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重建手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颌骨,手术设计,缺损重建
虚拟重建手术论文文献综述
邵喆,吴添福,刘冰[1](2019)在《虚拟手术设计辅助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下颌骨二期缺损重建: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下颌骨缺损的二期重建面临着许多难题,如解剖异位、颌骨连续性缺失等。虚拟手术设计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增加复杂缺损修复的精确性和手术效率。本研究评估虚拟手术设计及手术导板在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二期缺损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下颌骨二期缺损病人5例(3男性,2女性),颌骨缺损时间在8个月至8年。5位患者均进行了术前虚拟手术设计。通过术中手术导板将虚拟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手术操作。通过手术后验证评估手术效果。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及满意程度。结果:全部5位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二期缺损。术后随访10-28个月,无明显(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口腔颌面修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19)
秦芝宝[2](2019)在《胸腔镜虚拟手术基础训练与医学重建的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手术培训存在训练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尸体资源匮乏等缺点,随着虚拟现实和触觉反馈技术的发展,虚拟手术逐渐被应用于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手术培训中,为受训者提供手术操作技能培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手术的不足。论文以开发胸腔镜虚拟手术系统中基础训练模块为目标,研究了与该系统相关的技术,具体完成的工作包括:(1)医学叁维重建算法的研究及重建模块的实现。介绍了面绘制中Marching Cube算法和体绘制中Ray Casting算法,并在Unity3D平台上利用现有的基本元素和模块,结合这两种算法快速实现了对患者头部和胸部医学图像序列的面绘制和体绘制。相比于基于底层C++的医学重建开发,基于Unity3D的重建模块具有集成度高、开发周期短、交互性好等优点。医学叁维重建模块为后期软组织器官模拟操作的开发奠定了基础。(2)采用Unity3D平台设计并完成了胸腔镜虚拟手术系统中基础训练模块的开发。该系统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了常规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四种不同显示方式的手术模拟器之间的任意切换。(3)实验研究了五种手术模拟器的性能。设计了虚拟手术基础训练模块中微小物体转移训练的实验,邀请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8名专家和24名新手进行实验,通过主观问卷和客观评估的方法,验证了五种手术模拟器的性能。在交互式环境部分,即沉浸感方面,混合现实模拟器优于认知虚拟现实模拟器;在触觉方面,箱式模拟器优于其他四种模拟器,但是操作对象重复使用之后容易被破坏;增强现实模拟器在交互式方面是最好的;虽然混合现实模拟器整体表现情况并不完美,但它为医学生和住院医师提供了一个高度沉浸式的真实手术室环境。(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陈素华,杨军,韩鸿宾,崔德华,孙建军[3](2019)在《弥散张量成像联合虚拟现实叁维重建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Dextroscope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在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手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叁医院经手术治疗的35例累及语言区及运动区的胶质瘤患者,术前将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DTI、磁共振动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rteriography,MRA)等数据输入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影像融合,重建神经纤维束、肿瘤、血管等重要结构,模拟操作并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从而指导手术治疗,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评估神经功能。结果:通过进行肿瘤及周围神经纤维束、血管、脑组织等结构的叁维虚拟现实影像重建,可清晰判断纤维束位移与破坏,显示肿瘤与重要纤维束、动脉、静脉等的解剖关系。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虚拟现实的手术模拟与手术设计,所得叁维影像与术中所见基本吻合。35例患者中,累及运动区10例,累及语言区14例,同时累及语言区和运动区11例,肿瘤影像学全部切除30例(85. 7%),次全部切除5例(14. 3%),术后神经功能改善34例(97. 1%),1例较术前无改善(2. 9%)。13例术前无神经功能缺失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缺失,术后10d左右恢复; 22例术前存在神经功能缺失患者,其中12例患者术后1周评估时神经功能改善,9例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改善,1例运动区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肢体活动障碍加重,术后2个月肿瘤再次复发因脑疝死亡。结论:应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叁维重建肿瘤及周围神经纤维束、血管,通过解剖研究以及手术模拟,有助于个体化设计最佳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疗效。(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黎彬[4](2019)在《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胸心外科87例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共87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性25例,占28.74%,女性62例,占71.26%。