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逻辑论文-陈鹏联,张燕

执政逻辑论文-陈鹏联,张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执政逻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理论,历史

执政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联,张燕[1](2019)在《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70年执政的理论逻辑、历史演进及实践展开》一文中研究指出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的根本立场和价值旨归。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在理论逻辑上,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超越了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同时,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历史演进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波澜壮阔的全部历程。从实践展开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成果在实践中的深入贯彻和落实。(本文来源于《实事求是》期刊2019年05期)

宋阳,陈付安[2](2019)在《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新时期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也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基础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论文就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方面作了简单分析,希望对保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地位、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有所启示和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王若磊[3](2019)在《执政党依宪执政的政治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如何理解执政党依宪执政的政治逻辑这一问题备受关注,也是把握执政党与国家治理秩序间关系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宪法实践符合普遍的依宪执政的叁个基本条件,即存在制定良好的宪法、尊重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作为依宪执政基础的"八二宪法"是一部制定良好的宪法,它为改革开放四十年高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与开放空间。执政党依宪执政的观念也出现了从政治性到法律性的变迁,宪法权威逐步树立。我们的宪法还存在政治性实施与法律性实施的双轨制。宪法修订展示了其背后国家治理包含的实践导向、治理主义和政治自信叁大面向。在此基础上,执政党依宪执政展现了一套自己的政治逻辑。(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9年04期)

鲁新民,刘小雨[4](2019)在《“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系列文章之四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智慧——《政治与法治》模块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与时俱进。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模块3《政治与法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全面依法治国为逻辑展开,以增强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智慧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站位,深入社会实践,主动、有序、合法、理性地参与政治生活。一、执政主体和领导方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9期)

刘培卿[5](2019)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宏观逻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立足于人的发展认识社会主要矛盾、通过社会主要矛盾界定时代主题、依据时代主题确立自身使命、通过践行使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推动时代进步、在时代进步中实现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适于自身科学执政的宏观逻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奇迹。(本文来源于《克拉玛依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吴宗敏,吴宇[6](2019)在《执政党建设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逻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政党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探究执政党建设与巩固执政地位问题,有助于促进执政党的现代化变革,使之更好地发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统领作用。但当前的政党治理研究整体上处于碎片化状态。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创造性地确立政党功能、政党组织、政党体制和政党过程"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并以利益功能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比较案例研究表明,不管处于何种政党体制,利益代表与整合问题都是执政党的建设并维护执政地位、取得良好执政绩效的关键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该完整地把握政党治理的整体框架并厘清其逻辑起点,借此不断地增强治国理政的能力,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本文来源于《理论与现代化》期刊2019年03期)

李宝鑫[7](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成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新时代执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这一执政理念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对马克思列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其理论逻辑;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吸收借鉴是其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现实诉求是其实践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其价值逻辑。(本文来源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胡柳娟[8](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构建逻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执政资源是执政党执政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要素的一个共同体系,这个体系支撑着政党执政能力的发挥。对致力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构建适应长期执政视野的执政资源体系有其独特的逻辑:执政资源是长期执政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有其特殊的执政资源形成机理;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构建适应长期执政目标的执政资源体系。(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胡柳娟[9](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视野下执政形象的建构逻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执政形象本质上体现民众对执政党的综合认知与价值判断,是一种群体性主观评判。对致力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特殊的政治地位、组织属性及其功能决定了执政形象构建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逻辑:"执政形象"是后发现代化国家政党政治实践的新命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构成基础源于政治使命与政党功能;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依然对执政形象具有内生性需求;中国共产党要立足新时代,正视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和现实问题,科学构建提升执政形象的路径,为党的长期执政创造坚实基础与条件。(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9年02期)

叶敏[10](2018)在《人民需要的主观性变迁与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指向——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需要变迁与执政逻辑的一个注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对新时代和新矛盾的战略性判断,以及对新时代、新矛盾下的社会需要的战略性判断,蕴藏了对人民需要从客观性需要向主观性需要的主观性变迁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的认识。人民需要的主观性变迁体现为客观性需要的主观化和主观性需要的兴起。人民需要的主观性变迁意味着执政党在新时代要更加贴近人民的主观性需要强化自身的能力建设,不仅要进一步优化民生供给、完善民主政治,而且要注重民心建构,通过宏观层面的社会情绪管理来推进人民主观性需要的有序化满足。(本文来源于《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执政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新时期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也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基础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论文就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方面作了简单分析,希望对保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地位、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有所启示和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执政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1].陈鹏联,张燕.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70年执政的理论逻辑、历史演进及实践展开[J].实事求是.2019

[2].宋阳,陈付安.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

[3].王若磊.执政党依宪执政的政治逻辑[J].理论与改革.2019

[4].鲁新民,刘小雨.“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系列文章之四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智慧——《政治与法治》模块解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5].刘培卿.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宏观逻辑分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9

[6].吴宗敏,吴宇.执政党建设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逻辑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9

[7].李宝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生成逻辑[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胡柳娟.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构建逻辑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9

[9].胡柳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视野下执政形象的建构逻辑研究[J].理论导刊.2019

[10].叶敏.人民需要的主观性变迁与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指向——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需要变迁与执政逻辑的一个注解[J].社会主义研究.2018

标签:;  ;  ;  ;  

执政逻辑论文-陈鹏联,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