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散热损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螺杆膨胀机,散热量,散热损失占比,性能
散热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陈如梦,王伟,赵英坤,吴玉庭,马重芳[1](2019)在《单螺杆膨胀机散热损失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螺杆膨胀机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最适合的膨胀机类型之一,其性能对循环系统有重要影响。本文实验研究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单螺杆膨胀机机壳及润滑油的散热损失及其在不同工况下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气温度由80℃升至123℃时,单螺杆膨胀机的散热损失增大,其中润滑油散热损失为主要散热损失,其散热量从0. 5 k W增至1. 05k W。随着膨胀比的增加,各散热损失占比逐渐减小。其中,当进气温度由80℃升至123℃时,机壳散热损失占比为5. 1%~2. 5%,润滑油散热损失占比为16. 1%~9. 5%。说明随着进气温度的增加,膨胀机性能逐渐改善,工质气体通过散热损失的能量比例逐渐减小,散热损失对膨胀机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如梦,王伟,赵英坤,吴玉庭,马重芳[2](2019)在《不同季节单螺杆膨胀机散热损失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膨胀机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输出部件,其性能对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热损失作为膨胀机不可逆损失之一,是影响膨胀机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单螺杆膨胀机机壳及润滑油散热损失进行了冬夏两季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转速为3 000 r/min时,提高进气温度有助于减少传热损失的影响。虽然机壳及润滑油散热损失均有所提高,但各散热损失占比逐渐降低。夏季总散热损失占比由20.00%降低至9.52%,而冬季总散热损失占比由15.00%减小至8.79%。(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6期)
杨雪飞[3](2018)在《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开展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实验测试了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的散热损失,同时对输送介质温度、聚氨酯导热系数、土壤温度及其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对影响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散热损失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验数据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条件对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随输送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保温管道周围土壤温度与保温管道径向距离成反比,聚氨酯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对保温管道的散热损失影响较大,土壤导热系数在1.082-1.561 W/m·K时,土壤导热系数与保温管道散热损失成正比,但对保温管道散热损失产生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18年06期)
贺曦,王泉海,卢啸风,李建波,田元[4](2018)在《75~130t/h CFB锅炉散热损失的实炉测试与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种不同的锅炉热平衡计算标准,对比分析了75t/h及130t/h CFB锅炉的散热损失计算结果与锅炉散热损失实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国标计算的锅炉整体散热损失和实炉测试数据基本吻合,而对于物料循环系统局部散热损失,ASME标准计算值与实测值更加吻合。(本文来源于《工业锅炉》期刊2018年02期)
张玉佳,张爱琴,李世乾,王宁[5](2017)在《新型直埋热水管道固定节结构设计及散热损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供热管网布置中,固定节通常的做法是在管网的固定点处,将预制的钢质环板焊接在工作钢管上后,再行打入混凝土中,形成管网固定节(墩)。但现有的这种固定节结构具有散热损失大,应力集中等缺点。本文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温固定节,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散热,减少热损失,而且能够改善现有固定节产品的受力状况,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管网运行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2017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会议论文专题报告》期刊2017-05-10)
焦同帅[6](2016)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辐射与对流散热损失测试及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技术流派,使得锅炉的结构以及布置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散热损失也有各自的特点。目前的行业标准参照同容量煤粉炉的散热损失值并乘以面积修正系数来确定CFB锅炉的散热损失,没有充分考虑上述差异,其估算的散热损失存在未知的不确定度。为获得CFB锅炉散热损失的准确值并研究不同CFB锅炉散热损失的差异,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了国内外的CFB锅炉散热损失计算方法。重点研究了《锅炉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2008)、《常压流化床燃烧性能规程》(EPRI GS-7164)和《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和表面温度法》(GB/T 17357-2008)中散热损失的计算方法及其差别。理论分析发现上述叁种标准计算的辐射换热系数非常相近,但国内标准中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关联式按表面形状和位置分类的方法十分繁琐,而国外的两套标准中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公式非常简洁实用。基于某440t/h的CFB锅炉现场测试数据,叁种标准的测试结果相差不大,但ASME PTC 4-2008提供的测试方法更为实用并且还提供了对测试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的方法。基于ASME PTC 4-2008标准,共测量了3台锅炉:440t/h带高温绝热分离器的CFB锅炉(锅炉A)、240t/h带汽冷旋风分离器的CFB锅炉(锅炉B)、130t/h带水冷方型分离器的CFB锅炉(锅炉C)。