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道德会论文-向芳

万国道德会论文-向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万国道德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兴宗教,经费,道院,世界红卍字会

万国道德会论文文献综述

向芳[1](2012)在《民国新兴宗教的财源及运作》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研究者越来越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将研究视野移向社会群体和下层民众。近年来,史学界对宗教的关注和讨论逐渐增多,尤其是有关近代庙产兴学、教权纷争、政教关系的成果渐次增多。此外,学界对宗教结社、宗教慈善、民间信仰等领域的研究也有很大的突破。本文以北京市社会局档案馆藏的关于民国新兴宗教档案资料为基础,重点考察道院暨世界红卐字和万国道德会,探讨民国新兴宗教财源及运作情况。本文共分叁章。第一章阐述了民国新兴宗教的兴起及社会背景,简述一些新兴宗教的发展概况。第二章分析社会精英与民国新兴宗教的财源关系,通过分析新兴宗教的经费来源和渠道,进而探讨社会精英是如何参与和资助新兴宗教的,并通过对其参与的动机考察其思想信仰问题。第叁章主要分析民国新兴宗教的财源运作及其绩效,通过民国新兴宗教的财源运作状况分析,进而得出民国新兴宗教的社会影响及其历史地位。最后将对新兴宗教的财源及运作状况的考察,引申到对宗教组织和参与成员的内心世界考察和探析,研究探索近代社会精英对待宗教的态度以及其思想信仰抉择,进而展现出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状态下国人的精神生活。本文期望通过对其财源及其运作的分析,社会精英参与宗教团体和慈善活动的性质和内涵,进而探讨其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雷辉[2](2008)在《万国道德会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期是中国会社发展的高峰。在这一时期成立的道德学社、道院等已被学术界进行了诸如思想、性质、组织、流派、社会功能等方方面面的研究。目前大陆学术界对同时期创立的万国道德会关注还很不够,仅有的论着观点多失之偏颇。即使在当今万国道德会依然活动的台湾,学者也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偏重研究该会的性理学说,尚没有专着从整体上对道德会的起源、组织机构及变迁、理论学说、会员构成、会务活动等作全面考察。故本文对万国道德会80余年的发展演变、存在原因以及社会影响的考察,有利于还原万国道德会真实的历史面目,为人们认清该时期民间社团的本质提供个案例证。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万国道德会成立部分,分析万国道德会成立的时代背景和过程。第二章,万国道德会的组织,介绍道德会的宗旨、组织系统结构、组织沿革变迁。第叁章是整篇文章的重点,详细论述围绕提倡道德息战救世,道德会开展的会务有:社会教育、慈善救济、游行讲演、着书出刊等,道德会主要依靠这些活动赢得世人的认同。第四章剖析万国道德会的理论学说,道德论是万国道德会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江希张融汇佛、释、基、回四教教义于孔教根本道德而息战救世的道德理论与王凤仪通过躬行实践发明的性理学说及伦理家道相融合之后的结晶。在接下来的第五章考察道德会的会员,道德会会员成份复杂,政、工、商、农、士各界均有,而对于一贯被严重忽视的妇女群体也一视同仁并鼓励支持妇女自立。女会员为万国道德会的发展作出显着贡献。由于万国道德会仍活动于台湾,故第六章介绍道德会在海内外的活动现状并简单分析它的发展趋势。大体上看,万国道德会的发展经历了创立时期(1921—1927)、扩展时期(1928—1932)、鼎盛时期(1933—1945)、衰落时期(1946—1949)、重建时期(1949—至今)五个阶段,可以说,万国道德会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变迁相始终。研究结果发现,万国道德会不同于道德学社、道院等新兴宗教团体,它不仅没有民间宗教的传统而且会务活动也以社会教育、慈善救济等公益活动为主体,所以将其定位为具有宗教色彩的民间社会团体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在日本侵华时期,万国道德会却和同善社等会社一样与日伪势力同流合污,充当侵略者的帮凶。这是万国道德会历史上永远抹不去的污点。所以,万国道德会功过皆有,我们既不能忽略万国道德会前期在社会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慈善救济、移垦开边等领域内的贡献,更不能对它抗战时的反动视而不见。总之,本文对万国道德会全面的介绍有助于世人客观认识并评价它。(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3)

郭大松,李光伟[3](2007)在《救世与救心——万国道德会缘起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伴随着新政改革、社会急剧转型而出现的国人道德走向和归宿问题,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一直追求学习西方、建设美好社会的中国人心理上带来的困惑、震撼与省思,促使中国社会寻求新的坐标,起而探求新形势下救世、救心,实现人类和平、世界大同之策,万国道德会即是这种探求过程的结果之一。该会酝酿、初创阶段所进行的探索对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万国道德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国初期是中国会社发展的高峰。在这一时期成立的道德学社、道院等已被学术界进行了诸如思想、性质、组织、流派、社会功能等方方面面的研究。目前大陆学术界对同时期创立的万国道德会关注还很不够,仅有的论着观点多失之偏颇。即使在当今万国道德会依然活动的台湾,学者也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偏重研究该会的性理学说,尚没有专着从整体上对道德会的起源、组织机构及变迁、理论学说、会员构成、会务活动等作全面考察。故本文对万国道德会80余年的发展演变、存在原因以及社会影响的考察,有利于还原万国道德会真实的历史面目,为人们认清该时期民间社团的本质提供个案例证。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万国道德会成立部分,分析万国道德会成立的时代背景和过程。第二章,万国道德会的组织,介绍道德会的宗旨、组织系统结构、组织沿革变迁。第叁章是整篇文章的重点,详细论述围绕提倡道德息战救世,道德会开展的会务有:社会教育、慈善救济、游行讲演、着书出刊等,道德会主要依靠这些活动赢得世人的认同。第四章剖析万国道德会的理论学说,道德论是万国道德会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江希张融汇佛、释、基、回四教教义于孔教根本道德而息战救世的道德理论与王凤仪通过躬行实践发明的性理学说及伦理家道相融合之后的结晶。在接下来的第五章考察道德会的会员,道德会会员成份复杂,政、工、商、农、士各界均有,而对于一贯被严重忽视的妇女群体也一视同仁并鼓励支持妇女自立。女会员为万国道德会的发展作出显着贡献。由于万国道德会仍活动于台湾,故第六章介绍道德会在海内外的活动现状并简单分析它的发展趋势。大体上看,万国道德会的发展经历了创立时期(1921—1927)、扩展时期(1928—1932)、鼎盛时期(1933—1945)、衰落时期(1946—1949)、重建时期(1949—至今)五个阶段,可以说,万国道德会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变迁相始终。研究结果发现,万国道德会不同于道德学社、道院等新兴宗教团体,它不仅没有民间宗教的传统而且会务活动也以社会教育、慈善救济等公益活动为主体,所以将其定位为具有宗教色彩的民间社会团体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在日本侵华时期,万国道德会却和同善社等会社一样与日伪势力同流合污,充当侵略者的帮凶。这是万国道德会历史上永远抹不去的污点。所以,万国道德会功过皆有,我们既不能忽略万国道德会前期在社会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慈善救济、移垦开边等领域内的贡献,更不能对它抗战时的反动视而不见。总之,本文对万国道德会全面的介绍有助于世人客观认识并评价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万国道德会论文参考文献

[1].向芳.民国新兴宗教的财源及运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雷辉.万国道德会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郭大松,李光伟.救世与救心——万国道德会缘起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  

万国道德会论文-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