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蛋白,pMGA1.2,粘膜免疫
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丽[1](2010)在《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蛋白黏附特性及粘膜免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是引起禽类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CRD)的病原,虽然不会引起鸡群大量死亡,但是可导致鸡群产蛋量下降、孵化率、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给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接种疫苗,由于弱毒苗和灭活苗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新型基因疫苗的研制备受关注。研究表明,MG是借助其表面的黏附素蛋白(protein of Mycopl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 pMGA)吸附到宿主细胞上,进而发挥致病作用。pMGA是一种主要的原生质膜蛋白,具有血凝素活性。本研究对实验室保存的MG-HS株pMGA1.2基因进行表达,经western-blot检测和体外气管纤毛吸附试验研究其免疫原性和黏附特性。采用原核表达的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Cholera toxin B subunit, CTB) (rCTB)作为粘膜免疫佐剂和pMGA1.2重组蛋白(rpMGA1.2)一起免疫实验动物,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MG黏附素蛋白基因(pMGA1.2)和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ctb)的表达表达纯化了rpMGA1.2和rCTB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其表达产物条带大小均与预期的一致(rpMGA1.2约92.0Kda,rCTB约38.0KDa),其中rpMGA1.2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而rCTB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Western blot和神经节苷脂(GM1)结合试验证明:rpMGA1.2和rCTB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2.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蛋白pMGA1.2黏附特性研究鸡胚气管环在含10%犊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生长状态良好,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当rpMGA1.2使用剂量为100μg时对MG导致的鸡气管纤毛脱落抑制作用最好,说明rpMGA1.2参与了MG的吸附过程。3.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蛋白pMGA1.2粘膜免疫效果测定rpMGA1.2混合粘膜免疫佐剂rCTB通过滴鼻点眼的途径共同免疫试验鸡,ELISA结果表明:免疫后血清中能产生特异性的IgG及sIgA抗体,但是sIgA抗体水平较低;鼻冲洗液和气管冲洗液中rCTB+rpMGA1.2组与rpMGA1.2组sIgA抗体水平差异显着(P<0.05),rCTB+rpMGA1.2不同剂量组(10gg,20μg)间差异不显着,且鼻冲洗液中sIgA抗体水平较气管冲洗液略高。攻毒试验结果:rCTB+rpMGA1.2 10μg组效果较好,保护率可达到77%。说明表达蛋白pMGA1.2能刺激机体引起免疫反应,具有作为亚单位疫苗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胡福利[2](2009)在《鸡毒霉形体黏附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分离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鸡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respiratory disease,CRD)的病原菌。该病在世界各地的鸡群中普遍存在,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研究表明,MG通过表面的黏附素(Protein MycoplasmaGallisepticum AdheA-In,pMGA)与鸡呼吸道粘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而侵染宿主,阻断MG与受体的结合是防治CRD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病毒铺覆蛋白免疫印迹技术、GST pull down技术,质谱分析分离鉴定了鸡毒霉形体黏附素互作蛋白,且对其进行了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分别用病毒铺覆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和间接Dot-ELISA验证了互作蛋白是ApoA-Ⅰ。并对ApoA-Ⅰ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了含有部分结构域的基因片段。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MGA1.2的受体蛋白奠定了基础。1.pMGA1.2互作蛋白的分离鉴定采用差度离心技术、VOPBA及GST-pull down技术分离鉴定pMGA1.2互作蛋白,通过蛋白质谱技术分析互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且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VOPBA最佳反应条件:提取的鸡胚气管膜蛋白采用半干转印法转印至NC膜上,在5%脱脂奶中封闭,4℃过夜;加入纯化的pMGA1.2 1ml,37℃作用4h;加1∶100倍稀释的鸡源抗MG多克隆抗体,37℃作用2h;加1∶500倍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鸡IgG,室温作用1h;NC膜洗涤后转入显色液中显色,有一条明显的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30.6kD。