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推进综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多电平变换器,中点电压平衡
推进综合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许晓晖,王奎,刘念洲,郑泽东,李永东[1](2019)在《一种适用于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对称混合五电平拓扑及其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对中压大容量推进变频器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相开绕组电机的对称混合五电平拓扑,每一相电路均由一个高频DC/DC单元和一个高压H桥单元组成。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调制方法,针对其母线中点电压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微调PWM脉冲占空比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拓扑及其控制方法正确、有效。(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张薇[2](2019)在《花溪大道综合整治项目七个控制性节点工程顺利推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1月30日来自贵阳市城发集团的消息,花溪大道综合整治项目七个控制性节点工程目前正顺利推进。这七个控制性节点工程分别为艺校立交、太慈桥立交、凤凰湾立交、四方河立交、西南环线立交、中曹路立交、金戈路立交项目。其中,艺校立交项目由于不(本文来源于《贵阳日报》期刊2019-01-31)
赵红,罗鹏,王宁,郑忠玖,程世超[3](2018)在《船桨综合负载下基于USV的一种PMSM推进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无人水面艇(USV)的永磁同步推进电机(PMSM)及其螺旋桨负载特性为研究对象,在PMSM推进系统中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USV推进系统的动态性能.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USV推进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船桨综合负载下的PMSM推进系统中,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不仅克服了传统PI控制器中参数难以整定、动态过程中转速及转矩超调大等缺点,而且增强了USV推进系统在复杂海况下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潘江轩[4](2018)在《火铺矿“减人减时”反增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来,盘江精煤股份公司火铺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大力推进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综合自动化项目应用,井下机电运输设备基本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今年一季度,该项目为火铺矿再立新功,有效促进了该矿安全、生产、经营、稳定职工队伍等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六盘水日报》期刊2018-05-11)
夏胜为[5](2017)在《阻击雾霾“隐形元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很复杂”一次排放、多次污染,与臭氧、PM_(2.5)彼此关联;来源广泛,有工业源、生活面源等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省转办信访件中,刺激性气味是群众投诉举报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中不少就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有群众反映,阜南县城附(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7-08-08)
孙丰勇[6](2017)在《超声速状态航空推进系统耦合特性与综合控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速状态,航空发动机安装性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均受到极大考验,尤其是超声速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耦合问题更为显着,其中包含航空发动机推力不足、加减速性能不良以及易进喘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超声速状态航空推进系统不匹配问题,本文基于推进系统一体化思想,考虑推进系统安装性能参数,以建模、试验以及综合优化控制为手段针对发动机与超声速进气道耦合匹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具体包含超声速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建模控制研究、超声速状态推进系统稳态及过渡态性能寻优控制、推进系统近喘失速预测研究以及推进系统高稳定性控制研究等内容。首先,本文对推进系统一体化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包含超声速进气道内外流模型以及尾喷管外流模型的推进系统一体化部件级模型,对推进系统共同工作及安装性能实时模拟仿真。与原有推进系统模型相比,本文所建立部件级模型进行进气道/发动机匹配耦合机理,可准确计算全包线、全状态进发耦合状态下的推进系统安装性能参数;同时为解决推进系统在低速低马赫情况下其共同工作方程发散情况,提出基于信赖域函数的信赖域牛顿一次通过算法,可有效解决推进系统共同工作收敛性问题。其次,研究了超声速巡航状态下航空推进系统稳态性能寻优控制。提出了进气道与发动机综合实时优化控制方法,并以推进系统安装性能为优化控制参数,使得推进系统性能寻优控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设计改进的推进系统蜕化估计模块,使其在超声速巡航包线范围内准确估计推进系统蜕化量并应用于性能寻优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控制方案相比较发动机单独作为优化对象的性能寻优控制方案具备更好的优化性能指标,使推进系统实现超声速巡航优化控制成为可能,具备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再次,研究了推进系统加速以及减速过程优化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进气道、发动机及尾喷管一体化过渡态优化控制方法,并设计基于发动机状态变量及飞行条件控制的超声速进气道控制器,提出适用于推进系统一体化模型的改进不精确一维搜索算法,避免传统方案在气流不稳定情况下的扰动因素。