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互动期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用户行为,期刊资源,在线文档分享,互动服务模式
网络互动期刊论文文献综述
叶莎莎,朱小梅[1](2013)在《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的期刊资源互动服务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期刊的矩阵效应与期刊用户行为模式的特征,由最小努力原则引入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从互动性、实用性和便捷性等方面对比了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和传统期刊数据库平台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借鉴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的互动性,构建了基于用户的期刊资源互动服务模型及平台。(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聂卉,叶继红[2](2012)在《社会-技术互动网络视域中纯电子期刊的社会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技术互动网络"(STIN)模型为分析纯电子期刊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概念工具。根据STIN模型,纯电子期刊的形成就是一个由新技术为一方,与由读者、作者、编者、出版者等构成的另一方之间展开的复杂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构和生成了纯电子期刊这个技术产品。这表明,任何一项新技术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和相对优势,还要受制于技术所嵌入的社会背景(social context)中经济的、社会的、政策的和观念层面的诸要素之间围绕技术而进行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衡。(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2年03期)
章黎,葛锋颖[3](2009)在《论科技期刊如何加强印刷版与网络版的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推行网络版是大势所趋。针对期刊印刷版与网络版各自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的实践经验,从构建在线稿件处理系统、部分内容以附录形式放入网络版,以及根据点击率等指标导向期刊的学术重点3个方面,分析探讨了科技期刊如何加强印刷版与网络版的互动,以推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科学化发展。(本文来源于《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期刊2009-07-13)
郑淑瑛[4](2009)在《期刊和网络互动在报道抗震救灾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国防医药》和自己的门户网站——中国康网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通过借势互补产生的放大效应,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增加了网络的点击量,互动实现了双赢,并为科技期刊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功能拓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赵霞[5](2007)在《利用网络互动优化少儿期刊栏目策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少儿类期刊的读者群在多媒体时代,不断地变化、组合着。为了稳定、扩大自己的读者队伍,杂志采取了很多方式,比如通过栏目的变化,来满足读者的兴趣。留意近几年少儿类期刊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栏目的策划和调整是有规律可循的。少儿类期刊要以尊重读者的天性为前提(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商报》期刊2007-06-08)
唐静[6](2006)在《免费互动多媒体网络电子期刊资源及其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免费互动多媒体网络电子期刊资源及其资源网站和资源利用叁方面,探讨了Internet网络上第叁代免费互动多媒体电子期刊资源及其利用方法。(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余望[7](2001)在《网络的互动性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现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网络与学术期刊的关系 ,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 ,实现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现代化 ,并对期刊网络化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丁滨[8](2001)在《传统科技期刊与网络出版的互动与嫁接》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网络出版给传统科技期刊带来的深刻影响,分析了传统出版物与网络出版各自的利弊,针对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上网的现状,提出传统科技期刊与网络出版互动与嫁接模式的设想,认为此不失为科技期刊在网络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期刊2001年03期)
丁滨,郑淑瑛,刘洁[9](2000)在《趋势、互动与发展——浅谈网络时代传统科技期刊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 ,有人预测 ,2 1世纪媒体的新格局将是纸型报刊、电子报刊和网络报刊并存、互动发展的时期[1 ] 。那么 ,面对网络对科技期刊越来越激烈的震荡和冲击 ,传统期刊如何应对 ?这不能不引起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的思考。笔者就此谈几点(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出版》期刊2000年05期)
网络互动期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技术互动网络"(STIN)模型为分析纯电子期刊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概念工具。根据STIN模型,纯电子期刊的形成就是一个由新技术为一方,与由读者、作者、编者、出版者等构成的另一方之间展开的复杂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构和生成了纯电子期刊这个技术产品。这表明,任何一项新技术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和相对优势,还要受制于技术所嵌入的社会背景(social context)中经济的、社会的、政策的和观念层面的诸要素之间围绕技术而进行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互动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1].叶莎莎,朱小梅.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的期刊资源互动服务模式探讨[J].情报科学.2013
[2].聂卉,叶继红.社会-技术互动网络视域中纯电子期刊的社会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
[3].章黎,葛锋颖.论科技期刊如何加强印刷版与网络版的互动[C].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2009
[4].郑淑瑛.期刊和网络互动在报道抗震救灾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
[5].赵霞.利用网络互动优化少儿期刊栏目策划[N].中国图书商报.2007
[6].唐静.免费互动多媒体网络电子期刊资源及其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
[7].余望.网络的互动性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现代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8].丁滨.传统科技期刊与网络出版的互动与嫁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
[9].丁滨,郑淑瑛,刘洁.趋势、互动与发展——浅谈网络时代传统科技期刊的发展[J].科技与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