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催化剂论文-刘博男,黄斌,高辉,肖杰飞,张晋

新型有机催化剂论文-刘博男,黄斌,高辉,肖杰飞,张晋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有机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水,气,抗水合性能,有机硫转化,钛改性

新型有机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男,黄斌,高辉,肖杰飞,张晋[1](2019)在《QSJ-04新型有机硫转化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适用于我国复杂煤炭组成的加压粉煤气化技术制备的粗合成气中CO体积分数和水/气偏高,为下游的有机硫催化转化增加了难度。针对上述问题,研究采用钛对传统工业有机硫水解剂的载体γ-Al_2O_3进行改性,并采用新型黏结剂C制备了在以上苛刻条件下高COS转化率的新型有机硫转化催化剂QSJ-04。新催化剂的抗水合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复杂水热条件下γ-Al_2O_3晶相变化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催化剂的载体稳定性。作为工业有机硫转化催化剂,于2016年在神华宁煤400万t/a煤制油的变换装置成功应用,工业运行结果表明,QSJ-04催化剂在水气摩尔比为0.6—0.7,距离露点温度20℃左右,空速大于6 000 h~(-1)的条件下使用时,活性稳定性较传统有机硫转化催化剂有大幅提升,COS的转化率均大于85%,满足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新工艺对下游有机硫转化催化剂性能的高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张晋,杨献杰,秦媛媛,纵秋云[2](2019)在《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有机硫抑制性能侧线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变换反应炉运行过程中生成有机硫化物的问题,在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换装置上进行了有机硫抑制性能侧线试验,考察了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在第二变换炉、第叁变换炉入口条件下的有机硫抑制性能,并与工业催化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有机硫抑制性能较工业催化剂提高约70%以上,CO变换活性相近;相同条件下,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有效抑制有机硫化物的生成,这是由于升温可以有效促进有机硫的水解和氢解。(本文来源于《煤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汪鹏,王学海,王宽岭,刘淑鹤,刘忠生[3](2019)在《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新型有机金属骨架材料和复合金属骨架材料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抗硫抗水性能,介绍脱硝反应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针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表现出的良好低温脱硝活性,认为其有可能替代传统脱硝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9年05期)

曾小星[4](2018)在《新型铋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治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开发高效率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剂,是近些年来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含铋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良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BiOBr,BiOCl,Bi(OH)_3为基础,构建了BiOBr基复合物,带有氧空位暴露晶面的BiOCl以及掺杂的Bi(OH)_3等新型铋基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各种现代表征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优化实验参数,得到最佳的光催化剂,并应用于水中抗生素和染料的降解,同时探讨了相关的降解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Bi_(24)O_(31)Br_(10)/BiOBr复合物光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和Bi(NO_3)_3·5H_2O为原料,叁乙醇胺(TEOA)为pH调节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Bi_(24)O_(31)Br_(10)/BiOBr复合物光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变TEOA的体积,调节Br和Bi物质的量比可调控所得复合物的组成、微结构和形貌。在可见光(λ≥420nm)下以降解环丙沙星(CIP)来评价所制备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当TEOA的体积为8mL、Br和Bi物质的量比为1.0时,所得催化剂Bi_(24)O_(31)Br_(10)/BiOBr(S-1.0-8)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对CIP的降解率为97.00%,反应速率常数为不加TEOA所得纯BiOBr的3.93倍。S-1.0-8最佳的光催化性能除了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迁移外,还归因于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丰富的氧空穴。(2)添加剂控制合成溴氧化铋类复合物光催化剂降解环丙沙星抗菌剂及其机理探讨采用叁乙醇胺(TEOA),氢氧化钠(NaOH)和氨水(NH_3?H_2O)为添加剂,以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溴氧化铋类复合物光催化剂,分别表示为S-TEOA,S-NaOH和S-NH_3。所制备的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表面积测定仪(BET)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复合物都包含相同的相BiOBr和Bi_(24)O_(31)Br_(10),但拥有不同的结构、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这些都取决添加剂的种类。所制备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在可见光下(λ≥420nm)降解环丙沙星抗菌剂(CIP)来评价。S-TEOA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S-NaOH和S-NH_3的2.62和4.17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催化剂S-TEOA的形成机理和所制备催化剂对CIP成分的吸附模式进行了系统地探讨。(3)具有高活性的BiOCl纳米片微结构调控及可见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研究以叁乙醇胺(TEOA)为辅助剂,水热法合成了在暴露的{010}面具有氧空位的BiOCl纳米片,通过表征技术研究了所制备催化剂的表面性能、晶体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等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由TEOA的量决定,此外,TEOA的加入导致了催化剂表明氧空位的形成。因此,TEOA辅助合成所得催化剂在可见光下(λ≥420nm)具有更高的降解环丙沙星的光催化性能。加20mL TEOA所得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速率常数为不加TEOA所得催化剂的14倍,是用NaOH和NH_3·H_2O分别代替TEOA所得催化剂的4倍。同时,对催化剂降解水体中环丙沙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4)Zn掺杂Bi(OH)_3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污染物研究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了不同Zn含量掺杂的Bi(OH)_3光催化剂,并用多种表征技术对所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在可见光照射(λ≥420nm)下降解罗丹明B(RhB)来评价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n掺杂能改变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引起能带向上弯曲,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速率,并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相应的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当Zn和Bi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02时,其速率常数为不掺杂Bi(OH)_3的5倍。活性成分实验表明,空穴在降解RhB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根据相关实验,讨论了载流子可能的转移路线。(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12-12)

