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卒中后癫痫15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熊金花[1](2021)在《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气虚型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宋庆,尹华[2](2021)在《左乙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心肌酶谱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心肌酶谱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给予口服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对照组为84.09%(37/4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2、IL-6、TNF-α、NS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cTn水平分别为(0.012±0.005)、(0.029±0.007)ng/mL,LDH水平分别为(279.54±99.16)、(632.68±75.39)U/L,CK水平分别为(467.17±181.60)、(2 047.08±825.98)U/L,CK-MB水平分别为(17.41±5.22)、(44.17±7.56)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疹、腹泻、恶性呕吐、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行左乙拉西坦治疗,对心肌酶谱的影响较小,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李月红,黄华,陈步枢[3](2021)在《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福州市第一医院及福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次数、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累及导联数及癫痫样放电时间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患者肢体功能、药物影响评分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奥卡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可有效减少患者累及导联数及癫痫样放电次数,恢复患者认知及肢体等功能,生活质量显着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牛梦瑶[4](2021)在《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对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为该疗法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数据佐证。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一科中符合病例入组标准的62例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毫针取穴选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风-中经络针灸处方加减,治疗组(火针+常规针刺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3日1次,1周2次。4周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分。观察指标: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表。疗效评价:感觉障碍评定采用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结果:(1)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感觉障碍评定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感觉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感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3)M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四周后,火针散刺阳明经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2)火针散刺阳明经结合常规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的感觉障碍、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法。
其布日[5](2021)在《额尔敦-乌日勒的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小胶质细胞基因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卒中是我国第一大死亡原因,是全球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因此,研发新型抗脑卒中药物意义重大。额尔敦-乌日勒(EW)是蒙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经典方剂,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对脑卒中引起的半身不遂等症状疗效显着,因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然而,EW化学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确。因此,必需明确EW的生物活性成分,并阐明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本论文中分析了EW的部分有效成分,并发现了EW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MCAO/R)模型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基因调控作用、极化作用以及从抗神经性炎症作用。【研究目的】(1)验证EW对MCAO/R模型大鼠病变部位组织内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分析EW中所含有的神经活性化合物;(2)确定EW在脑卒中恢复期间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来抑制神经炎症的主要化合物;(3)确定EW的分级分离组分中的关键抗炎分子及作用机理以及对神经细胞保护及突触生长的影响;(4)EW中关键活性分子的协同作用对小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研究方法】(1)建立大鼠MCAO/R模型,连续给药两周。第15天,提取大鼠大脑皮质病变区组织的总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筛选未处理组、MCAO模型组和EW给药组之间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分析各个基因的功能以及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过程中的可能作用。(2)根据文献报道收集EW药材中与神经相关的生物活性化学分子信息,采用Chem Draw软件画出结构式并建立数据库,命名为“EW神经活性化合物数据库”;其次,采用五种不同溶剂提取EW可溶解组分,并使用UPLC-QTof-MS分析其活性化合物。(3)以调控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株)M1表型表达的细胞因子Cxcl10为筛选标准,利用RT-q PCR法对EW的5种溶剂提物进行快速筛选,选出了调控作用最为显着的提取物,通过两次HPLC半制备分离,得到优化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组,并利用UPLC-QTof-MS鉴定了其生物活性分子。(4)采用UPLC-QTof-MS鉴定EW的分离组分(命名为F4-6)的关键抗炎分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了F4-6对脂多糖(LPS)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以及分析F4-6处理的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对神经元(N2a细胞)的增值和突触生长的影响。(5)利用RNA-seq分析讨论EW所含关键活性分子土木香内酯(Ala)和去氢二异丁香酚(Deh)单分子以及混合物对LPS刺激的BV2小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attern profile)的影响,并采用RT-q PCR法对RNA-seq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1)Bederson评分显示,给药14天后,EW给药组MCAO/R模型大鼠的评分从治疗前的2.07降至治疗后的0.21(P<0.01),说明EW显着降低了神经系统损伤。