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献论文-郝平,白豆

民间文献论文-郝平,白豆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间文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西,灾荒史,民间文献,使用问题

民间文献论文文献综述

郝平,白豆[1](2019)在《也谈灾荒史研究中的山西民间文献利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丰富的民间文献对于灾荒史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它为我们研究中下层民众的灾荒经历提供了路径,并向我们展现了灾荒社会生活的不同面向。对民间文献的发掘和利用推动了灾荒社会史和灾荒文化史等新视域的发展,为灾荒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同时也要警惕在灾荒史研究中出现的民间文献挖掘力度不足,文献使用单一及过度强调民间文献史料价值等问题。要加大对民间文献的发掘力度,深入挖掘与灾荒相关的直接史料和"隐性史料",并注重多种文献之间的相互印证和补充。(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吴笛[2](2019)在《见微知着:论口述史与民间文献在地方志书中的应用——以《时光里的家园——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微志选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阐述在编写《社区微志》的过程中,应用口述史与民间文献的跨学科方法收集地情资料的实践情况,总结和反思推进地方志资料收集多元化的方法和路径,对其方法论展开思考,以期拓展地方志资料搜集的渠道,提高地方志的学术对话能力。(本文来源于《上海地方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建荣[3](2019)在《歌谣、谚语与江南农事——浙江民间文献里的季候文化钩沉》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与季候节气文化内涵,反映季候规律的二十四节气和相关的故事、歌谣、谚语,同时也是民间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本文以浙江民间文献为切入点,从季候文化的角度,以二十四节气作为线索,将其间的歌谣和谚语予以梳理。这些歌谣与谚语与当地的农业生产制度、农民的实际生产与生活,有着具体的对应性,能够反映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制度的形成的季候、物候方面的因素,加深我们对农耕文化的深层认识。(本文来源于《民艺》期刊2019年04期)

陈宇思[4](2019)在《晚清民国时期南岭走廊山区经济开发研究——基于湘粤桂边界民间文献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清至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经济处在十字路口徘徊的状态。在此思路下,针对华南山区经济的研究多围绕传统经济的停滞或转型主题进行。事实上,传统土地租佃体制在南岭走廊中属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制度。基于湘粤桂边界民间文献的考察可知,清代以降当地农村形成以耕种业为主,林木业为辅的经济结构。虽然20世纪20年代开始该地迎来了木材外输的发展机遇,然而处于叁省边缘的特点使当地难以摆脱长期落后的状况。其落后现实是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本文来源于《人文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张杰[5](2019)在《加强民间文献研究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史研究日渐升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民间文献资源被挖掘和整理,民间文献的学术价值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民间文献研究已经从纯文献研究发展到跨学科研究。如何看待民间文献的研究价值?在整理和研究民间文献过程中应注重哪些关键点?针对上述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希(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5-15)

赵世瑜[6](2019)在《从民族民间文献中获得新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曾去过广西多次,自湘南入粤西的第一个要塞龙虎关,到地处边境的友谊关,沿灵渠故道考察过碑刻遗存,也探访过大藤峡和金田村,但到僻在一隅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却是因我家庭的亲缘关系。当我读到由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办公室、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编辑,广西教(本文来源于《广西日报》期刊2019-05-14)

冯明[7](2019)在《田野调查中的民间文献搜集整理与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野调查中所获取民间文献资料以家谱、碑刻、契约文献为主,具有丰富的史料、文化、社会、生态和民族融合等价值。对民间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研究与利用要注意避免雷同化和碎片化,应该结合田野调查,开展史料的综合性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还应当有比较宏大的历史视野,注意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探讨,进行不同区域民间文献比较研究与对话。(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宗勋[8](2019)在《民间文献“锦屏文书”的生态文明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锦屏文书是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各族人民在明、清至民国时期从事农林业生产等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在锦屏文书发挥"法律"作用的几百年时间里,它有效地调整这里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对锦屏文书的研究,对其中所记载和蕴涵的经验和智慧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并科学应用,对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叶继林,凌焰[9](2019)在《萍乡市祠庙与民间文献文化资源保护现状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萍乡地处吴头楚尾,楚文化、赣文化、吴文化和客家文化在这里交融交汇,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对萍乡市历史文化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萍乡祠庙类古建筑破坏严重,碑刻、家谱、契约等民间文献亦流失严重。祠庙类古建筑和民间文献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流失影响了萍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因此,必须要做好祠庙类古建筑和民间文献的普查工作,同时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的地方立法,还要建立四级联动保护体系。(本文来源于《萍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文定[10](2019)在《广西左江流域民间文献所见佛道及民间信仰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左江流域民间文献所见佛道及民间信仰表现为儒释道杂存,且兼融土地庙等民间神灵。其发展历程存在佛教、道教所代表的"道统"与官府所代表的"政统"二者之离散与融合。佛道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受到官方的认可和推崇,确立其在地方社会的合法地位乃至权威,呈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二者的离散,使得其世俗化,并与当地民间信仰及民俗融合,演进为民间宗教。(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民间文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简要阐述在编写《社区微志》的过程中,应用口述史与民间文献的跨学科方法收集地情资料的实践情况,总结和反思推进地方志资料收集多元化的方法和路径,对其方法论展开思考,以期拓展地方志资料搜集的渠道,提高地方志的学术对话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间文献论文参考文献

[1].郝平,白豆.也谈灾荒史研究中的山西民间文献利用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吴笛.见微知着:论口述史与民间文献在地方志书中的应用——以《时光里的家园——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微志选辑》为例[J].上海地方志.2019

[3].李建荣.歌谣、谚语与江南农事——浙江民间文献里的季候文化钩沉[J].民艺.2019

[4].陈宇思.晚清民国时期南岭走廊山区经济开发研究——基于湘粤桂边界民间文献的考察[J].人文论丛.2019

[5].张杰.加强民间文献研究与利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6].赵世瑜.从民族民间文献中获得新知[N].广西日报.2019

[7].冯明.田野调查中的民间文献搜集整理与利用研究[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9

[8].王宗勋.民间文献“锦屏文书”的生态文明价值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叶继林,凌焰.萍乡市祠庙与民间文献文化资源保护现状调查报告[J].萍乡学院学报.2019

[10].杨文定.广西左江流域民间文献所见佛道及民间信仰探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民间文献论文-郝平,白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