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矿区土地复垦整治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矿区土地复垦整治工作的思考

一、强化实施矿区土地复垦整理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韩悦[1](2021)在《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研究 ——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产业政策的不断升级以及采矿企业的大量清理整顿,我国废弃矿区面积逐年扩增,而土地复垦率则相对较低,为了减轻废弃矿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对工矿废弃地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了盱眙县工矿废弃地的相关资料,对盱眙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根据其结果设定复垦情景,测算其景观格局多情景模拟结果,并对模拟结果较好的方向进行适宜性评价以判断其是否适合该复垦方向。主要结论如下:(1)盱眙县各乡镇都分布有大小数量不一的废弃地,总面积为17.64km2,其中桂五镇、河桥镇、古桑镇废弃地数量居多,废弃地总面积占比较大,均占废弃地总面积20﹪以上。已复垦地区复垦方向有耕地、林地、矿山公园、广场等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地压力,增加粮食产量。(2)通过当量因子法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核算,通过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对当量进行修订,得出盱眙县服务价值的当量因子,从而计算得出各地类服务价值,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的服务价值分别为18.29、5.83、14.65、6.45和0.05亿元,耕地和林地的服务价值较高,草地和园地次之,建设用地的服务价值最低。根据各复垦方向服务价值剔除建设用地,设定复垦为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4种复垦情景进行盱眙县复垦后景观格局的多情景模拟。对盱眙县根据地势、土壤质地等因素进行复垦分区,主要分为西南和北部两个区域,采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每个复垦分区不同复垦情景的景观格局指数。由盱眙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景观格局多情景模拟结果可得出西南地区复垦方向为林地,北部地区复垦方向为耕地,这样有利于提高研究区土地集约化管理水平,其土地利用效率也高于其他情景。(3)根据景观格局模拟结果为复垦为耕地和林地,因此对复垦为这两个地类进行适宜性评价,选择坡度、海拔、有机质、p H、质地、磷、钾和氮8个复垦适宜性评价因子,并用Arc GIS对其进行加权叠置分析,得出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工矿废弃地大部分地区对耕地和林地的适宜程度为二等适宜,少部分地区为一等和三等适宜,因此可将盱眙县西南区工矿废弃地复垦为林地,北部区域复垦为耕地,并将评价过程通过程序的方式表现出来。

高晓媚[2](2021)在《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和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如何有效协调成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黄土高原的北缘与毛乌素沙地的南缘接壤的过渡地带是神东矿区发展建设起来的地方,然而,神东矿区与生俱来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其在我国煤炭资源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同时,也成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监督区。因此,有必要开展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的研究,预防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土地退化,为规范矿山资源合理开采和制定矿区生态治理决策提供依据,为西北半干旱地区煤矿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补连塔矿区为例,具体分析1990-2019年研究区土地生态本底、结构、胁迫以及效益4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特征;构建包括4个准则层和19个指标层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构建障碍度模型对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矿区土地生态修复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1)从生态本底质量来看,矿区土壤肥力指数、遥感生态指数(RSEI)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6年有大幅度提升,降水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说明研究区生态本底变化朝着正向发展,而且土壤、气候、植被、降水等自然条件对研究区生态调节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2)从生态结构质量来看,矿区土地利用指数和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所增加,土地分布趋向于均衡化。2006年景观格局出现严重破碎化现象,但整体上研究区生态结构变化朝着有序方向发展,而且矿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对增强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3)从生态胁迫和生态效益质量来说,研究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整体上属于轻度污染,人口密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有所提升,说明矿区土地生态胁迫变化直接制约了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而且矿区生态经济协调度较差,属于潜在危机区。(4)1990-2019年,补连塔矿区土地生态质量逐渐变好。土地生态质量为一般等级的变化最为明显,其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生态质量变差区域的面积有所下降,变好区域的面积明显上升,但在部分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土地生态质量不断下降;从空间分布来看,矿区土地生态质量等级呈现出东低西高的特征。(5)研究区不同年份土地生态质量演变的主要障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测算得出,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排名前3的评价指标是人均GDP、生态服务价值以及NPP,说明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演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据此,针对研究区出现的土地生态质量问题提出相应地土地生态修复建议,从而提高矿区土地生态质量。

赵谦,毛屏楠[3](2021)在《功能整合与法益衡平: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立法的理念启示》文中提出我国土地复垦与美国矿区土地复垦在行为宗旨与方式上基本趋同,各自的复垦理念亦存在一定的互通与共性。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立法凸显了一种涵摄自然环境要素平衡化与人文环境利益调适化的生态衡平复垦理念。可借鉴其有益经验,尝试厘清我国土地复垦立法在复垦理念面向的规范完善进路。应当基于自然环境要素平衡化理念,推动我国所涉整体生态效益规范和局部环境要素规范的平衡化功能整合;应当基于人文环境利益调适化理念,促进我国所涉社会公共利益规范和公民个体利益规范的调适化法益衡平。

