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临界地震加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秦兵马俑,力矩平衡,重心,临界地震加速度
临界地震加速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亮,王东峰,常磊,赵昆,惠娜[1](2016)在《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秦兵马俑重心测量及临界地震加速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地震灾害的频发,分析浮放于俑坑中的秦兵马俑在地震波影响下的运动方式是秦俑地震灾害防御研究中的首要环节。本研究利用力矩平衡的原理测量秦兵马俑的重心位置,进而初步计算得到陶俑的临界地震加速度,依据陶俑的形体特征计算出每类陶俑的抗倾倒极限地震加速度,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为制定秦俑的地震设防等级和防震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宋鑫华[2](2015)在《临界地震加速度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定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判断土坡稳定时,使用沙尔玛法,可以简化计算的工作量。是以Kc作为判断土坡稳定程度的一个标准,然后根据理正岩土软件岩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不考虑地震作用,而是每次加入不同的水平外荷载Px,模拟水平地震惯性力KWi用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一系列不同大小Px所对应的滑裂面稳定安全系数Fs,最后根据回归分析把Kc与Fs的定量关系用函数表示出来,使其可以在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5年01期)
田小甫,孙进忠,柳亚千,贾雷,郑小燕[3](2012)在《边坡地震稳定性的临界加速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两种不同意义的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一是按一定的抗震设防目标地震作用考虑,边坡现状强度与临界强度相比较而言的储备强度稳定性;二是设防目标地震作用与现状边坡临界地震作用相比较而言的现状强度稳定性。第一种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已经得到普遍采用,分析方法也比较成熟;第二种边坡地震稳定性概念受到的关注较少,衡量标准和分析方法尚有待探讨。主要针对第二种边坡地震稳定性——现状强度稳定性的衡量标准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边坡现状强度地震稳定性评判的临界加速度准则,结合山西晋阳大佛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形成了拟静力法与动力时程法相结合的边坡现状强度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拓展了边坡地震稳定性的概念,为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2年23期)
赵体[4](2012)在《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临界加速度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难题,是当前工程地质和工程地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迄今为止,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估大多是基于地震作用引起的边坡岩土介质动应力与介质抗力的比较,且基本上没有考虑边坡破坏失稳的概率。本文的研究基于对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的全新概念,旨在建立一套以地震参数为准则的岩土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分析评价体系,论文选取陕西省宝鸡市刘家泉黄土边坡展开研究,主要工作与特色之处如下:(1)进行现场地脉动实测,根据脉动实测结果分析了该边坡的微振动力特性,研究了地脉动的频谱结构与场地土结构、覆盖层厚度及高程的关系。(2)提出以地脉动实测点的解析波谱为目标函数,拟合实测地脉动频谱结构,进行边坡数值建模的新思路,给边坡数值建模增加了物理约束条件,通过微振数值模拟,建立了与边坡实际微振特性相符合的物理力学模型,同时得到了不同激振频率对应的边坡振型。(3)提出岩土边坡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的概念,为建立以地震动强度参数为准则的岩土边坡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评价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4)考虑岩体介质本构关系与地震动力作用强度的匹配性,为保证分析模拟过程中边坡岩土单元动应力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提出了分析岩土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搜索边坡破坏临界状态和临界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地震动力荷载增强分析方法,形成了一套结合完全动力时程法的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新思路。(5)突破以作用力和边坡抗力比较为直接标准的传统边坡稳定性思维,根据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的概念,提出了以边坡失稳临界地震峰值加速度与边坡所在区域设防地震峰值加速度比较为基础的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判准则,将边坡稳定性判断从边坡内部的力学过程转换到了外部的地震作用及其效应评判,对于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和边坡地震灾害评估都具有建设性意义。(6)研究了岩土边坡自振特性与边坡地震失稳的临界状态的相关性,建立了边坡振型与边坡破坏规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2-05-01)
临界地震加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判断土坡稳定时,使用沙尔玛法,可以简化计算的工作量。是以Kc作为判断土坡稳定程度的一个标准,然后根据理正岩土软件岩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不考虑地震作用,而是每次加入不同的水平外荷载Px,模拟水平地震惯性力KWi用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一系列不同大小Px所对应的滑裂面稳定安全系数Fs,最后根据回归分析把Kc与Fs的定量关系用函数表示出来,使其可以在工程中广泛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界地震加速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亮,王东峰,常磊,赵昆,惠娜.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秦兵马俑重心测量及临界地震加速度计算[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
[2].宋鑫华.临界地震加速度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定量关系[J].人民珠江.2015
[3].田小甫,孙进忠,柳亚千,贾雷,郑小燕.边坡地震稳定性的临界加速度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
[4].赵体.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临界加速度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