与NT组相比,MCAO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区病变组织内有6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而与MCAO模型组相比,EW治疗后有18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生长因子(Igf1、Igf2和Tgfβ)和颗粒蛋白编码基因Grn等的表达在EW治疗后显着上调(P<0.05);同时也检测到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大幅增强,以及补成分和分泌蛋白酶的表达。(2)五种不同溶剂提取的EW组分的UPLC-QTof-MS分析发现,在我们建库的11种蒙药的32个小分子化合物中,除决明子外其他10种蒙药(红花、肉豆蔻、甘草、草果、川楝子、栀子、土木香、木香、荜茇和黑种草等)中已报道的16个神经活性相关小分子化合物分别出现在五种溶剂提取物中。(3)快速筛选结果表明,EW石油醚提取物(命名为EW-5)对Cxcl10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P<0.05)。采用HPLC半制备法,对EW进行2次分级分离后最终得到12个组分。其中,组分F4-6对促炎细胞因子(Cxcl10、Tnfα、Il1β和Nos2)表达的抑制作用最显着(P<0.05)。通过UPLC-QTof-MS对F4-6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其中包括木香烃内酯、肉豆蔻醚、土木香内酯和亚麻酸;这些小分子在LPS刺激的BV2细胞和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中,显着下调关键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4)土木香内酯(Ala)和去氢二异丁香酚(Deh)是F4-6的关键抗炎活性分子。F4-6、Ala和Deh均下调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中Ccl2、Cox2和Il6等促炎基因的表达;同时上调Hmox1、Tgfβ、Igf1和Creb1等抗炎基因的表达。此外,F4-6处理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显着促进N2a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上调Nefh和Dlg4来促进突起的生长。从机理上讲,F4-6显着降低了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了p65的核转位,导致NF-κB启动的促炎基因转录受到抑制。(5)RNA-seq发现,Ala、Deh和Mix均下调促炎基因和上调抗氧化基因。Mix组的作用比Ala组和Deh组的作用更显着(P<0.05),其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Ala和Deh作用的加和。【研究结论】综上所示,本论文首次利用RNA-seq技术,系统的分析了蒙药EW对MCAO/R模型大鼠脑卒中病变区周围细胞的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发现EW显着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损伤的恢复,并促使小胶质细胞从M1表型极化至M2表型;同时利用UPLC-QTof-MS系统的分析了EW中神经炎症及神经保护等相关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发现EW中多种活性化合物组分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平衡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恢复,也验证了EW治疗白脉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传统功效,为进一步研究EW甚至其他传统药物的治疗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林松涛[6](2021)在《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转筋”现代统称为抽筋。医学上把抽筋称作抽搐(convulsion)。抽筋是高发病,比如在运动中、各类手术中、睡眠中等这些情况都可以出现抽搐。中医在针灸治疗转筋上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目前尚没有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文献研究和分析。同时,对转筋的针灸疗法及腧穴应用准则等研究的相关内容渐渐地明显增加,却缺乏有系统地深入整理分析。文献中发表了许多治疗方法,但单篇文章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并且某些临床观察数据的随机对照严重不足。这影响了针灸治疗手法在本病症的客观评价与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变成缺乏了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资料信息,因而局限了针灸在转筋治疗中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深度以及穴位的应用。目的:通过《普济方》引申现代文献研究,探讨针灸治疗转筋的证型、治法、选穴和归经,并全方位的梳理归纳出纯针灸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总结出现常用的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方法:本研究选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普济方》大型丛书为研究对象。《普济方》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于1983年7月第1版第4次印刷,该书取当代古今方剂彚辑成编,一共分为10册。收录在该套丛书的第五册卷203附论灸霍乱法和第十册卷409-426论述针灸为主。因此,本次主要着重于该丛书第五册和第十册里面的针灸转筋相关部分。通过这本古医方探讨“转筋”的针灸治疗组成方法的所有卷数进行发掘和研究加以综合整理。现代文献方面,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检索2009年至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所有关转筋穴位治疗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高级检索,为保证查全率,采用篇名、摘要、关键词、主题词分别检索。检索题词为“转筋”、“筋急”、“痉挛”、“挛急”、“瘛疭”、“拘急”、“针灸疗法”、“穴位疗法”等进行检索。统计方法是把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化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化处理。统计的步骤,首先是把文献中的病例数、中医治法、症状、穴位等列成表格后。再计算出各种证型、治疗方法等的频数和百分比,并绘制图表。然后统计出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治法、穴位的使用频率。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归纳出针灸治疗转筋的证治规律。结果:《普济方》研究:《普济方》的针灸门在第10册中。按卷次为409-424卷。前8卷载有针灸的序言和歌赋,介绍针灸取穴、补泻法和经络腧穴。后8卷为各种病候的治疗,载有207种病症。书中除针灸治法外,尚有记载汤药、罨敷及按摩。卷203附论的灸霍乱法及卷417到424为针灸的治疗部分。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方面,疾病灸疗方法均有多种。其中隔物灸就有隔蒜灸、隔纸灸、附子饼灸等。并且还记载了许多民间灸法,使灸法内容更丰富。《普济方》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处方组穴主次分明严谨。重视针刺操作,引载诸多针刺手法。直接或者间接、部分或全部收集明初之前的各种针灸医着。特点是不随意加减改动而忠于原着。对同名穴异同详加审定并详细记载了煮沸针具的消毒。在用穴上灵活多变,对灸法十分重视,特别在卷411中大量记载了关于灸法的论述。《普济方》提及的治法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其次是活血止痛和行气通络。书中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占少数,只有30条,而没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则有55条。相反的,书中使用艾灸法较多,其中以直接灸法为主,占了 60篇、间接灸法只有1篇,而没有灸法的有24篇。《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穴位出现总频次为85次。本次调查的穴位中,出现最多次的是承筋、解溪,共出现6次;其次是仆参、水分、涌泉,出现5次;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出现4次;隐白、至阴,出现3次。