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增暖论文-吴润琦

全球增暖论文-吴润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球增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极端高温,全球增暖,未来预估,保守估计

全球增暖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研究揭示历史0.5℃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极端高温变化可作为未来预估保守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其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以内。其后,对全球平均表面温度上升0.5℃所带来的气候影响的研究成为《巴黎协定》后科学议程中的热点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利用区域或全球模式预估结果研究1.5℃相对于2℃所能避免的气候影响,然而由于气候模式自身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模式预估结果的可靠性仍需进行考量。(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09期)

苏勃,高学杰,效存德[2](2019)在《IPCC《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中,冰冻圈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近几十年来气候变暖已引起全球冰川、冻土、积雪和海冰等冰冻圈要素加速退缩,进而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产生了深远影响。2018年10月,IPCC在韩国仁川公布了《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SR1.5)。报告较系统地呈现了关于全球1.5℃温升目标的基本科学认知,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及消除贫困目标下加强全球响应的路径。在冰冻圈相关内容方面,报告呈现了有关全球1.5℃和2℃温升下冰冻圈(主要是海冰和多年冻土)变化及其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圈影响的一些亮点结论,还关注了全球1.5℃和2℃温升下冰冻圈相关的气候变化热点(区)和地球系统临界因素。报告指出,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冰冻圈及其相关要素和热点(区)面临的风险将不断增加,但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而不是2℃或更高时的风险将大大降低。(本文来源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吴润琦[3](2019)在《全球增暖1.5℃/2.0℃下中国极端气候事件响应的精细结构及高敏感区的甄别》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巴黎协定》约定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相对工业革命前升幅控制在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之内,0.5℃增温幅度的差异会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目前对于中国地区的认识仍然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WRF对CESM Low Warming试验数据(以下称LW数据集)进行动力降尺度研究,获得1.5/2.0℃增暖下我国气候响应的高分辨率数据,并使用CN051作为观测数据集,评估模式性能;同时利用CESM LW数据集和WRF动力降尺度数据,研究了中国区域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在1.5/2.0℃情景下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中国在0.5℃增暖幅度差异下极端温度/降水事件的高敏感区。温度指数的历史模拟结果表明,除绝对阈值的极端温度指数(TR、ID、FD)外,偏差校正后的WRF结果比原始CESM结果更接近观测数值。CESM未来模拟的结果表明,0.5℃的增温幅度差异对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影响最大,其中东北、华北地区将经历更强且更频繁的极端高温事件;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主要受极端低温事件的影响,表现为极端低温事件强度的增强和持续时间的缩短。华北、西北、东北、华东、华中地区在WRF模拟中对极端温度的的响应最为敏感,其中华北地区夏季将发生更强且更频繁的极端高温事件,而该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强度的变化也会更大;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受夏季极端气温的影响,表现为夏季极端气温增强,极端高温事件较全国平均水平更多,以及极端低温事件更少;东北地区受极端低温事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极端低温事件持续减少但强度增大;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是WRF模拟中新出现的敏感区域,主要表现为夏季极端温度强度增强、持续时间增长。WRF和CESM的历史模拟结果都表明,模式对降水的模拟性能比温度要差,但WRF相对CESM的模拟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Prcptot、R10mm和R20mm等极端降水指数中,WRF数据更接近观测值;对Rx1day和Rx5day等指数,虽然WRF模拟结果具有较大的空间相关系数,但是均方根误差均比CESM大,这主要是因为WRF高估了华南和华东地区的极端降水。通过对CESM未来模拟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中国东部、西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在2.0℃升温阈值下,将发生更严重的极端降水,其中华东地区极端降水强度显着增加,强降水增多,连续降水增多;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强度变化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极端降水的发生频率也将更高。WRF的模拟结果则显示,青藏高原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是对极端降水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其中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强降水增强且增多,持续性降水也增多;东北地区极端降水强度也将更高,同时极端降水也将发生得更加频繁;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强降水量变化占总降水量变化的比例较高,这将导致当地在21世纪末会遭遇更多的强降水的侵袭。