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回热论文-李松波,刘湘云,胡红生

内部回热论文-李松波,刘湘云,胡红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部回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体过冷器,内部回热装置,CO2热泵,性能

内部回热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波,刘湘云,胡红生[1](2016)在《内部回热装置及气体冷却器对CO_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CO_2作为工质的热泵热水系统整机效率不高及换热器匹配的问题,研究了气体冷却器和回热器长度对系统的影响及采用过冷循环的优势,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系统性能的优化和能效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节能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杜帅[2](2015)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内部回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空调在工业和民用领域越来越普及,在带来生产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能耗。吸收式制冷系统可由太阳能、工业废热和地热等低品位热源驱动,大大降低了电力消耗,并且提高了总的能源有效利用率。相比于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氨水吸收制冷具有蒸发温度可低于0℃、正压易维护、无结晶危险和易实现风冷等优点,其缺点主要有系统性能低、需精馏过程、系统体积大和初始投资高等。而系统的内部回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性能,本文对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内部回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数值与实验研究。以低蒸发温度工况为例,使用温度-热负荷(T-Q)图示方法,利用夹点技术推导出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最优回热循环,其特点是泡点加料、浓溶液分流进行精馏热回收、高温部分的稀溶液用于气体发生过程。不同工况下对应着的最优回热循环并不是唯一的,当吸收过程和发生过程有温位重迭时,最优回热循环为GAX循环。确认了饱和加料条件和降低背景过程曲线口袋内的热流量是系统内部回热的关键点。对两级氨水吸收系统进行了最优回热循环研究,结果表明了夹点分析方法对氨水吸收系统的普适性。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了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以及与传统循环性能的比较。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提高效果非常明显,随着高温温度的上升,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提高比增大;随着中温温度的上升,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提高比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存在一个最优中温温度使得性能提高比最优;随着低温温度的上升,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提高比先减小,在采用GAX循环后迅速增大。在稳定的工况范围内,最优回热循环相比于传统循环的性能提高20%以上。回热潜力比π可以直观有效的看出最优回热循环相比于传统循环的回热潜力。热力学第一定律从数量上说明了最优回热循环性能的提高。采用卡诺因子-热负荷(n-Q)图清晰地表示各个换热过程的烔损失。通过比较,最优回热循环通过良好的循环构建降低了各传热过程的温差,使得能量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总体烔损失。指出了传统氨水吸收制冷系统烔分析的不足,分析了可避免的烔损失中应包含因循环构建引起的烔损失。量化烔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回热循环的内部换热过程烔损失高于传统循环,而外部传热烔损失小于传统循环。由于热源平均温度和环境温度不变,最优回热循环减小的烔损失完全是由于最优回热循环构建而引起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从本质上说明了最优回热循环性能提高的原因。根据研究的工况,提出了简化后能够应用于实际系统的多股流热集成结构。为了研究内部传热传质机理以及结构的有效设计,对此热集成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双膜理论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气相和液相的传热传质阻力。使用有限差分法,编制计算机程序求解数学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此热集成结构的长度和进出口条件以及沿结构长度气相和液相的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可以由数值结果中获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传热阻力主要集中于气相,而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液相。因此,传热强化应关注气相而传质强化应关注液相。满足传热的结构热设计同样满足传质的要求。根据提出的简化后的回热优化循环,使用螺旋管式换热器构建了新的热集成结构,对回热优化热集成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单压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台的构造可以模拟实际系统的高压部分。稳态实验结果表明,热集成结构可以有效的运行,各部件功能完成情况良好,分流比的控制和散热损失影响了系统的换热过程和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此多股流热集成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验证回热优化循环应用到实际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根据回热优化循环设计了渔船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氨水吸收冷冻样机。冷冻机还充分考虑了船舶应用时摇摆、震动、腐蚀和空间不足的情况。根据热平衡设计了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机组能够长时间平稳运行,发生方式可适应发电机尾气温度的剧烈变化,精馏效果良好,无液泛等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现象发生,实现了设计时的工况要求。冷冻机组在蒸发温度-22--14℃之间变化,冷凝温度在25-34℃之间变化的工况下,输出冷量在25-35kW之间,热力COP在0.4-0.6之间。在冷凝温度为29℃,蒸发温度为-19℃时,平均输出制冷量为27.4kW,平均输出COP为0.5。实验结果验证了回热优化循环应用于实际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6-01)

严诗杰,金鑫,李冰,陈江平[3](2010)在《HFC134a系统中回热器内部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热器已在R744系统中广泛使用,但是目前业界对HCFC134a系统所使用的回热器研究并不充分。利用空调系统台架试验以及EES编程的仿真模拟,考察了不同工况下肋片数及内部分配方式对回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建立的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研究结果表明,液内气外型回热器对肋片数量变化较为敏感。当肋片数从3增加到7时,液外气内型回热器的换热量增加了约14%,而液内气外型回热器的换热量增加了约50%。在相同气液分配体积的情况下,液外气内分配方式较液内气外分配方式的回热器换热量大了约4%~7%。(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杨智辉,刘益才,刘振利,曹立宏,黄谦[4](2006)在《冰箱回热毛细管内部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冰箱回热毛细管的“六段流阻”模型物理意义的描述,模拟了3种不同工况对冰箱回热毛细管运行性能的影响,即:不同的冷凝器温度、不同的蒸发器温度及不同的回热段相对位置。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冷凝温度的变化对毛细管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最大,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冰箱回热毛细管内部的流动特性。(本文来源于《真空与低温》期刊2006年04期)