GST-pull down试验结果显示,出现两条明显的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92kD和30.6kD,说明GST-pull down和VOPBA结果一致。通过对30.6kD蛋白质谱测序,该蛋白可能是鸡的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2.ApoA-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首先,根据鸡的ApoA-Ⅰ基因序列与载体的多克隆酶切位点设计两对引物,通过RT-PCR从鸡气管的总RNA中得到ApoA-Ⅰ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上,经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鸡的ApoA-Ⅰ基因,大小为795bp,经测序、比对,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有2个核苷酸发生变化,导致1个氨基酸的改变。构建成功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KG-ApoA-Ⅰ,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b-D-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在诱导温度为30℃,诱导4 h,IPTG浓度为0.50~1.00mmol/L,pH7.0~7.8,GST-ApoAI表达量最高。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纯度为97%。VOPBA实验结果表明,pGEX-KG空载体无显色条带;表达蛋白组有明显显色带,说明获得的GST-ApoAI融合蛋白能与纯化的pMGA1.2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ApoAI是pMGA1.2的互作蛋白。构建的真核质粒pcDNA3.1-ApoA-Ⅰ,通过脂质体转染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48h,胰酶消化收集细胞,提取细胞RNA,反转录后PCR鉴定apoA-Ⅰ转入细胞情况,并表达蛋白。超声波破碎提取细胞表达蛋白,经处理后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纯化的pMGA1.2为“靶蛋白”,用鸡源MG阳性血清与HRP标记鼠抗鸡IgG检测细胞中表达蛋白与pMGA1.2的反应;结果显示细胞提取蛋白的间接Dot-ELISA检测结果出现深蓝色斑点,而未转染的细胞蛋白和相对应的buffer对照则无可见斑点,说明细胞中表达的ApoA-Ⅰ蛋白与pMGA1.2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进一步说明ApoA-Ⅰ是pMGA1.2的互作蛋白。3.ApoA-Ⅰ基因片段(ApoA-Ⅰ_2)的克隆及表达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的ApoA-Ⅰ功能结构域及载体的多克隆酶切位点设计两对引物,通过RT-PCR从鸡气管的总RNA中得到ApoA-Ⅰ_2基因片段,将ApoA-Ⅰ_2片段克隆至pMD18-T上,经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ApoA-Ⅰ基因片段,大小为177bp,经测序、比对,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将上述构建成功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KG-ApoA-Ⅰ_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了融合蛋白GST-ApoA-Ⅰ_2,在温度28℃,诱导7h,IPTG浓度为0.05mmol/L~0.75mmol/L,pH值为7.0~7.8,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过GST亲和柱纯化,纯度为96%。VOPBA结果表明,pGEX-KG空载体对照无显色带;可溶性融合蛋白有明显显色带,说明获得的ApoA-Ⅰ_2融合蛋白能与纯化的pMGA1.2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从而说明该蛋白片段包含与pMGA1.2结合的功能结构域,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结合位点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彭秀丽,高俊伟,胡思顺,胡福利,毕丁仁[3](2008)在《鸡胚组织膜蛋白与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的结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GEX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将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pMGA)与GST的编码序列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融合表达,经GST.Bind Resin纯化,GST-pMGA的纯度达96%。用蛋白酶Thrombin切掉GST标签,获得纯度为96%的pMGA,经Western-blot鉴定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SPF鸡胚的气管、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等组织膜蛋白,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各组织膜蛋白与pMGA的结合。结果表明:除脾脏外,其余组织的膜蛋白与pMGA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说明这些组织膜蛋白中存在pMGA的受体蛋白。经SDS-PAGE分析发现,除脾脏外,其余9种组织的膜蛋白中均含有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ku的主带,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30 ku,可为深入研究pMGA的受体蛋白提供资料。(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08年12期)
