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大》,我最喜欢的刊物

《新疆人大》,我最喜欢的刊物

一、《新疆人大》,我喜爱的刊物(论文文献综述)

邬晨辉[1](2021)在《来华外籍人士社会参与的梯度特征及其补偿效应 ——以义乌阿拉伯人为例》文中指出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王文静[3](2019)在《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问题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诗尽管已走过百余年,但是相较历史悠久的古体诗歌,中国新诗面对的价值低估和经典性质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之中,新诗的价值更是受到学理和“非学理”的质疑和否定。就百年中国新诗来说,现代新诗经典的确立及其经典性的合理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步获得认可,而当代新诗的经典性问题则仍颇具争议。正因如此,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地展开,一方面是对目前新诗研究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当代新诗“经典性”问题的提出,也是确认当代新诗价值、接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的一条路径。深入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考察我们对诗歌传统和经典传统的认同与借鉴,同时也对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新诗鉴赏和批评的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时代读者对诗作的审美和情感认同等等,都是引发和推动新诗经典生成的既有成规。毫无疑问,新诗史着作的汰洗、新诗批评的引荐、新诗选本的遴选以及新诗教育的推介是当代新诗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这也就意味着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存有一定的共性,这使得立足整体,将当代经典新诗的生成及其经典化过程放置在当代文学整体发生与发展轨道之中,以凸显当代新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阶段性历程的共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针对新诗经典问题的宏观性考察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具体当代诗人及其诗作的经典性上。除经典生成的共性推动力以外,当代新诗发展过程中既成经典的独特性也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评价是在个人审美接受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经典的形成需要群体和时代的认同。在涉及新诗经典的研究中,仅凭借定性分析即通过个人阅读和技术分析或历史求证等方式的研究方法,用以指认当代新诗哪些是经典而哪些不是经典,似乎还欠缺充分的说服力。经典是历史形成的,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佐以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背景研究、宏观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呈现当代新诗接受和经典化过程。明确何为当代经典新诗是实现当代经典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研究的基础,需要借助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这也为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当代新诗经典化历程的宏观阐释必然要与具备代表性的经典新诗人及其诗作的个性特质相结合,二者构成了当代新诗经典化研究的完整脉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深入1950-60年代新诗的经典性研究,以文学史对这一时段新诗发展的评述方式作为考察的切入点具备合理性。对1950-60年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客观上占据相对充足的审视时间和阐释空间,不同时代的文艺判断标准和文学史书写标准下,涉及1950-60年代新诗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维度,表现出明显的变动性与差异性。文学史叙述的推动使这一时期诸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新诗人及其诗作的接受过程乃至经典化过程逐步明晰。“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诗经典构成中最重要的版图之一,它在当代新诗近70年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起承转折的重要地位。“朦胧诗”的文学史化和语文教科书化加速推进着朦胧诗人及其诗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新诗批评之于“朦胧诗”的命名、崛起、发展及至接受过程的持续参与,使其成为推动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人及其诗歌迅速经典化的核心力量。“朦胧诗”的即时经典化一方面带来针对其命名合理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也造成这样一个被沿用的文学史概念边界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诗人食指的新诗史位置的反思正是由此而来。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在对“朦胧诗”的“反叛”中,决绝地张扬着自我的现代新诗主张,在延续朦胧诗人对此前固定的、统一化的诗歌书写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反拨之外,更以个性鲜明的诗新观念与创作实践推动着中国新诗在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第三代”诗人的新诗观及其透过诗歌文本进行的新诗理念建设,无疑成为促成其文学史化以及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以高昂的先锋精神重振新诗活力并实现对“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是“第三代”诗歌走向经典化的因由,也是价值,而其文化“遗症”也造成新世纪以来新诗创作对“民间”这一概念的某种误解。新世纪诗歌以写作主体的大众化为表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逐渐开掘和建设着大众诗歌美学。“网络诗歌”在为当代新诗引入新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诗歌“怪象”乃至“乱象”。正因如此,呼吁“深度化写作”以召回新诗创作、鉴赏及批评的“经典意识”,在当前文化语境下亟待提倡。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深入阐释,除增强对当代新诗的总体发展状态的清晰化认知以外,在对部分既成经典新诗的经典性反思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被遮蔽的优秀新诗的发现与补充。这要求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要客观呈现并关照已经成为经典的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的客观事实,同时更要以发掘的心态努力寻找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沧海遗珠。

