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石吕,薛亚光,韩笑,石晓旭,魏亚凤,杨美英,刘建[1](2022)在《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田面水氮磷及COD浓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盆栽模拟淹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仅秸秆泡田、覆盖、秸秆混施8 cm、秸秆混施16 cm、秸秆混施24 cm和秸秆混施30 cm共7个处理,研究在不同麦秸还田方式下,秸秆泡田耕作过程中0~60 h田面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OD)动态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混施还田处理下,上覆水总氮浓度、硝态氮浓度和COD总体呈下降趋势。仅秸秆泡田处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平均浓度均显着高于覆盖处理(P<0.05),而覆盖处理总氮、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又显着高于不同秸秆混施深度处理。不同秸秆混施深度处理的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平均浓度均表现为秸秆混施30 cm处理>秸秆混施24 cm处理>秸秆混施16 cm处理>秸秆混施8 cm处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仅秸秆泡田处理和覆盖处理显着提高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却显着降低了硝态氮的平均浓度;秸秆混施处理则显着提高了上覆水总氮和硝态氮的平均浓度,对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则无显着影响。本试验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应避免秸秆随意丢弃或覆盖还田,建议采用浅耕8 cm左右并延长泡田时间至2.5 d后再进行适当排水栽插,可有效减少稻季田面水径流养分流失和降低面源污染风险。
赵懿,杜建军,张振华,陈海斌,郭佳明,范如芹,李晓波[2](2021)在《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是农田地力的基础,也是评估农田质量的首要参数,对作物产量提升和国家粮食安全都有重大意义。秸秆还田作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在消纳秸秆废弃物和改善土壤板结等问题上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其对SOM提升的影响成为海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关于秸秆还田对SOM含量的影响已有大量报道,但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SOM的提升效果缺乏总体概述。本文简要概述了秸秆直接还田、发酵还田、添加生物腐熟剂后还田和炭化还田4种应用较广泛的秸秆还田方式,综合评述其提高SOM含量的效果及优缺点,聚焦其对SOM含量的影响机制,并从秸秆还田的高效性、可持续性角度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秸秆还田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优选秸秆还田方式、提升SOM含量提供理论参考。
程子珍,范先鹏,余延丰,吴茂前,熊桂云,张富林,刘冬碧,夏颖,张志毅[3](2021)在《秸秆还田环境效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秸秆还田是重要的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可以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但也会对农田氮磷流失、氨挥发、温室气体排放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和大气环境。综合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田氮磷流失、氨挥发、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为秸秆科学还田提供指导。
郝小雨,陈苗苗[4](2021)在《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不仅可减少秸秆焚烧和丢弃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对于改善黑龙江省耕地质量、提升土壤固碳增汇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基于秸秆直接还田(翻埋还田、耕层混拌和覆盖还田)和间接还田(秸秆堆沤、秸秆制沼、种养结合、秸秆炭化还田和秸秆基质肥料化)方式,解析了目前黑龙江省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效应和不足:缺乏持续有效的监管政策体系,秸秆直接和间接还田成本高,技术与经济扶持力度低,秸秆还田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季节约束性强导致秸秆还田效果差,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农户认识不足。最后,从政府统筹、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和强化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序推进黑龙江省秸秆肥料化利用和实现农业碳中和提供理论支撑。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5](2021)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2021)》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农办科[2021]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近年来,各地区、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技术经过产业化示范日益成熟,成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支撑。
盘礼东,李瑞[6](2021)在《有机覆盖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土壤肥力高低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有机覆盖措施作为一种土壤环境的干扰方式,是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因素。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总结回顾有机覆盖物对土壤肥力(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有机覆盖的应用可以蓄积雨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覆盖于地表的有机物可起到夏季降温、冬季保温的效果,改善土壤热环境;有机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团聚体;有机覆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化学指标(土壤pH值、有机质、养分及微量元素)和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含量、土壤酶活性)。总体而言,有机覆盖可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但有机覆盖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早期低温效应、易滋生病虫害、因过量而产生黄苗等弊端,需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突破、完善技术体系。
夏颖,冯婷婷,吴茂前,张志毅[7](2021)在《秸秆还田技术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包括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现阶段。秸秆还田技术初始阶段主要以堆肥、沤肥等间接还田为主,直接还田技术相对薄弱;发展阶段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成为主要还田模式,秸秆还田技术各项参数初步明确。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现阶段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原有秸秆还田技术基础上,出现沟埋还田、炭化还田等新兴秸秆还田技术。