胡庭浩[4](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杜津桥[5](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煤炭资源被大范围采掘利用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地,采煤塌陷不仅损毁了大量土地资源,对地上建筑物、道路、植被和地下水等资源造成了破坏,还威胁到矿区居民的人身安全,激化了区域内社会矛盾,对矿业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采煤塌陷区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各地所采取的修复措施、治理过程和实际效果都还存在不少问题。2018年,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部署,撤并多个部委的职责组建自然资源部,由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国土空间规划取代以往“多规分散”的规划体系,成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手段。“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区域统筹、分级分类和协同共治的实施原则,为采煤塌陷区内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沛北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在总结前人关于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理论与机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沛北矿区生态修复现状,以协同治理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为理论工具,试图从国土空间划归的视角下对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优化,以期改善采煤塌陷区内环境吸收能力、资源承载能力、经济生产力,使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共生,达到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共赢的目的。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研究的进展情况,第二部分是对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和探讨,第三部分对研究区现状和所开展的生态修复方法、类型、用途进行调查分析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以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对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存在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出改进对策,提出明确永续利用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导向,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机制以及建立生态修复基础上的的空间规划格局等政策建议,第六部分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结论、不足与展望。

于晓燕[6](2020)在《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煤炭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有效地改善由矿区内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碎片化、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局面。本文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矿农协同的生态体系重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解决矿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最终实现矿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WSR系统方法论展开研究。首先,从“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角度,运用代谢分析、矿农协同共生分析和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探寻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接着结合体系实际集成构建的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体系构建演化过程模拟仿真;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构建完成程度、体系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体系评价方法;最后对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进而提出体系发展的政府保障制度及企业发展策略。本文主要从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构建机理、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实例分析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运用代谢机理进行“物理”分析,发现矿农协同是实现矿区资源代谢优化的有效方法,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并明确体系的构建目标;建立Logistic协同共生模型进行“事理”分析,对矿农协同共生的平衡点求解,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矿农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最后,通过运用微分方程建立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进行“人理”分析,求解实施主体合作博弈下的最优行为模式。(2)运用集成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利用子系统、水资源生态处理利用子系统、能源加工利用子系统、生态种养殖子系统、有机肥加工利用子系统,集成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和整体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具体包括对子系统构建过程的仿真,明确各个构建环节对子系统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整体构建和运行进行仿真,明确各个子系统构建对体系整体构建的影响;对体系构建提升矿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进行仿真,明确体系构建对矿区综合效益提升的影响。(3)从体系构建完成、体系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三个方面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评价方法,用于体系构建的监测评价。首先,以体系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为基础,选取体系构建环节为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Jaccard系数模型,对体系的构建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借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以多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结合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建立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对体系构建给矿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评价。最后,结合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动态博弈分析的结论,运用QSIM方法对实施主体管理行为的不同实施方案进行模拟,对实施主体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评价指标作为体系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和决策评价的主要内容。