生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个体积极性,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健康管理效果。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并不能实施药物干预和治疗,以体质辨识为健康管理核心,可以全方位管理健康状态,应用未医养生措施,评估管理效果。体质辨识以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管理,档案中要记录机体的体质辨识结果,与健康相关一切行为、事件都要做好记录,体质辨识信息也要纳入到档案中,及时发现个体健康变化,以体质辨识结果为档案主要的内容。例如:青少年与慢性病人群,其中青少年生理上、心理上都有可变性,当生活不规律,学习压力过大时,就会影响体质状况。做好相关体质信息的记录,可以用于动态观察健康状态变化,能反映生长发育情况、营养水平等,以此消除健康隐患。由于慢性病患者病程较长,具有较多的致病因素,而且发病隐蔽性较强,导致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难度较大。在档案中详细记录体质信息,利于已发病的监控,预测并发症,减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体质辨识准确性也会影响健康管理效果。
3.4未医养生的实施。养生是选择各种方法对身体进行保养,以此提高机体的体质,促进健康,实现体质平衡,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体质辨识用于未医养生可以维持健康行为,提高生命质量。现代医学并不能直接指导养生,而中医体质辨识则可以有效指导养生工作。生活中各项调摄要兼顾体质特征,对个体健康正确评估,制定个体化养生方案。例如:经体质辨识准确识别阳虚质,对此类患者指导要忌食生冷的食物,多进食温热的食物,在夏季勿贪凉,在冬季注意温补,生活中做好保暖防寒,多运动,少熬夜,注意调养精神,选择安静环境,开朗的心情,避免意志消沉。有必要时应用平和补阳药调理,可以调节穴位。而对阴虚质要多食用水果,忌食辛辣,注意劳逸结合,选择银耳、百合等养生。所有养生方案制定都要结合体质辨识法,结合春夏养阳和秋冬养阴原则,符合体质平衡要求。
4.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可以用于体质辨识,更好操作和实施,用于人群治未病的应用,结合自身发病因素实施干预与预防,调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情志等方面,实现劳逸结合,维持舒畅的心情,以此起到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实现未医养生的作用。中医“治未病”的防治思想包括无病、病而未发和病而未传等状态,而治未病是提前应用措施,以此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疾病进展、疾病复发的作用。通过体质辨识实现体质平衡则是未医养生未来的探索路径,本文仅进行简单阐述。
【参考文献】
[1]厉玉婷,韩秀珍,叶长平,等.中医体质辨识及治未病干预对胃功能失调患者胃黏膜及血清PG蛋白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6):1184-1187.
[2]翟玉珍,杜少华,张红,等.中医体质辨识临床应用研究思路[J].新疆中医药,2015,33(6):77-79.
[3]宋润娣,陈峻鹏,单莉,等.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高血压前期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12):195-197.
[4]孙理军,柏云飞.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地位及作用[J].现代中医药,2015,35(6):58-61.
[5]李艳滨,张洋.探讨体质辨识在中医学“治未病”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33):5.
[6]孙淑英.中医体质辨识对亚健康的分类及健康指导干预的效果探究[J].四川中医,2016,34(12):56-59.
[7]马晓峰,王琦.体质辨识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4):2-3.
[8]黄建波,张光霁.论“治未病”理论体系建设[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911.
[9]林秀云.中医治未病联合体质辨证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17,35(10):111-112.
[10]胡燕,黄芸,邱丽.长风社区居民中医体质辨识知晓情况调查及分析[J].上海医药,2015,36(12):37-39.
[11]张婧懿,丁雪梅,卞策,等.中医“治未病”源流探析与发展探讨[J].中医药信息,2017,34(02):44-45.
[12]赵红,陈先开,郑盛志,等.试析当前中医“治未病”的临床瓶颈及其解决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