张嘉欣[4](2018)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革故鼎新、承上启下、反思与重构并存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各个领域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体制,消除文化大革命对教育、文化领域的消极影响,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历史知识便显得尤为必要。历史通俗读物做为传播历史知识最为普遍的载体,得到了国家与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于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通俗读物编写出版的高潮。史学工作者秉承着材料上尊重史实,内容上简明扼要,情感上宣传爱国主义的原则,在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新编写数量大概有一千多种,体裁包括史话体、传记体、故事体、问答体、图解体、历史散文、游记多种形式,种类包括通史类、断代史类、历史常识类、文化知识类、中国革命史类、地方史类、民族史类、中外人物传记类、文物遗产类、经济科技史类等。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要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就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将读物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市场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4年进行的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为广大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出版树立标杆的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对历史通俗读物的关注,推动了优秀读物的出版发行。以“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为代表的大规模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达数千万,覆盖职工、农民、青年、少年儿童等不同职业年龄人群,配有专题讲座、书刊评介、读书演讲、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研讨、论文答辩等辅助形式,设有专门评价激励机制。有效的保证了阅读效果,加快了历史通俗读物向大众的传播速度。同时,在全面改革的浪潮中,图书发行机制开始多样化,地方出版社自主性增强,民营书店、个体书摊兴起。在自负盈亏的体制下,图书发行销售机构加强了对新出版读物的宣传,并通过参加各种书市、书展多渠道促进读物尽快流向读者。从上百万的发行量和再版量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阅读者多,社会需求旺盛;从现有的报纸杂志书评对这些读物的好评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质量较高,影响力大;从读书活动等普通读者的反馈资料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在受众中流传广,推动了历史知识在民间的普及。

顾磊[5](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刘俊平[6](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贺姗姗[7](2014)在《反抗的诗魂 ——七十年代民刊《今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今天》民刊以及“今天”诗人、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反抗”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探究与文本分析来深入探究《今天》,以期回到当时的文学现场,透视其在特殊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尴尬生存境遇及诗人们在这种境遇中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特质。本文中所论及的《今天》诗歌包括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版的《今天》文学刊物9期及其停刊后所编发的三期文学资料和文学丛书四种,另外还涉及了大量文革地下诗歌如食指的诗、依群的诗和部分白洋淀诗歌。因《今天》在创刊前就已明确了“将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公诸于众”的编选策略,故这些诗歌不仅是《今天》诗歌的先声和基础,更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绪论中主要对《今天》在海内外学界的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爬梳整理工作,并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采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今天》诗歌进行精神溯源,分析其在当时文化语境中的边缘性特征,并对其“文化反抗英雄”的身份进行重新观照和解读。第二章则在文本细读与理论探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食指、北岛、芒克、舒婷这四位不同向度反抗者进行具体分析,探究《今天》诗人的反抗精神特质,并在“反抗者”的整体观照和共同命名中挖掘诗人各自的精神特征和风格差异。第三章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文本,探究《今天》诗人独特的反抗话语模式,从而对其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审美特征作出系统阐释。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今天》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并阐述其民刊策略、民间立场对中国新时期诗歌发展的深远影响。

刘杰诚[8](2013)在《六十年圆一梦——《金猴与黄帝》获奖感言》文中指出在这春风荡漾,万物复苏的清明节,我们来到黄陵,公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心情非常愉快,同时看到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您撰写的《金猴与黄帝》作品,在黄帝主题文学作品征文活动中,荣获小说类优秀作品奖。恭贺您!"我特别高兴,因为这是我六十年圆一梦,在此我首先对陕西省政府、中国作家协会等评奖单位和专家表示深切的感谢!对培育我成长的中国共产党和陕西的父老乡亲们表示深切的谢