彭秀丽,高俊伟,胡思顺,胡福利,毕丁仁[4](2008)在《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与鸡胚不同组织黏附特异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GEX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将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黏附蛋白(pMGA)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表达,经GST·BindResin纯化,用蛋白酶Thrombin切掉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标签,获得纯度为96%的pMGA,Western blot鉴定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IFA)检测pMGA与SPF鸡胚的气管、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组织的特异性结合情况,结果表明,除脾脏外,其余组织与pMGA之间能产生特异性结合,说明这些组织中存在pMGA的受体蛋白。(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彭秀丽[5](2008)在《鸡毒霉形体黏附素特性鉴定及其鸡胚组织互作蛋白的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原菌。本病在世界各地的鸡群中普遍存在,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许多研究表明,MG通过表面的黏附素(Protein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ain,pMGA)与鸡呼吸道粘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而侵染宿主。为了阐明pMGA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鸡毒霉形体感染中的分子致病机制,本研究鉴定了鸡毒霉形体黏附素特性、探讨了pMGA与宿主受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受体在鸡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鸡体内pMGA受体基因的类型、分子结构及作用方式奠定了基础,取得了如下结果。1.鸡毒霉形体黏附素特性鉴定通过生物学软件及相关在线分析工具,对pMGA进行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蛋白质理化特性、功能域、磷酸化位点、基序及空间结构等。分析表明,pMGA1.2主要在细胞外发挥生物学作用,分子量64.9kD,理论等电点为5.58,半衰期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网状细胞为30h,酵母菌体内20h以上,大肠杆菌体内10h以上;a螺旋占26.59%,主要存在于210位氨基酸之前;β折叠占23.08%,存在于210位氨基酸之后,无规卷曲占50.33%,该蛋白为稳定的球状蛋白质;pMGA1.2分子有6类基序模式,53个基序位点和21个抗原决定簇,而且有4处具有明显的卷曲螺旋;pMGA1.2含有5个结构域,分别为蛋白家族Myco_haema结构域、2个FIVAR结构域、C末端有1个甲基化-DNA-蛋白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结构域和1个半乳糖结合区;pMGA1.2属于霉形体血凝素超家族的一员,与霉形体R株黏附蛋白相似度高达99%。2.鸡毒霉形体黏附素截短蛋白及全蛋白表达产物免疫学特性鉴定对pMGA1.2和pMGAⅣ片段基因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pMGA1.2及pMGAⅣ可溶性表达的最佳条件。pMGA1.2表达量在裂解液全菌体和上清液中分别达18.5%和17%,pMGAⅣ表达量在裂解液全菌体和上清液中分别达28%和18%。采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pMGA1.2及pMGAⅣ,纯度达95%左右。免疫印迹结果表明,pMGA1.2和pMGAⅣ融合蛋白能与兔源鸡毒霉形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出现明显的显色条带;空载体对照无显色条带;表明本实验所获得的pMGA1.2及pMGAⅣ融合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3.免疫荧光检测pMGA受体在鸡胚组织中的分布用蛋白酶thrombin切去融合蛋白pMGA1.2的GST标签,获得纯化的pMGA1.2,建立了检测鸡胚组织中pMGA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将20日龄SPF鸡胚的气管、心、肺、肝、肾、十二指肠、法氏囊、腺胃、胸腺和脾脏等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纯化的pMGA1.2与各组织作用,用兔源的MG阳性血清和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来检测受体分布。结果表明:除脾脏外,其他组织中均出现明亮的特异性荧光,说明这些组织可能均存在能与pMGA1.2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即受体蛋白。其中,pMGA的受体分布于气管和十二指肠的纤毛上皮细胞,肺脏的肺泡上皮细胞,法氏囊盲突的淋巴小结的皮质区,胸腺的皮质部,腺胃的粘膜层,肝脏、心脏及肾脏中pMGA受体的位置暂时无法确定。4.鸡胚组织膜蛋白与鸡毒霉形体黏附素特异结合的研究采用差速离心提取鸡胚组织膜蛋白,经处理后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纯化的pMGA1.2及pMGAⅣ为“靶蛋白”,用兔源MG阳性血清与羊抗兔酶标IgG检测鸡胚各组织中是否存在能与pMGA反应的组织蛋白;SDS-PAGE分析组织膜蛋白。