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阻尼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4C,Mg复合材料,B4C颗粒,反应浸渗法,显微组织
阻尼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齐冠然[1](2019)在《反应浸渗法制备电动机用B_4C颗粒增强Mg复合材料的组织及阻尼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B_4C颗粒与Mg锭为原材料,采用反应浸渗法制备B_4C质量分数为30%的电动机用B_4C/Mg复合材料,分析和测试不同制备温度下材料的组织结构与阻尼性能。结果表明:不规则形状的B_4C颗粒均匀分布于B_4C/Mg复合材料的基体中,未形成宏观孔洞。在B_4C颗粒边缘形成一层由碳化物与硼化物构成的白色物质。与基体材料Mg相比,B_4C/Mg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明显提高。随应变幅度增加,B_4C/Mg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制备温度越低,材料的阻尼性能越好。Cranato-Lücke曲线在有限应变振幅内呈直线变化。(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王云思,段东平,杨占寿,牛瑞龙,闫方甲[2](2019)在《SiCp/M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尼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搅拌铸造法在真空度为200 Pa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含有微量氧化物的SiCp/Mg复合材料,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动态热机械分析等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Cp/Mg复合材料基体晶界处分布着附着有氧化物的网状结构,且随着SiCp含量的增加,网状结构增多,且分布更加分散。此结构增大了位错密度和晶粒界面滑移,位错脱钉和界面滑移在振动过程中耗能量增大,因此所制备的SiCp/Mg复合材料具有理想的阻尼性能。(本文来源于《盐湖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杨智雄,石敏,黄惜春,任春雨[3](2019)在《约束阻尼层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声辐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层合阻尼板在刚强度比、减振降噪上具有显着的优势,但关于振动致声问题研究还不充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不够准确高效。为此基于分层理论的连续壳单元和叁维弹性理论的体单元建立一种混合有限元模型,结合声学无限元技术分析层合阻尼板的振声特性。采用连续壳单元离散约束面板及层合板,用体单元离散阻尼层,2种单元均为8节点叁位移自由度,因此面板、阻尼层以及基板之间有很好的位移协调性。通过算例校验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讨论了面板厚度、阻尼层厚度及位置、铺层角度对均方振速和辐射声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可以准确分析层合阻尼板的声辐射问题,计算得到的声辐射影响规律可以为该结构的低噪声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闫盛宇,梁森,郑长升,陈新乐,王玲[4](2019)在《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结合性能,满足其叁维力学性能可设计性的要求,提出了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结构,开发了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其中阻尼材料的硫化温度和时间与预浸料内树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相同。采用改进的锁式缝合方法缝合铺层后的预成型体,使用热压罐制备出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试件。对试件进行了层间剪切试验、自由衰减试验、拉伸破坏试验,结果表明:阻尼性能与最大拉伸力随着针距的增大而增大,层间结合性能随针距的增大而变差。其中,在阻尼层厚度为0.1 mm的情况下,改变针距,缝合后材料的相对阻尼比为2.16%~2.92%,拉伸强度为412.9~427.4 MPa,层间结合强度为6.12~7.91 MPa。该研究可为对叁向力学性能有要求的复杂受载大阻尼复合材料构件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永凯,张拓,赵秀英,赵伟,李晓林[5](2019)在《碳五石油树脂/氯化丁基橡胶复合材料的阻尼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并结合实验研究了碳五(C_5)石油树脂/氯化丁基橡胶(CIIR)复合材料的阻尼机理。分子模拟研究表明,随着C_5石油树脂用量的增加,C_5石油树脂/CIIR复合体系的自由体积分数和均方位移逐渐减小,结合能逐渐增大,均方回转半径增大,表明CIIR与C_5石油树脂间的相容性较好,分子链堆砌密实,从而限制了CIIR大分子链的运动;同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损耗峰移向高温区域,有效阻尼温域拓宽。结合模拟分析和接触角实验结果证实,C_5石油树脂与CIIR之间的范德华作用力对提高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起到了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孙成,宋春生,刘星宇,黄昱翔[6](2019)在《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研究现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综述旨在收集有关复合材料阻尼的现有文献。综合回顾实验与数值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复合材料阻尼特性问题,主要从实验表征、影响阻尼特性的参数、阻尼特性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和讨论。虽然目前为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还没有被广泛开发,但它有潜力通过改变组分、几何结构和边界条件来调整阻尼。最后,基于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和进一步研究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李菁瑞,江学良,李栋辉,马鹏飞,陈明轩[7](2019)在《增塑发泡聚氨酯复合材料吸声性能及阻尼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本文通过热压发泡法制备了一系列的增塑发泡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增塑发泡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内部产生了闭孔、开孔等泡孔结构;增塑剂提高了增塑发泡聚氨酯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损耗因子最高为1.08。声波能量在增塑发泡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孔洞中通过不断的反射被部分消耗掉;同时增塑聚氨酯复合材料阻尼性能提高,内耗增加,共同作用提高了增塑发泡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本文来源于《胶体与聚合物》期刊2019年02期)