三种评价方法为全面掌握和监测体系构建水平、价值水平,以及实施主体管理行为提供了实时评价方法,为及时发现体系构建中的问题,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和方向,指导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4)选取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作为研究实例,对该体系构建现状、构建完成程度、综合价值和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在体系构建评价中,通过模型应用计算获得Jaccard系数69.47%的结果,验证新巨龙已基本完成矿农协同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现实可行。在体系价值评价中,对新巨龙矿区2009-2019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全面评价,数据表明近十年来,该体系的服务总值随着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9.21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性服务价值较高,体系构建为矿区带来了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最后,对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总结了体系实际构建中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实施主体协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政府保障制度和矿业企业实施策略建议。本文突破矿区末端治理,单一土地资源复垦的原有发展思路,提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新模式,为矿区发展提供了进行矿业生产同时,完成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实时治理的新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结论可为构建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孔阳[7](2020)在《环城生态绿带构建下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以济宁市少康湖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前期构建环城绿带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结构进行界定,对相关原则和相关方法进行整理和总结。首先在构建环城绿带方面,依据研究范围的现状基本资料,采取空间模型法对研究场地做出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基于此结合上位规划以及对基本农田和煤矿保护区的保护要求明确环城绿带规划范围;在明确规划范围的基础上,依据规划目标定位、上位规划和研究区域现状,遵循环城绿带的规划原则对济宁市环城绿带进行合理总体规划。其次在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项目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出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原则以及现有的生态修复技术,依据研究范围的具体情况,对研究区域的采煤塌陷区进行预测和预处理,因地制宜的将土地复垦、构建人工湿地和煤矸石山的生态修复等生态修复技术合理的应用在研究区域。最终达到研究区域构建环城绿带和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的目的,同时优化济宁市的生态格局。最后以环城绿带中的重要生态节点少康湖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承接环城绿带规划结构中对其定位,遵循采煤塌陷区的治理原则,主要采用构建人工湿地结合土地复垦、堆煤矸石山的手法对场地内预测到的采煤塌陷区进行治理,并在场地中置入休闲游憩以及农业渔业等社会、经济功能。在提升场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完善场地在城市中的服务职能。将以上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中,为环城绿带中其他生态节点的规划设计以及其他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振华[8](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杨利迁[9](2020)在《高质量发展下灌云县工矿废弃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复垦是优化国土资源配置、控制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缓解人地矛盾和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起到了显着作用。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再利用是整个土地复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目的,理论上工矿废弃地可以复垦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其他用地等。但是,由于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在保障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下,“占补平衡”政策压力大,因此,我国土地管理部门一直强调工矿废弃地优先复垦为耕地。本文主要探讨工矿废弃地复垦为耕地的综合效益研究与复垦工作的公共管理过程,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建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工矿废弃地复垦相关管理机制和模式、复垦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利用案例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在基层的实际开展情况,同时对工矿废弃地复垦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对全文的理论依据提供真实的佐证支撑,达到研究目的。研究表明,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必须并行不失衡。工矿废弃地复垦对于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助推精准扶贫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经济上提升了耕地的产出,增加了农民收入,补充了政府财政收入;社会效益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了农地布局,促进了耕地保护;生态效益上优化了局部环境,改善了土壤与水体质量,有效遏制水土流水,美化了村容村貌。同时工矿废弃地复垦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发展建设,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工商业发展、满足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效益高低与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及管理机制有密切关系。政府一直以来的片面化管理导致效益均衡化,基本上都是趋于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项目最终验收时没有深入核查,复垦区表层以下土壤质量及配套水利设施使用效率难以保障,影响复垦的长远效益。除此之外加之复垦后监督政策不完善,致使耕地有再次被破坏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行政机制措施上丰富复垦方式均衡开发利用、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流转政策扩大复垦效益、明确权益保障强化公共参与、树立高质量发展思维;在经济上加强复垦所需资金的保障力度、吸收社会资源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监管;技术上加强信息化建设科学开展复垦、注重耕地质量建设、强化技术引进重视生态效益等。通过这一些列措施提高工矿废弃地复垦的综合效益以及促进单独效益的均衡发展,实现工矿废弃地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赵泽森[10](2020)在《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与日俱增,城市化水平节节攀升。但在经济景象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各地政府在发展中均面临城镇建设用地不足的困境,快速的城镇化步伐与城镇建设用地供地紧张形成矛盾。