成欣,王一帆,刘帮艳,戴伊莎,何鲜,廖洪波,武海燕,吴进红,李茜,王龙昌[8](2021)在《秸秆和紫云英覆盖还田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秸秆和紫云英覆盖还田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设置半量秸秆覆盖(HS)、全量秸秆覆盖(WS)、紫云英覆盖(M)、半量秸秆加紫云英覆盖(HS+M)、全量秸秆加紫云英覆盖(WS+M)、无覆盖(CK)6个处理,于玉米乳熟期测定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叶片生理指标和干物质量等。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都呈"双峰"曲线变化,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整体呈"单峰"曲线变化;HS+M处理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高且较CK处理分别显着增加了33.44%、60.81%、33.36%,而各处理间的日平均胞间Ci差异不大;光响应曲线中,WS+M处理的Pnmax和LSP的实测值在各处理中最高,分别为23.46、1 900 mol·m-2·s-1,且各处理的光响应曲线拟合决定系数均高于0.99;Rubisco和PEPC的活性在各处理间均表现为:WS+M>HS+M>M>WS>HS>CK,各处理中,以WS+M处理的Rubisco和PEPC活性最高分别为12.92 U·L-1、6.59 U·L-1,且较CK处理高出1.12和1.59倍;玉米穗位叶叶面积和地上部分单株干物质量都以WS+M处理最高,分别较CK处理显着增加了16.40%、46.32%;气体交换参数与玉米叶片生理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将秸秆、绿肥覆盖还田可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为玉米最终增产提供物质基础。
姜珊,李衍素,王娟娟,贺超兴,于贤昌,王君[9](2021)在《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文中研究说明秸秆中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总结了秸秆还田对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影响,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秀敏,高日平,康文钦,王伟妮,潘遵天,黄洁,高山明,于晓芳,景宇鹏[10](2021)在《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对盐碱化耕地的改良利用对于满足我国人口粮食需求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耕地质量、降低耕层土壤盐分累积,是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措施。文章综述了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的利用现状,介绍了秸秆还田技术改良盐碱地土壤的原理及其应用,并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及作物产量等方面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进行了阐述,对秸秆还田技术在盐碱地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稻田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田面水氮磷及COD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上覆水TN、NH+4-N和NO-3-N浓度的影响 |
2.2 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上覆水TP浓度的影响 |
2.3 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上覆水COD浓度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2)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1.1 直接还田 |
1.1.1 覆盖还田 |
1.1.2 翻压还田 |
1.2 发酵还田 |
1.2.1 堆沤还田 |
1.2.2 过腹还田 |
1.3 添加生物腐熟剂还田 |
1.4 炭化还田 |
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机制 |
2.1 秸秆腐解过程 |
2.2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2.3 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
3 展 望 |
(3)秸秆还田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秸秆还田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
2 秸秆还田对氨挥发的影响 |
3 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1 秸秆还田对土壤固碳的影响 |
3.2 秸秆还田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
3.3 秸秆还田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
3.4 秸秆还田的总体温室效应 |
4 小结与展望 |
(4)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秸秆直接还田 |
(一) 秸秆还田模式 |
(二) 秸秆还田模式优化 |
(三)存在问题 |
二、秸秆间接还田利用 |
(一)秸秆堆腐还田技术与应用 |
(二)秸秆制沼及其副产物肥料化利用 |
(三)种养结合利用秸秆 |
(四)秸秆炭化还田技术 |
(五)秸秆基质肥料化应用 |
(六)存在问题 |
三、对策与建议 |
(一)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和管理职能 |
(二)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 |
(三)强化科技支撑 |
(四)加强宣传引导 |
四、展望 |
(5)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2021)》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6)有机覆盖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有机覆盖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1 有机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 有机覆盖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3 有机覆盖物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1.4 有机覆盖物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1.5 有机覆盖物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2 有机覆盖对主要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的影响 |
2.1 有机覆盖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2.2 有机覆盖物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2.3 有机覆盖物对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 |