这1 1个穴位共占。《普济方》里主要穴位归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少阳胆经。《普济方》里有很多特定穴,其中以经外奇穴最多,其次是井穴和交会穴。经外奇穴以女膝出现次数最多;井穴里涌泉出现次数最多;交会穴里则是仆参出现次数最多。《普济方》中常用治疗转筋的经外奇穴有女膝、夹脊、外踝尖、鬼眼、十王、慈宫、手踝骨、内踝尖和玉田。现代文献研究:对每篇现代文献进行阅读及整理,初步筛选出以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共284篇。为保证所选文献的确切性,经逐篇浏览,按“研究方法”的要求统计,最终获得完全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为66篇,收纳病例2675例。根据统计调查结果,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居多,其次是颤证,痫证。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居多,其次是帕金森病,癫痫。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出现34次,其次是肠胃出现24次,膈肌出现22次。转筋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古人以农耕、游牧,加上饮食不洁,导致脾胃受寒,或饮食不节而成为脾胃虚弱;当时的人多数以双脚行走,使双脚容易受伤,造成瘀阻经络,下肢转筋;体力劳动使大量出汗导致津液亏虚。导致气滞阻络,形成转筋。因此,古人的转筋多发于全身、腹部、下肢。而近年来,中国高速迈向现代化,高压的生活模式和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文化,与之相随的健康问题也成了严峻挑战。人们多以进食肥甘厚腻,喝高浓度烈酒,导致脾虚生痰,痰阻经络;房劳、生育过多、老人以及长期慢性病等的肝肾不足而不能濡筋;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导致肝火上逆而成筋挛。故此,现代的人多发的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病,即发病部位多发于脑部、肠胃、膈肌。根据研究古人的发病症状多以霍乱转筋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与古人体力劳动和游牧为主,饮食不洁,形成的转筋非常吻合。现代人的高脂高胆固醇、喝高浓度烈酒的饮食文化;房劳、长期慢性病;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致使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和肝阳上亢等的转筋证型出现,与主要发病症状的喉间呃呃连声,其次是声短而,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相符合。古代与现代的转筋发病部位、发病症状、治疗手段出现了那么大的分别,主要是环境的改变为主。由于现代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转筋的病发与生活压力、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有关;高楼大厦、保暖衣使人们不容易受到风寒侵袭;科技的进步,如暖风机使人们在室内得到保暖。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抽搐是常见的症状,多数好发于小腿部,一般持续2-3分钟左右。一般患者不会主动到门诊求医。本次研究的患者不是单独出现抽搐症状,主要是本身有基础病后出现抽搐或者在手术中出现抽搐。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中没有单纯出现抽搐的病例。因多数患者都是在基础病之后才出现相关抽搐的病种。如以膈肌痉挛、眼肌痉挛、高热惊厥、癫痫、急性脑梗死、帕金森病和破伤风。取穴数量以及穴位的操作方法也呈现多种多样,如针刺、火罐、耳针、艾灸、温针灸、头针、穴位放血、穴位注射和梅花针等。另外,通过这次对转筋的研究,特别是腓肠肌痉挛的治疗的讨论,古人以仆参、昆仑、承山、承筋、至阴、内踝尖、外踝尖、十王、女膝、下巨虚、解溪、条口、足窍阴、丘墟、太白、隐白、涌泉穴,主要以针刺法和灸法为主。结论:1.《普济方》中转筋的主要发病部位主要是全身、腹部和下肢,提到的症状共涉及22种,以霍乱转筋、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为主要症状。2.《普济方》书中使用的针刺法较少,主要以直接艾灸法治疗为主。3.《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以承筋、解溪、仆参、水分、涌泉、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隐白和至阴为主。特定穴则以经外奇穴、井穴和交会穴为主。4.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颤证和痫证为主。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为主。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肠胃和膈肌。5.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6.现代文献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现代文献的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7.在治疗转筋方面,体现出辨证论治中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的特点。转筋多发于肝火上亢、血虚不能滋养经脉、脾胃感受寒邪引起转筋。故此,古代文献多见灸法治疗转筋,对施灸的壮数和顺序也有严格的要求。创新点:1.首次系统性地从《普济方》进行转筋病的文献研究。该丛书为方剂书,书中止直接列出治疗转筋的部位和穴位。本论文通过对《普济方》上文下理,结合现代文献,整理、归纳出转筋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方法。把古代已经被遗忘的治疗转筋特效穴展现给不同的医家参考,为现代抽搐病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或特效穴。2.首次发现转筋在《普济方》和现代文献的整体发病特点及形成转筋的各种因素,对日后制定预防和保健指导,为日后转筋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王哲义[7](2021)在《丹参酮ⅡA磺酸钠调控HIF1α/mTOR介导细胞自噬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点。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经磺化后的水溶性物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运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丹参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网络药理、蛋白组学技术探究丹参酮ⅡA可能作用机制,并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和PC12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模型中对可能的靶点和机制进行验证。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2月。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进行统计分析。(2)使用TCMSP数据库检索丹参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NCBI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缺血性卒中的靶点,并将药物和疾病交集后的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通过Bioconductor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3)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MCAO/R)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根据神经功能评分(Z-Longa)、TTC染色及HE染色评价MCAO/R模型及药物疗效。(4)使用DIA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各组大鼠脑缺血半影区蛋白表达的情况,根据|log2FC|≥0.58且p<0.05的标准筛选差异蛋白;利用R软件绘制火山图和差异蛋白聚类分析热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蛋白的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ClueGO等工具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并用平行反应监测技术(PRM)的方法验证蛋白表达。