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前体细胞论文-何睿俊

软骨前体细胞论文-何睿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软骨前体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骨,干细胞,连接蛋白N端肽,成软骨分化

软骨前体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何睿俊[1](2019)在《连接蛋白N端肽对基于软骨干/前体细胞的软骨修复与再生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关节软骨缺损和退行性变仍然是骨科医师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存在于软骨细胞外基质中的连接蛋白N-端肽(LPP)可诱导类软骨细胞中聚集蛋白聚糖和II型胶原的合成。软骨干/前体细胞(CSPC)是一种存在于正常关节软骨内,具有干细胞活性的细胞亚群,在软骨退变和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LPP作为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分子,有可能参与软骨内源性修复并发挥积极作用。软骨组织工程为软骨再生提供了新的策略,LPP有望作为生物活性分子,促进基于CSPC这一种子细胞的软骨组织再生。我们假设,LPP可能影响CSPC的迁移、增殖、分化和软骨形成等生物学行为,从而对基于CSPC的软骨修复与再生发挥促进作用。方法:利用纤连蛋白差异黏附法从Sprague-Dawley大鼠膝关节透明软骨中分离CSPC,然后通过多系分化试验和表面标志物检测进行干细胞特性鉴定。我们评估了 LPP对CSPC的细胞活性,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其对CSPC的趋化效应。之后在LPP作用下平面培养CSPC,评估软骨形成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在TGF-β3或(和)LPP作用下进行CSPC的叁维诱导培养,获得微球并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综合评价软骨形成的效果。结果:我们成功分离出了关节软骨内的CSPC,所培养的CSPC符合干细胞鉴定标准;LPP刺激CSPC的增殖,加速了定向迁移。在LPP处理下,CSPC表现出更高的Sox-9表达,II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也增多。特别是在叁维诱导培养中,LPP+TGF-β3处理组的微球显示出比TGF-β3组更明显的工程化软骨组织特征。结论:LPP能够促进CSPC的增殖,迁移和成软骨分化,可有效促进CSPC参与关节软骨内源性修复;另一方面,LPP提升了CSPC在体外形成工程化软骨组织的能力,可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连接蛋白N-端肽在基于软骨前体细胞的关节软骨修复与再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斯海波,梁明玮,程惊秋,沈彬[2](2019)在《软骨前体细胞及微小RNA-140在骨关节炎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软骨前体细胞(cartilage progenitor cells,CPCs)及微小RNA-140(microRNA-140,miR-140)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CPCs、miR-140及OA软骨损伤修复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后进行综述。结果 CPCs具有良好的自我增殖性、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特点,其成软骨分化能力优于其他组织来源MSCs。CPCs与O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OA软骨损伤部位自主活化及成软骨分化能力方面并不能达到软骨完全修复的要求。miR-140具有软骨特异性,参与OA发病机制,具有抑制Notch信号通路、诱导活化CPCs并增强其增殖及成软骨分化的能力,从而促进OA软骨损伤修复的潜能。关节腔局部给药是目前治疗OA的主要方式之一,关节腔注射miR-140虽然对大鼠软骨退变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但也存在非靶向聚集、生物利用度低及清除快等问题,基于关节软骨特性构建具有良好安全性、软骨靶向性且能高效递送miR-140的载体材料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此外,CPCs主要分散在软骨表层,而OA软骨损伤也开始于该层,因此强调OA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结论 miR-140具有诱导活化CPCs、促进OA早期软骨损伤修复的潜能,进一步探索miR-140在OA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研发基于miR-140的新的OA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左伟,程文俊,焦竞,黄玉成,肖飞[3](2018)在《骨软骨前体细胞分离鉴定及转化生长因子β3对其成软骨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关节软骨中存在着前软骨干细胞,可能成为软骨组织工程潜在的种子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3对前软骨干细胞的增殖及成软骨分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3对骨软骨前体细胞成软骨的分化作用。