2.4 有机覆盖物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2.5 有机覆盖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3 有机覆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3.1 有机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2 有机覆盖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 有机覆盖措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探讨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应用前景 |
5 展望 |
(7)秸秆还田技术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秸秆还田技术初始阶段 |
1.1 秸秆还田技术初始阶段的特点 |
1.2 秸秆还田技术初始阶段培肥效果 |
1.3 秸秆还田技术初始阶段存在的问题 |
2 中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阶段 |
2.1 秸秆还田技术发展阶段的特点 |
2.2 秸秆还田技术发展阶段培肥效果 |
2.3 秸秆还田技术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 |
3 中国秸秆还田技术现阶段 |
3.1 秸秆还田技术现阶段特点 |
3.2 秸秆还田技术的现阶段培肥效果 |
3.3 秸秆还田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4 结论 |
(8)秸秆和紫云英覆盖还田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置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1.1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1.1.2 光合-光响应曲线测定 |
1.1.3 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酶浓度的测定 |
1.1.4 玉米地上部分植株干物质及叶面积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秸秆和紫云英还田下的玉米穗位叶气孔交换参数的变化 |
2.1.1 玉米穗位叶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特征 |
2.1.2 玉米穗位叶片的光合参数日变化均值 |
2.2 秸秆和紫云英还田对玉米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2.2.1 光响应曲线的变化特征 |
2.2.2 光响应模拟参数 |
2.3 秸秆和紫云英还田对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1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活性 |
2.3.2 玉米穗位叶片叶绿素含量 |
2.4 秸秆和紫云英还田对玉米叶面积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的影响 |
2.5 玉米光合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 论 |
4 结 论 |
(9)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秸秆还田方式 |
1.1 直接还田 |
1.2 间接还田 |
2 秸秆还田对土壤、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
2.1 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2.1.1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2 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2.2 对作物生长、品质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
2.2.1 对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2.2.2 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
2.3 对生物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 |
2.3.1 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
2.3.2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3 秸秆还田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
3.1 秸秆还田的研究对象比较局限 |
3.2 秸秆还田过程中添加有益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匮乏 |
3.3 缺少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综合评价体系 |
3.4 秸秆还田操作规范化程度不够 |
3.5 秸秆还田受机械化程度制约 |
3.6 秸秆资源化利用宣传力度不足 |
(10)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秸秆还田利用现状 |
2 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地的原理及其应用 |
2.1 秸秆还田技术改良盐碱地原理 |
2.2 秸秆还田技术在盐碱地上的应用 |
3 秸秆还田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 |
3.1 秸秆还田对盐碱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
3.2 秸秆还田对盐碱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
3.3 秸秆还田对盐碱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4 秸秆还田对我国盐碱地作物产量的影响 |
5 展望 |
四、稻田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田面水氮磷及COD浓度的影响[J]. 石吕,薛亚光,韩笑,石晓旭,魏亚凤,杨美英,刘建.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 [2]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 赵懿,杜建军,张振华,陈海斌,郭佳明,范如芹,李晓波. 江苏农业学报, 2021
- [3]秸秆还田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程子珍,范先鹏,余延丰,吴茂前,熊桂云,张富林,刘冬碧,夏颖,张志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 [4]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J]. 郝小雨,陈苗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5]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2021)》的通知[J].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1(11)
- [6]有机覆盖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J]. 盘礼东,李瑞.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7]秸秆还田技术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J]. 夏颖,冯婷婷,吴茂前,张志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 [8]秸秆和紫云英覆盖还田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成欣,王一帆,刘帮艳,戴伊莎,何鲜,廖洪波,武海燕,吴进红,李茜,王龙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06)
- [9]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J]. 姜珊,李衍素,王娟娟,贺超兴,于贤昌,王君. 中国蔬菜, 2021(11)
- [10]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J]. 张秀敏,高日平,康文钦,王伟妮,潘遵天,黄洁,高山明,于晓芳,景宇鹏. 北方农业学报,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