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二语论文-杨振宇,刘风光

汉语二语论文-杨振宇,刘风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二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用身份,二语语用能力,国际汉语教师

汉语二语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宇,刘风光[1](2019)在《二语环境下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语用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份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有关二语语用身份建构能力的研究却不多见。本研究根据语用身份建构(陈新仁, 2013)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民族志式访谈和开放式角色扮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展开研究,考察其二语语用身份建构能力、方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语语用身份的建构方式跟随语境的变化而改变。建构方式的选择与建构效率呈显着正相关,与建构交际效果评价则并无显着相关关系,言语行为、称呼语和人称指示语是建构语用身份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外语论坛(2019 NO.4 总第14期)》期刊2019-11-16)

王乐冉[2](2019)在《浅议汉语二语教学中的语境及语用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汉语高语境文化下语用教学重要性的分析,得出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境教学的必要性,而后通过分析研究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的定义及内容,进一步论述对于语境的定位,最后讨论国内外语境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外派的汉语教师如何开展语境文化及语用教学。本文将使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访谈法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吴柳[3](2019)在《活动调节对汉语二语学习者口语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考察了活动调节中不同目标导向和主观能动性等情感因素对学习者口语表达的影响。实验选取40名韩语母语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信息差"方式的口语表述活动来获取数据,采用2×2×2叁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方法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活动调节可以提升汉语二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者的目标导向和主观能动性均会影响口语表达;在四种组合类型中,"掌握型目标导向+主导角色"最有利于学习者的口语表达。(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刘芳[4](2019)在《基于中华文化传播的汉语二语诗词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词语是构成诗歌语言的基本因素,正确把握意象词语赖以存在的文化语境,是深刻理解诗歌深层语义的重要依据和保证。意象词语的深层语义理解可以诉诸语言坐标系的两轴关系。汉语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诗词鉴赏教学中,应结合中华文化知识,通过对意象词语的语义分析,使学生理解、欣赏中国诗词,感受中华文化。(本文来源于《天中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亓海峰,廖建玲[5](2019)在《基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汉语二语写作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34名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考察了他们九周内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中语言准确度、词汇复杂度和句法复杂度的发展情况。研究采用了CAF分析框架中的一系列指标,包括词汇和T单位准确性、词汇多样性、词汇密度、词类比率、句法单位长度、名词词组复杂性等指标。结果显示,记叙文和议论文不同语言维度呈现不同的发展轨迹,部分词汇和句法复杂度指标呈显着发展,准确度的发展不具有显着性。研究还发现,文体类型对于词汇准确度、词汇复杂度、词类运用比率以及句法复杂度有显着影响,T单位长度对汉语二语文体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9年04期)

邓丹,朱琳[6](2019)在《二语学习者汉语普通话轻声的感知与产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感知听辨和语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汉语母语者的对比,考察了欧洲汉语学习者汉语普通话轻声的感知及产出情况,探讨了音高、音长这两个语音要素在轻声感知和产出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对汉语母语者来说,音高和音长都会对轻声感知产生影响,其中音高的作用大于音长;而汉语学习者则主要依靠音长来感知轻声,音高的作用不明显。在轻声产出中,音高和音长偏误都普遍存在。音高偏误既有非轻声音节的声调偏误,又有轻声音节的调型偏误,音长偏误主要表现为音长缩短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池利,陈盼盼[7](2019)在《国内汉语二语习得母语作用实证研究综述(2004-2018)》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近十五年(2004-2018)发表在汉语语言类期刊中有关于母语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四个方面进行,结果发现国内汉语二语习得母语作用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研究方法的使用更加科学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使用情况相当;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研究主题呈多样性趋势。但也存在着研究方法科学性不足、研究领域深度有待挖掘等问题。建议将来的相关研究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并且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7期)

吕靖[8](2019)在《汉语作为二语的概念迁移偏误及其词典学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迁移是近年来迁移学说的新发展,由最初的对比分析到偏误分析再到现在的概念迁移研究,由语言形式方面的比较分析到概念结构的深层探索,是迁移理论发展的一大进步。本文借鉴概念迁移研究的新思想,从概念迁移的角度分析了对外汉语语料库中用词偏误产生的内在机制,同时对中介语用词偏误的产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这些分析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叶千惠[9](2019)在《塞尔维亚儿童汉英二语教材的对比分析——以《汉语乐园》和《Happy House 1》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之间的对比分析有很多,但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却较少。在塞尔维亚,英语和中文都属于第二语言,虽这两种语言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但在教材方面,使用对象都是二语习得者,具有比较性。本文拟通过对两本教材的比较和分析,找出两者异同和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望能丰富对外汉语儿童教材编写和修订的相关研究,以不断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2期)

田煜,谢晓明[10](2019)在《汉语比较句二语教学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比较句式数量多、结构复杂,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大纲、教材、教师和学习者四个角度对汉语比较句的二语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大纲应对比较句式重新进行选取和分级,教材编写应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要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9年04期)

汉语二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汉语高语境文化下语用教学重要性的分析,得出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境教学的必要性,而后通过分析研究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的定义及内容,进一步论述对于语境的定位,最后讨论国内外语境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外派的汉语教师如何开展语境文化及语用教学。本文将使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访谈法进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二语论文参考文献

[1].杨振宇,刘风光.二语环境下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语用身份建构[C].东北亚外语论坛(2019NO.4总第14期).2019

[2].王乐冉.浅议汉语二语教学中的语境及语用教学[J].北方文学.2019

[3].吴柳.活动调节对汉语二语学习者口语表达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

[4].刘芳.基于中华文化传播的汉语二语诗词教学[J].天中学刊.2019

[5].亓海峰,廖建玲.基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汉语二语写作发展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9

[6].邓丹,朱琳.二语学习者汉语普通话轻声的感知与产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

[7].李池利,陈盼盼.国内汉语二语习得母语作用实证研究综述(2004-2018)[J].汉字文化.2019

[8].吕靖.汉语作为二语的概念迁移偏误及其词典学启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

[9].叶千惠.塞尔维亚儿童汉英二语教材的对比分析——以《汉语乐园》和《HappyHouse1》为例[J].长江丛刊.2019

[10].田煜,谢晓明.汉语比较句二语教学刍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

标签:;  ;  ;  

汉语二语论文-杨振宇,刘风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