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话论文-韦泱

现代书话论文-韦泱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书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姜德明,现代文学,丁景唐

现代书话论文文献综述

韦泱[1](2018)在《现代文学大书话家姜德明先生——书信中的文心德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姜德明先生相识,自然是恩师丁景唐老的牵线。那年,丁老知我将去北京开会,高兴地嘱咐我:去看看姜先生吧。说着就把姜德明的住址抄给我。时间过了近20年,姜先生也已年届九旬。闲阅他给我的十多通书信,虽纸张各异,大小不一,却载着他满满的友情,从中可见他的文心德艺。(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曾祥金[2](2017)在《评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兼谈现代中国文学的边界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将书话这一边缘性文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厘清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同时,作者对书话文体持续关注,意识到现代中国文学在文体认知和研究边界上都有不少的误区,进而提出"杂文学"概念,意在打破长期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狭隘观念。(本文来源于《郑州师范教育》期刊2017年05期)

[3](2016)在《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中文类的其他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尤其显得"拥挤"。这不仅是因为该专业聚集着数量众多的研究者,而且也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跨度有关。所以,如何在如此拥挤的领域,寻找学科生长的新空间,做出新的突破,是很多研究者共同的努力方向。在诸多尝试中,赵普光的《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人民出版社2014年)的问世,是近年来值得关注的成果之一。《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以可贵的创新勇气,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书话源自传统读书杂记、藏书题跋、笔记随札,游走于文学与文化、创作与述(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施学云[4](2015)在《溯本求源 明体见用——管窥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学术理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小说、诗歌等文体不同,书话创作虽文脉延传,蔚为大观,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建立起与之相互证的理论话语体系。窃以为,一是书话的非功利性使然。虽有借书话作文明批评或思想启蒙的,但总体而言,书话是非功利的,颇不似小说、诗歌能与时代、社会、民族和革命政治等宏大主题迅速对接,成为嘹亮的文体。即或以报刊文艺副刊为阵地传播,似乎也难逃其边缘化宿命。在这个意义上说,书话创作与研究的边缘化亦有其历史的合目的性。二是(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赵皙[5](2015)在《书话:“内”向的引力——读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在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之初,对这门学科的源头就曾抱有略显天马行空的妄想——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文学"概念起源,一定要延续西方的既定规则一路走下去吗?如果说一个世纪前,是西方的、"先进的"文学理论为中国的"新文学"提供了新的样式,那么在多元开放(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5年02期)

席建彬[6](2014)在《边缘的景观——读《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已很难提供具有"学术增长点"意义的论题了。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叁十年的作家作品重评、文学史重写等规模性的学术运动之后,现代文学研究面临了开拓乏力的自我局限,一方面短时段的"百年"现代文学确实存在着研究对象不够久远、厚重等问题,另一方面,体制化的现代文学学科却汇聚了大量专业研究人员,职业化动力的驱使已将现代文学研究变成某种"精耕化"的园地,"学术增长点"已属一种稀缺资源。在此背景下,赵普光博士的新着《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以边缘性的现代书话写(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4年10期)

汪注,方维保[7](2014)在《评赵普光着《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经营了百余年的学科,它已经很成熟了,要在研究上找到一个新的生长点,也越来越难了。但是,这也并不表示这种新的生长点不存在。新的生长点的发现,关键还在于研究者是否具有新的眼光。赵普光的新作《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从"书话"的角度,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就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这部着作为我们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开拓了一片新鲜的天空。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4年10期)

赵普光[8](2013)在《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从晚清就开始衰落了。东渐的西学大潮带来"科学"的观念与清儒的实证考据理路的不谋而合,使得上个世纪初的新旧文化人能够迅速地抛弃印象式的批评传统,而转向了"文学之科学的研究"~([1])。甚至,大多数学者都以为从王国维采用西方化的论文方式来批评《红楼梦》开始,传统的文学批评似乎就已经终结,取而代之占据统治地位的是科学化的批评方式。然而,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真的彻底消失了吗?事实上,随着科学化的批(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丛刊》期刊2013年02期)

杨洪承[9](2014)在《序《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在我面前的赵普光博士的这部论着《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是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独立发现的一个全新课题,又是首次对历史传统悠久、内容丰富而驳杂的书话写作现象,予以自成体系的学理性文学史研究之重要成果。作者对书话问题的研究关注转眼已达近十年之久,本书纵观历史与当下独特书话写作之现象,以开阔的文学史研究视域,探源书(本文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赵普光[10](2014)在《《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后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我的第一本学术专着。照例要在书的末尾写上一些话,即所谓的后记。很多次,提起笔来,却真的不知道从何谈起,总是被一种惶然怅然萦绕着,久久不去。这是我生命的又一个节点。每到一个节点,总会不自觉的回顾过去。或许这就是一种"提前怀旧"?于是,我想起了五年前的春夏之交、毕业之际。那时候我在给刚刚(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4年04期)

现代书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将书话这一边缘性文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厘清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同时,作者对书话文体持续关注,意识到现代中国文学在文体认知和研究边界上都有不少的误区,进而提出"杂文学"概念,意在打破长期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狭隘观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书话论文参考文献

[1].韦泱.现代文学大书话家姜德明先生——书信中的文心德艺[J].现代中文学刊.2018

[2].曾祥金.评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兼谈现代中国文学的边界问题[J].郑州师范教育.2017

[3]..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

[4].施学云.溯本求源明体见用——管窥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学术理路[J].现代中文学刊.2015

[5].赵皙.书话:“内”向的引力——读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J].博览群书.2015

[6].席建彬.边缘的景观——读《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J].文艺争鸣.2014

[7].汪注,方维保.评赵普光着《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

[8].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化[J].文学评论丛刊.2013

[9].杨洪承.序《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

[10].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后记[J].博览群书.2014

标签:;  ;  ;  

现代书话论文-韦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