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循环紧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效果
循环紧闭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琳[1](2015)在《基于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外科手术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醚高流量循环紧闭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期和维持期FA和FA/FI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可以达到高流量的效果,而且患者拔管和清醒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5年20期)
贾佳,陈卫民,臧彬[2](2013)在《应用ZEUS麻醉机行地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估应用ZEUS麻醉机行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麻醉剂消耗情况。结果发现,应用ZEUS麻醉机Autocontrol模块行最低流量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效果完善,术后苏醒快,消耗麻醉气体少,有利于环保及节省麻醉开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李薇,胡恒,郑茂[3](2011)在《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12月收治的126例ASAⅠ~Ⅱ期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流量组)和对照组(高流量组)各6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诱导期、维持期的FA、FA/FI的变化比较差异不大,但拔管清醒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与高流量比较麻醉效果相似,但安全性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1年21期)
孙海杰[4](2011)在《紧闭循环式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引流管是外科手术成功的必要保证,引流管可将积血、积气、积液、积脓等引出体外,术中及术后放置引流管很重要。尤其对于一些切口内有炎症积脓的患者,术后除静脉应用抗生素外,还需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治疗,由引流管向切口内感染部位注射药物反复冲洗,以提高疗效,加速(本文来源于《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期刊2011-04-01)
王立萍,梁洁,王国年,霍星,李铭铭[5](2010)在《七氟醚紧闭循环麻醉时二氧化碳吸收剂对环路中compound A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七氟醚紧闭循环麻醉时二氧化碳吸收剂对环路中compound A浓度的影响。方法 42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ofnolime组(S组)和Sodasorb LF组(LF组),每组21例。采用七氟醚紧闭循环麻醉,呼气末七氟醚的浓度保持在2.7%~3.5%。监测呼吸环路内compound A的浓度;采集术前、术毕、术后24、72h的血样,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留取术前、术毕、术后24、48、72h的尿样,检测总蛋白(TP)、β2微球蛋白(β2-MG)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 LF组未检测出compound A,S组compound A平均最高浓度为(37.6±10.2)ppm。两组ALT、AST、TBIL、Cr和BUN水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尿TP/Cr、β2-MG/Cr在术后增加(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尿NAG/Cr无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紧闭循环麻醉时,呼吸环路中compound A的最大浓度低于50ppm,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0年09期)
平永美,樊理华[6](2010)在《七氟醚在紧闭循环麻醉中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七氟醚在紧闭循环麻醉中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两组均于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07mg/kg,然后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1.5~2.0μg/kg、异丙酚1~2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定容呼吸模式,潮气量8~12mL/kg,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mmHg(1mmHg=0.133kPa)。新鲜气流量1~4L/min,吸入2~3min,之后降至0.2~0.3L/min,异氟醚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0%~1.5%范围内,七氟醚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在2.7%~4.0%范围内,术中辅助应用芬太尼,使血压、心率的变化幅度低于基础值的20%。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结果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七氟醚组患者术前肌酐、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尿量等与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1,2,3d的尿液β2-MG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且于术后4d开始下降到术前水平。结论在紧闭循环麻醉中使用七氟醚,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0年11期)
吴耀华,周锋,张文圣,黎军,胡义勇[7](2010)在《低流量紧闭循环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流量紧闭循环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可行性。方法 400例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Y-羟丁酸钠+氯胺酮麻醉(Ⅰ组),低流量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每组200例。Ⅰ组诱导方法:静注氯胺酮2mg/kg,Y-羟丁酸钠,80mg/kg,充分表麻后插管,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间断追加氯胺酮、Y-羟丁酸钠、Ⅱ组诱导方法:静注氯胺酮2mg/kg,芬太尼3ug/kg,阿曲库铵0.5mg/kg后插管术中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间断追加肌松剂,小剂量芬太尼,术中新鲜氧流量设定为0.5L/min,术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及PETCO2,记录插管成功即刻及拔管时患儿MAP、HR、SPO2,观察术毕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后有无呛咳、喉头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插管后,HR、Bp明显低于Ⅰ组,spo2Ⅱ组高于Ⅰ组。术毕拔管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Ⅰ组显着延长,Ⅰ组术毕拔管后并发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低流量紧闭循环式麻醉用于唇腭裂修复术安全可靠,较传统麻醉方法具有术中麻醉平稳,清醒迅速,术毕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来源于《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5-28)