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人口不断流动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一方面导致农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导致城市资源更加紧张。在此情形下,国家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下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缓解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供需矛盾。在各省纷纷申请试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大背景下,对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完善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助力山西省经济持续发展很有必要。本文运用归纳推理分析、案例比较分析、收益成本分析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首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内涵与演变进行研究,归纳得出增减挂钩制度的运行模式,即挂钩指标的生产——挂钩指标的交换——挂钩指标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将对山西省增减挂钩制度运行机制的研究分为挂钩指标的生产以及挂钩指标的交换两部分进行分析,挂钩指标的使用分析穿插于生产与交换的分析之中。在挂钩指标的生产部分,分析山西省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与增减挂钩下山西省废旧矿区复垦机制。在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研究中,通过运用地租、土地产权等理论,分析对比整拆整建与零拆整建模式,指出宅基地退出复垦中存在的价值认定、收益分配等问题,给出零拆整建、修正价值认定、确定宅基地权属等政策建议,助力宅基地复垦顺利进行。在废旧矿区的复垦中,运用产权理论深入剖析复垦的难处,与存在的产权问题,提供“先用后补”、确立产权、建立市场化复垦执行模式的机制设计,推动废旧矿区复垦工作。在挂钩指标的交换部分,分析山西省非贫困地区增减挂钩交换机制以及山西省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机制。在山西省非贫困地区增减挂钩交换机制方面运用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得出山西省非贫困地区增减挂钩指标交换中存在价格双轨制、收益分配、交易主体固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逐步两轨并一轨、确立产权、扩大交易范围等机制设计。在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机制方面,综合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措施设计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机制,助力精准扶贫。

二、强化实施矿区土地复垦整理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实施矿区土地复垦整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研究 ——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2.3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介绍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介绍
        2.1.1 盱眙县概况
        2.1.2 盱眙县工矿废弃地与复垦状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多情景模拟
        2.3.2 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第三章 盱眙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分析
    3.1 盱眙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多情景模拟
        3.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1.2 情景设立
        3.1.3 景观格局多情景模拟
    3.2 盱眙县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2.1 评价因子
        3.2.2 评价方法
        3.2.3 耕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2.4 林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3.2.5 复垦适宜性评价程序设计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2)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研究
        1.2.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1.2.3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质量
        2.1.2 土地生态质量
        2.1.3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系统科学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煤炭资源和采煤塌陷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第4章 土地生态质量变化研究
    4.1 生态本底质量变化
        4.1.1 土壤肥力指数变化
        4.1.2 RSEI指数变化
        4.1.3 地形位指数
        4.1.4 降水量变化
        4.1.5 NPP变化
    4.2 生态结构质量变化
        4.2.1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变化
        4.2.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2.3 斑块层级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4.2.4 总体景观层级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4.3 生态胁迫质量变化
        4.3.1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变化
        4.3.2 人口密度变化
    4.4 生态效益质量变化
        4.4.1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4.4.2 人均GDP变化
        4.4.3 生态-经济协调度
第5章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5.1 评价过程
        5.1.1 评价指标构建
        5.1.2 评价单元选取与指标标准化
        5.1.3 指标权重计算
        5.1.4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测算
    5.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2.1 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分级
        5.2.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时空特征分析
    5.3 土地生态质量障碍因素诊断
        5.3.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5.3.2 障碍因子诊断分析
    5.4 采煤矿区土地生态修复建议
        5.4.1 矿山开采前规划与采后及时修复相结合
        5.4.2 提高土地复垦工艺和强化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
        5.4.3 强化矿区生态风险评价与降低采动扰动相结合
        5.4.4 健全煤炭开采与生态补偿捆绑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基金资助

(3)功能整合与法益衡平: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立法的理念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立法蕴含的复垦理念特色
    (一)复垦所涉自然环境要素平衡化