方法:分离筛选出晚期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CD146~+软骨细胞并鉴定。培养CD146~+软骨细胞团块分为4组:为普通培养基组,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含2.5μg/L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和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含10μg/L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培养4周后行组织块Ⅱ型胶原、Aggrecan免疫组织化学及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结论:(1)成软骨诱导培养时,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所形成软骨块>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Ⅱ型胶原和Aggrecan的表达明显高于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P<0.05),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表达明显高于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P<0.05);(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Ⅱ型胶原和Aggrecan m RNA的表达明显强于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P<0.05),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2指标表达明显强于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P<0.05);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的表达均明显强于转化生长因子β3-诱导组(P<0.05);(4)结果表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残余关节软骨中存在着具有干细胞特性的骨软骨前体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3具有较强促骨软骨前体细胞成软骨分化的能力,其有可能成为软骨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细胞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蒋逸秋[4](2017)在《靶向诱导活化自体软骨前体细胞修复早期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背景与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治疗的关键是对早期软骨损伤或退变的有效干预。软骨组织工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自身软骨前体细胞(chondrogenic progenitor cell,CPCs)可能为软骨修复带来希望。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作为细胞外基质,可与工程化载体Pluronic F-127复合,成为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可注射型FN凝胶。课题组前期关于组织工程软骨构建的研究表明,中药威灵仙能发挥类生长因子的作用,促进软骨细胞增殖、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分泌及TGF-β1的表达,有效帮助解决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瓶颈,因此我们考虑威灵仙能否促进体外培养的软骨前体细胞增殖并发挥促软骨再生的效应。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新的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可注射型FN/Pluronic F-127水凝胶,并探讨该凝胶以及威灵仙能否促进CPCs增殖以修复软骨损伤的影响,同时试图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二、方法(1)从小鼠的膝关节软骨中分离出CPCs并鉴定。(2)在各种浓度(0,50,100,150 or 200 μg/ml)的威灵仙下培养CPCs和CCs,CCK8实验筛选出最佳威灵仙浓度。(3)在各种浓度(0,10,20,30 or 40 μg/ml)的 FN 下培养 CPCs 和 CCs,CCK8 实验筛选出最佳FN浓度。(4)加入抗整合素α5β1抗体阻断整联蛋白α5β1信号,分别通过EdU实验、CCK8实验、Western blot印迹,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28天的细胞分化实验以及RT-PCR检测了软骨前体细胞增殖、迁移、分化过程中整合素α5β1通路的作用。(5)混合的PluronicF-127和可溶性FN(1:1,v/v)作为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将小鼠分成未经前交叉韧带横断处理的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与FN/Pluronic组)和前交叉韧带横断处理的组(OA组、OA+FN/Pluronic组和OA+Pluronic组),对软骨进行的不同处理,通过对CD105和CD166阳性细胞的组织学评分,软骨强度生物力学分析,胶原蛋白、FN含量和动态分布来测定FN对早期OA软骨修复的作用。