结果表明,除脾脏外,其他组织中均存在与pMGA1.2和pMGAⅣ特异结合的膜蛋白,其中分子量为36.5kD或(和)27.2kD的蛋白可能是pMGA1.2的受体,pMGAⅣ是与受体结合的肽段。(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高俊伟,毕丁仁,胡思顺,彭秀丽[6](2007)在《鸡毒霉形体黏附素截短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pH值以及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浓度等不同条件对鸡毒霉形体黏附素截短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经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温度为28℃、诱导时间为9 h、培养基pH值为7.0、IPTG浓度为0.010 mmol/L时目的蛋白在细菌裂解沉淀和上清液中均最大量表达,分别达到30%和17%左右。上清液经GST.Bind Resin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洗脱产物中pMGAⅣ融合蛋白纯度高达95%。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鸡毒霉形体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高俊伟[7](2007)在《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及与其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的病原菌。本病在鸡群中感染普遍,血清学阳性率高,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许多研究发现,MG表面的黏附蛋白(Protein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ain,pMGA)通过宿主上的受体侵染宿主,为了阐明pMGA与宿主受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MG侵染宿主中的作用,本研究进行了如下试验:一、对H-pMGA1.2基因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pKG-pMGA1.2可溶性表达的最佳条件;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出纯度达96%并有较高免疫学活性的目的蛋白。二、以纯化的pMGA1.2为“靶蛋白”,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来验证“靶蛋白”与SPF鸡胚的心、肝、脾、肺、肾、法氏囊、气管等组织的结合情况:提取以上各组织的膜蛋白,用Dot-ELISA验证各组织膜蛋白与“靶蛋白”的结合情况;组织膜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主要的试验结果如下:1.pKG-pMGA1.2可溶性表达的最佳条件是诱导温度22℃,诱导时间8h,培养基pH值7.0,IPTG浓度0.05mmol/L。在该条件下,目的蛋白在裂解液全菌体和上清液中均大量表达,分别达到18.5%和17%。2.取20日龄SPF鸡胚的气管、心、肺、肝、肾、十二指肠上、法氏囊、腺胃、胸腺和脾脏等组织制成石蜡切片,再选用不同浓度的pMGA1.2与其作用,然后用兔源的MG阳性血清和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来检测结合的情况。结果表明:除脾脏外,其他组织中均存在与pMGA1.2特异性结合的蛋白。3.提取各组织膜蛋白经处理后点到硝酸纤维素膜上,选用纯化的pMGA1.2与其作用,再用兔源的MG阳性血清与HRP标记的羊抗兔IgG来进一步检测结合情况。Dot-ELISA检测发现除脾脏外其他九种组织的膜蛋白中均含有与pMGA1.2相互作用的蛋白。4.通过SDS-PAGE对各组织膜蛋白进行分析,发现除脾脏外的其他各组织膜蛋白中均有一条分子量约为30kD的主带。因此,我们推测该蛋白很可能是与pMGA1.2相互作用的蛋白。(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1)
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鸡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respiratory disease,CRD)的病原菌。该病在世界各地的鸡群中普遍存在,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研究表明,MG通过表面的黏附素(Protein MycoplasmaGallisepticum AdheA-In,pMGA)与鸡呼吸道粘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而侵染宿主,阻断MG与受体的结合是防治CRD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病毒铺覆蛋白免疫印迹技术、GST pull down技术,质谱分析分离鉴定了鸡毒霉形体黏附素互作蛋白,且对其进行了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分别用病毒铺覆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和间接Dot-ELISA验证了互作蛋白是ApoA-Ⅰ。并对ApoA-Ⅰ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了含有部分结构域的基因片段。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MGA1.2的受体蛋白奠定了基础。1.pMGA1.2互作蛋白的分离鉴定采用差度离心技术、VOPBA及GST-pull down技术分离鉴定pMGA1.2互作蛋白,通过蛋白质谱技术分析互作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且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VOPBA最佳反应条件:提取的鸡胚气管膜蛋白采用半干转印法转印至NC膜上,在5%脱脂奶中封闭,4℃过夜;加入纯化的pMGA1.2 1ml,37℃作用4h;加1∶100倍稀释的鸡源抗MG多克隆抗体,37℃作用2h;加1∶500倍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鸡IgG,室温作用1h;NC膜洗涤后转入显色液中显色,有一条明显的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30.6kD。