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超声速进气道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并使得本文提出的推进系统一体化过渡态优化控制方案更好地实现推进系统过渡态优化控制。然后,为研究推进系统近喘失速规律,本文根据航空发动机工作环境条件,进行了压气机在均匀进气及畸变进气条件下近喘失速试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压气机压力信号相关度测量的失速预测算法,针对压气机由正常工作到失速工况下压力信号分别在时域及频域内进行分析,得出最适宜作为压气机失速预测观测位置;针对压气机叶尖压力系数自相关性数据与压气机喘振裕度的线性相关性,基于傅里叶迭加原理提出并建立了压气机叶尖压力模型,为基于失速预测的主动控制提供了必要可靠的仿真模型。最后,进行了推进系统稳定性控制研究。提出并设计基于推进系统过渡态优化控制数据的超声速进气道过渡态控制器,在推进系统过渡态过程中实时控制斜板角度实现最优匹配;基于发动机状态参数及飞行状态建立了包含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指数的喘振裕度估计模型,设计了发动机直接喘振裕度控制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推进系统在过渡态快速响应中的安全性,融合了基于相关度测量的主动限制保护回路。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可主动限制风扇等压缩部件进入近喘失速状态,可有效保证推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实现推进系统加速过程,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6-01)
文豪[7](2017)在《高超声速飞行控制与推进综合作用的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结构复杂,并且推进与控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耦合作用,给飞行器的设计,分析以及控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与控制的相互影响,有助于理解高超声速飞行器复杂模型特性的物理本质,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控制器的设计。基于以上目标,本文将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机理模型进行简化,得到了面向控制的代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推进系统代理模型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和经典力学等物理学基础理论,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得到了飞行器参数化动力学模型。其次以斜激波/膨胀波理论、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对推进系统进气道、隔离段、燃烧室以及内喷管各部分进行了比较精确的建模,得到了结构复杂的推进系统机理模型。对机理模型的原理进行分析,将机理模型简化成与飞行状态量以及控制量相关的多项式模型,采用基于拟合优度的敏感度分析方法将多项式模型化为最简形式。通过自适应状态变量替换方法将最简多项式模型与飞行状态解耦,最终得到面向控制的推进系统代理模型。将面向控制的推进系统代理模型与参数化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得到了综合控制与推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采用零可控区域理论、H∞理论分析了推进系统代理模型对控制系统开环以及闭环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控制与推进相互作用的本质关系,有助于今后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飞推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3-01)
李鹏远[8](2017)在《超声速多状态变循环推进系统综合建模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一代作战机对发动机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更高的推重比,还要具有更大的推力以及更小的耗油率的特征,以满足宽包线内的飞行要求。研究表明变循环发动机不仅可以在超声速和亚声速飞行时保持优良特性,还可以减小溢流阻力以及后体阻力增加安装推力,减低安装耗油率,提高航空发动机安装性能。本文建立变循环发动机和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研究模型,进行变循环安装推力性能、进气总压畸变研究、控制规律研究等。包括下面内容:鉴于在变循环发动机安装特性或外流阻力特性研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循环发动机与超声速进气道一体化仿真与调节的研究方案,建立了系统的一体化数学模型,通过两者匹配工作的模拟,研究了变几何调节对发动机安装性能的影响规律。在亚声速飞行状态下,分析了变几何调节对进气道溢流阻力、安装推力、安装耗油率等安装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涡扇发动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变几何优化调节的变循环发动机在亚音速巡航阶段的溢流阻力降低约12%,安装耗油率降低约4-6%,显着改善了安装性能。在飞机加速与超声速飞行时,变循环发动机处于单外涵模式,更易于实现与进气道的流量匹配。通过速度特性仿真表明,变循环发动机进气溢流阻力降低约20%,安装推力提高约20%,安装耗油率降低约19%,,也同样可以大幅改善其安装性能。畸变研究是飞机进气道/发动机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上述模型基础上通过对发动机进气总压畸变的研究添加进气总压畸变的相关程序,并在地面和高空仿真研究进气总压畸变对发动机性能,尤其是喘振裕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畸变的加深,发动机稳定裕度收到较大影响。畸变发生时发挥变循环发动机优点,通过调节几何部件尺寸,较明显提高发动机稳定裕度。最后进行了发动机控制研究,分别研究了相似理论自适应PI控制和专家PID控制,并进行相关计算得到较理想控制方案。研究了在单外涵模式下发动机全包线调节计划包括低压转速、涡轮膨胀比闭环控制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满足飞行控制要求。最后进行了变循环发动机两种模式切换研究,可以实现平稳切换。(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3-01)