叁、结果(1)体外培养的来自于全层软骨的细胞群,经过7天培养后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第一代细胞呈梭型或成纤维细胞样。单层排列并保持稳定形态。大多数软骨前体细胞表达特异性细胞标志物:Notch-1,integrin α5β1,软骨特异性转录因子SOX-9和骨和软骨发育的转录因子RUNX-2。也表达特异性干细胞表面抗原:CD105(阳性率94.30%)与CD166(阳性率95.11%)。造血干细胞来源的表面抗原及白细胞共同表面抗原阴性。(2)使用100,150 or 200 μg/ml威灵仙提取物处理的CCs培养48h后相对于无处理组和50μg/ml威灵仙组增殖明显增加(p<0.05),在100 μg/ml时达到最高,而后随浓度增高进入平台期。威灵仙对CPCs的增殖无明显作用。(3)使用20,30 or 40 μg/ml纤连蛋白处理的CPCs相对无处理组增殖明显增加(p<0.05),在20 μg/ml时达到最高,而后随浓度增高进入平台期。所以选择20 μg/ml为细胞增殖最适浓度用于后续实验。纤连蛋白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4)增殖:与对照组相比,FN组对CPCs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514±14.2vs.381±12.5,p<0.05);相对于FN组,添加FN和整合素α5β1抗体组细胞有丝分裂明显抑制(362±13.1 vs.514±14.2,p<0.05)。迁移:与对照组相比,加FN组每个视野平均细胞数(±方差)在12h和24h时分别增加到(153±4.2)和(256±6.2)(p<0.05);与FN组相比,加FN和整合素α5β1抗体组细胞迁移明显抑制(p 0.05)。28天细胞分化实验:无论是否整合素α5β1通路被阻断,一型胶原在叁组中表达无差异。与FN组相比,二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在加纤连蛋白和整合素α5β1抗体组明显表达下降。(5)HE染色:假手术组及假手术FN/Pluronic处理组中软骨表面平整光滑。在OA组和OAFN/Pluronic处理组中,滑膜细胞增殖,炎性细胞浸润,软骨退行性改变。在OA FN/Pluronic处理组中可见表层存在软骨面微小颤动,但是有软骨或软骨前体细胞增多。在OAPluronic处理组中表面软骨层可见不连续。番红固绿染色:OA组小鼠有蛋白聚糖的丢失(番红染色变淡),软骨面粗糙不连续,软骨细胞层有一定缺失。OA FN/Pluronic处理组可见软骨面微小颤动但无软骨缺失或不连续。OAPluronic处理组垂直裂隙延伸至软骨表面以下(<25%)。二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假手术组和假手术FN/Pluronic处理组二型胶原染色强阳性,都无明显改变。OA+FN/Pluronic处理组显示FN/Pluronic有保护作用,染色阳性较强,而OA 组显示软骨面明显染色减弱(88.8±5.9/45.6±6.2 vs.25.6±4.7,p<0.05)。OA+Pluronic 处理组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 OA+FN/Pluronic F-127 处理组(45.6±6.2 vs.88.8±5.9,p<0.05)。OARSI评分:OA +FN/Pluronic F-127处理组明显抑制关节退变(2±0.62,p<0.05),而OA无处理组评分最高。OA+Pluronic处理组与OA无处理组相比评分下降(6±0.73 vs.10±0.58,p<0.05)但仍高于 OA+FN/Pluronic 处理组(6±0.73 vs.2±0.62,p<0.05)。生物力学:OA+FN/Pluronic F-127处理组中软骨的强度比其他两个OA组中的软骨的强度要高,但仍然低于假手术组的水平。软骨前体细胞的动态分布:免疫荧光:术后两周,OA无处理组和OA+FN/PluronicF-127处理组的软骨表层的2-3层CD105阳性细胞均匀排列。而术后6周OA+FN/PluronicF-127处理组软骨表层聚集更多的CD105阳性细胞达4-5层。但是OA无处理组中,在损伤位点CD105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定量分析OA+FN/Pluronic F-127处理组术后2周表层阳性细胞比例从41.8%(标准差7.2)增加至87.5%(标准差8.7)。但是,OA无处理组从2周至6周无明显变化(42.6%to 32.7%,p=0.16)。流式细胞实验:使用贯序链霉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从软骨表面分离表层细胞也同样发现CD105和CD166高表达在OA+FN/Pluronic F-127处理组术后6周(平均阳性细胞率80.9%和 81.6%,p<0.05)。但 OA 组没有明显改变(p =0.20)。western blot实验:与术后2周相比,OA+FN/Pluronic F-127处理组术后6周整合素α5β1表达明显上调,表明关节腔内注射一定浓度的FN/Pluronic F-127水凝胶可通过上调整合素α5β1来缓解关节损伤。但OA无处理组在术后2周和6周无明显差异。FN免疫荧光:外源性纤维蛋白作为没有细胞的致密区域出现,在早期的OA模型中免疫荧光显示FN强染色。四、结论本研究发现FN通过整合素α5β1信号通路增强了 CPCs的增殖、迁移和成软骨分化。关节腔内注射研制的新型可注射型FN/Pluronic F-127水凝胶可以通过上调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来修复软骨损伤,可以为软骨退变或损伤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9-20)