张彩婷,沈英,陈建,黎杨,刘睿[5](2018)在《构建一种新型用于降解多种染料和有机小分子的Ag3PO4/CdWO4 p-n异质结光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高效光催化氧化技术是先进氧化工艺中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可完全破坏污染水源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农药、药物、染料、有机小分子等[1]。然而,传统半导体的低量子产率以及光生电荷载体的快速复合而限制其可见光光催化的应用[1-3]。银基光催化剂--Ag_3PO_4光催化剂,因其高量子产率,强光催化氧化能力及其水中分解有机染料的优异光氧化效率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然而,Ag3P04可稍微溶解于水溶液中,而降低其结构稳定(本文来源于《2018第二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9-15)

李忠先,张文博,李亚男,薛旭东[6](2018)在《浇铸尼龙新型有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浇铸尼龙具有机械强度大、韧性良好、化学稳定性强等一系列的优点。然而,浇铸尼龙分子链间存在大量的氢键,结晶度高导致在低温或干燥环境状态下易脆、易裂、抗冲击及柔韧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为了改善此问题,本文以己内酰胺、氢氧化钠和六氢-2H-氮杂卓-2-酮为原材料合成制备了新型复合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的复合催化剂,浇铸尼龙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240℃)、更高的冲击强度(13.2 kJ/m~2)、更长的适应期(8.2 h),且微观结构致密规整,说明本实验制备的新型己内酰胺复合盐是一种良好的浇铸尼龙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14期)

张国强,欧伟,徐杨森[7](2018)在《荧光素超分子纳米片:一种可见光分解水产氢的新型有机光催化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氢能源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可以利用太阳能和光催化材料分解水获得.开发廉价、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的光催化材料,成为近年来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我们报道了一种新型有机光催化材料-不含金属的荧光素超分子纳米片,其在可见光下显示出高效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产氢速率接近341μmol g~(-1)h~(-1),在420±10 nm的波段下表观量子效率达到1.2%.这是荧光素超分子晶体首次被报道并应用于可见光下分解水产氢,这一发现丰富了有机和超分子光催化剂的种类.(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8年07期)