(5)利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系构建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1μM、5μM、10μM、20μM、40μM)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3h、6h、12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给药剂量和时间,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蛋白组学预测的可能靶点。结果:(1)共纳入160项研究,总样本量18079例,共纳入7种中药注射剂和8种治疗措施,包括丹红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DH+CT)、丹参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DS+CT)、丹参川芎嗪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DSCXQ+CT)、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常规治疗(DSDFS+CT)、复方丹参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FFDS+CT)、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治疗(SI+CT)、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STS+CT)和常规治疗(CT)。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DSDFS+CT(93.0%)>DH+CT(80.5%)>STS+CT(66.7%)>DSCXQ+CT(66.4%)>SI+CT(50.0%)>DS+CT(26.7%)>FFDS+CT(16.7%)>CT(0.1%)。在 NIHSS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STS+CT(95.5%)>DH+CT(80.9%)>DSCXQ+CT(70.1%)>SI+CT(64.7%)>DSDFS+CT(42.0%)>FFDS+CT(24.4%)>DS+CT(20.1%)>CT(2.4%)。在 Barthel 指数方面,DH+CT(76.2%)>DSCXQ+CT(74.3%)>STS+CT(64.1%)>DSDFS+CT(62.2%)>FFDS+CT(51.8%)>SI+CT(46.0%)>DS+CT(21.7%)>CT(3.8%)。(2)从丹参中共筛选出65个活性成分和108个对应靶点,以及缺血性卒中相关靶点2558个,取交集后获得靶点87个,其中度值大于50的靶点有6个,包括AKT1、IL6、FOS、VEGFA、MAPK1、EGFR,即本研究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24个(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出134条信号通路(p<0.05),以PI3K/AKT、HIF-1信号通路所占靶点数目最多。构建的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显示,丹参酮ⅡA等活性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3)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R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着升高,TTC染色显示梗死范围扩大,HE染色显示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区域组织变性明显。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可降低神经功能评分,缩小梗死面积,减轻空泡样改变及胞核皱缩等病变。(4)蛋白组学在大鼠脑组织中共鉴定出5880个蛋白,其中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差异蛋白为423个。经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共有285个差异蛋白。将三个组别进行整合分析,共有127个有表达趋势的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GO富集主要参与缺氧反应、神经元凋亡过程、钙离子转运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通路。PPI网络获得Alb、mTOR、Dync1h1、Stxbp1、Cltc、Sptan1等核心差异蛋白。mTOR、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是调控自噬的上游信号,将上述通路的关键靶点及自噬相关蛋白进行PRM验证,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mTOR和p62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HIF-1α、LC3-Ⅱ/LC3-Ⅰ、PI3K和AKT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HIF1α和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p6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mTOR、PI3K和AKT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体外研究中CCK-8结果显示,与OGD/R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1μM、5μM的给药浓度在3h、6h、12h等不同给药时间对细胞活力均无显着影响;而10μM、20μM和40μM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各个给药时间均表现出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且依赖给药时间和药物浓度呈梯度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R模型组HIF1α、Beclin1、LC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多(p<0.01),而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与OGD/R组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后HIF1α、Beclin1、LC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而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结论:根据网状Meta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改善患者NIHSS评分方面有优势;网络药理学筛选出丹参酮ⅡA可能是丹参主要活性化合物,并且经蛋白组学预测其磺化后可能作用于mTOR等核心靶点,参与调节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细胞凋亡、抗炎、调节自噬等作用;体内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HIF-1信号通路,作用于mTOR等靶点,抑制细胞自噬,改善MCAO/R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小脑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损伤;体外研究显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HIF-1途径上调mTOR表达,抑制细胞自噬,发挥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张琼帅[8](2021)在《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在顶区和顶前区选取5条穴线加用丛刺治疗,每次留针6小时,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干预4周后,使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两组患者肌张力分别进行评定,使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前(-3~0天)、治疗后(第4周±3天)各评价一次。研究人员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所得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动物实验: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和头针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置,而对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MACO)进行脑缺血模型造模。