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草原红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CSL3基因,中国草原红牛,前体脂肪细胞,细胞分化
中国草原红牛论文文献综述
吕阳[1](2019)在《ACSL3基因对中国草原红牛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遗传多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ACSLs)是生物合成途径中必需的酶,有助于活化脂肪酸,主要催化其链长度为12-20个碳的脂肪酸。ACSLs是哺乳动物中几乎所有代谢途径的一个完整的初始步骤,如复杂的脂质合成、蛋白质修饰和脂肪酸β-氧化。ACSL3是ACSLs家族的成员,含有高水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在内质网(ER)和大多数组织的脂滴中广泛表达。ACSL3能够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关键转录因子的活性,有助于维持脂质平衡,参与脂肪酸的吸收。目前,关于ACSL3基因在肉牛前体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机制及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还不清楚。为探究ACSL3基因对牛脂代谢调控作用及遗传多态性功能,试验以ACSL3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及siRNA方法,解析ACSL3基因在前体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在中国草原红牛群体水平中,通过Sanger直接测序技术对ACSL3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SNPs与肉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克隆中国草原红牛ACSL3基因,同时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了ACSL3基因在各组织间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2)成功分离中国草原红牛前体脂肪细胞,确定ACSL3基因在牛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规律。(3)构建过表达载体与siRNA,分别转染于牛前体脂肪细胞中。在成脂分化过程中,过表达ACSL3基因能够显着提高PPARγ和C/EBPα的mRNA及蛋白含量(P<0.05),而干扰ACSL3基因则显着降低PPARγ和C/EBPα的mRNA及蛋白含量(P<0.05);ACSL3基因过表达能够显着提高中国草原红牛脂肪细胞中脂滴和甘油叁酯含量(P<0.05),而干扰ACSL3基因能显着降低细胞中脂滴和甘油叁酯含量(P<0.05)。(4)以中国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对ACSL3基因15个外显子进行SNP位点检测,发现仅第6外显子在g.111870595位置存在一个G-A突变(E6-G>A)。结合肉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该突变在中国草原红牛的花生酸、亚油酸、剪切力、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中存在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在中国草原红牛成脂分化过程中,ACSL3基因能够促进细胞中甘油叁酯和脂滴合成,促进成脂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对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ACSL3基因在编码区发生g.111870595 G>A(E6-G>A)突变,与脂肪酸含量、部分肉质性状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探究ACSL3基因的功能及应用提供基础材料,为牛脂代谢及脂肪沉积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吴健,张国梁,于洪春,李旭,秦立红[2](2016)在《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导入红安格斯牛基因后发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比测定了中国草原红牛与含有50%红安格斯血的中国草原红牛公牛在18月龄时的体尺和体重指标。结果显示:中国草原红牛导入50%红安格斯牛基因后,18月龄时的体重增加了41.76 kg、全期日增重提高0.08 kg、胸深增幅12.09%、胸宽增幅4.74%、腰角宽增幅14.00%、尻长增幅1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草原红牛导入50%红安格斯牛基因后,增重速度显着提高,体型趋近于肉用品种。(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6年34期)
王晓楠,东雪,徐静,单雪松[3](2016)在《草原红牛和中国荷斯坦牛肌肉组织SSH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了中国草原红牛与中国荷斯坦牛背最长肌差异表达消减c DNA文库,共获得859个差异表达克隆,对全文库进行了测序并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789个新ESTs,84个未知功能蛋白基因,356个已知功能蛋白基因。在已知功能蛋白基因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23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233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肉质性状有关,可以作为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刘基伟,祁宏伟[4](2015)在《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调查了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近年来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引导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2015年27期)
张国梁,李旭,吴健,秦立红,刘基伟[5](2013)在《关于中国草原红牛发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草原红牛是1985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乳肉兼用型品种。从1994年开始,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的倡导和主持下,开展了导入外血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使中国草原红牛产肉和产奶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中国草原红牛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开始逐渐形成了地方优势品牌,其肉乳产品得到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的认可和高度赞扬。"九五"和"十五"期间先后获得吉林省(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3年11期)
郭振刚,张立春,曹阳,于永生,罗晓彤[6](2013)在《中国草原红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3′-UTR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对中国地方黄牛品种产肉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吉林省2个地方黄牛品种(草原红牛、延边黄牛)为研究对象,以4个二元杂交黄牛群体(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莱×西门塔尔、红安格斯×西门塔尔)为参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技术对MSTN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型,并将其与草原红牛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测序结果发现,在MSTN基因外显子3上没有发现突变位点,而3′-UTR区发现了C5357A突变,导致了自然酶切位点AclⅠ基因的消失;6个群体皆表现多态性,形成A和C 2个等位基因和AA、CA、CC 3种基因型;4个二元杂交群体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2个地方群体,且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CA、CC和AA基因型频率在二元杂交群体间和地方群体间的频率分布变异不大,等位基因C在地方群体间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等位基因A,为地方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将草原红牛不同基因型与部分屠宰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的净肉率和眼肌面积显着高于CA和CC基因型个体(P<0.05),但其他的屠宰性能在3种基因型上无显着差异(P>0.05)。上述结果可为今后草原红牛在产肉性能上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3年10期)