GST-pull down试验结果显示,出现两条明显的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92kD和30.6kD,说明GST-pull down和VOPBA结果一致。通过对30.6kD蛋白质谱测序,该蛋白可能是鸡的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2.ApoA-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首先,根据鸡的ApoA-Ⅰ基因序列与载体的多克隆酶切位点设计两对引物,通过RT-PCR从鸡气管的总RNA中得到ApoA-Ⅰ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上,经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鸡的ApoA-Ⅰ基因,大小为795bp,经测序、比对,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有2个核苷酸发生变化,导致1个氨基酸的改变。构建成功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KG-ApoA-Ⅰ,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b-D-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在诱导温度为30℃,诱导4 h,IPTG浓度为0.50~1.00mmol/L,pH7.0~7.8,GST-ApoAI表达量最高。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纯度为97%。VOPBA实验结果表明,pGEX-KG空载体无显色条带;表达蛋白组有明显显色带,说明获得的GST-ApoAI融合蛋白能与纯化的pMGA1.2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ApoAI是pMGA1.2的互作蛋白。构建的真核质粒pcDNA3.1-ApoA-Ⅰ,通过脂质体转染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48h,胰酶消化收集细胞,提取细胞RNA,反转录后PCR鉴定apoA-Ⅰ转入细胞情况,并表达蛋白。超声波破碎提取细胞表达蛋白,经处理后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纯化的pMGA1.2为“靶蛋白”,用鸡源MG阳性血清与HRP标记鼠抗鸡IgG检测细胞中表达蛋白与pMGA1.2的反应;结果显示细胞提取蛋白的间接Dot-ELISA检测结果出现深蓝色斑点,而未转染的细胞蛋白和相对应的buffer对照则无可见斑点,说明细胞中表达的ApoA-Ⅰ蛋白与pMGA1.2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进一步说明ApoA-Ⅰ是pMGA1.2的互作蛋白。3.ApoA-Ⅰ基因片段(ApoA-Ⅰ_2)的克隆及表达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的ApoA-Ⅰ功能结构域及载体的多克隆酶切位点设计两对引物,通过RT-PCR从鸡气管的总RNA中得到ApoA-Ⅰ_2基因片段,将ApoA-Ⅰ_2片段克隆至pMD18-T上,经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ApoA-Ⅰ基因片段,大小为177bp,经测序、比对,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将上述构建成功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KG-ApoA-Ⅰ_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了融合蛋白GST-ApoA-Ⅰ_2,在温度28℃,诱导7h,IPTG浓度为0.05mmol/L~0.75mmol/L,pH值为7.0~7.8,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过GST亲和柱纯化,纯度为96%。VOPBA结果表明,pGEX-KG空载体对照无显色带;可溶性融合蛋白有明显显色带,说明获得的ApoA-Ⅰ_2融合蛋白能与纯化的pMGA1.2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从而说明该蛋白片段包含与pMGA1.2结合的功能结构域,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结合位点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丽.鸡毒霉形体黏附素蛋白黏附特性及粘膜免疫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胡福利.鸡毒霉形体黏附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分离及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9
[3].彭秀丽,高俊伟,胡思顺,胡福利,毕丁仁.鸡胚组织膜蛋白与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的结合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08
[4].彭秀丽,高俊伟,胡思顺,胡福利,毕丁仁.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与鸡胚不同组织黏附特异性的研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
[5].彭秀丽.鸡毒霉形体黏附素特性鉴定及其鸡胚组织互作蛋白的分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6].高俊伟,毕丁仁,胡思顺,彭秀丽.鸡毒霉形体黏附素截短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
[7].高俊伟.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及与其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