王震宇[8](2018)在《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有机合成中,Michael加成是构建C-C键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苯甲酰基硫脲类催化剂和吡咯烷胺类催化剂,并考察了这些催化剂在吡唑酮与硝基烯烃不对称加成以及环己酮与硝基烯烃在水相中的不对称加成的作用。方法:(1)本文以S-2-胺甲基吡咯烷、氨基金鸡纳碱衍生物,反式N,N-二甲氨基环己二胺为原料,与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或酸酐反应得到目标催化剂。(2)将目标催化剂用于吡唑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中,经优化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且得到单一光学选择性的目标化合物。(3)将目标催化剂用于环己酮与硝基烯烃在水相中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经优化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且得到单一光学选择性的化合物。结果:(1)合成了个8个苯甲酰基硫脲类及吡咯烷胺类催化剂,并通过高分辨质谱,氢谱,碳谱,红外光谱鉴定结构,其中5个催化剂未见文献报道。(2)吡唑酮与一系列各种取代的硝基烯烃的反应经金鸡纳碱衍生的苯甲酰基硫脲催化剂催化可以选择性得到单一的S或R型的旋光异构体。其中S型旋光异构体可以得到85%-96%的收率,37%-92%ee值。R型旋光异构体可以得到85%-96%的收率,36%-89%ee值。(3)环己酮与一系列取代的硝基烯烃的加成反应经吡咯烷胺类催化剂催化可得到30%-92%的收率,93%-99%ee值,96:4-99:1 dr值。结论:设计合成了8个苯甲酰基硫脲及酰亚胺类催化剂。金鸡纳碱衍生的硫脲催化剂成功地用于催化吡唑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并可选择性的得到S或R型旋光异构体且可到较高的收率与较高的ee值;吡咯烷胺催化剂可在水相中催化环己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并可得到较高的收率、优异的ee值以及优异的dr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20)

杨志翔[9](2018)在《新型高活性手性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反应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本世纪初开始,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加成Aldol反应是构建C-C键最有效的有机合成方法之一,而有机小分子在不对称催化领域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最具活力的领域,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不含金属离子且在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对反应底物进行任何修饰等特点,它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不对称催化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和合成高对映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的手性催化剂。本文从廉价、易得的3-羟基-2-萘甲酸出发,设计及合成了具有“双中心双功能”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并且应用于杂环酮与醛的不对称Aldol反应中。1:从廉价、易得的3-羟基-2-萘甲酸出发,经酯化、偶联、脱脂和拆分,再与手性胺进行酯化合成了具有光学活性的C_2轴手性联二萘酚酰胺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5a~5g),并应用于催化杂环酮与醛的不对称Aldol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2:对合成的具有光学活性的C_2轴手性联二萘酚酰胺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杂环酮与醛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及用量、溶剂、温度、物料比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该不对称A ldol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在0℃下,以2mLCH_2Cl_2为溶剂,使用15m mol%的催化剂,杂环酮与醛的摩尔比为5:1。在该最优条件下合成了22种具有光学活性取代的羟基杂环酮类化合物,取得了高达92%的产率和96%的ee值,并且所有的化合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红外、熔点表征。(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8-04-29)