刘希云[9](2013)在《“自由派”作家的抗争与无奈 ——以《现代评论》、《新月》为考察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力图在还原历史语境和自由主义文学的创作生态的基础上,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以《现代评论》和《新月》两份刊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自由主义文学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期发展和演化的历程,阐释其在时代文化发展演变的大潮中、在左翼文学和民族主义文学的双重挤压下,坚持文学的独立性,坚守人生的艺术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遭遇的各种尴尬、无奈所显示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一章写的是《现代评论》的创刊,背景是1924年北京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文化走向所发生的变化,正是在这个背景上,一群自由主义者聚合起来,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守护他们的理想。第二章论述的是《现代评论》的文化选择,其坚持理性主义文化立场,是对五四的启蒙主义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他们固有的梦想的守护。第三章对发表在《现代评论》上的文学创作进行了考察,通过原始材料的解读,揭示了他们人生与艺术并重的追求,从中不难看出这些作者对文学与人生理想的某种坚守。第四章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如善后会议、陈鲁之战、三一八事件,分析这群自由主义者所遭遇的艰难,最后以刊物的无奈终结告终。但是,自由主义者并没有消沉下去,离开北京,他们又来到上海,创办了《新月》。第五章阐释的是《新月》的创刊,它是自由主义者的再集结。这次集结,应对的是新的危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中国出现的思想文化及其政治环境的变化。第六章谈新月派的文化选择,以胡适的《我们走哪条路》和徐志摩的《新月的‘态度’》为中心,分析新月派的政治态度和文学态度。第七章考察了《新月》上的文学创作,诗歌、戏剧、小说方面均达到的艺术高度,显示了他们文学守望的成就。第八章,以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胡适和徐志摩的论争、人权论战为例,谈新月派对时代的抗争,以及刊物最后的无奈终结。第九章以现代评论派和新月派为例,阐释自由主义文学的文学史价值。自由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追求,不同于左翼文学和民族主义文学,拒绝把文学视为党派政治宣传工具,因此创作出了一批审美价值较高的作品。本文总结了其创作给文学的健康发展带来的经验,那就是坚守文学的本体论,坚持在创作上以人为本,尊重作家的主体人格,从对文学的认识到创作取材到创作主体的姿态,都坚持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但是,由于30年代特殊的时代语境和创作生态,他们高蹈的自由主义理念和文学理想在现实中总是遭遇尴尬,最终无奈地进入文学边缘。