头针组大鼠造模24h后对其采用头穴丛刺法在大鼠百会及左右侧各旁开2mm处针刺,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2h,每日1次,共14d;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正常饲养,每日给予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对照组每日仅给予同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造模24h后对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造模24h及干预14d后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Narrow ally test进行行为学评价,并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肌张力。干预14d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大鼠梗死区脑皮质内GABA及其受体GABAA和GABA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大鼠梗死部分脑皮质中Trkb及KCC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含量及Trkb含量表达。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降低患者患侧上肢和下肢的痉挛程度,且疗效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升,头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头针组评分均值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2.动物实验: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应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对照组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模型组与头针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对大鼠进行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头针组大鼠站立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14天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头针组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仍明显偏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治疗显着降低了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评分。在大鼠造模24h及干预14d后三组进行肌张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肌张力未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均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P<0.05);经14d治疗后,对照组及模型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未明显改变,头针组治疗后较其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减低(P<0.05)。干预14d后,对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进行TTC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可见明显梗死区域(P<0.05)。而头穴丛刺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梗死体积显着降低(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ABA、GABAA、GABAB中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中KCC2及Tr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KCC2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头针组大鼠经头穴丛刺治疗后KCC2表达有所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4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及Trkb含量,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BDNF表达减低,头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BDNF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减低患者患侧上肢及下肢的痉挛程度,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临床有效性。2.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低大鼠的痉挛程度,使大鼠行动能力得到提升,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上调损伤侧皮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含量表达,减低痉挛程度。4.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调节损伤侧皮质BDNF/Trkb-KCC2信号通路表达,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可能是头穴丛刺疗法降低大鼠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与基础两方面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损伤侧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有关。头穴丛刺疗法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依据“治神调形”法则,本研究为其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临床及实验证据。
王渝鑫[9](2021)在《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研究主要观察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究温阳法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运用,以期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更多的临床方案及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根据纳入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科住院部及门诊脑卒中患者,共纳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应用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禁止使用改善智力的药物。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组予温阳化痰通络汤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共治疗12周。认知功能评价指标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评价两组的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采用照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评分比较。研究结果:1.在研究过程中,有3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治疗,为脱落病例,故最终观察到患者57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28例。