周建新,杨晓斐,李阳,丁朋,蒋逸秋[5](2015)在《软骨前体细胞的分离鉴定及IL-1β对其成软骨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正常软骨中的软骨前体细胞进行分离、鉴定,并对不同浓度IL-1β对软骨前体细胞的成软骨分化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取正常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软骨细胞,通过纤连蛋白粘连分离出软骨前体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克隆增殖,并行成骨、成脂、成软骨叁系分化观察。培养软骨前体细胞团并分为4组,分别加入普通H-DMEM培养基(A组)、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B组)、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0.1 ng/mL IL-1β(C组)、成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1.0 ng/mL IL-1β(D组),培养3周行组织学、生物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检测,观察IL-1β的影响。结果在正常软骨细胞中存在软骨前体细胞,经鉴定有干细胞表型阳性表达,有与干细胞相似的克隆增殖能力及分化能力。HE染色示,C、D组中细胞团块较B组明显减小,细胞呈肥大样改变。番红O、Ⅱ型胶原及Ⅹ型胶原染色示,B组较A组染色深,C、D组均浅于B组,D组浅于C组。生物化学成分测定示,C、D组的总胶原、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相对含量及GAG/DNA比值均显着低于B组,D组显着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DNA相对含量均显着高于B组(P<0.05),但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C、D组Ⅱ型胶原、Ⅹ型胶原、Sox-9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低于B组,D组显着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Runx-2和MMP-13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B组,D组显着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软骨组织中存在一种有干细胞特性的软骨前体细胞,其有克隆和潜在分化的能力。IL-1β对软骨前体细胞成软骨分化有抑制作用,并有促进成骨分化的可能。(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白晓伟[6](2014)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物理特性研究及对软骨细胞和软骨前体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普及,运动系统损伤正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很高,对2479例膝关节手术患者流行病学分布统计[1],其中关节软骨损伤者占55.1%,年龄分布范围大,中青年为主要人群,性别构成比相近。关节软骨损伤,常导致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严重者可丧失关节功能,成为肢体残障的重要原因[2-4]。目前临床上常用且较有效治疗软骨损伤的方法是关节镜下微骨折术,通过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成来修复软骨,且修复结果多为纤维组织,其抗压能力较正常软骨差;组织工程方法治疗费用昂贵、周期长,难以广泛应用,因此,软骨修复目前仍是临床最棘手的难题。我们前期研究中将微骨折术结合关节腔内冲击波修复兔股骨远端软骨缺损,结果显示有类透明软骨形成,明显优于单纯微骨折术[5]。但对冲击波修复软骨损伤的机理尚不清楚。实验室研究表明,rESWT对软骨损伤有修复作用[6]。临床研究表明,rESWT对肱骨外上髁炎、冈上肌钙化、跟腱炎、软组织损伤、慢性疼痛的缓解等具有肯定效果[7]。rESWT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影响指标多而杂,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其作用效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会面对很多不同的疾病,具体使用何种冲击波探头、多大的压力和频率进行对症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国内外一直都没有相关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8]。【研究目的】探索衡量rESWT作用效果的统一指标,初步研究rESWT刺激软骨细胞和软骨前体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为进一步探索rESWT修复软骨损伤的最佳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发散式冲击波仪器测试直径为15mm和6mm两个标准探头,观察两个探头在不同压力、频率变化时的输出能量(EFD)的变化规律。使用纹影成像系统,观察36mm平面状冲击头、15mm标准治疗头、10mm标准治疗头、15mm长形治疗探头,在压力为2×105Pa,3×105Pa,4×105Pa,频率为10Hz时,使用高速数据采集仪观察发散式冲击波仪器输出波形。观察rESWT不同的探头在不同工作压力时,在空气中冲击波的传播形态和作用距离。我们使用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分离培养出软骨细胞和软骨前体细胞,经过培养传代至P2代,使用rESWT对其进行刺激,压力分组0.8×105Pa,1.5×105Pa,2.5×105Pa,3.5×105Pa,频率10Hz,冲击600次。观察两种细胞在rESWT刺激后24h时增殖情况差异,使用增殖活性最高的实验分组的压力刺激进行下步实验。组化染色观察rESWT刺激细胞后叁系分化情况,Q-PCR测试两种细胞在rESWT刺激后的细胞内软骨分化相关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测量rESWT输出能量时发现,相同的频率时,不同压力对输出能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相同的压力下,不同频率对输出能量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小压力时(0.5×105Pa、1.0×105Pa)随着频率的增加,单个脉冲的能量随着上升;压力逐渐增加时(2.0×105Pa、3.5×105Pa)随着频率的增加单个脉冲的能量是逐渐下降的。随着压力的增加,每个频率的单个脉冲的能量都是增加的,频率越高时其增加的幅度变小。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同一冲击波探头的作用距离也随着增加。空气中冲击波作用距离从远到近依次为,36mm平面状探头>15mm长形治疗探头>10mm标准治疗头>15mm标准治疗头。15mm长探头与15mm标准探头相比,具有更远的作用距离和更大角度的作用范围。rESWT刺激软骨细胞和软骨前体细胞后24h,CCK-8法测试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刺激后两种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增加(P<0.05),软骨前体细胞比软骨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活性(P<0.05)。组化染色结果可以看到,软骨细胞分化能力不明显,软骨前体细胞在冲击波刺激和诱导之后,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Q-PCR测试细胞内软骨相关mRNA表达情况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否进行软骨分化诱导,1.5×105Pa组的rESWT刺激均能上调软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P <0.05),且软骨前体细胞比软骨细胞表达相关基因水平更高(P <0.05)。【结论】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对发散式冲击波输出能量(EFD)进行测量的方法,有益于更加精确化研究冲击波修复软骨损伤的机理。冲击波可促进软骨损伤的修复,在其过程中,软骨前体细胞比软骨细胞可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期刊2014-05-16)

