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武功论文-樊克良,封又民

梅山武功论文-樊克良,封又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梅山武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梅山武功,价值,传承,文化强省

梅山武功论文文献综述

樊克良,封又民[1](2014)在《文化强省与湖南梅山武功现代传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化梅山武功是湖南中部地区典型的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体育项目,传承梅山武功,对打造湖南文化强省意义重大。文章站在湖南文化强省的角度,提出梅山武功要得到传承发展,需要加强以人为主体的传承路径及以媒介为主体的传承路径建设。(本文来源于《搏击(武术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刘飞舟,肖谋文[2](2014)在《建构、解构和重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分析——以新化梅山武功为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建构理论为依据,对梅山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研究表明:新化梅山武功的建构者主要有民间英雄、宗教首领、政府权威和民众;建构基础有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等;梅山武功在历史上有叁次大的解构;理论体系的完善、实践创新、引入课堂和全民健身是其重构的必要手段。文章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旨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屈植斌,李因霞[3](201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武术之乡特有传统拳种发展研究——以湖南新化“梅山武功”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梅山武功已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树立典型、走进科学、走向赛场、走向市场、走进社区等方式不断促进其传承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武文杰,陈永辉,谭克理[4](2011)在《地域武术拳种生存发展的社会学审视——以湖南梅山武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域拳种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目前,地域拳种在农村生存与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影响地域拳种生存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的偏离、传统农耕文化的滞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主导行为的失衡等。民间武术在农村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本文来源于《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武文杰[5](2011)在《论我国地域拳种的生存与发展——以湖南梅山武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田野考察法对湖南梅山武功地域拳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域拳种在其发展历程中,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拳种又较好地促进了地域社会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地域拳种可通过地域文化旅游的开发、本土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的培养、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路径来促进民间武术拳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杨志华,周惠新,蔡开明[6](2010)在《文化传播视野下梅山武功的传承、演变与生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文化传播角度对梅山武功的传承途径、演变与生存形态进行调查分析,指出梅山武功的传承途径既具有传统武术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方式;梅山武功的现代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和现代形态叁种形态,提出梅山武功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梅山文化圈,把握其民族体育的文化本质。(本文来源于《搏击(武术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魏志英,陈永辉,谭克理[7](2009)在《湖南新化梅山武功的社会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新化孟公村武术文化为考察对象,对流传在当地的梅山武功进行实地研究,认为梅山武功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朴实、强悍、"蛮横"的个性,具有民俗事项的特点;展现了当地村落的俗文化,着重分析梅山武功对孟公村村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梅山武功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的本地村民能客观认识梅山武功的社会价值,并积极参与到梅山武功的活动中来,以传承本土民族文化。(本文来源于《体育学刊》期刊2009年12期)

陈永辉[8](2009)在《湖南梅山武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梅山武功是流传在我国湖南中部农村地区的一种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具有完整技术体系的民间拳种,它文化底蕴深刻,其千年文化底蕴曾深深地影响着当地许多村民个性及村落民风的形成,是体现湖湘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梅山武功成了一种大众化体育项目,在新化等地的一些农村,梅山武功活动开展轰轰烈烈,对当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进入九十年代后,梅山武功遭遇了当地新生代村民的冷落,发展进入低迷期,这与我国致力于和谐社会构建,新农村建设,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很不相符的。因此,对湖南梅山武功进行全面考察,目的就在于提炼其优秀的地域文化个性,并结合当前形势,采取合理对策,使其文化个性能内化为当地村民的民族个性,使其人文价值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使梅山武功文化的群众基础能在本土得到加固和扩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客观地对梅山武功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主要从梅山武功的文化特征、梅山武功形成的因素、梅山武功的社会价值、梅山武功的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梅山武功的发展对策等几个方面来展开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以及对当地一些村落老拳师、村民、村落干部等的访谈和套路录像,获取一些相对真实的材料,以用来论证作者提出的观点和结论。通过研究得出,梅山武功的文化特征具有典型的湖南本土特色风味,民间文学色彩浓厚:梅山武功的形成受到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它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梅山武功在其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当地村落社会的发展;当前,梅山武功发展进入低迷期,主要受到当地村落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冲击、政府武术工作政策重心的偏离、学校对本土体育文化教育的欠缺等因素的影响;梅山武功要继续为本地村落社会发展服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对策,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手段:(一)客观认识梅山武功,引导村民树立本土文化信仰;(二)加强对梅山武功保护和开发的专门性和系统性研究;(叁)对梅山武功要进行必要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并进行普及性教育与活动的开展。(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09-03-01)

胡建文,文明华[9](2009)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审视梅山武功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例对比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和综合归纳法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以梅山武功为研究对象,借鉴少林功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梅山武功文化属性与发展状况,分析认为:保护梅山武功,关键在维护其生存土壤,应与当地教育、经济发展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杨方,陈永辉[10](2008)在《乡土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研究——以湖南新化梅山武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梅山武功为个案来研究乡土武术的发展。梅山武功作为一种在当地农村广为流传的乡土武术,属于典型的村落民俗体育。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村民实际生活条件,开发梅山武功的休闲价值,引导村民树立新的信仰,是梅山武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08年11期)

梅山武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建构理论为依据,对梅山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研究表明:新化梅山武功的建构者主要有民间英雄、宗教首领、政府权威和民众;建构基础有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等;梅山武功在历史上有叁次大的解构;理论体系的完善、实践创新、引入课堂和全民健身是其重构的必要手段。文章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旨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梅山武功论文参考文献

[1].樊克良,封又民.文化强省与湖南梅山武功现代传承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

[2].刘飞舟,肖谋文.建构、解构和重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分析——以新化梅山武功为案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

[3].屈植斌,李因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武术之乡特有传统拳种发展研究——以湖南新化“梅山武功”为个案[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4].武文杰,陈永辉,谭克理.地域武术拳种生存发展的社会学审视——以湖南梅山武功为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

[5].武文杰.论我国地域拳种的生存与发展——以湖南梅山武功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

[6].杨志华,周惠新,蔡开明.文化传播视野下梅山武功的传承、演变与生存[J].搏击(武术科学).2010

[7].魏志英,陈永辉,谭克理.湖南新化梅山武功的社会价值[J].体育学刊.2009

[8].陈永辉.湖南梅山武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9].胡建文,文明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审视梅山武功的继承与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09

[10].杨方,陈永辉.乡土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研究——以湖南新化梅山武功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

标签:;  ;  ;  ;  

梅山武功论文-樊克良,封又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