值得注意的是,1.5℃/2.0℃增温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大多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说明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十分复杂。(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云翔[4](2019)在《全球地表温度数据的改进以及增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地表温度数据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之一,目前只有少数的数据机构研发了独具特色的全球陆地表面气温数据集、海洋表面温度数据集和全球地表温度数据集。近几年,中国研发了整合的、均一化的全球陆地表面气温数据集(C-LSAT)。基于C-LSAT,改进该数据集,更新和完善陆地表面气温数据集,进一步增加陆地区域数据的数据采样。进一步,将陆地气温数据(C-LSAT1.3)与美国NOAA/NCEI发布的海表温度数据(SST)ERSST.v5的融合,研制了一个新的全球地表温度数据集CMST(China Merged Surface Temperature)。首先与国外的全球陆地表面温度数据集对比,改进后的全球陆地表面气温数据集(C-LSAT1.3)新增很多站点,与国外的陆地表面温度数据集GHCN-v3、CRUTEM4和Berkeley相比,C-LSAT1.3在时空覆盖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在其数据不足的地区补充更多站点,在其数据较多的地区虽然站点个数不是最多的,但是有效格点是最多的。其次通过与其他的全球地表温度数据集进行对比,全球地表温度数据集CMST在全球海洋/陆地的资料覆盖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百年时间尺度(同上),全球、半球尺度的地表温度年际变化、趋势变化等方面,CMST与其他已有全球地表温度数据集结论基本一致:上世纪(1900-2017年)的全球变暖趋势为0.086±0.006℃/10a。对一些特定区域(例如,亚洲)的气候变化特征的描述方面,CMST有比较好的表现。进一步对比分析1900-2005年全球地表温度数据集与CMIP5(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的27个全球气候模式的历史模拟结果,发现CMST与全体模式的集合平均值MAM(Mean All Models)有比较好的一致性。针对亚洲地区,通过对比泰勒图及各种统计参数,发现一些模式很好地、稳定地模拟出观测序列的变化特征。系统比较了筛选出的模拟效果较好的9个模式的集合平均值MT9(Mean Model Top 9)与全体模式的集合平均值MAM。分析结果表明:亚洲区域增暖趋势可能被多数模式高估了,这就导致亚洲区域温度长期趋势以及变化幅度被MAM过高估计,优选的模式集合MT9显然比MAM更接近于观测值。最后分析1998-2012年间(所谓的“全球增暖趋势减缓”期间)以及1998年以来的温度变化。通过全球陆地表面气温数据集发现,1998-2017年全球平均陆地表面气温趋势比长时间尺度(1951-2017,1900-2017)的趋势更大。在长时间尺度,各数据集的温度趋势差异很小。通过全球地表温度数据集发现,与国外数据集相比,虽然百年时间尺度全球地表温度变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自1998年以来最近的变暖趋势略有增加。检验表明,新的全球陆地表面气温数据集(C-LSAT)与其他全球陆地表面气温数据集相比,1998-2012年的变暖趋势更大;CMST计算得到的1998-2012年期间的趋势与采用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集以和采用卫星和其他类型的观测数据补缺过的全球数据集,其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温趋势更加接近。显然,过去所谓的“全球增暖趋势减缓”很可能仅仅是由于空间数据覆盖不足而产生的表象而已。(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胡晓明,蔡鸣,杨崧,Sergio,A.SEJAS[5](2019)在《大气温度反馈的机理及其对全球增暖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和地表之间热辐射交换引起的地气温度耦合(即大气温度反馈)是影响地表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因子.文章旨在阐述大气温度反馈机理,讨论影响其强度和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并以全球变暖为例,论述大气温度反馈如何与外强迫和气候反馈过程耦合最终对全球增暖产生贡献.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利用地表反馈响应分析方法,计算大气温度反馈核,以此来阐述大气温度反馈的物理机制及其强度的空间分布与气候态温度、水汽和云水含量空间分布的关系,以及全球增暖加速期间大气温度反馈对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增加的贡献.分析表明大气温度反馈过程主要通过与气候系统外强迫和内部过程的耦合作用,将各独立过程引起的地表能量收支异常信号放大.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反馈显着放大了CO_2浓度升高、冰雪融化、水汽含量增加和海洋热量吸收减缓引起的地表增暖,削弱了云量增加引起的地表降温效应.同时,也放大了地表潜热通量增加造成的地表冷却效应.从全球平均结果来看,全球快速变暖前后,尽管外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引起的全球平均总地面直接能量通量扰动为负,但大气温度反馈造成的全球平均总地面能量通量扰动却为正,且后者幅度远大于前者,这导致全球平均总地面净能量通量扰动正异常.由此可见,大气温度反馈对全球变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赵宗慈,罗勇,黄建斌[6](2019)在《全球增暖1.5℃的再思考——写在SR15发表之后》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秋季IPCC发布了《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简称SR15),报告中指出: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需要社会各方进行快速、深远和前所未有的变革。并且说明:与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相比,限制在1.5℃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益处,同时还可确保社会更加可持续和公平。本文将进一步再思考以下几点:(1)升温1.5℃特别报告与AR5人类排放的设计的对比,即对比全球增暖1.5℃与人类排放的设计以及可能(本文来源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崔国辉,任颖[7](2018)在《IPCC第48次全会审议通过《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崔国辉 通讯员任颖报道10月1日至6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8次全会在韩国仁川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决策者摘要并接受了报告全文。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该(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8-10-09)