本刊编辑部[8](2019)在《聚硅氧烷微球阻尼氯化丁基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授权公告号:CN 106750687B授权公告日:2019年4月30日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发明人:王锦成、杨思远、南子婧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硅氧烷微球阻尼氯化丁基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原材料组分和用量如下:氯化丁基橡胶100,聚硅氧烷微球5~20,纳米氧化锌1~2,轻质氧化(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郑天禄[9](2019)在《螺旋桨用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复合材料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船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复合螺旋桨就是复合材料在船舶领域的一种典型应用之一。在水下工作时,螺旋桨叶片表面会产生脉动压力,导致叶片振动向外辐射噪声。与传统金属螺旋桨相比,复合材料螺旋桨具有优良的阻尼性能。然而随着侦测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军事力量的提升,目前一般的CF/EP复合材料螺旋桨的阻尼性能已无法满足舰船的隐蔽性。因此,通过多种纤维增强的方法来增进复合材料螺旋桨的阻尼性能,对提高舰船的隐蔽性及设计低噪声的螺旋桨意义重大。本文将实验与有限元法(FEM)相结合,根据测量单种纤维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计算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与FEM方法相结合,对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及桨叶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最后对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螺旋桨叶尖振幅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减振降噪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测量了叁种单一增强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计算了纤维角度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阻尼性能与纤维角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铺层混杂和不同纤维混杂的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确定了复合材料螺旋桨的叁种混杂纤维体系CF/CF/GF、CF/CF/KF、CF/KF/GF、以及铺层结构[±60/±30/0]铺层。其次利用CFD方法,分别采用RNG k-e湍流模型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螺旋桨的表面压力分布情况和流域内的压力场、速度场以及流线情况。利用水动力性能计算的结论,使用FEM方法,进行了在设计转速系数条件下叁种混杂纤维螺旋桨的受力分析,校验其是否满足螺旋桨强度要求。经校验叁种混杂纤维体系均能满足强度要求。最后利用CFD与FRM方法相结合,完成了同一工况下纯CF螺旋桨和其他满足螺旋桨机械性能要求的叁种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流固耦合计算,提取了螺旋桨叶尖的振幅,与纯CF螺旋桨进行了对比,发现CF/KF/GF混杂纤维螺旋桨叶尖振幅相较于CF单种纤维螺旋桨衰减最大,可达-4.085dB。(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陈禹伽[10](2019)在《双尺度叁维网络Ti_2AlC/Mg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阻尼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AZ91D镁合金作为基体,利用预制体浸渗镁液方法制备双尺度叁维网络Ti_2AlC/Mg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总结分析了其强化和阻尼产生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理论模态分析研究并优化了双尺度多孔叁维网络陶瓷板的结构,设计了相应的预压及烧结模具,形成相应的预压成型及烧结工艺。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镁液负压辅助浸渗工艺及相关参数,最终制备出双尺度叁维网络Ti_2AlC/Mg基复合材料。分析双尺度多孔叁维网络Ti_2AlC陶瓷板及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可知,陶瓷板微观孔洞弥散连通且具有足够强度,可以作为镁液浸渗的骨架;复合材料组织均匀,含有少量盲孔,每处基体镁合金的四周都由Ti_2AlC陶瓷增强相环绕且界面结合良好。由界面处EDS线扫结果及选区元素分析可知,镁液成功浸渗入Ti_2AlC陶瓷相的极细孔隙中,且两相界面未发生任何反应。复合材料相对于基体镁合金抗弯性能有一定提升,镁基体及陶瓷提供了较好的强度及韧性的协同,但是少量存在的盲孔影响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相对镁基体具有更高的存储模量,在可供应用的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内耗值与镁合金基体相当。复合材料的主要阻尼机制可归结于其界面阻尼、位错阻尼及Ti_2AlC陶瓷相中的弯折带对于应变能的消耗。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模型重构并对其等效模量进行有限元预测,计算结果为31.25GPa。利用有限元分析进一步优化增强结构、提高叁维多孔陶瓷孔隙率并改善浸渗工艺有望进一步提高镁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及阻尼性能。(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阻尼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搅拌铸造法在真空度为200 Pa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含有微量氧化物的SiCp/Mg复合材料,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动态热机械分析等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Cp/Mg复合材料基体晶界处分布着附着有氧化物的网状结构,且随着SiCp含量的增加,网状结构增多,且分布更加分散。此结构增大了位错密度和晶粒界面滑移,位错脱钉和界面滑移在振动过程中耗能量增大,因此所制备的SiCp/Mg复合材料具有理想的阻尼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尼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齐冠然.反应浸渗法制备电动机用B_4C颗粒增强Mg复合材料的组织及阻尼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2].王云思,段东平,杨占寿,牛瑞龙,闫方甲.SiCp/M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尼特性研究[J].盐湖研究.2019
[3].杨智雄,石敏,黄惜春,任春雨.约束阻尼层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声辐射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2019
[4].闫盛宇,梁森,郑长升,陈新乐,王玲.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5].赵永凯,张拓,赵秀英,赵伟,李晓林.碳五石油树脂/氯化丁基橡胶复合材料的阻尼机理[J].合成橡胶工业.2019
[6].孙成,宋春生,刘星宇,黄昱翔.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研究现状与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7].李菁瑞,江学良,李栋辉,马鹏飞,陈明轩.增塑发泡聚氨酯复合材料吸声性能及阻尼性能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19
[8].本刊编辑部.聚硅氧烷微球阻尼氯化丁基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橡胶科技.2019
[9].郑天禄.螺旋桨用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10].陈禹伽.双尺度叁维网络Ti_2AlC/Mg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阻尼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