盖文俊,盖中民,周彦春,苏红艳,韩青[7](2012)在《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来源概述与发展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1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育种史概述中国草原红牛是我国自己培育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培育起始期可以追溯到1936年,吉林、内蒙古和河北的毗邻草原曾引进乳用短角牛与蒙古牛杂交,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强化了杂交改良,1973年成立了叁省区草原红牛育种协作组,采用了冷冻精液技术,促进了该品种的育成。后又引进了加拿大和美国的乳肉兼用型短角牛,提高改良速度。1979年草原红牛育种委员会成立,次年着手自群繁育。1985年正式命名为"中国草原红牛"。(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2年12期)
姜昊[8](2011)在《中国草原红牛与长白山黑牛眼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肌间脂肪含量是影响牛肉的多汁性和口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可直接由目测大理石花纹程度的方法直接评定。在大多数国家,肌间脂肪含量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生产性状,而这个性状又受到诸如品种、性别、年龄和营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长白山黑牛(由日本和牛与中国本土延边黄牛杂交而成的F1代商品牛)和中国草原红牛(由英国短角牛、本地内蒙古牛和利木赞牛杂交而成)为两种杂交肉牛,其中中国草原红牛已被认定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它们有着不同的眼肌肌间脂肪沉积能力。中国草原红牛与长白山黑牛相比,肌间脂肪沉积能力有着明显的不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两种肉牛眼肌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而为探求导致肉牛形成不同脂肪沉积能力的原因以及肉的品质的鉴定和脂肪形成、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利用荧光双向电泳结合生物质谱技术,以中国草原红牛和长白山黑牛眼肌为研究对象,寻找在眼肌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以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为探索牛肉质性状中脂肪沉积和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肉牛的育种改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有27个蛋白点、共20种蛋白质存在1.5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它们是肌钙蛋白T1、肌钙蛋白I2、肌钙蛋白T3、肌红蛋白、血红蛋白α链、血红蛋白β链、肌球蛋白轻链1、肌球蛋白轻链2、肌球蛋白轻链6B、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肌肉型磷酸甘油酸酯变位酶、热休克蛋白B1、磷酸丙糖异构酶1、肌节蛋白、蛋白酶体1α亚基、硫氧还蛋白、细胞膜孔蛋白、细胞色素C6B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u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1。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并非所有差异表达蛋白质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其蛋白质相对表达量一致,热休克蛋白B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1的蛋白质表达情况与它们的mRNA表达情况相反。这可能是由于这些蛋白质存在翻译后修饰作用或其他必要的生物学功能而造成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涉及到糖酵解、糖异生、糖原异生、果糖以及甘露糖代谢、肌醇磷酸盐代谢、嘧啶代谢、钙信号传导、谷胱甘肽代谢、肌纤维成长、应激反应、氧化还原修复等生物学通路。因此,脂肪沉积能力受到以上通路的影响,而在本研究中被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则可能在这些通路中起到影响脂肪沉积的关键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12-01)
邱峥艳,孟纪伦,芦春艳,刘博洋,张永宏[9](2011)在《草原红牛与中国荷斯坦牛GHR基因多态性及与产奶性状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旨在分析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选用30头草原红牛与14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该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位点用SPSS软件分析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HR基因外显子10的扩增产物被限制性酶BsaH I酶切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经电泳检测显现AA、AB、BB 3种不同的基因型。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AA型个体乳脂率显着高于BB型(P<0.05),AA型个体的体细胞数显着低于AB型个体(P<0.05),AA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可显着提高个体的乳脂率,降低个体体细胞数,为中国荷斯坦牛的早期选种选育、改善乳品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1年13期)
梁术奎[10](2010)在《赤峰市中国草原红牛的保种与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草原红牛是一种珍贵的北方肉牛品种自然资源,具有产肉量高,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对发展赤峰市畜牧业经济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回顾了草原红牛在赤峰市的历史,详细分析了其现状,系统地阐述了草原红牛保种的必要性,并归纳了对草原红牛的保种途径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0年04期)
中国草原红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比测定了中国草原红牛与含有50%红安格斯血的中国草原红牛公牛在18月龄时的体尺和体重指标。结果显示:中国草原红牛导入50%红安格斯牛基因后,18月龄时的体重增加了41.76 kg、全期日增重提高0.08 kg、胸深增幅12.09%、胸宽增幅4.74%、腰角宽增幅14.00%、尻长增幅1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草原红牛导入50%红安格斯牛基因后,增重速度显着提高,体型趋近于肉用品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草原红牛论文参考文献
[1].吕阳.ACSL3基因对中国草原红牛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遗传多态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
[2].吴健,张国梁,于洪春,李旭,秦立红.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导入红安格斯牛基因后发育性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
[3].王晓楠,东雪,徐静,单雪松.草原红牛和中国荷斯坦牛肌肉组织SSH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
[4].刘基伟,祁宏伟.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当代畜牧.2015
[5].张国梁,李旭,吴健,秦立红,刘基伟.关于中国草原红牛发展的思考[J].吉林畜牧兽医.2013
[6].郭振刚,张立春,曹阳,于永生,罗晓彤.中国草原红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3′-UTR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3
[7].盖文俊,盖中民,周彦春,苏红艳,韩青.中国草原红牛吉林系来源概述与发展展望[J].吉林畜牧兽医.2012
[8].姜昊.中国草原红牛与长白山黑牛眼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
[9].邱峥艳,孟纪伦,芦春艳,刘博洋,张永宏.草原红牛与中国荷斯坦牛GHR基因多态性及与产奶性状相关性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1
[10].梁术奎.赤峰市中国草原红牛的保种与改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