谢杨丽,翁土军,黄俊兰,罗凤涛,陈林[7](2013)在《短时间成软骨前体细胞vhl失活导致骨量增加并抵抗老龄引起的骨量丢失》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早期研究提示,敲除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与成骨细胞中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小鼠表型一致。目前认为,成熟成骨细胞中Hif1α的激活在血管生成与骨形成的偶联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骨重建过程中血管生成与骨形成的精细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方法为研究Vhl在成软骨前体细胞参与骨稳态及骨与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09-11)

郑东,杨述华,邵增务,杨操,刘国辉[8](2012)在《工程化生长转化因子β3促进软骨前体细胞向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LAP(1atency associated peptide in TGF-beta,LAP)为潜伏作用,MMP(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酶切位点为导向作用,TGF-β3活性部分为治疗作用的具有靶向治疗功能的工程化TGF-β3蛋白,并转染软骨膜来源的软骨前体细胞(chondrogenic progenitor Cells,CPCs),检验其特异性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将人工合成的编码MMP酶切位点氨基酸的正反义DNA序列经基因重组定向克隆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中,之后将大鼠的TGF-β3的LAP段和TGF-β3的活性片断(mature TGF-β3 mTGF-β3),分别插入到MMP的上游和下游,获pIRES-EGFP-LAP-MMP-mTGF-β3重组质粒。然后将其转染入软骨膜来源的CPCs,将转染后的CPCs在有MMP-1和无MMP-1的条件下进行球团培养,并分别检测胶原Ⅱ(COLⅡ),Aggrecan(Agc)和TIMP的表达。结果:经过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了pIRES-EGFP-LAP-MMP-mTGF-β3质粒,转染CPCs后,只有MMP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促进CPCs向软骨分化和软骨基质的合成。结论:通过基因工程构建的工程化TGF-β3具有靶向性促进软骨前体细胞修复软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叁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2-09-07)