潘希[8](2018)在《IPCC第六次报告将关注“全球1.5℃增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广州6月26日讯(潘希)“第六次评估报告于2015年正式启动,计划于2022年全部完成,周期内将编写叁个工作组报告、综合报告和‘全球1.5℃增暖’‘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气候变化与陆地’叁个特别报告及2019年修订方法学报告。”IPCC主席(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06-27)

王涛[9](2018)在《全球增暖1.5℃和2.0℃下El Ni(?)o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在全球升温阈值1.5℃/2.0℃下(相对于工业革命前)的模拟结果及其20世纪历史模拟结果,研究了全球变暖1.5℃/2.0℃情况下El Nino的振幅、周期及频次变化特征,并探究了热带大气的响应。最后,探讨了全球变暖1.5℃/2.0℃下两类El Nino事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全球增暖1.5℃/2.0℃下El Nino关键区对全球增暖的响应存在差异,表现出从西至东增温逐渐加快的趋势。全球增暖1.5℃/2.0℃对ENSO周期无显着影响,但振幅显着增加,并有向东扩展趋势。现代期(1976-2005年)中,观测与模拟的极端和中等E1 Nino事件发生频率相当,增暖1.5℃情景下极端El Nino事件的频率是现代期的1.5倍,增暖2.0℃情景下极端El Nino事件的频率是现代期的2.3倍。增温会导致极端El Nino事件频率增加,频率呈非线性增长,增暖2.0℃相对增暖1.5℃下的0.5℃增温可能导致极端ElNino事件发生的频率更快。但1.5℃和2.0℃情景中,极端和中等El Nino事件的之和和现代期相当。(2)全球增暖1.5℃/2.0℃情景下,热带太平洋东、西向海平面气压梯度减小,赤道中东太平洋低层纬向东风减弱,西风异常增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沃克环流呈减弱趋势。沃克环流强度的变化和全球增暖有关,但中心位置基本不变,变化的主体在低层风场的上升运动,增暖2.0℃情景相对于增暖1.5℃情景各要素变化更强烈。中部型El Nino事件相对于东部型El Nino事件其对应的沃克环流的上升支更强,而东部型El Nino事件对应的沃克环流的范围更广。中部型和东部型El Nino事件中各环流系统在现代期、增暖1.5℃和增暖2.0℃下的中心位置没有明显改变,但强度变化较大,中部型和东部型El Nino对流场的影响在强度和空间上不对称。(3)增暖1.5℃/2.0℃情景下东亚哈德莱环流和两类El Nino事件对应的次年中国夏季降水发生显着改变。增暖1.5℃/2.0℃情景下东亚哈德莱环流上升运动加强,增暖2.0℃相对增暖1.5℃下的0.5℃升温使其上升支发生更显着的增长。增暖2.0℃情景下,东部型El Nino事件次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发生了显着差异,现代期、增暖1.5℃和增暖2.0℃下中部型El Nino事件对应的次年中国夏季哈德莱环流强度均比东部型E1 Nino事件强,引起的降水异常较东部型El Nino事件多。现代期、增暖1.5℃和增暖2.0℃下850 hPa风场中菲律宾反气旋和西北太平洋的不同环流系统配合,影响孟加拉湾和西北太平洋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水汽输送,进一步影响中国夏季降水。西北及东北地区的水汽输送通道受遥相关型控制,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等高纬度地区。同时,500 hPa高度场对长江流域的雨带也有影响,会造成雨带的偏移以及降水的异常。(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谢星旸[10](2018)在《中国冬季极端低温特征及其在全球增暖1.5℃与2℃下的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961-2014年中国691个无缺测台站均一化气温数据,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CMIP5气候模式数据,计算极端低温指数,通过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对中国冬季极端低温的变化特征和蒙古高压变化与其的联系,以及对在全球增暖1.5℃与2℃下中国全年和冬季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冷昼日数、冷夜日数、霜冻日数以及冰冻日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下降趋势较为明显的区域集中在东北南部、华北、西北东部、华东、华中、西南及高原地区,全国整体上下降幅度分别为-0.9d/10a、-1.7d/10a、-1.5d/10a和-1.4d/10a。最低气温极大值和最低气温极小值在全国范围内则主要呈现上升的趋势,全国整体上分别为0.4℃/10a和0.6℃/10a;极端低温天数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后期呈现波动状,随后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06年左右以后其下降趋势较之前有所减缓,是对全球变暖减缓背景下的气候响应。