年龄24-79岁,平均60.81±12.14岁。≥65岁36例,占41.38%,<65岁51例,占58.62%。肺部小结节或磨玻璃样影直径大小为0.6-2.0cm,平均1.32±0.28cm。0期20例,占22.99%,I期55例,占77.01%。分两组: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组(42例)与非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组(45例)。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组:运用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非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组:按照常规实施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疗效,探讨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术中无中转开胸病例。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组在年龄、性别、肺部小结节或磨玻璃样影的部位、肺部小结节或磨玻璃样影的直径大小、合并严重并发症个数与非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非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疗效显着,可提高手术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期刊2019-05-01)
王黎彬,戚维波[5](2019)在《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于医学影像学的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发展迅速,在解剖结构复杂且具有个体化差异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提供患者直观、准确的肺部肿瘤的形态特点、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透视肺段支气管及血管的汇合方式、走行及变异情况等信息,为术前评估患者病情、模拟肺段切除及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影像导航等提供帮助;同时,有助于增强胸外科医师对肺段解剖和叁维影像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提高手术准确率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军,孙坚[6](2018)在《计算机虚拟手术计划和叁维立体模型在血管化髂骨肌瓣行下颌骨精确重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回顾分析我们用计算机虚拟手术计划和叁维立体模型辅助的血管化髂骨肌瓣行下颌骨精确重建的病例,并评价术后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回顾分析了14例病例。在术前的计算机虚拟手术计划中,通过将双侧髂骨自动迭加到下颌骨缺损区,来选择与缺损下颌骨形态最为匹配的髂嵴区域。根据虚拟手术计划制作各种叁维立体模型和手术导板,并将其用于术中辅助手术医生精确实施术前计划。术后定期复查下颌骨叁维CT,将实际重建效果与术前的计算机虚拟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被要求在术后1年随访时,对面部外形的满意度进行自评。研究结果:所有14例患者术后CT复查显示,移植髂骨和下颌骨正常愈合,咬合关系正常,下颌骨实际重建效果和术前计算机虚拟手术结果基本一致。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时,面部外形自评均满意。研究结论:用计算机虚拟手术计划和叁维立体模型辅助髂骨肌瓣行下颌骨精确重建不但能够重建下颌骨理想的外形,而且结合义齿修复能够恢复良好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杨鑫,李军,孙坚,沈毅[7](2018)在《虚拟手术辅助下的颌骨精确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介绍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虚拟手术计划设计和模拟,在术前经精确匹配选择形态与缺损上、下颌骨吻合的供区移植骨部分,以指导手术中血管化骨肌皮瓣的制备和上、下颌骨塑形和固定重建的方法研究方法:2009年6月~2011年1月,术前用Surgicase或Mimics软件进行虚拟手术计划设计、模拟和预测颌骨的切除手术,选择形态与缺损颌骨精确匹配的供区移植骨部分,根据虚拟手术计划采用快速原型技术制备颌骨重建的叁维立体模型以及颌骨切除的截骨导板、辅助切取并对移植骨塑形的塑形导板和上颌骨重建的固位导板,对腓骨肌(皮)瓣、髂骨肌瓣和肩胛骨肌瓣的制备、塑形以及固定进行精确地指导。按虚拟手术计划设计行下颌骨重建28例,23例为即刻重建,5例为二期重建。其中用腓骨肌(皮)瓣重建15例,用髂骨肌瓣重建12例,用肩胛骨肌瓣重建1例。用腓骨肌(皮)瓣行上颌骨重建15例,其中即刻重建6例,二期重建9例研究结果:按照虚拟手术计划进行的颌骨肿瘤切除和即刻或二期重建,手术操作得到简化、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创伤减小,所有43例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术后面部基本对称,张口度2~3指,咬合关系好,术后全景片及叁维CT显示重建后的上、下颌骨形态理想,下颌骨髁突位于关节窝内。9例下颌骨重建患者,2例上颌骨重建患者已完成种植义齿或可摘义齿修复研究结论:术前应用Surgicase或Mimics软件进行虚拟手术计划设计和模拟,指导手术中血管化骨肌皮瓣的制备和上、下颌骨塑形和固定重建,可以简化颌骨肿瘤切除和血管化骨肌皮瓣重建颌骨的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提高颌骨重建的精确性,为功能性上、下颌骨重建创造良好条件(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任文豪,李少明,高岭,郅克谦[8](2018)在《虚拟手术计划及3D打印导板辅助下游离腓骨瓣精准重建下颌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与传统方法对比,评价术前虚拟手术计划及3D打印导板辅助下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及腓骨种植修复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5.6-2017.12于我科行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病例18例,均为下颌骨良性肿瘤,其中采用术前虚拟手术设计,术中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预弯钛板,切除下颌骨及腓骨,腓骨塑形,病例9例,不借助上述技术9例,两组缺损部位及范围类似。