经计算得到了叁台锅炉的散热损失及其修正值。由于叁台锅炉采用不同的分离器,导致其各部分散热损失所占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锅炉A中高温绝热式分离器及回料系统的面积仅占16%而散热损失占总体的47%,锅炉B中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及回料系统的面积仅占15%而散热损失占总体的36%,锅炉C中各部分散热损失所占比例基本上与其面积所占比例相同。对于锅炉A,锅炉系统的散热损失测试值为0.731%,不确定度为0.08%,测试结果具有很高的精确度。然而按现行国标和行业标准的估计方法确定的散热损失为0.432%,导致锅炉效率存在0.382%的单侧不确定度,标准供电煤耗率偏小1.4g/(kW·h)。通过研究测点数目对散热损失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得出按照每40m2布置一个测点的测试方案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测点数目,还可以保证测试结果具有足够高的精确度(测试结果相对不确定度约为10%)。(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6-12-01)
祝远寒,靳世平,曾浩[7](2016)在《步进式加热炉散热损失及节能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步进式加热炉的散热损失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选取工况较为复杂、分布较多烧嘴的炉顶均热段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误差为5%以内,表明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加热炉炉体进行散热损失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炉顶的散热损失占炉体总散热损失的58.21%,大于炉墙和炉底散热量总和,表明炉顶具有更大的节能潜力。(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16年05期)
焦同帅,阎维平[8](2016)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散热损失的测试与估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国标和行业标准在估算循环流化床锅炉散热损失时认为分离器与锅炉本体散热强度相同,为衡量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对一台440 t/h的燃煤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散热损失现场测试及不确定度分析。将锅炉系统外表面分成134块区域,共设置1 333个测点,最终测得锅炉系统的散热损失为0.731%,不确定度为0.08%,说明测试结果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而按国标和行业标准估算的散热损失值仅为0.432%。经分析,锅炉系统内锅炉本体、汽水系统、热风系统的散热强度相差较小,散热损失与其面积成正比,但绝热式分离器及回料系统的散热强度为前者的5倍,以16.2%的散热面积占据47.6%的散热量。因此国标和行业标准估算循环流化床锅炉散热损失的方法存在较大的系统不确定度。(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6年10期)
徐冉,张晓明,谭金锋,韩剑[9](2016)在《锅炉散热损失简化计算方法与ASME PTC 4标准中的计算方法比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传热学经典数学模型的锅炉散热损失简化计算方法,并与ASME标准相应计算方法相比对,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该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与国际先进标准相当的计算精度,可用于锅炉的能效测试计算以及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工业锅炉》期刊2016年04期)
赵玉文,胡东旭,吴一辰,李小平[10](2016)在《绝热管道表面散热损失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表示测量结果分散性的参数。文中对管道绝热结构表面散热损失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测量结果不确定的主要来源,规范了节能监测报告中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描述与表达,以提高节能监测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炼油与化工》期刊2016年04期)
散热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膨胀机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输出部件,其性能对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热损失作为膨胀机不可逆损失之一,是影响膨胀机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单螺杆膨胀机机壳及润滑油散热损失进行了冬夏两季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转速为3 000 r/min时,提高进气温度有助于减少传热损失的影响。虽然机壳及润滑油散热损失均有所提高,但各散热损失占比逐渐降低。夏季总散热损失占比由20.00%降低至9.52%,而冬季总散热损失占比由15.00%减小至8.7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散热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1].陈如梦,王伟,赵英坤,吴玉庭,马重芳.单螺杆膨胀机散热损失的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9
[2].陈如梦,王伟,赵英坤,吴玉庭,马重芳.不同季节单螺杆膨胀机散热损失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9
[3].杨雪飞.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研究[J].工业加热.2018
[4].贺曦,王泉海,卢啸风,李建波,田元.75~130t/hCFB锅炉散热损失的实炉测试与计算分析[J].工业锅炉.2018
[5].张玉佳,张爱琴,李世乾,王宁.新型直埋热水管道固定节结构设计及散热损失分析[C].2017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会议论文专题报告.2017
[6].焦同帅.循环流化床锅炉辐射与对流散热损失测试及不确定度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6
[7].祝远寒,靳世平,曾浩.步进式加热炉散热损失及节能潜力研究[J].工业加热.2016
[8].焦同帅,阎维平.循环流化床锅炉散热损失的测试与估算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6
[9].徐冉,张晓明,谭金锋,韩剑.锅炉散热损失简化计算方法与ASMEPTC4标准中的计算方法比对分析[J].工业锅炉.2016
[10].赵玉文,胡东旭,吴一辰,李小平.绝热管道表面散热损失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炼油与化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