(2)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极端低温天数与蒙古高压强度、面积变化呈正相关,极端低温与蒙古高压强度、面积变化呈反相关,相关性较显着的区域集中在东北北部、西北东部、华中以及西南地区。当蒙古高压偏强,面积偏大时,欧亚大陆的气压呈明显的正距平,高层东亚大槽加深,脊加强,西伯利亚地区对应有下沉运动,从而使得近地面气温降低,偏反气旋异常继而能引导北方高纬地区偏冷空气南下,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降温,严重的地区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而蒙古高压强度偏弱,活动面积偏小时,对我国冬季气温与极端低温的影响较小。(3)以全球1850-1900年作为基准期,RCP4.5情景达到增温1.5℃的时段为2017-2036年;达到增温2℃的时段为2037-2059年;RCP8.5情景达到增温1.5℃的时段为2016-2030年:达到增温2℃的时段为2031-2044年。全球增暖1.5和2℃时段内中国平均气温的增暖幅度大于1.5和2℃,表明中国的增暖程度超过全球平均。全球增暖1.5℃及2℃情景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在全国范围内均呈现上升,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大于平均气温及最高气温,中国北方及高原的增暖程度大于南方,增暖最显着的区域集中在西北以及高原地区;冬季气温增幅大于全年,且增幅具有更大的地域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全球增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中,冰冻圈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近几十年来气候变暖已引起全球冰川、冻土、积雪和海冰等冰冻圈要素加速退缩,进而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产生了深远影响。2018年10月,IPCC在韩国仁川公布了《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SR1.5)。报告较系统地呈现了关于全球1.5℃温升目标的基本科学认知,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及消除贫困目标下加强全球响应的路径。在冰冻圈相关内容方面,报告呈现了有关全球1.5℃和2℃温升下冰冻圈(主要是海冰和多年冻土)变化及其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圈影响的一些亮点结论,还关注了全球1.5℃和2℃温升下冰冻圈相关的气候变化热点(区)和地球系统临界因素。报告指出,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冰冻圈及其相关要素和热点(区)面临的风险将不断增加,但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而不是2℃或更高时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球增暖论文参考文献

[1]..研究揭示历史0.5℃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极端高温变化可作为未来预估保守估计[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2].苏勃,高学杰,效存德.IPCC《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解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

[3].吴润琦.全球增暖1.5℃/2.0℃下中国极端气候事件响应的精细结构及高敏感区的甄别[D].南京大学.2019

[4].云翔.全球地表温度数据的改进以及增暖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

[5].胡晓明,蔡鸣,杨崧,Sergio,A.SEJAS.大气温度反馈的机理及其对全球增暖的贡献[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6].赵宗慈,罗勇,黄建斌.全球增暖1.5℃的再思考——写在SR15发表之后[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

[7].崔国辉,任颖.IPCC第48次全会审议通过《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N].中国气象报.2018

[8].潘希.IPCC第六次报告将关注“全球1.5℃增暖”[N].中国科学报.2018

[9].王涛.全球增暖1.5℃和2.0℃下ElNi(?)o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10].谢星旸.中国冬季极端低温特征及其在全球增暖1.5℃与2℃下的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标签:;  ;  ;  ;  

全球增暖论文-吴润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