陶于兵,何雅玲,吴志根,陶文铨[5](2005)在《内部回热器对CO_2家用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家用二氧化碳空调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分析了在不同的压缩机的压比、吸气过热度,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侧空气进口温度和速度条件下内部回热器的存在对提高系统COP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COP随压缩机压比的增加,先是逐渐增加,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再逐渐降低;当系统带有内部回热器时,系统COP随着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系统没有内部回热器时,系统COP随着压缩机吸气过热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气体冷却器侧空气进口温度的降低、流速的增加、蒸发温度的升高,系统的COP均逐渐增大。在计算的参数范围内,带有内部回热器的循环比没有内部回热器的循环的COP提高3%~20%,可见内部回热器对于提高二氧化碳超临界循环空调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叁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2-01)

内部回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空调在工业和民用领域越来越普及,在带来生产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能耗。吸收式制冷系统可由太阳能、工业废热和地热等低品位热源驱动,大大降低了电力消耗,并且提高了总的能源有效利用率。相比于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系统,氨水吸收制冷具有蒸发温度可低于0℃、正压易维护、无结晶危险和易实现风冷等优点,其缺点主要有系统性能低、需精馏过程、系统体积大和初始投资高等。而系统的内部回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性能,本文对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内部回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数值与实验研究。以低蒸发温度工况为例,使用温度-热负荷(T-Q)图示方法,利用夹点技术推导出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最优回热循环,其特点是泡点加料、浓溶液分流进行精馏热回收、高温部分的稀溶液用于气体发生过程。不同工况下对应着的最优回热循环并不是唯一的,当吸收过程和发生过程有温位重迭时,最优回热循环为GAX循环。确认了饱和加料条件和降低背景过程曲线口袋内的热流量是系统内部回热的关键点。对两级氨水吸收系统进行了最优回热循环研究,结果表明了夹点分析方法对氨水吸收系统的普适性。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了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以及与传统循环性能的比较。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提高效果非常明显,随着高温温度的上升,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提高比增大;随着中温温度的上升,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提高比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存在一个最优中温温度使得性能提高比最优;随着低温温度的上升,最优回热循环的性能提高比先减小,在采用GAX循环后迅速增大。在稳定的工况范围内,最优回热循环相比于传统循环的性能提高20%以上。回热潜力比π可以直观有效的看出最优回热循环相比于传统循环的回热潜力。热力学第一定律从数量上说明了最优回热循环性能的提高。采用卡诺因子-热负荷(n-Q)图清晰地表示各个换热过程的烔损失。通过比较,最优回热循环通过良好的循环构建降低了各传热过程的温差,使得能量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总体烔损失。指出了传统氨水吸收制冷系统烔分析的不足,分析了可避免的烔损失中应包含因循环构建引起的烔损失。量化烔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回热循环的内部换热过程烔损失高于传统循环,而外部传热烔损失小于传统循环。由于热源平均温度和环境温度不变,最优回热循环减小的烔损失完全是由于最优回热循环构建而引起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从本质上说明了最优回热循环性能提高的原因。根据研究的工况,提出了简化后能够应用于实际系统的多股流热集成结构。为了研究内部传热传质机理以及结构的有效设计,对此热集成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双膜理论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气相和液相的传热传质阻力。使用有限差分法,编制计算机程序求解数学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此热集成结构的长度和进出口条件以及沿结构长度气相和液相的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可以由数值结果中获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传热阻力主要集中于气相,而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液相。因此,传热强化应关注气相而传质强化应关注液相。满足传热的结构热设计同样满足传质的要求。根据提出的简化后的回热优化循环,使用螺旋管式换热器构建了新的热集成结构,对回热优化热集成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单压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台的构造可以模拟实际系统的高压部分。稳态实验结果表明,热集成结构可以有效的运行,各部件功能完成情况良好,分流比的控制和散热损失影响了系统的换热过程和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此多股流热集成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验证回热优化循环应用到实际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根据回热优化循环设计了渔船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氨水吸收冷冻样机。冷冻机还充分考虑了船舶应用时摇摆、震动、腐蚀和空间不足的情况。根据热平衡设计了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机组能够长时间平稳运行,发生方式可适应发电机尾气温度的剧烈变化,精馏效果良好,无液泛等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现象发生,实现了设计时的工况要求。冷冻机组在蒸发温度-22--14℃之间变化,冷凝温度在25-34℃之间变化的工况下,输出冷量在25-35kW之间,热力COP在0.4-0.6之间。在冷凝温度为29℃,蒸发温度为-19℃时,平均输出制冷量为27.4kW,平均输出COP为0.5。实验结果验证了回热优化循环应用于实际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部回热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松波,刘湘云,胡红生.内部回热装置及气体冷却器对CO_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J].节能技术.2016

[2].杜帅.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内部回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3].严诗杰,金鑫,李冰,陈江平.HFC134a系统中回热器内部结构研究[J].制冷学报.2010

[4].杨智辉,刘益才,刘振利,曹立宏,黄谦.冰箱回热毛细管内部流动特性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6

[5].陶于兵,何雅玲,吴志根,陶文铨.内部回热器对CO_2家用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C].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叁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标签:;  ;  ;  ;  

内部回热论文-李松波,刘湘云,胡红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