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效果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效果

(银川市口腔医院宁夏银川753001)

【摘要】目的:分析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82例,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牙周袋深度(PD)与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2.68%较对照组的70.73%高(P<0.05);治疗组PD、HPD减少值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采取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牙周病;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141-02

牙周病属于口腔科常见疾病,其诱发因素包括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及内分泌失调等。相关研究显示[1],牙周病呈反复发作渐进性发展,若未采取有效方法予以治疗,导致其牙周组织病变,将会对其口腔咀嚼功能造成损害,同时还会影响其身体健康。因此,应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干预牙周病患者,以修复其牙周病变组织,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本研究将分析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41例。治疗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3.75±5.1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59±0.62)年。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3~64岁,平均年龄(54.28±5.72)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47±0.58)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作牙周改良切口,以分离牙龈与下方组织,形成牙周组织瓣,从而使病变区域充分暴露。然后将炎性肉芽组织及时刮除,并使用5%枸橼酸及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患者根面。冲洗干净后缝合根面,并遵医嘱服用消炎药治疗,术后行拆线操作。治疗组实施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方法:常规牙周翻瓣,使牙槽骨缺损区域充分暴露,将牙龈组织瓣全层分离,暴露出病变区域。将根面刮除干净,清除炎性肉芽组织,并使用5%枸橼酸冲洗根面,时间为2~3min。平整根面,并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反复冲洗。在牙槽骨缺损区域放置引导组织再生材料并进行压紧处理。待塑形完成后,将胶原膜放置其中,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修整。膜根方应超过牙槽嵴2~3mm,冠方应抵达釉牙骨质界,并复位牙龈组织瓣,然后实施切口缝合。在创面外层覆盖油纱,并使用牙周塞治剂有效保护创面。术后7d,拆除塞治剂及缝线。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牙龈出血、松动等临床症状消失,X牙片检查显示阴影面积显著缩小;有效:牙龈出血、松动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X牙片检查显示阴影面积有一定程度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X牙片检查显示无变化。(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PD)与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变化情况进行比较。(3)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本研究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0.7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发生感染、排异反应各1例,共计2例,占比4.88%;对照组发生感染5例,排异反应4例,共计9例,占比21.9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45,P=0.023)。

3.讨论

牙周病是以牙齿松动、牙龈炎症及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口腔疾病,同时亦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有关文献研究显示[2],牙周病一方面可影响患者容貌美观,另一方面可侵犯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牙齿支持能力降低,继而造成患者咀嚼效率降低,严重时可累及心、脑、肺等脏器功能。目前,针对牙周病常规治疗可有效消除牙周炎周,使松动牙齿快速稳固,但由于此方法不利于重建深层牙周组织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因而导致其临床疗效欠佳。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是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兴起的一种治疗牙周病的新型方法,可诱导损伤牙周组织的重建与再生。该技术使用的引导组织再生材料具有骨诱导活性,对新骨的再生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该技术诱导增生的牙周膜细胞具有磷酸酶活性,一方面可促进磷酸酯的水解反应,另一方面可促进与成骨相关蛋白的合成,从而加速牙本质的沉淀,使缺失牙周组织得以修复[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D、HPD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表明针对牙周病患者临床实施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应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李捷,邓雪莲.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医院,2015,15(12):69-70.

[2]戴泓.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169-170.

[3]彭海艳.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2):73-74.

标签:;  ;  ;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