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前两组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3.MMSE量表结果:治疗前后组内MMSE评分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前后组间MMSE评分比较,其中总分、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回忆能力评分比较提高(p<0.05),定向力、记忆力(即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MoCA量表结果:治疗前后组内MoCA评分比较,对照组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力、命名、注意力、延迟回忆评分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抽象评分比较提高(p<0.05),语言能力、定向力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力、注意力、延迟回忆评分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命名评分比较提高(p<0.05),语言能力、抽象、定向力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组间MoCA评分比较,其中总分、注意评分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回忆能力评分比较明显提高(p<0.01),其余项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研究结束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1.西药盐酸多奈哌齐片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和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均可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2.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总体优于西药盐酸多奈哌齐片配合调神益智针法,尤其在改善患者计算力、记忆力方面。3.两种治法均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无显着差异。4.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在改善患者中医痰、瘀整体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盐酸多奈哌齐片配合调神益智针法,且痰浊阻窍证改善更明显。
陶然[10](2021)在《头针结合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确立中风病“脑肠同调”治疗思路,通过数据挖掘确定“头针+腹针”针刺方案,并观察其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IL-1 0、IL-1β、LP S含量的影响,部分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共6个数据库中头针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提取穴位、针法等信息,以统计方法分析。2.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共6个数据库中腹针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将穴位、经脉等信息提取到数据库中,并使用Apriori等数据挖掘相关算法总结归纳。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 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 5例。以数据挖掘结果为治疗方法,治疗组选取双侧顶颞前斜线、关元、气海、中脘、下脘、滑肉门、外陵,对照组选取病灶侧顶颞前斜线。两组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周治疗6天,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症状积分进行测评;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10、IL-1β及LPS含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计纳入1 53项头针临床研究数据,其中顶颞前斜线、运动区、顶颞后斜线、顶中线、足运感区是目前研究中使用最多的头穴分区。2.共计纳入7 6项腹针临床研究,其中关元、气海、中脘、下脘(引气归元),滑肉门、外陵(腹四关)是目前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穴位(区)。3.基于数据挖掘结果,确立了中风病“头针+腹针”针刺方案,即双侧顶颞前斜线、关元、气海、中脘、下脘、滑肉门、外陵。4.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经过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对运动功能障碍均有疗效,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5.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经过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对胃肠功能障碍均有疗效,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6.两组患者血清IL-1 0、IL-1β、LP S含量比较:治疗后两组经过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对上调血清IL-1 0水平、下调血清IL-1β、L P S均有疗效,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 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脑肠同调”治疗思路适用于中风病的针刺治疗。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国际标准化头针方案》顶颞前斜线是中风病头针治疗的常用头针选穴,在改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方面疗效确切。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腹针治疗中风病常用穴位(区)为关元、气海、中脘、下脘(引气归元),滑肉门、外陵(腹四关),在改善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方面疗效确切。4.“头针+腹针”针刺方案能够提高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IL-10表达,下调IL-1β、LP S表达有关。
二、脑卒中后癫痫15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后癫痫15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左乙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心肌酶谱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纳入标准 |
1.1.3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评价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NSE比较 |
2.3 两组心肌酶谱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择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比较 |
2.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
2.3 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
3 讨论 |
(4)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的比较 |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4.1 火针散刺阳明经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依据 |
4.2 探讨感觉恢复的机制-“脑的可塑性” |
4.3 火针治疗深度的探讨 |
4.4 观察指标的选择探讨 |
5.问题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
附录B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996)》 |
附录C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D 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 |
附录E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
附录F Barthel指数评分表 |
附录G 综述 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额尔敦-乌日勒的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小胶质细胞基因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额尔敦-乌日勒的简介 |
1.1.1 额尔敦-乌日勒历史沿革 |
1.1.2 额尔敦-乌日勒研究进展 |
1.1.3 额尔敦-乌日勒所含单药化学成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脑卒中简介 |