张晓群,张宏金,徐敏[8](2010)在《空气供气循环紧闭麻醉环路氧浓度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空气循环紧闭麻醉呼吸环路内氧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ASAⅠ~Ⅱ级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根据供气的不同,将手术患者和志愿者相应地分为纯氧对照组和空气实验组,每组各10例;以空气替代纯氧供应,每分钟记录一次氧浓度,手术患者环路内最低浓度不低于25%,低于25%直到最低耐受氧浓度段试验采用健康志愿者。结果手术组和志愿者组在空气供气下氧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手术实验组氧浓度与时间呈正相关(r=0.9999,t=894.381,P≤0.01),直线回归方程是y=-3.0695x+84.40;志愿者实验组氧浓度与时间也呈正相关(r=0.9899,t=28.001,P≤0.01),直线回归方程是y=-3.0967x+41.447。结论空气循环紧闭麻醉呼吸环路内氧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氧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呈直线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0年02期)
周新,程红[9](2009)在《微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用于单肺通气的临床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微流量循环紧闭麻醉(MFCCA)用于单肺通气(OLV)胸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ASAII级择期开胸手术的OL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氧流量250~350mL/min的异氟醚MFCCA;Ⅱ组:采用氧流量1.5L/min的异氟醚中流量半紧闭吸入麻醉(SCA).手术开始后,于双肺通气(TLV)改OLV前(T1)、OLV15min(T2)、OLV30min(T3)、OLV60min(T4)、OLV改TLV前(T5)5个时间点分别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多气体监测指标,同时于上述时间点分别采集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FinCO2和FetCO2,PaO2及动静脉血气分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都在正常范围内.Ⅰ组的FiO2和FeO2在OLV各时间点最低值为T5时的87.4%.Ⅰ组的FinISO和FexISO在各个时间点均较Ⅱ组高(P<0.05).两组组内OLV各时间点的PaO2值均较侧卧位TLV(T1时)明显降低(P<0.05).结论:MFCCA可安全地用于OLV胸科手术患者,并能提供足够麻醉深度;患者FiO2均在80%以上,无供氧不足之虑;使用纯氧吸入异氟醚MFCCA时,OLV在1.5h以内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20期)
邱鹏[10](2009)在《ZEUS麻醉机在循环紧闭模式下行腹腔镜手术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精确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ZEUS麻醉机在循环紧闭模式下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监测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实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之间的相关性,并求出估算校正值,指导临床工作。同时评估ZEUS麻醉机的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循环紧闭模式下进行麻醉,分别于气腹前和气腹后采动脉血测定PaCO2,并记录两个时点的PetCO2,求出P(a-et)CO2,同时持续检测BP,HR,SpO2,PetCO2等指标。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气腹前和气腹后的PetCO2和PaCO2均成显着正相关(P<0.01)。气腹前后PetCO2(X)对PaCO2(Y)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4+1.051X(r=0.902)和Y=12.535+0.808X(r=0.750)。整个麻醉过程中PetCO2值及由校正值(P(a-et)CO2)预测出的PaCO2值均在正常范围内(35-45mmHg)。结论ZEUS麻醉机在循环紧闭模式下监测的PetCO2与PaCO2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通过PetCO2估计PaCO2。ZEUS麻醉机在循环紧闭麻醉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09-08-01)
循环紧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评估应用ZEUS麻醉机行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麻醉剂消耗情况。结果发现,应用ZEUS麻醉机Autocontrol模块行最低流量地氟醚循环紧闭麻醉效果完善,术后苏醒快,消耗麻醉气体少,有利于环保及节省麻醉开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循环紧闭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琳.基于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
[2].贾佳,陈卫民,臧彬.应用ZEUS麻醉机行地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
[3].李薇,胡恒,郑茂.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
[4].孙海杰.紧闭循环式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及临床应用[C].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2011
[5].王立萍,梁洁,王国年,霍星,李铭铭.七氟醚紧闭循环麻醉时二氧化碳吸收剂对环路中compoundA浓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
[6].平永美,樊理华.七氟醚在紧闭循环麻醉中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0
[7].吴耀华,周锋,张文圣,黎军,胡义勇.低流量紧闭循环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临床研究[C].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8].张晓群,张宏金,徐敏.空气供气循环紧闭麻醉环路氧浓度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
[9].周新,程红.微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用于单肺通气的临床评估[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
[10].邱鹏.ZEUS麻醉机在循环紧闭模式下行腹腔镜手术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精确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