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生识字现状的分析

对农村小学生识字现状的分析

陕西省清涧县老舍窠乡中心小学718300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如何让这一中华瑰宝得以传承和发扬?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不仅承担着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且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但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了解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习惯以及识字的方式方法等识字现状,我对我校以及周边三所中心小学220名一至六年级学生识字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统计

问卷共发出22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18份。本次问卷调查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1.你对学习汉字有兴趣吗?

2.你是否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你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

4.在生活中,你的父母家人经常教你识字吗?

5.你喜欢哪些识字方法?

6.你识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7.在识记汉字的过程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把汉字记得又快又牢?

按小学低、中、高段来统计,其统计结果及分析如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220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能掌握1800个左右汉字的在78%以上,这些学生基本上能独立阅读儿童读物,能把识字当作是一种乐趣;掌握1600个左右汉字的学生在13%左右,这些学生阅读儿童读物有一定的困难;还有近9%的学生达不到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认识常用的汉字1600-1800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调查结果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见,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如下:

1.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识字的重要性。

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而把孩子留守在家里,隔代抚养或者交由亲戚代管,或者是带在身边四处奔波,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正规的接受学前教育的机构。还有很多是租住的,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说不上识字环境了,我想这个现象在农村是相当普遍的。而家长更认为识字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学不好是老师和孩子的责任,与自己无关。

2.家长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部分家长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识字写字能力也有限,没有办法给孩子辅导。在家里,孩子遇到了学习困难,家长没有办法给予帮助,对于学习,家长采取学生“自生自灭”的态度。

3.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简单。

仔细研读教材,第一学段的识字形式多样,有看图拼音、归类、随文等识字法,但部分老师为了省事,采取的是集中识字法,完全让学生死记硬背。新课标指出,要联系课文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义,在读中做好词语的积累。很多教师没有领悟和运用此理念,他们的识字教法严重脱离文本,学生学得费力、烦躁,对识字缺乏兴趣,识字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4.农村特点把握不准。

农村小学学生来自农村,对农村的事物比较熟悉,特别是对农作物等都是比较熟悉的。现行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贴近生活的课文。有些教师对这类课文中的生字,教学时没能很好地把握教学机遇,更未能充分发挥好农村孩子的特点,白白地错失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生字的良机,也丢失了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机遇。

5.阶段性不分明。

部分老师一味重视识字的教学过程,渐渐走入了“死教硬灌”的死胡同,忽视了对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学生只懂得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等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导致他们在遇到其他生字时无法识别。新课标指出,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教学生识字应循序渐进地从“笔画分析”到“部件分析”。但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教师还是过分强调笔画分析,尤其是对一些生字,学生已经熟悉其部件了,但识字能力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认读。

6.家校配合不力。

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大多早出晚归或长期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给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障碍。教师不能将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也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指导孩子学习。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缺乏课外的练习和监督,学生对识字没兴趣,学习不上进。

三、思考与建议

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再也不能墨守成规,要锐意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标签:;  ;  ;  

对农村小学生识字现状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