邵明玉[9](2016)在《复合调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控制及飞行/推进综合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固冲发动机被认为是中等超声速、中远程战术导弹的理想动力装置,但现行固冲发动机普遍采用固定几何简单结构方案,流道结构按照低速接力条件设计,高速巡航飞行时性能损失严重。因此提出复合调节固冲发动机的概念,通过进气道/燃气发生器/喷管复合调节提升发动机性能。固冲发动机的工作特性要求必须对其复合调节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但由于可控变量、动态特性以及控制目标等方面的变化,现有方法无法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有效控制。为充分发挥进气道/燃气发生器/喷管复合调节带来的性能优势,本文针对复合调节固冲发动机的动力学建模、控制方法,以及其应用于战术导弹时的飞行/推进综合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分别建立了复合调节固冲发动机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平衡模型、动力学环节模型及部件间的扰动传播模型,并根据部件的位置关系和发动机的参数响应过程,综合为发动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对飞行条件扰动和进气道/燃气发生器/喷管调节时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扰动传播过程和扰动传播处理方法对发动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2)选取反映发动机工作状态,且期望得到准确控制的发动机推力和补燃室工作压力作为被控变量,推导了其在飞行条件扰动和进气道/燃气发生器/喷管复合调节下的动态响应,建立了复合调节固冲发动机的小扰动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对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线性动力学模型中系统参数的物理意义,并研究了相关时间常数和增益随飞行条件的变化规律。(3)分析了复合调节固冲发动机的控制目标和约束条件,根据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提出了通过进气道调节提升发动机性能上限,通过燃气发生器/喷管调节控制推力和补燃室工作压力,充分发挥发动机最佳性能,并保护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控制策略。提出了进气道调节控制的简化方法和控制指令计算方法。针对推力和补燃室工作压力回路间的耦合特性和回路中的负调特性,采用INA方法和频域信息融合方法进行PI控制器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力/补燃室工作压力控制器设计流程,并通过非线性仿真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针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限制条件,研究了主动/被动保护方法,并着重分析了被动保护方法的稳态性能和动态特性。(4)分析了导弹飞行状态与发动机工作状态间的耦合关系,采用递阶分散方法对飞行控制系统和推进控制系统进行综合,建立了飞行/推进综合控制系统,并根据综合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提出了综合控制指令计算方法和控制指令分配方法。基于综合系统的功能和子系统的物理特性,建立了飞行/推进综合仿真平台,针对典型作战任务,对本文所提出的飞行/推进综合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07-01)
杨杰,张银东,王生海,陈海泉[10](2015)在《船舶综合液压推进系统主机的恒功率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船舶综合液压推进系统的理论研究层面上,提出主机的恒功率控制.为证明此观点,建立了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并基于AMEsim对该系统的主机恒功率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船舶综合液压推进系统主机定速运行过程中,当船舶负载发生变化时,通过控制系统对主泵排量的调节,主机的实际功率基本保持设定功率值.因此,船舶综合液压推进系统主机的恒功率控制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推进综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1月30日来自贵阳市城发集团的消息,花溪大道综合整治项目七个控制性节点工程目前正顺利推进。这七个控制性节点工程分别为艺校立交、太慈桥立交、凤凰湾立交、四方河立交、西南环线立交、中曹路立交、金戈路立交项目。其中,艺校立交项目由于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推进综合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许晓晖,王奎,刘念洲,郑泽东,李永东.一种适用于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对称混合五电平拓扑及其控制策略[J].船电技术.2019
[2].张薇.花溪大道综合整治项目七个控制性节点工程顺利推进[N].贵阳日报.2019
[3].赵红,罗鹏,王宁,郑忠玖,程世超.船桨综合负载下基于USV的一种PMSM推进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8
[4].潘江轩.火铺矿“减人减时”反增效[N].六盘水日报.2018
[5].夏胜为.阻击雾霾“隐形元凶”[N].安徽日报.2017
[6].孙丰勇.超声速状态航空推进系统耦合特性与综合控制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7].文豪.高超声速飞行控制与推进综合作用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8].李鹏远.超声速多状态变循环推进系统综合建模与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9].邵明玉.复合调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控制及飞行/推进综合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
[10].杨杰,张银东,王生海,陈海泉.船舶综合液压推进系统主机的恒功率控制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 多电平变换器; 中点电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