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秧歌论文-李紫娟

隆尧秧歌论文-李紫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隆尧秧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隆尧秧歌保护传承

隆尧秧歌论文文献综述

李紫娟[1](2016)在《隆尧秧歌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秧歌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国内外对其研究很少。它形成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隆尧秧歌和其它地方戏曲艺术一样,处于濒危境地,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6年12期)

王永利[2](2016)在《隆尧秧歌戏剧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秧歌戏是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一种地方小剧种。本文以隆尧秧歌戏的演出团体——班社、剧团为理论切入点,将演出团体的社会属性与演员的文化身份、剧目的传承创新、音乐特征的变化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本文认为,隆尧秧歌戏演出团体社会属性的变化对该剧种在20世纪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20世纪隆尧秧歌戏演出团体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叁个阶段:民间班社、国营剧团、私营剧团。传统的民间班社是中国戏曲传承中的制度形式,它以传统的师徒关系及口传心授的学艺途径为基础,保证了戏曲传承中剧目及音乐的稳定性。国营剧团极大促进了该剧种在20世纪中后叶的发展,国营剧团不仅可满足演员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使演员的社会身份发生了巨变,他们成为具有社会独立身份的“国家干部”。这一转变有力地促进了隆尧秧歌戏的发展,不仅传统剧目得以整理,而且开始探索新剧目的创作。私营剧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营剧团的改制对隆尧秧歌戏的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私营剧团涣散的人员组织解构及以经济利益为重心的价值取向对传统剧目的保存与演出产生了不利影响。“政府身份”光环的消失使演员们的文化身份再一次发生巨变,这种变化使演员重新定位了该剧种的社会价值。音乐行为的非职业性使得一些传统剧目的演出缺乏制度约束,进而影响到该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多次的实地考察,从传承现状来分析隆尧秧歌戏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6-01)

李丽娟[3](2015)在《隆尧秧歌戏传承与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秧歌戏,相对于清末出现的评剧、越剧,历史起源更悠久。之所以没有像评剧越剧一样发展成为全国名剧种,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改革意识,隆尧秧歌戏没有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潮流。二是没有传承保护意识。没有自己的名剧目,名演员。一些老艺人的传统艺术,目前后继无人。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保护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和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戏曲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财富,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固有的民俗文化。通过对隆尧秧歌戏的传承的研究,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相对符合当地实际,有一定操作性的的保护方法。(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5年03期)

李紫娟,王志红[4](2015)在《隆尧秧歌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秧歌是我国北方非常珍贵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具有独特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艺术魅力。被誉为冀南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同时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秧歌根植于民间说唱与民间歌舞艺术的沃土,其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它从发展初期农民劳作时娱乐消遣所唱的"稻歌",逐渐流传扩大,演变成为一种富于民间特色的地方戏曲。隆尧秧歌简单自然,朴实生动,风趣幽默,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5年01期)

葛立辉[5](2015)在《隆尧秧歌戏》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县历史上曾为水乡,盛产稻米,隆尧秧歌戏就源于这一带农村劳动人民在插秧、收获劳作时的"稻歌",由于人们在往返路途上也随时传唱,所以又称"道歌"或"道腔"。隆尧秧歌戏孕育于明末,产生于清初隆尧东部。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19年)《隆平县志》记载,民间迎春时,"先(本文来源于《当代人》期刊2015年01期)

段学军,李伟伟,段晓军[6](2014)在《隆尧秧歌考察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秧歌是河北省隆尧县的地方剧种之一,2006年被评为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隆尧秧歌独特的伴奏模式对隆尧秧歌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整合,并阐述其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及发展保护价值。在现今国家大力提倡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好形势之下,使大家了解、关注处在生存边缘的传统文化,群策群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大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4年04期)

祁君[7](2011)在《河北隆尧秧歌的特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秧歌是冀南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作为一个戏曲剧种,隆尧秧歌不是任何戏曲的从属和分支,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艺术魅力。但是,对隆尧秧歌进行深入研究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历史发展等诸多原因,隆尧秧歌几度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继承和发扬与隆尧秧歌面临同样境遇的民间艺术形式,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法案。在河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隆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榜上有名。目前,隆尧县有关部门也已经开始重视这一本土文化现象,并计划采取相应的挽救、扶持措施,希望可以使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11年14期)

孔丽云[8](2009)在《对河北省隆尧秧歌艺术风格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秧歌是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于农民的田间劳动,植根于民间,语言通俗生动,形式简单活泼,为冀南诸县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其孕育、成型和发展的过程中,隆尧秧歌积累了传统剧目200余个,内容多表现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长于表现劳动人民朴素的爱憎情感和愿望。其唱腔调门可高可低,变化自如,伴奏简单,表演真实质朴,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自隆尧秧歌形成以来,曾出现过不少名伶和大批的优秀演员。由于隆尧秧歌从其产生到现在基本保持原有风格,所以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借鉴和学习。本文从音乐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就隆尧秧歌的产生与发展、语言与艺术风格(表演、唱腔、剧目、题材等)、艺术价值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从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这一艺术形式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个性魅力。通过本文对隆尧秧歌的艺术风格、特点的研究,希望能够使人们对其有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中国的戏曲发展与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9-01)