李朝霞[10](2010)在《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1950-1966年《美术》杂志及相关内容,探讨在“新中国的美术观”指导下的美术话语如何形成以及形成的机制,剖析这一时段中国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杂志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机关刊物,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美术界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团结全国的美术家,利用舆论工具为社会主义的新美术服务。新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其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文艺观,其理论话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逐步形成了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美术话语体系。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有政策性的引导、理论性的批评、组织策划的讨论、各种消息的报道。前后121期的刊物既体现了话语的丰富性,同时也呈现了话语的敞开方式以及难以避免的遮蔽现象。文艺的政治化是20世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国,这种政治化的文艺思潮直接依靠国家体制,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控下逐步形成,并左右着全国性的美术创作活动。也许,我们还不能用“百废待兴”这个词去看待新中国十七年的美术,但却可以用“破旧立新”一词说明这一时期美术思潮的基本性质。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时代,不仅国家政治体制变了,国家意识形态变了,在美术创作上,也面临着思想的大转变与创作方法的大统一,而《美术》杂志也就在新中国美术思想阵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思想具有横扫一切的趋势,而这时必然存在着适应与不适应,顺畅与不顺畅,配合与不配合,改造与不改造等诸种问题,这些都会通过话语的种种方式得以反映。本文从四个方面,即“话语平台”、“话语实践”(含三个部分——“大众化”、“民族化”与“科学化”)、“话语的敞开与规避”及“话语的生产与传播”,系统地梳理这一时期《美术》杂志在新中国美术的话语实践中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为新中国美术观的最初实践提供一个相应的历史阐释。第一章是“话语平台”,主要阐述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共有三小节:一是“五四”的新文艺观;二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三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观。“五四”新文艺是在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文艺形态,与马克思的阶级观及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密切相关;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来自前苏联,具有明确的阶级性与政党色彩;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是五十年代由毛泽东提出,其标志着无产阶级文艺观的中国立场。第二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面向大众,尤其是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文艺观,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就明确提出,建国后便全面推行,贯彻到美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其具体体现为创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同时推进工农兵美术创作活动,与“国画改造”运动相配合,重新讨论“雅”“俗”问题,美术创作开始朝向政治化,注重题材,强调主题,围绕形势,配合宣传。在大众化的美术运动中,美术也就成为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工具。因此,本章分三小节加以论述:一是“大众化”形象;二是“政治化”主题;三是“民俗化”方式。第三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新中国美术观”十分强调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自立,强调现代中国的国格自觉。建国伊始,当我们接受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一说,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民族主体性焦虑同样都很突出;紧接着,美术界又分别在中国画领域及西洋画领域开展对传统笔墨的问题讨论及油画民族化问题的讨论,追求美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社会主义话语和民族主体性话语相统一。因此,本章分四节加以论述:一是“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二是“现代彩墨”;三是“传统笔墨”;四是“意象油画”。第四章是“话语实践”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科学主义的思潮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几乎席卷20世纪的所有领域,“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提出请“赛先生”(science)来改造中国。科学,讲究事实与规律,而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除了崇尚写实精神外,也包含着意识形态化的技术问题讨论,并由此延及个人手法与创作风格,出现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因此,本章分两节加以论述:一是真实论与“写实性”;二是规律性与“典型”论。其中,引入一些典型的创作事例来分析论证。第五章是“话语的敞开与遮蔽”,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美术》杂志对王式廓、林风眠、石鲁三人作品的不同态度,来分析新中国美术观需要哪些美术话语。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培育现实主义话语;二是削弱个体性话语;三是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第六章是“话语的生产与传播”,主要论述美术话语的生产体制、生产方式、以及它的传播载体与传播策略。批评文本就是话语的产品形式,也是话语流行的主要载体。而《美术》杂志本身就是体制的产物,故其一方面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又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传播者,其编辑思想与编辑工作,既在领会并推行国家的文艺政策,又在上下沟通,引导全国的美术创作方向。因此,本章分三节加以论述:一是王朝闻的美术批评;二是“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三是《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二、《新疆人大》,我喜爱的刊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人大》,我喜爱的刊物(论文提纲范文)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内容界定