两组就手术时间,对比分析,选取下颌角,髁状突,颏点作为参考点,测量双侧髁状突距离,双侧下颌角距离,前后距离,术前术后差异两组对比。研究结果:采用虚拟手术设计及3D打印导板技术组手术平均时间为5.50±0.50h,未采用组手术平均时间为6.58±0.70h。双侧髁状突距离,双侧下颌角距离,前后距离,术前术后差异两组对比,采用虚拟手术设计及3D打印导板组差异较传统组明显较小。种植体植入及修复的效果良好。研究结论:术前虚拟手术设计及3D打印导板辅助手术可有效缩短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的时间,提高重建的精确性,提高二期种植体植入及修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张锐,孟令雷,孔世奇,李辉,霍贵通[9](2018)在《图像重建及3D虚拟现实技术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图像重建技术(3Dslicer,www.slicer.org),将术前CT,MRI断层扫描图像转换为3D虚拟可视图像,可用于模拟手术入路并了解蝶窦内解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叁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6例,常规术前检查行垂体MRI平扫强化,蝶窦CT,获取图像文件后导入计算机,使用3Dslicr软件重建后,可得到蝶鞍区3D虚拟图像。结果 6例手术顺利,术中图像与术前3D重建图像基本一致,可以指导手术,避免手术方向的偏离,降低了大血管损伤的几率。结论通过术前图像重建以及3D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术前帮助医生更好的理解MRI,CT断层图像,熟悉蝶窦内解剖情况,避免手术路径偏航,降低了手术中颈动脉损伤的风险。(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8年14期)
孙坚[10](2018)在《虚拟手术计划及术中导航辅助的下颌骨重建——从精确走向微创》一文中研究指出下颌骨重建应同时恢复功能和外形,并根据缺损的原因、部位、范围和类型选择重建方法。血管化骨移植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下颌骨重建方法,腓骨是最常用的供区,腓骨肌皮瓣平行折迭能够克服单层腓骨重建下颌骨后高度不足的问题。应用虚拟手术计划和术中导航辅助下颌骨重建,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创伤、降低了供区并发症,也提高了下颌骨重建的精确性;而口内入路手术和口内显微血管吻合则将推动下颌骨重建向微创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虚拟重建手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手术培训存在训练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尸体资源匮乏等缺点,随着虚拟现实和触觉反馈技术的发展,虚拟手术逐渐被应用于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手术培训中,为受训者提供手术操作技能培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手术的不足。论文以开发胸腔镜虚拟手术系统中基础训练模块为目标,研究了与该系统相关的技术,具体完成的工作包括:(1)医学叁维重建算法的研究及重建模块的实现。介绍了面绘制中Marching Cube算法和体绘制中Ray Casting算法,并在Unity3D平台上利用现有的基本元素和模块,结合这两种算法快速实现了对患者头部和胸部医学图像序列的面绘制和体绘制。相比于基于底层C++的医学重建开发,基于Unity3D的重建模块具有集成度高、开发周期短、交互性好等优点。医学叁维重建模块为后期软组织器官模拟操作的开发奠定了基础。(2)采用Unity3D平台设计并完成了胸腔镜虚拟手术系统中基础训练模块的开发。该系统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了常规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四种不同显示方式的手术模拟器之间的任意切换。(3)实验研究了五种手术模拟器的性能。设计了虚拟手术基础训练模块中微小物体转移训练的实验,邀请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8名专家和24名新手进行实验,通过主观问卷和客观评估的方法,验证了五种手术模拟器的性能。在交互式环境部分,即沉浸感方面,混合现实模拟器优于认知虚拟现实模拟器;在触觉方面,箱式模拟器优于其他四种模拟器,但是操作对象重复使用之后容易被破坏;增强现实模拟器在交互式方面是最好的;虽然混合现实模拟器整体表现情况并不完美,但它为医学生和住院医师提供了一个高度沉浸式的真实手术室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重建手术论文参考文献
[1].邵喆,吴添福,刘冰.虚拟手术设计辅助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下颌骨二期缺损重建: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全国口腔颌面修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2].秦芝宝.胸腔镜虚拟手术基础训练与医学重建的研究及实现[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陈素华,杨军,韩鸿宾,崔德华,孙建军.弥散张量成像联合虚拟现实叁维重建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4].王黎彬.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9
[5].王黎彬,戚维波.叁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J].浙江医学.2019
[6].李军,孙坚.计算机虚拟手术计划和叁维立体模型在血管化髂骨肌瓣行下颌骨精确重建中的应用[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7].杨鑫,李军,孙坚,沈毅.虚拟手术辅助下的颌骨精确重建[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8].任文豪,李少明,高岭,郅克谦.虚拟手术计划及3D打印导板辅助下游离腓骨瓣精准重建下颌骨[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9].张锐,孟令雷,孔世奇,李辉,霍贵通.图像重建及3D虚拟现实技术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8
[10].孙坚.虚拟手术计划及术中导航辅助的下颌骨重建——从精确走向微创[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