王学志[9](2008)在《隆尧秧歌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省隆尧县乃唐风尧韵之地,钟灵毓秀之乡,是着名的“尧山文化”的发样地。隆尧秧歌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之一,因其独特的伴奏模式和质朴的唱词、唱腔于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地方剧种的发展历史当中,伴奏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经实地调查研究认为:在这一剧种当中,伴奏的发展深刻地昭示着隆尧秧歌的发展历程,从最初萌芽时期的徒歌演唱模式,逐步走出田间地头,融入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开始了其最具特色的只用武场伴奏的演唱模式,在这种伴奏模式下,隆尧秧歌走过了坎坷而又漫长的生存之路。随着社会的变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文化形式相互交融、学习、借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隆尧秧歌改革与创新的进程。唯有武场伴奏是隆尧秧歌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具改革创新潜力的方面,现如今的隆尧秧歌正是抓住了这个创新点,开始了文武结合伴奏模式的大胆实践。虽然在众多传统剧目的上演中仍然只使用武场伴奏,而只有在少数的新编剧目或改编剧目中使用文武结合的伴奏模式,但这对于隆尧秧歌来说,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篇论文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借助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以音乐学结合地理学、人文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从器乐伴奏的角度对隆尧秧歌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整合。尊崇事实、注重典籍、理性推理,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其曲折的生存与发展之路,探究历经时代洗礼之后的隆尧秧歌所蕴含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及发展保护价值。2006年应该是隆尧秧歌发展历史上的转折之年,评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隆尧秧歌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就目前看来,此束光环并没有给隆尧秧歌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它依然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苦苦挣扎,隆尧秧歌能否在现今文化纷杂的现实中挣脱困境,摆脱消亡的命运,甚至走向奢望中的繁荣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在国家大力推崇、保护、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大好形势之下,以此为鉴,意在与大家共勉,群策群力,为保护发展我们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艺术尽些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7)

李伟立[10](2008)在《从隆尧秧歌戏的传承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尧秧歌戏是河北省土生土长的地方戏之一,它长期流行和发展于民间,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尤为冀南一带的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历史上,冀南农民曾有过“吃饭吃窝窝,看戏看秧歌”、“扶犁锄地哼丝弦,纺花织布唱秧歌”等民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秧歌戏独秀当地娱乐文化市场的韶华已逝,作为民间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的艺术,当来自民众的滋养越来越贫乏时,隆尧秧歌戏便渐渐走向了暮年。笔者拟以隆尧秧歌戏的历史流变为线索,通过个案分析、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等,从秧歌戏的形成、发展、辉煌、衰落直至濒危的回顾中梳理出秧歌戏传承中的规律性一面,进而借着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和隆尧秧歌戏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契机,以秧歌戏历经叁百年的传承规律为指导,为濒危秧歌戏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可行之路,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化找出积极对策。本文包括绪论及正文四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方法与目的、研究现状与相关概念界定。第一章主要交待了隆尧秧歌戏生成地的自然、人文状况、隆尧秧歌戏的变迁以及其作为地方小戏的叁大价值。第二章主要讲了隆尧秧歌戏的传承,包括秧歌戏艺人的传承方式、对秧歌戏的艺术贡献以及观众如何和秧歌戏互动。第叁章主要交待了隆尧秧歌戏的文本传承状况,包括文本的传承、秧歌戏存目、剧本内容分析和文学特色几个部分。第四章在前叁章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08-03-01)

隆尧秧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隆尧秧歌戏是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一种地方小剧种。本文以隆尧秧歌戏的演出团体——班社、剧团为理论切入点,将演出团体的社会属性与演员的文化身份、剧目的传承创新、音乐特征的变化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本文认为,隆尧秧歌戏演出团体社会属性的变化对该剧种在20世纪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20世纪隆尧秧歌戏演出团体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叁个阶段:民间班社、国营剧团、私营剧团。传统的民间班社是中国戏曲传承中的制度形式,它以传统的师徒关系及口传心授的学艺途径为基础,保证了戏曲传承中剧目及音乐的稳定性。国营剧团极大促进了该剧种在20世纪中后叶的发展,国营剧团不仅可满足演员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使演员的社会身份发生了巨变,他们成为具有社会独立身份的“国家干部”。这一转变有力地促进了隆尧秧歌戏的发展,不仅传统剧目得以整理,而且开始探索新剧目的创作。私营剧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营剧团的改制对隆尧秧歌戏的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私营剧团涣散的人员组织解构及以经济利益为重心的价值取向对传统剧目的保存与演出产生了不利影响。“政府身份”光环的消失使演员们的文化身份再一次发生巨变,这种变化使演员重新定位了该剧种的社会价值。音乐行为的非职业性使得一些传统剧目的演出缺乏制度约束,进而影响到该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多次的实地考察,从传承现状来分析隆尧秧歌戏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隆尧秧歌论文参考文献

[1].李紫娟.隆尧秧歌研究综述[J].通俗歌曲.2016

[2].王永利.隆尧秧歌戏剧团研究[D].河北大学.2016

[3].李丽娟.隆尧秧歌戏传承与保护研究[J].通俗歌曲.2015

[4].李紫娟,王志红.隆尧秧歌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J].中国戏剧.2015

[5].葛立辉.隆尧秧歌戏[J].当代人.2015

[6].段学军,李伟伟,段晓军.隆尧秧歌考察与研究[J].艺海.2014

[7].祁君.河北隆尧秧歌的特征探析[J].飞天.2011

[8].孔丽云.对河北省隆尧秧歌艺术风格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9].王学志.隆尧秧歌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李伟立.从隆尧秧歌戏的传承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08

标签:;  

隆尧秧歌论文-李紫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