1.2.1 脑卒中分类及病因 |
1.2.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
1.2.3 治疗脑卒中的策略 |
1.3 小胶质细胞简介 |
1.3.1 小胶质细胞简介 |
1.3.2 小胶质细胞的极化 |
1.3.3 小胶质细胞极化与信号通路 |
1.3.4 小胶质细胞与其它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 |
1.3.5 作用于小胶质细胞的药物 |
1.4 中草药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
1.5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创新性 |
第二章 额尔敦-乌日勒对大鼠大脑中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饲养 |
2.3.2 MCAO模型 |
2.3.3 治疗组 |
2.3.4 收集样品,提取RNA和 RNA-seq |
2.3.5 序列过滤、比对和组装(Assembly) |
2.3.6 差异表达分析 |
2.3.7 EW的提取方法 |
2.3.8 建立数据库 |
2.3.9 UPLC-QTof-MS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治疗后MCAO/R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估 |
2.4.2 Illumina测序和参考基因组比对 |
2.4.3 EW处理后差异基因表达 |
2.4.4 EW-1 中神经活性成分分析 |
2.4.5 EW-2 中神经活性成分分析 |
2.4.6 EW-3 中神经活性成分分析 |
2.4.7 EW-4 中神经活性成分分析 |
2.4.8 EW-5 中神经活性成分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额尔敦-乌日勒中活性小分子对小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型细胞因子的转录调控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细胞品系 |
3.2.3 主要试剂耗材 |
3.2.4 仪器设备 |
3.2.5 引物 |
3.2.6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的提取制备 |
3.3.2 HPLC半制备分离 |
3.3.3 UPLC-QTof-MS分析 |
3.3.4 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3.3.5 BV2 小胶质细胞培养 |
3.3.6 EW对小胶质细胞表达的促炎因子的影响 |
3.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3.8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EW不同溶剂提取物对Cxcl10 表达的下调作用 |
3.4.2 EW-5 半制备馏分的UPLC分析及其对促炎因子表达的下调作用 |
3.4.3 F4 半制备馏分的UPLC分析及其对促炎因子表达的下调作用 |
3.4.4 F4-6 中生物活性化学物质的分析及鉴定 |
3.4.5 木香烃内酯对小胶质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6 肉豆蔻醚对小胶质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7 土木香内酯对小胶质细胞中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8 亚麻酸对小胶质细胞中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额尔敦-乌日勒中活性小分子土木香内酯和去氢二异丁香酚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信号通路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细胞品系 |
4.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3 主要仪器 |
4.2.4 引物 |
4.2.5 抗体 |
4.2.6 主要试剂的配置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的提取制备 |
4.3.2 UPLC-QTof-MS法对F4-6 定性分析 |
4.3.3 UPLC-QTof-MS法对F4-6中Ala和 Deh进行定量分析 |
4.3.4 细胞培养 |
4.3.5 细胞毒性测定 |
4.3.6 N2a细胞的细胞增值活力和神经突触生长测定 |
4.3.7 提取总RNA和 RT-q PCR |
4.3.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4.3.9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EW提取物中活性分子的Ala和 Deh的定性 |
4.4.2 F4-6 抑制LPS刺激的BV2 细胞促炎因子的表达 |
4.4.3 F4-6 促进BV2 细胞LPS刺激后抗炎基因表达 |
4.4.4 F4-6 的神经保护作用 |
4.4.5 F4-6对LPS诱导的BV2 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天然产物小分子土木香内酯和去氢二异丁香酚对小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联合调控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细胞品系 |
5.2.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5.2.3 主要仪器 |
5.2.4 引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培养 |
5.3.2 提取RNA和文库构建 |
5.3.3 序列过滤、比对和组装 |
5.3.4 差异表达分析 |
5.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5.3.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3.7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Illumina测序和参考基因组比对 |
5.4.2 Ala、Deh和 Mix处理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
5.4.3 DEG的GO富集分析 |
5.4.4 DEG的 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5.4.5 通过RT-qPCR验证DEG数据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论 |
1.1.1 中医转筋的历史沿革 |
1.1.2 转筋的定义 |
1.1.3 现代转筋的中医范围 |
1.2 《黄帝内经》对转筋疾病与治法的概论 |
1.2.1 《内经》对转筋疾病的特点论述 |
1.3 现代文献研究 |
1.3.1 中医对转筋的认识 |
1.4 现代文献概述研究 |
1.4.1 “转筋”的现代病症 |
1.4.2 发病部位 |
1.4.3 病理生理机制 |
1.4.4 病因 |
1.4.5 抽搐的临床类型 |
1.4.6 肌肉痉挛的评定 |
1.4.7 现代的抽搐治疗 |
1.5 小结 |
第二章 《普济方》 |
2.1 作者及其编辑特色 |
2.1.1 作者 |
2.1.2 编辑特色 |
2.2 《普济方》针灸学内容简介 |
2.2.1 汇总诸家腧穴 |
2.2.2 审定同名穴的异同 |
2.2.3 集针刺补泻手法 |
2.2.4 记载针具消毒 |
2.2.5 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 |
2.2.6 灸法 |
2.3 治未病思想 |
2.4 转筋的病因病机 |
2.5 转筋证型的认识 |
2.6 方药治法的认识 |
2.7 小结 |
第三章 转筋于《普济方》及现代文献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来源 |
3.2.3 术语规范 |
3.3 统计方法 |
3.3.1 统计步骤 |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普济方》 |
3.4.2 现代文献 |
第四章 讨论 |
4.1 《普济方》 |
4.2 现代文献 |
4.3 《普济方》与现代文献的异同 |
4.3.1 膀胱经为主 |
4.3.2 经外奇穴 |
4.3.3 发病部位 |
4.3.4 发病症状 |
4.3.5 治疗方法 |
4.4 治疗腓肠肌痉挛穴位比较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丹参酮ⅡA磺酸钠调控HIF1α/mTOR介导细胞自噬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脑卒中和自噬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丹参脂溶性成分及其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文献研究 |