        1.整体自然环境要素的协调与互动
        2.局部自然环境要素的表列与干预
    (二)复垦所涉人文环境利益调适化
        1.社会公共利益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规范表达
        2.公民个体利益的原则性列明与救济规程设定
二、自然环境要素平衡化启示下我国土地复垦立法的功能整合
    (一)我国土地复垦立法在自然环境面向的功能调适掣肘
        1.整体用途效益规范重社会、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2.局部环境要素规范更多地囿于土、水要素表列与结果性干预
    (二)我国土地复垦立法的平衡化功能整合进路
        1.整体生态效益规范的协调互动性校正
        2.局部环境要素规范的表列干预扩张
三、人文环境利益调适化启示下我国土地复垦立法的法益衡平
    (一)我国土地复垦立法在人文环境面向的法益选择掣肘
        1.社会公共利益规范的一般性表达过于间接且缺失必要的特别保护规定
        2.公民个体利益规范的原则性列明与救济规程设定略显偏狭
    (二)我国土地复垦立法的调适化法益衡平进路
        1.社会公共利益规范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之法益补正
        2.公民个体利益规范的列明与救济之法益扩张
四、结语

(4)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土空间规划
        2.1.2 采煤塌陷区
        2.1.3 土地整治
        2.1.4 生态修复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现状
    3.1 沛县基本情况
    3.2 沛北矿区煤矿开采现状
    3.3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现状
        3.3.1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分布
        3.3.2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类型
        3.3.3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特点
        3.3.4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危害分析
    3.4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概况
        3.4.1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分类
        3.4.2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方法
        3.4.3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用途
    3.5 小结
第四章 沛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问题分析
    4.1 尚未形成明确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理念
        4.1.1 生态修复并非一项独立、明确的活动
        4.1.2 传统的土地整治无法满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要求
        4.1.3 注重微观层面生态环境治理的误区
    4.2 生态修复的治理效果不够明显
        4.2.1 传统的治理手段单一、模式割裂
        4.2.2 过于注重危害结果的“治标”性修复
        4.2.3 统一的治理主体与分工协作履职机制存在矛盾
        4.2.4 重视土地整治数量、轻视土地整治质量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4.3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缺乏有效的空间引导
        4.3.1 空间边界矛盾冲突
        4.3.2 用地权属性质冲突
        4.3.3 管控方式和规划时限冲突
    4.4 小结
第五章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对策建议
    5.1 明确永续利用的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导向
        5.1.1 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综合性、系统性
        5.1.2 注重国土空间要素的调整和优化
        5.1.3 拓展土地整治的目标和内涵
    5.2 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实施机制
        5.2.1 制定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
        5.2.2 提升景观格局、设计景观生态要素
        5.2.3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5.3 建立生态修复基础上的空间规划格局
        5.3.1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工作,摸清资源环境底盘
        5.3.2 统筹布局“三生”空间,科学实施“三线”划定
        5.3.3 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格实施动态监管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机理分析
    3.1 基于代谢机理的“物理”分析
    3.2 基于矿农协同共生模型的“事理”分析
    3.3 基于实施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的“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系统动力学分析
    4.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4.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3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评价方法
    5.1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方法
    5.2 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方法
    5.3 实施主体管理行为定性仿真模拟及评价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实例分析
    6.1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现状分析
    6.2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评价
    6.3 新巨龙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价值评价
    6.4 新巨龙体系构建实施主体管理行为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的保障制度及对策建议
    7.1 政府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保障制度建议
    7.2 矿业企业发展矿农协同生态体系对策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7)环城生态绿带构建下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以济宁市少康湖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已上升至国家总体布局的高度
        1.1.2 城市问题治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1.1.3 采煤塌陷区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采煤塌陷区治理研究进展
        1.2.2 环城绿带相关研究及其实践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采煤塌陷区相关研究概述
    2.1 定义界定
        2.1.1 采煤塌陷区
        2.1.2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
        2.1.3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