王飞雄,郭风劲,张树威,许凯[9](2009)在《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大鼠软骨前体细胞向成软骨方向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和软骨前体细胞都在肢体纵向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尚无生长分化因子5对软骨前体细胞影响的文献报道。目的:实验创新性构思重组生长分化因子5干预软骨前体细胞,希望得到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软骨前体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证据。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形态学体外实验,于2007-11/2008-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矫形外科研究室完成。材料:纯系清洁级新生24h内的SD大鼠12只,用于制备软骨前体细胞。生长分化因子5为PeproTech公司产品。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软骨前体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别用含0,10,50和100μg/L的完全软骨形成培养基干预,诱导14d。对照组采用低糖DMEM培养基。主要观察指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增殖,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阿利新蓝染色蛋白聚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分离纯化的软骨前体细胞贴壁牢固,生长旺盛,折光度好,光镜下呈多角形或梭形。软骨前体细胞的增殖在48h内呈剂量依赖性增高,100μg/L生长分化因子5组细胞的增殖率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诱导14d后阿利新蓝染色阳性,细胞外基质中有明显的蛋白聚糖形成。在生长分化因子5干预软骨前体细胞第7天,Ⅱ型胶原mRNA和Ⅱ型胶原蛋白出现表达,并且14d持续表达。结论:生长分化因子5能够促进软骨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9年41期)

王飞雄,郭风劲,张树威,许凯[10](2009)在《GDF5诱导大鼠软骨前体细胞向成软骨方向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软骨前体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形态学体外实验,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矫形外科研究室完(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期刊2009-09-01)

软骨前体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总结软骨前体细胞(cartilage progenitor cells,CPCs)及微小RNA-140(microRNA-140,miR-140)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CPCs、miR-140及OA软骨损伤修复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后进行综述。结果 CPCs具有良好的自我增殖性、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特点,其成软骨分化能力优于其他组织来源MSCs。CPCs与O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OA软骨损伤部位自主活化及成软骨分化能力方面并不能达到软骨完全修复的要求。miR-140具有软骨特异性,参与OA发病机制,具有抑制Notch信号通路、诱导活化CPCs并增强其增殖及成软骨分化的能力,从而促进OA软骨损伤修复的潜能。关节腔局部给药是目前治疗OA的主要方式之一,关节腔注射miR-140虽然对大鼠软骨退变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但也存在非靶向聚集、生物利用度低及清除快等问题,基于关节软骨特性构建具有良好安全性、软骨靶向性且能高效递送miR-140的载体材料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此外,CPCs主要分散在软骨表层,而OA软骨损伤也开始于该层,因此强调OA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结论 miR-140具有诱导活化CPCs、促进OA早期软骨损伤修复的潜能,进一步探索miR-140在OA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研发基于miR-140的新的OA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骨前体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何睿俊.连接蛋白N端肽对基于软骨干/前体细胞的软骨修复与再生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2].斯海波,梁明玮,程惊秋,沈彬.软骨前体细胞及微小RNA-140在骨关节炎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3].左伟,程文俊,焦竞,黄玉成,肖飞.骨软骨前体细胞分离鉴定及转化生长因子β3对其成软骨分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4].蒋逸秋.靶向诱导活化自体软骨前体细胞修复早期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5].周建新,杨晓斐,李阳,丁朋,蒋逸秋.软骨前体细胞的分离鉴定及IL-1β对其成软骨分化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

[6].白晓伟.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物理特性研究及对软骨细胞和软骨前体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

[7].谢杨丽,翁土军,黄俊兰,罗凤涛,陈林.短时间成软骨前体细胞vhl失活导致骨量增加并抵抗老龄引起的骨量丢失[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8].郑东,杨述华,邵增务,杨操,刘国辉.工程化生长转化因子β3促进软骨前体细胞向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C].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叁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论文汇编.2012

[9].王飞雄,郭风劲,张树威,许凯.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大鼠软骨前体细胞向成软骨方向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

[10].王飞雄,郭风劲,张树威,许凯.GDF5诱导大鼠软骨前体细胞向成软骨方向分化[C].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2009

标签:;  ;  ;  ;  

软骨前体细胞论文-何睿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