研究一 丹参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药效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基于DIA和PRM技术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MCAO/R模型大鼠缺血半影区蛋白组学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五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模型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综述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
综述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效应机制研究概述 |
第一章 试验研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案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章 实验一头穴丛刺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模型大鼠GABA受体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实验二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对BDNF/Trk B-KC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分析 |
讨论 |
1.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因病机 |
2.选择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制 |
3.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
4.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优点 |
5.评价量表的选则 |
6.研究结果分析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
1.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2.传统针灸治疗 |
3.针灸结合康复治疗 |
4.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头针结合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风病“脑肠同调”治疗思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
1 “脑肠同调”治疗的中医基础 |
1.1 脑-肠结构的联系 |
1.2 脑-肠生理、病理的影响 |
2 “脑肠同调”治疗的西医基础 |
2.1 脑肠轴概念及作用机制 |
2.2 肠内菌群代谢产物及相关炎性因子 |
3 “脑肠同调”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 |
3.1 中药复方 |
3.2 体针 |
3.3 头针 |
3.4 腹针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中风病头针选穴规律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数据库建立与数据提取 |
1.6 数据预处理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头穴选穴(区)频次 |
2.3 针法选用频次 |
2.4 针刺治疗方式频次 |
3 数据分析 |
3.1 常用选区分析 |
3.2 常用针法分析 |
3.3 针刺治疗方式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中风病腹针选穴规律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数据库建立与数据提取 |
1.6 数据预处理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数据处理 |
3 数据分析 |
3.1 选穴应用频次分析 |
3.2 选穴所属经脉分析 |
3.3 关联规则分析 |
3.4 地区分布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头针结合腹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肠道功能及血清IL-10、IL-1β、LPS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两组患者Fugl- Meyer运动功能比较 |
2.3 两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比较 |
2.4 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评分比较 |
2.5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
2.6 两组患者胃肠症状积分比较 |
2.7 两组患者血清IL-1β含量比较 |
2.8 两组患者血清IL-10含量比较 |
2.9 两组患者血清LPS含量比较 |
2.10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风病针刺方案中的应用 |
2.1 数据挖掘技术常用分析方法 |
2.2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领域中的应用 |
2.3 数据挖掘技术在脑卒中针刺治疗中的应用 |
3 头针结合腹针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
3.1 运动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3.2 评价运动功能量表的选择 |
4 头针结合腹针对中风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
4.1 中风后胃肠功能的改变 |
4.2 改善胃肠功能能够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
4.3 治疗前后胃肠功能对比 |
5 头针结合腹针对中风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
5.1 中风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 |
5.2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 |
6 头针结合腹针对中风后血清LPS的影响 |
6.1 中风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LPS的关系 |
6.2 治疗前后血清LPS的变化 |
结论 |
本实验创新点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脑卒中后癫痫15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气虚型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D]. 熊金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左乙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心肌酶谱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宋庆,尹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1(11)
- [3]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比较[J]. 李月红,黄华,陈步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16)
- [4]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D]. 牛梦瑶.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额尔敦-乌日勒的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小胶质细胞基因调控作用的研究[D]. 其布日.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6]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D]. 林松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7]丹参酮ⅡA磺酸钠调控HIF1α/mTOR介导细胞自噬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D]. 王哲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D]. 张琼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D]. 王渝鑫.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头针结合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陶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