第一章 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学术前提
    第一节 经典意识与新诗经典的价值构成
        一、“经典”与新诗经典的判定标准
        二、意义·传播·需求:经典新诗的价值面向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化的独特性与既成性
        一、经典新诗生成的基本路径
        二、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
第二章 当代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
    第一节 当代新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的实证考察
        一、当代新诗人及其诗作收录状况总观
        二、台港澳新诗人及其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三、当代新诗人及诗作的发掘
第三章 文学史与1950-60 年代新诗经典性的确立
    第一节 新诗史表述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一、编写标准与1950-60 年代诗歌的文学史表述
        二、变动与差异:重写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第二节 1950-60 年代新诗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评价波动中的郭小川及其诗歌的经典化
        二、贺敬之的经典性确认及其诗的经典化
        三、闻捷与其《天山牧歌》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章 新诗评论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崛起的“朦胧”:新诗评论的引荐机制
        一、刊物推介与“朦胧诗”的出现
        二、新诗批评声音中“朦胧诗”的崛起
    第二节 朦胧诗人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一、由“异端”到“正统”:朦胧诗的接受状况
        二、北岛的经典性及其诗歌的“二度朦胧”
        三、《致橡树》、《神女峰》的经典性及其“舒婷化”
    第三节 再议“朦胧诗”:由命名谈及其边界
        一、命名的拆解:由“朦胧诗”到“今天诗派”
        二、何处安放“食指”:诗人郭路生的新诗史位置
第五章 新诗观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的新诗理念建设
        一、1986:现代诗群及其新诗“主义”论
        二、反叛与延续:“第三代”诗人的“反沟通”策略
        三、新诗观的“元文本性”阐述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指认与表述:“第三代”及其诗歌的接纳状况
        二、海子诗歌的接受状况及其经典性的反思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价值
        一、“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
        二、“第三代”诗歌的先锋性及其“遗症”
第六章 新世纪诗歌的“预经典性”之辨
    第一节 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一、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大众化
        二、“民间身份”:新世纪诗歌的大众化表征
        三、大众诗歌美学及其价值
    第二节 城乡双栖视角下的新世纪“打工诗歌”
        一、城乡两栖与非虚构的乡土构筑
        二、“异乡”和“原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情感审视
        三、城乡转型中边缘性身份的焦虑
    第三节 从现象到文本:寻回新世纪汉语新诗的“经典意识”
        一、“现象”导向下的新世纪“网络诗歌”
        二、“深度化写作”与经典意识的召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
    1.1 编写原因
    1.2 编写成就
    1.3 编写原则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传播
    2.1 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国家层面的倡导
        2.1.1 评选缘由及经过
        2.1.2 获奖作品的广泛传播及社会影响
    2.2 国家推动下的读书活动与历史知识的传播
        2.2.1 职工读书活动
        2.2.2 青年与少儿读书活动
        2.2.3 乡村读书活动
    2.3 历史通俗读物的商业化传播运行
        2.3.1 出版发行行业的新变化对历史通俗读物传播的促进
        2.3.2 书刊宣传与翻译对传播的促进
        2.3.3 书市、书展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接受
    3.1 从出版情况看读物的接受
        3.1.1 书籍发行量
        3.1.2 书籍再版量
    3.2 从专业工作者看读物的接受
        3.2.1 专业人员作序
        3.2.2 专业书评
    3.3 从普通读者看读物的接受
    3.4 1990年代读物对1980年代读物的接受
        3.4.1 对编纂体裁的接受
        3.4.2 思想与传播方式的接受
结语
附录A 1978-1989年主要新出版历史通俗读物
附录B 1980-1989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历史通俗读物
附录C 1985香港“中国书展”参展历史通俗读物目录
附录D 20世纪1980年代报刊杂志历史通俗读物书评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6)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二、空军战备训练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四、空军实力扩充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一、整合地方空军
        二、增编作战飞机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三、实施防空演习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一、航校的成立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反抗的诗魂 ——七十年代民刊《今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束奇异的光
    第一节 《今天》在海外的研究状况
    第二节 文学史叙述中的《今天》
    第三节 一代人集体记忆中的《今天》
第一章 《今天》的特殊历史境遇
    第一节 《今天》前奏
    第二节 从边缘出发
    第三节 场域的占位
    第四节 反抗的焦虑
第二章 不同向度的反抗者
    第一节 隐忍、分裂的反抗者——食指
    第二节 彻底、决绝的反抗者——北岛
    第三节 自由人的反抗——芒克
    第四节 温情的反抗者——舒婷
第三章 反抗的话语模式
    第一节 个人话语与革命话语
    第二节 以日常经验疏离大一统的革命主题
    第三节 意象革命与色彩变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六十年圆一梦——《金猴与黄帝》获奖感言(论文提纲范文)

