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小说论文-刘红英

移民小说论文-刘红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移民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严歌苓,家族历史

移民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英[1](2019)在《新移民女作家如何叙述家族历史——以严歌苓、张翎、施玮小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关系是构成中国历史文化中各种关系的基础。从《红楼梦》以来,以家族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屡见不鲜。新移民作家由于其生长背景、所接收的文化思想资源等原因,同样对中国式家族历史叙事情有独钟。张翎的《金山》《阵痛》《交错的彼岸》、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妈阁是座城》《第九个寡妇》、施玮的《世家美眷》《红(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10期)

郭颖[2](2019)在《聚焦华裔新移民之困境——以欧大旭短篇小说《帆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在英语世界声誉鹊起,不少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也渐成国内学界研究的宠儿。本文聚焦欧大旭短篇小说《帆船》,解读小说主人公彦祖移民香港后所经历的语言障碍、情感危机和身份迷失。笔者认为,华裔新移民尽管在经济上取得了不同于早期移民的巨大成就,但是他们在语言、婚姻、身份等方面依然存在隔阂和困惑,始终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欧大旭的以文本书写体现了他对华裔新移民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海涛[3](2019)在《新移民故事的微文学叙述——评加拿大孙博的微型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博的微型小说创作题材新颖,立意深刻,人物描写既有鲜明个性,也体现了较强的现代意识。他在"新移民故事"中写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冲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现代视角做出一种新思考。在艺术上遵循微型小说创作的"单一律"和"变化律":故事主体事件均设置在一个故事场景里,在故事场景的单一事件中制造艺术突变,通过或反转或斜升或曲转的意外结局给"新移民"形象赋形,它深刻的、富有启发意义的文学创意就隐含在其中。(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5期)

姚璐璐[4](2019)在《美国华裔移民的心理创伤及其“美国梦”的幻灭——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之文化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成长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即对哲学意义的"主体之谜"进行破解,对心理学上的自我作剖析,对社会、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身份进行建构,最终实现他者到主体、边缘到中心的转化。小说《骨》以旧金山唐人街美国华裔梁家叁代人辛酸的移民创伤为背景展开成长的故事。作品没有沿用传统小说基于时间维度展示人物成长过程的模式,而以贯穿着核心意象"骨"的空间置换推动叙事发展,选择边缘作为彻底开放的空间来反抗压迫,以此作为后殖民抵抗策略,在种族主义、东方主义到全球化等系列变化语境中再现美国华裔成长的真实和想象旅程。(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彭军[5](2019)在《犹太移民的幸福追求——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美国小说家。其《店员》这篇小说中,作为鞋匠出身的父亲对孩子婚姻的看法完全不同于孩子自己的选择,虽然担心孩子的最终选择会达不到他期待的幸福美满,但最终还是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作者用怜悯而扭曲的幽默手法描绘了移民美国的犹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子女教育的先进理念。(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陈信存[6](2019)在《用诗意语言构筑北美新移民文化生态景观——评江岚的长篇小说《合欢牡丹》》一文中研究指出旅美女作家江岚的长篇小说《合欢牡丹》,在爱情故事的框架下抒写北美新移民的生活实景,展现他们扎根异乡之后的生命经验。小说体现了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诗化语言观的基本特性:实现古典文学语言的当代意义生成,完成传统意象的诗意创新,用精致构句营造诗意审美情境,形成充满东方式典雅的诗化语言风格。江岚以书名《合欢牡丹》为核心,用个性化的语言范式,从语言文本、人物设定、情节框架到精神意涵,建构出一个"诗意栖居"的文本世界,呈现了近几十年来在美华人群体的文化身份转变,以及这种转变之后形成的移民文化生态景观。(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黄鑫[7](2019)在《新移民视野下的葛亮小说叙事研究——以原乡记忆中的“他者”叙事为主》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移民"的身份给葛亮带来了广阔的视野,而南京和香港的两城生活经验使他更加观照故乡。"家城"南京的生活记忆是抹灭不去的,当他再次回到故乡时,他就是"他者"的存在。本文从这两方面出发,来探讨葛亮小说叙事中的"他者"叙事。(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7期)

罗凤娇[8](2019)在《裘帕·拉希莉小说中移民的孤独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裘帕·拉希莉是当代着名的印度裔美国小说家。目前共有四部作品问世:两部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与《不适之地》和长篇小说《同名人》与《低地》。国内外的拉希莉研究主要集中于后殖民、离散、女性主义以及文化身份等视角,而对其作品中的孤独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将试图讨论拉希莉小说中移民的孤独感,以期为其作品提供新的阐释。裘帕·拉希莉笔下的人物多是久居美国的印度移民,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为了梦想远赴美国。但作为来自异质文化的边缘人,因为主流社会的歧视与偏见,他们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孤独:困于远离母国、无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同时,又经历着婚恋关系恶化、父母突然意外死亡的情感伤害。着名心理学家罗伯特·韦斯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拉希莉笔下移民的孤独问题。1973年,韦斯在其影响深远的着作《孤独:情感与社交孤立的体验》中将孤独划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其中,情感孤独涉及亲密关系或依恋对象的丧失,新近离异、寡居或失恋者都有可能导致此类孤独;而社交孤独则指在缺乏所期望的社交网络、社会关系时所经历的心理体验,迁徙、位移以及社会孤立都会引发此类孤独。根据韦斯的观点,移民是适于孤独感研究的常见群体。因此,本文将主要采用韦斯的相关理论来解读裘帕·拉希莉小说中移民的孤独问题。全文由导论,正文叁章和结论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裘帕·拉希莉其人其作、相关研究以及多种孤独理论。第二、叁章分别讨论情感孤独、社交孤独在拉希莉小说中的表现,其中,情感孤独主要源于移民婚恋关系的恶化以及丧亲,而社交孤独主要来自低质的社会关系以及低量的社会参与。第四章则指出移民遭受两种孤独感背后的主要成因。无论是情感孤独还是社交孤独,都与移民的跨文化身份、边缘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文化冲突密切相关。本文在结论中指出,作为一位自身具有混杂身份的移民作家,拉希莉无法给出任何解决移民孤独感的策略,但是其对孤独问题的关注表现了她对在美印度移民的深刻同情以及对社会的无奈诉求。(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6)