        2.1.4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
    2.2 我国采煤塌陷区现状
    2.3 采煤塌陷区存在的问题
        2.3.1 自然生态
        2.3.2 生态系统
        2.3.3 景观环境
        2.3.4 社会经济
    2.4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原则
        2.4.1 因地制宜原则
        2.4.2 创新发展原则
        2.4.3 绿色发展原则
        2.4.4 协调发展原则
    2.5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5.1 采煤塌陷区的预测和预治理
        2.5.2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环境修复技术
        2.5.3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构建技术
        2.5.4 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
    2.6 小结
3 环城绿带及其规划设计相关研究概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环城绿带
        3.1.2 环形绿带
        3.1.3 楔形绿带
    3.2 环城绿带的功能
        3.2.1 生态功能
        3.2.2 社会功能
        3.2.3 经济功能
    3.3 环城绿带规划范围划定方法
        3.3.1 数学模型法
        3.3.2 空间模型法
        3.3.3 景观生态模型法
    3.4 小结
4 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总体概念性规划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区位交通
        4.1.2 自然地理
        4.1.3 历史人文
        4.1.4 经济社会
        4.1.5 矿产资源
        4.1.6 综合评价
    4.2 研究区域规划背景
    4.3 规划范围研究与评价论证
        4.3.1 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红线划定原则
        4.3.2 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红线划定方法
        4.3.3 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红线划定结果分析与评价
    4.4 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规划定位与结构
        4.4.1 规划目标
        4.4.2 规划定位
        4.4.3 规划结构
    4.5 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针对性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
        4.5.1 济宁市环城绿带煤矿塌陷地存在的生态问题
        4.5.2 济宁市生态绿带煤矿塌陷地生态修复策略
5 济宁市少康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5.1 前期研究分析
        5.1.1 项目区位
        5.1.2 场地基础资料
        5.1.3 项目背景
        5.1.4 环城绿带的构建
        5.1.5 现状用地分析
        5.1.6 现状交通分析
        5.1.7 现状水体分析
        5.1.8 现状驳岸分析
        5.1.9 现状竖向分析
        5.1.10 现状植被分析
        5.1.11 现状煤矿塌陷预测分析
        5.1.12 现状生物多样性分析
        5.1.13 现状游憩资源分析
        5.1.14 SWOT分析
    5.2 相关案例分析
        5.2.1 美国密歇根州克罗斯温茨湿地展示保护区
        5.2.2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
        5.2.3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
        5.2.4 微山湖湿地公园
        5.2.5 徐州九里湖湿地公园
    5.3 设计目标与原则
        5.3.1 设计目标
        5.3.2 设计原则
    5.4 总体设计策略
    5.5 总体设计
        5.5.1 景观结构
        5.5.2 规划分区
    5.6 专项设计
        5.6.1 生态之湖
        5.6.2 活力之湖
        5.6.3 智慧之湖
        5.6.4 其他设计
    5.7 经济技术指标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8)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高质量发展下灌云县工矿废弃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
        1.5.1 土地复垦
        1.5.2 工矿废弃地
        1.5.3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1.6 相关理论
        1.6.1 新公共管理理论
        1.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6.3 生态经济学理论
        1.6.4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工矿废弃地复垦现状分析
    2.1 我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现状
        2.1.1 分布现状
        2.1.2 复垦利用现状
    2.2 灌云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现状
        2.2.1 复垦潜力
        2.2.2 复垦流量
        2.2.3 利用形势
    2.3 复垦后利用形式
        2.3.1 耕地
        2.3.2 生态涵养用地
        2.3.3 地方特色旅游用地
第三章 工矿废弃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土地利用现状
    3.2 项目概况与数据来源
        3.2.1 项目概况
        3.2.2 数据来源
    3.3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取
        3.3.2 确定指标权重
        3.3.3 指标标准化处理
        3.3.4 单项效益得分计算
        3.3.5 效益表现定义
    3.4 项目效益评价
        3.4.1 经济效益评价
        3.4.2 社会效益评价
        3.4.3 生态效益评价
        3.4.4 综合效益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工矿废弃地复垦效益差异中的管理因素分析
    4.1 效益差异的多种表现
        4.1.1 过于追求经济效益
        4.1.2 生态效益不够重视
        4.1.3 社会效益挖掘力度不足
    4.2 效益差异与复垦管理的关系
        4.2.1 片面化管理导致效益不均衡
        4.2.2 复垦验收趋于表面忽视长远效益
        4.2.3 复垦后监督不力导致效益逐年降低
    4.3 管理效益目标
        4.3.1 实现公共利益
        4.3.2 促进利益公平
        4.3.3 维持效益平衡
    4.4 实现效益的主体
        4.4.1 行政主管部门
        4.4.2 施工方
        4.4.3 产权主体
        4.4.4 农民
        4.4.5 相关技术单位
    4.5 管理体制
        4.5.1 公共管理体制
        4.5.2 多中心协同管理体制
第五章 工矿废弃地复垦管理对策分析
    5.1 管理问题
        5.1.1 行政机制上的问题
        5.1.1.1 复垦形式单一开发不均衡
        5.1.1.2 监管存在缺位现象
        5.1.1.3 指标流转政策限制经济效益
        5.1.1.4 社会参与性不高
        5.1.1.5 复垦工作缺乏高质量
        5.1.2 经济方面的问题
        5.1.2.1 难度大成本逐渐增高
        5.1.2.2 复垦资金来源单一
        5.1.2.3 资金缺乏监管风险较高
        5.1.3 实施中的技术问题
