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雅春
摘要:现在的学生对文言文敬而远之,即使喜欢也不知从何下手。本文试着从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入手,让学生爱上文言文,从而能够汲取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背诵;理解
作者简介:蓝雅春,毕业于浙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武义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的文言文书写着我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只有真正理解古文,让文章震撼学生的心灵,才有可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一种僵化的模式,“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为了应试很多教师赶进度,对教材无法真正吃透,往往教给学生的只是教参上的一点点,所以他们更多强调的是记背,而且是死记硬背,学生常常囫囵吞枣,而无法真正领悟古文的精妙,所以,学生当然会认为古文是枯燥的。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对初学者来说,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觉得文言文枯燥乏味,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家树曾说:“就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言,也只有通过读文章,多接触感性材料,才能逐步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上第一步不妨先强调诵读。
一、诵读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对于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注意诵读的几个要点:一要正音,二要读通连断,三要感知语气,四要理清大意,五要体会文意。
文言文诵读求准不求快,“准”要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对停顿,三是读出语气。
诵读前先要去除读音障碍;把握句间的停顿,不读破句。如“今天下三分”,要读对停顿,否则影响句意的理解。
语气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语气词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在朗读时,要分清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如《愚公移山》中的“汝何恃而往?”“汝何恃而往!”要读出语气,才能更深地理解人物。
反复诵读不仅能认知文字,感知作品,理解作品,欣赏艺术,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记忆力、提高写作能力。名人作家都很重视背诵,背诵与理解紧密相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古书中获取营养,最佳的首要的办法就是熟读成诵。
语言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的确,选入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诵读这样的美文,自会受到熏陶。
古文诵读的目的是加强理解。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通过初中文言文教学,使学生“理解必读文言文及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的重要句段的含义,恰当的评析其思想内容。”可见,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首先是让学生将课文读懂了,读通了,在内容的理解上下一番大力气。。
二、对话
在学生读通古文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可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几个让学生能回答的问题,由浅入深启发学生思考,初步理解课文。将学生这个主体与教师这个客体结合起来,教师主要通过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文言文教学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自主阅读,会使教学重点难以落实;完全采用教师串讲,又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效甚微。教师设计问题通过提示,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主动参与、深入思考,使所学内容记忆深刻。同时,改变了僵化教学的旧局面
三、自学
学习文言文,还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只有把自主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才能避免“满堂灌”,让学生学会思考,真正理解文章内容。
文言文是“文”,应该按照文章阅读的规律和方法去“解读”。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独立阅读打下基础。但是,文言文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背诵和记忆,而是在对课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培养的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理解古今词意的异同,根据语境推断词意,从古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入选教材的文言文是几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精品,含英咀华,学生在愉快学习的同时,能力也将有所提高。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同样应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不是随意读,而是有针对性的,教师的问题也不是随便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之后的外化。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引向深入。通过自主学习,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四、理解
文言文教学,由于语言的障碍和时代隔阂,影响了学生领会文章的大意,这样可能出现教师的满堂灌,学生除了动手动口之外,没有时间自己去理解分析。可以说是教师堵塞了学生的智慧之窗,妨碍了学生把知识学活,并转化为能力。这种教法尽管我们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多是忙而无功。我们知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把学生导入知识的浩瀚海洋,让其学有所得。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学习文言文另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理解字词,分析句子,体会文章主旨。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
1.全面了解
《陈涉世家》中,关于起义原因及发动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是课文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句)进行分析:“失期,法皆斩”由于遇雨耽误了行程,按秦的法令要杀头。这是起义的导火线;“天下苦秦久矣”秦始皇时的赋税很重,徭役兵役繁重、严酷,百姓在秦的残酷统治下,痛苦不堪。这是陈涉起义的根本原因。
(1)理清脉络
《陈涉世家》交代了起义的背景,起义前的谋划,及起义前的“威众”的策略:戍卒遇雨失期;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威众之策:置书鱼腹、狐鸣而呼。
(2)把握主旨
作者通过对起义原因及准备过程的记述,揭示了大泽乡起义的实质,刻画了陈涉作为农民领导者和组织者的最初形象,表现出他卓越的组织才干。
(3)写作特点
文章重点写陈涉谋划起义,而其他如遇雨、问卜、起义过程等都写得简略,突出了陈涉的非凡才略。
2.简要概括
初中语文课文《出师表》中,作者关于形势的分析以及就国内问题向后主提出建议是教学中的重点,对此我采用了“简要概括”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适当抓住关键词进行言简意赅的概括,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具体步骤如下:(以第一自然段为例)
(1)抓住关键词语
第①句: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第②句:不懈于内,忘身于外。
第③句: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简要归纳总结
第①句:不利的客观条件
第②句:有利的主观条件
第③句:正面建议和反面建议
(3)进一步概括
第①句②句:分析形势
第③句:提出建议
3.横向比较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将几篇类似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可更有效地理解每一篇文章的特点。在相同的基础上找不同处,或在不同的基础上找相同处。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滋养中,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总之,在文言教学中,教师应以生动的课堂讲析、丰富的古文化知识来吸引学生,展示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古文化的魅力,真正提高中学生对古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品位,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
让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永驻。
作者单位:浙江省武义县实验中学
邮编:321200
BreakingtheRigidPatternofClassicalChineseReadingTeaching
LANYachun
Abstract:StudentsareafraidofclassicalChinese,andsomestudentsdon’tknowhowtolearnitalthoughtheylikeclassicalChinese.Startingofffromthesimplestandthemostprimitivemethods,thispaperattemptstomakestudentsloveclassicalChinese,thustodrawtheessenceofnationalculture.
Keywords:classicalChinesereading;recite;underst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