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含氯芳香族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LT酸,DHB,铂碳催化剂,催化加氢
含氯芳香族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毛康成[1](2019)在《两种含氯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加氢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硝基C酸和邻硝基氯苯为原料,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合成了CLT酸和DHB,考察了反应温度、搅拌转速、氢气压力、反应溶剂、催化剂用量、助剂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以载体表面含氧基团和孔道结构为筛选依据,从多种商品化活性炭中筛选出了最适合的作为催化剂载体的活性炭,并采用硝酸对载体进行预处理以增加载体表面含氧基团。采用浸渍法吸附氯铂酸,在高温下通过氢气还原得到了活性炭负载的铂催化剂,该催化剂在CLT酸和DHB加氢合成中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考察了不同活性炭载体、硝酸用量、还原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SEM、TEM、ICP等手段,发现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反应中产生的有机杂质导致催化剂孔道堵塞,活性位点被覆盖。在90℃的条件下,采用甲苯和DMF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洗涤再生。经再生后,催化剂的性能与新鲜催化剂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17)
刘艳娜[2](2009)在《含氯芳香族化合物电化学脱氯机理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含氯芳香族化合物的电化学脱氯行为在环境治理和有机合成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本论文主要采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循环伏安法等研究了含氯芳香族化合物4-氯苯酚(4-CP)、2-氯苯酚(2-CP)和2,4-二氯苯酚(2,4-DCP)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机理和氧化脱氯反应机理,同时研究了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CP)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机理,从而为环境治理、工业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指导。首先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4-CP、2,4-DCP、2-CP和3,4,5,6-TCP在Ag、Cu等电极上的还原反应,结果表明Ag电极对其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又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其在Ag电极上还原的反应过程,并初步建立了系列含氯芳香族化合物脱氯的反应机理模型:一氯代芳香化合物在电还原时,首先得到一个电子还原生成自由基负离子,该自由基负离子不稳定,易失去一个氯离子生成芳香自由基,接着得到一个电子生成芳香基负离子(或者该芳香自由基在溶液中与氯代芳香自由基负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代芳香化合物和芳香负离子),质子化后生成其芳香化合物。二氯代以及多氯代芳香化合物与一氯代芳香化合物脱氯机理途径基本相似,以一定的先后顺序将氯离子逐步脱去。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碱性溶液中4-CP、2,4-DCP、2-CP在Pt电极上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Pt电极对含氯芳香族化合物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但容易逐渐失去反应活性。推测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在Pt电极上的氧化脱氯反应机理模型为:含氯芳香化合物先脱氯生成苯酚,苯酚再加成羟基生成苯二酚,或者含氯芳香化合物先加成羟基生成氯代羟基加成物,氯代羟基加成物再脱氯生成苯二酚;然后,苯二酚氧化生成苯醌;接着,苯二酚和苯醌氧化生成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或草酸;最后生成小分子羧酸如乙酸、甲酸等,最终生成水和CO_2。(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9-05-01)
崔蔚,张斌[3](2002)在《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多年的经验表明,一些有机工业废水采用常规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不能获得满意的处理效果,如煤气废水、纤维板废水,印染废水等。最近的研究表明:现有处理工艺若要用于处理含生物难降解、有毒的氯代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废水,必须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发展。现已有叁种改进后、利用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可以用于有毒废水的处理,它们是: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以颗粒活性炭为载体的流化床反应器和具有反硝化和氧化功能的活性污泥反应器。 Frick研究发现,在供试的4种支持介质中(石子、玻璃球、马鞍型陶瓷和聚丙烯球),以3/4英寸的马鞍型陶瓷最适宜于降解五氯酚(PCP)生物膜的形成,经2周后在马鞍型陶瓷上已形成了明显的降解PCP生物膜。研究还发现,降解PCP的生物膜在单独的PCP(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02年03期)
沈东升,徐向阳,冯孝善[4](1996)在《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①沈东升徐向阳冯孝善(浙江农业大学)1引言氯代芳香族有机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合成材料、机械和木材防腐等行业。这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较难降解,又具有毒性和“叁致”作用,美国环保局于1977年...(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1996年05期)
沈东升,徐向阳,冯孝善[5](1995)在《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当前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的又一新领域。本文从好氧、厌氧、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叁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工作进展,并提出了厌氧—好氧联合生物处理技术是今后这类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1995年03期)
侯孝勋[6](1981)在《多氯芳香族或杂环一、二、叁腈基化合物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专利制得的化合物可分为下列几类:1.氯化芳腈——尤其是五氯苯甲腈、有叁个异构体的四氯苯二腈、叁氯叁间腈、七氯1-氰化萘,七氯2-氰化萘和八氯4,4′-二氰二苯。2.氯化杂环腈——如氯化腈基吡嗪、氯化腈基嘧啶、氯化腈基1,3,5叁嗪、氯化氰基吡啶(美国专利3,325,503)、四氯4-氰基吡啶。(本文来源于《农药译丛》期刊1981年05期)
含氯芳香族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含氯芳香族化合物的电化学脱氯行为在环境治理和有机合成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本论文主要采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循环伏安法等研究了含氯芳香族化合物4-氯苯酚(4-CP)、2-氯苯酚(2-CP)和2,4-二氯苯酚(2,4-DCP)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机理和氧化脱氯反应机理,同时研究了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CP)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机理,从而为环境治理、工业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指导。首先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4-CP、2,4-DCP、2-CP和3,4,5,6-TCP在Ag、Cu等电极上的还原反应,结果表明Ag电极对其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又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其在Ag电极上还原的反应过程,并初步建立了系列含氯芳香族化合物脱氯的反应机理模型:一氯代芳香化合物在电还原时,首先得到一个电子还原生成自由基负离子,该自由基负离子不稳定,易失去一个氯离子生成芳香自由基,接着得到一个电子生成芳香基负离子(或者该芳香自由基在溶液中与氯代芳香自由基负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代芳香化合物和芳香负离子),质子化后生成其芳香化合物。二氯代以及多氯代芳香化合物与一氯代芳香化合物脱氯机理途径基本相似,以一定的先后顺序将氯离子逐步脱去。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碱性溶液中4-CP、2,4-DCP、2-CP在Pt电极上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Pt电极对含氯芳香族化合物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但容易逐渐失去反应活性。推测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在Pt电极上的氧化脱氯反应机理模型为:含氯芳香化合物先脱氯生成苯酚,苯酚再加成羟基生成苯二酚,或者含氯芳香化合物先加成羟基生成氯代羟基加成物,氯代羟基加成物再脱氯生成苯二酚;然后,苯二酚氧化生成苯醌;接着,苯二酚和苯醌氧化生成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或草酸;最后生成小分子羧酸如乙酸、甲酸等,最终生成水和CO_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含氯芳香族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毛康成.两种含氯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加氢工艺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2].刘艳娜.含氯芳香族化合物电化学脱氯机理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3].崔蔚,张斌.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
[4].沈东升,徐向阳,冯孝善.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1996
[5].沈东升,徐向阳,冯孝善.含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1995
[6].侯孝勋.多氯芳香族或杂环一、二、叁腈基化合物的制备[J].农药译丛.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