        5.1.3.1 项目区的选取缺乏科学性
        5.1.3.2 复垦区耕地质量难保障
        5.1.3.3 技术局限生态效益重视不足
    5.2 问题原因
        5.2.1 缺乏顶层的宏观指导
        5.2.2 尚未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
        5.2.3 复垦实施中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5.2.4 复垦利用尚未引起广泛重视
    5.3 对策建议
        5.3.1 行政机制措施
        5.3.1.1 丰富复垦方式均衡开发利用
        5.3.1.2 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5.3.1.3 优化流转政策扩大复垦效益
        5.3.1.4 明确权益保障强化公共参与
        5.3.1.5 树立高质量发展思维
        5.3.2 经济措施
        5.3.2.1 加强资金保障
        5.3.2.2 吸收社会资源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5.3.2.3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监管
        5.3.3 技术措施
        5.3.3.1 加强信息化建设科学开展复垦
        5.3.3.2 注重耕地质量建设
        5.3.3.3 强化技术引进重视生态效益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第2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理论基础
    2.1 地租理论
        2.1.1 古典地租理论
        2.1.2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2.2 土地产权理论
        2.2.1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2.2.2 土地发展权理论
    2.3 外部性理论
第3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内涵与演变
    3.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内涵
    3.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运行模式及演变
        3.2.1 挂钩指标的生产
        3.2.2 挂钩指标的交换
        3.2.3 挂钩指标的使用
    3.3 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运行机制研究的框架建构
    3.4 小结
第4章 山西省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研究
    4.1 山西省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存在的必要性
        4.1.1 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4.1.2 经济发展的需要
        4.1.3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较大
    4.2 山西省现行宅基地退出机制分析
        4.2.1 山西省宅基地有偿退出现状
        4.2.2 整拆整建与零拆整建模式比较分析
        4.2.3 新增耕地权属不明晰问题
        4.2.4 宅基地的价值认定问题
        4.2.5 山区宅基地退出的特定问题
    4.3 山西省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完善建议
        4.3.1 变整拆整建为零拆整建,盘活农村宅基地
        4.3.2 确定新增耕地权属,做好复垦收益分配
        4.3.3 转变价值认定方式,确保收益归土地权利人所有
        4.3.4 产量与面积挂钩方式相结合,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
    4.4 小结
第5章 增减挂钩下山西省废旧矿区复垦机制研究
    5.1 山西省废旧矿区复垦必要性
    5.2 增减挂钩下山西省废旧矿区复垦现状及效益
        5.2.1 增减挂钩下山西省废旧矿区复垦现状
        5.2.2 增减挂钩下山西省废旧矿区复垦效益
    5.3 增减挂钩下山西省废旧矿区复垦存在的问题
        5.3.1 复垦资金欠缺
        5.3.2 矿区复垦的收益分配问题
        5.3.3 矿区复垦的执行问题
    5.4 山西省增减挂钩下废旧矿区复垦机制设计
        5.4.1 试行先用后补,确保复垦资金供应
        5.4.2 收益优先供应复垦,剩余向农村倾斜
        5.4.3 建立市场化复垦执行模式
    5.5 小结
第6章 山西省非贫困地区增减挂钩指标交换机制研究
    6.1 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换模式的演变
    6.2 山西省非贫困地区增减挂钩指标交换现状
    6.3 山西省非贫困地区增减挂钩指标交换中存在的问题
        6.3.1 指标价格的双轨制
        6.3.2 收益分配问题与外部性
        6.3.3 交易主体过于局限
        6.3.4 指标出让方的发展问题
    6.4 山西省增减挂钩指标交换制度与重庆地票制度的对比分析
    6.5 山西省非贫困地区增减挂钩指标交换机制设计
        6.5.1 现阶段保留,逐步取消指标价格双轨制
        6.5.2 明确产权,收益向农村倾斜
        6.5.3 放开交易主体限制,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6.5.4 提前做好发展规划,确保后续发展
    6.6 小结
第7章 山西省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机制研究
    7.1 增减挂钩助推精准扶贫
        7.1.1 易地搬迁的实施困境
        7.1.2 产业扶贫的实施困境
        7.1.3 增减挂钩助推精准扶贫的合理性
    7.2 山西省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现状分析
        7.2.1 山西省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现状
        7.2.2 山西省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7.3 山西省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机制设计
        7.3.1 收益分配向农村倾斜,变“输血”为“造血”
        7.3.2 预留建设用地指标,确保贫困地区发展
    7.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四、强化实施矿区土地复垦整理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研究 ——以江苏省盱眙县为例[D]. 韩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及评价研究 ——以补连塔矿区为例[D]. 高晓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功能整合与法益衡平: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立法的理念启示[J]. 赵谦,毛屏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4]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D]. 杜津桥. 广西大学, 2020(07)
  • [6]矿农协同生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环城生态绿带构建下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以济宁市少康湖湿地公园为例[D]. 孔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8]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9]高质量发展下灌云县工矿废弃地复垦综合效益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 杨利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 赵泽森.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关于加强矿区土地复垦整治工作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