任天宇[9](2019)在《移民身份与石黑一雄的小说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裔英国籍作家石黑一雄因其卓越的小说成就受到世界文坛的瞩目,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更是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深入石黑一雄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移民身份对其小说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石黑一雄6岁便随家人移居英国,移民经历使他的文化身份处于模糊游离的动态变化中,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本文将从人物塑造、主题书写和叙事策略叁个层面分析移民身份对石黑一雄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一章结合斯图亚特·霍尔的后殖民身份认同理论对石黑一雄小说的人物塑造进行分析。石黑一雄的小说塑造了文化层面上的身份飘零者、人伦关系上的孤苦无依者以及价值立场上的孤立无援者等处于身份认同困境中的人物形象。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恰恰是作家移民身份对创作影响的直接体现。第二章对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漂泊主题进行分析。石黑一雄的小说描写了家园失落后人的漂泊处境,展现了文化更迭中弱价值立场群体的困境,揭示了生存危机下现代人群体情感的冷漠,探究了精神迷失后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这种漂泊主题的书写也是石黑一雄创作受到移民身份影响的一种表现。第叁章运用韦恩·布斯的不可靠叙事理论对石黑一雄小说的叙事加以分析。隐瞒性叙述、失忆性追述和片面性叙述是石黑一雄惯用的叙述策略,这些叙述策略的使用让文本呈现出不可靠的叙述特征。这些不可靠叙述策略是石黑一雄在创作中关于移民身份思考的一种呈现。结语总结了本文观点,移民身份影响着石黑一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这种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从消极的角度看,移民身份使石黑一雄陷于身份焦虑的困境中,尽管他总是在访谈中淡化移民身份对其创作的影响,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总是有意无意地呈现单一化的特征,给读者一种作家无法摆脱移民身份影响的印象;从积极的角度看,移民身份引起了石黑一雄对身份问题的观照和反思,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文化、情感价值立场上的飘零者形象,揭示了人的漂泊境遇,这样的小说创作有利于处于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中全球化时代下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关注和思考人类的生存现状以及民族间的文化交融问题。(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2)

单清丛[10](2019)在《浅析第叁空间视角下在日朝鲜人的身份建构过程——以移民小说《弹球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朝鲜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民族集团,其身份认同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移民小说《弹球盘》,以第叁空间理论为基础,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建构过程,从在日朝鲜人身份危机的产生、身份追寻中的困惑、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叁方面分析这一群体无法回归祖国也无法融入新环境,在边缘境地不断挣扎,又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求自我身份回归的社会现实。(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移民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在英语世界声誉鹊起,不少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也渐成国内学界研究的宠儿。本文聚焦欧大旭短篇小说《帆船》,解读小说主人公彦祖移民香港后所经历的语言障碍、情感危机和身份迷失。笔者认为,华裔新移民尽管在经济上取得了不同于早期移民的巨大成就,但是他们在语言、婚姻、身份等方面依然存在隔阂和困惑,始终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欧大旭的以文本书写体现了他对华裔新移民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民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红英.新移民女作家如何叙述家族历史——以严歌苓、张翎、施玮小说为例[J].文艺争鸣.2019

[2].郭颖.聚焦华裔新移民之困境——以欧大旭短篇小说《帆船》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3].刘海涛.新移民故事的微文学叙述——评加拿大孙博的微型小说[J].名作欣赏.2019

[4].姚璐璐.美国华裔移民的心理创伤及其“美国梦”的幻灭——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之文化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彭军.犹太移民的幸福追求——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陈信存.用诗意语言构筑北美新移民文化生态景观——评江岚的长篇小说《合欢牡丹》[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黄鑫.新移民视野下的葛亮小说叙事研究——以原乡记忆中的“他者”叙事为主[J].青年文学家.2019

[8].罗凤娇.裘帕·拉希莉小说中移民的孤独感研究[D].南昌大学.2019

[9].任天宇.移民身份与石黑一雄的小说创作[D].沈阳师范大学.2019

[10].单清丛.浅析第叁空间视角下在日朝鲜人的身份建构过程——以移民小说《弹球盘》为例[J].文化学刊.2019

标签:;  ;  

移民小说论文-刘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