袁文蛟[10](2017)在《新型有机路易斯酸催化剂的发现及应用和选择性合成α构型2-脱氧-2-碘代糖苷》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活化DMSO有关的最着名的反应为Swern反应,即把醇氧化为醛或酮。这一反应在有机化学中广泛应用,但将活化DMSO作为催化剂的反应未见报道。本文第一章展示了利用叁聚氯氰(TCT)活化的DMSO为催化剂,将糖烯、烯醚、芳香酯、肟、O-甲基肟醚和腙等六种类型化合物,共68个底物催化水合或水解为相应的产物。基于实验结果和现象,本文推测TCT/DMSO中的催化活性物质为亚甲基甲基硫鎓离子(MeS~+=CH_2),虽然没有分离到该物质,也没有能通过光谱分析证实其存在,但是我们利用CH_3SCH_2Cl/KI来产生亚甲基甲基硫鎓离子,并催化水合或水解反应,得到了与TCT/DMSO催化的水合或水解反应高度类似的结果。该验证实验有力的证明了我们对上述反应中催化活性物质的推测。同时,我们进一步将CH_3SCH_2Cl/KI催化体系应用在缩醛化合物的制备中,发现甚至在醇的水溶液中CH_3SCH_2Cl/KI也可将醛高效的转化为相应的缩醛化合物。2,3-不饱和糖苷是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前体,往往用于寡糖、核苷类衍生物、糖醛酸和抗生素等化合物的构建。其主要由糖烯经Ferrier重排或通过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制得。本文利用CH_3SCH_2Cl/KI成功的将2-脱氧-2-碘代糖酯和醇选择性的转化为α构型的2,3-不饱和糖苷。在已报道文献中,2-脱氧-2-碘代糖酯和醇在路易斯酸(如TMSOTf或Cu(OAc)_2)的存在下,生成2-脱氧-2-碘代糖苷。而CH_3SCH_2Cl/KI体系在上述苷化反应中展现了与经典路易斯酸催化剂不同的催化特点。我们利用CH_3SCH_2Cl/KI催化体系建立了由2-脱氧-2-碘代糖酯制备2,3-不饱和糖苷的新方法,并部分解决了由Ferrier重排反应制备2,3-不饱和糖苷选择性较低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对此苷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路径,并设计了验证实验,证明了机理的合理性。CH_3SCH_2Cl/KI体系丰富了有机路易斯酸的类型,拓展了有机路易斯酸在糖化学中的应用。2-脱氧糖苷是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片段,将2-脱氧-2-碘代糖苷还原脱碘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合成2-脱氧糖糖苷的方法。在以往由糖烯制备2-脱氧-2-碘代糖苷的方法中,产物为α-manno/β-gluco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常规方法难以分离。在本文最后一章,我们利用PhI(OAc)_2/I_2体系,将糖烯和醇高效、快速、选择性的转化为α-manno构型的2-脱氧-2-碘代糖苷。此外,我们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探讨了不同氧化剂对苷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其中,PhI(OAc)_2能够高效地将I_2氧化为I~+可能是此苷化反应选择性较好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8-01)

新型有机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变换反应炉运行过程中生成有机硫化物的问题,在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换装置上进行了有机硫抑制性能侧线试验,考察了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在第二变换炉、第叁变换炉入口条件下的有机硫抑制性能,并与工业催化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有机硫抑制性能较工业催化剂提高约70%以上,CO变换活性相近;相同条件下,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有效抑制有机硫化物的生成,这是由于升温可以有效促进有机硫的水解和氢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有机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博男,黄斌,高辉,肖杰飞,张晋.QSJ-04新型有机硫转化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J].化学工程.2019

[2].张晋,杨献杰,秦媛媛,纵秋云.新型QDB-04耐硫变换催化剂有机硫抑制性能侧线试验[J].煤化工.2019

[3].汪鹏,王学海,王宽岭,刘淑鹤,刘忠生.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19

[4].曾小星.新型铋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8

[5].张彩婷,沈英,陈建,黎杨,刘睿.构建一种新型用于降解多种染料和有机小分子的Ag3PO4/CdWO4p-n异质结光催化剂[C].2018第二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6].李忠先,张文博,李亚男,薛旭东.浇铸尼龙新型有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J].广东化工.2018

[7].张国强,欧伟,徐杨森.荧光素超分子纳米片:一种可见光分解水产氢的新型有机光催化剂(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8

[8].王震宇.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8

[9].杨志翔.新型高活性手性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反应的应用[D].贵州师范大学.2018

[10].袁文蛟.新型有机路易斯酸催化剂的发现及应用和选择性合成α构型2-脱氧-2-碘代糖苷[D].天津大学.2017

标签:;  ;  ;  ;  ;  

新型有机催化剂论文-刘博男,黄斌,高辉,肖杰飞,张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