一、年轻的梦很浪漫
二、十届国庆办展览馆
三、大风浪里炼红心
四、“中国改革第一声”
五、主编《革命英烈》十年
六、《毛泽东与轩辕黄帝》受重视
七、《毛泽东与斯大林》出版, 读者近千万
八、《刘志丹和谢子长》上央视
九、延安煮酒谈圆梦
十、《龙腾黄陵》提交人大被采纳
十一、帮张宝兰巧遇克林顿总统
十二、圆梦之路漫长而迷人

(9)“自由派”作家的抗争与无奈 ——以《现代评论》、《新月》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二、本课题研究旳历史与现状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现代评论》的创刊
    第一节 刊物的问世
    第二节 作者队伍的构成
    第三节 他们遇到了什么?——1924年北京的思想文化走向和舆论氛围
第二章 《现代评论》的文化选择
    第一节 理性主义的文化立场
    第二节 五四传统的薪火相传
第三章 创作:艺术人生梦想
    第一节 《现代评论》文学创作的概况
    第二节 人生与艺术并重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空灵、挚情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现代评论派散文的内涵
    第五节 现代评论派的文艺思想
第四章 “现代评论派”的艰难处境
    第一节 《现代评论》与“善后会议”
    第二节 陈西滢与鲁迅的笔墨官司
    第三节 如何面对“三·一八”
    第四节 无奈的终结
第五章 《新月》的创刊
    第一节 自由主义者的再集结
    第二节 《新月》的作者队伍
    第三节 新政权建立之后的抗争
第六章 新月派的文化选择
    第一节 “新月”的态度
    第二节 绅士化的文化立场
第七章 一如既往的文学追求
    第一节 纯诗化的艺术实践
    第二节 纯形与写意的戏剧
    第三节 沈从文创作中的自由主义文学理念
第八章 多重挤压之下的抗争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争
    第二节 徐志摩与胡适的“苏俄问题”论争
    第三节 新月派和左翼的人权论战
    第四节 “新月”的沉没
第九章 “现代评论派”与“新月派”的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对文学本体论的坚守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
    第三节 对作家主体人格的尊重
    第四节 中国自由主义者的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基本概念
        1 关于"新中国的美术观"
        2 关于"美术话语"
    二 研究对象与目的
    三 研究路径与方法
    四 新中国十七年美术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新中国的美术观"历史来源及现实基础
    第一节 "五四"新文艺观
        一 欧洲启蒙思想与"现代"文艺观
        二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与文艺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一 高尔基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艺观
        二 "党性原则"及其意识形态话语
        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新文艺观
    第三节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观
        一 毛泽东的提倡及其本义
        二 周扬及文艺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三 美术界"权威"人士的阐发与解释
第二章 大众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Ⅰ)
    第一节 "大众化"形象
        一 "年画"改造运动中的健康形象
        二 "国画"改造运动中的"雅""俗"形象
    第二节 "政治化"主题
        一 作为"宣传"的主题性话语
        二 作为"斗争"的主题性话语
        三 对"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批判与反批判
    第三节 "民俗化"方式
        一 专业画家工农化
        二 工农兵绘画创作
第三章 民族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Ⅱ)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现代彩墨:"学院式"的民族话语
        一 现代彩墨的学院化
        二 学院彩墨的民族化
    第三节 传统笔墨:"文人式"的民族话语
        一 民族话语的体现——齐白石黄宾虹
        二 民族话语的现代转换——潘天寿
        三 民族话语空间的开辟——"文人画"的讨论
    第四节 意象油画:"西洋画"的民族话语
        一 油画民族化的讨论
        二 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以罗工柳油研班为例
第四章 科学主义的美术话语及其实践(Ⅲ)
    第一节 真实论与"写实性"话语
        一 写实性的话语建构:有关"素描"与"造型"问题的讨论
        二 自然主义的话语清理
        1 对自然主义的批判
        2 有关"印象派"的讨论
    第二节 规律性与"典型"论话语
        一 有关木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的讨论
        二 规律性和典型性作品:大型雕塑《收租院》
第五章 话语的"敞开"与"遮蔽"
    第一节 培育现实主义话语:王式廓作品的讨论
        一 对异质声音的批评
        二 《血衣》的"示范化"
    第二节 削弱个体性话语:林风眠作品的讨论
        一 游离于体制边缘的林风眠
        二 林风眠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第三节 肯定富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创新:石鲁作品的讨论
        一 石鲁作品引出的讨论——"中国画的创新与笔墨问题"
        二 对石鲁作品的两种评价
第六章 话语的"生产"和"传播"
    第一节 王朝闻的美术批评
    第二节 蔡若虹的美术批评
    第三节 "美协"体制与画家的认同意识
        一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美术体制
        二 中国"美协"的组织机构与工作任务
    第四节 《美术》杂志的编辑及策划选题
        一 组稿:新中国美术话语的具体操作
        二 编者按:立场的表达与问题的导引
        三 读者来信:美术批评的隐形权威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一 图版索引
    二 表格索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附录1《美术》杂志(1950-1966年)编辑访谈录
    1 华夏访谈
    2 吴步乃访谈
    3 丁永道访谈
    4 葛路访谈
    5 力群访谈
    6 王靖宪访谈
    7 王琦访谈
    8 李松访谈
附录2《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讨论文章分类表
    1 中国画讨论
    2 其他方面问题讨论
附录3《人民美术》(1950年)、《美术》(1954-1966年)刊登苏联文章及作品统计表
    1 苏联文章及作品一览表
    2 苏联文章及作品年刊登总量
致谢

四、《新疆人大》,我喜爱的刊物(论文参考文献)

  • [1]来华外籍人士社会参与的梯度特征及其补偿效应 ——以义乌阿拉伯人为例[D]. 邬晨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3]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D]. 王文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4]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D]. 张嘉欣.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6]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7]反抗的诗魂 ——七十年代民刊《今天》研究[D]. 贺姗姗.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8]六十年圆一梦——《金猴与黄帝》获奖感言[J]. 刘杰诚. 华夏文化, 2013(03)
  • [9]“自由派”作家的抗争与无奈 ——以《现代评论》、《新月》为考察中心[D]. 刘希云. 南开大学, 2013(07)
  • [10]新中国的美术观及其话语实践 ——以《美术》(1950-1966年)为中心[D]. 李朝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标签:;  ;  ;  ;  ;  

《新疆人大》,我最喜欢的刊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