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裂缝预测论文-董建雄,王爱玲,孙维昭,侯六根,陈鑫

地震裂缝预测论文-董建雄,王爱玲,孙维昭,侯六根,陈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裂缝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裂缝预测,目标处理,相干,曲率

地震裂缝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董建雄,王爱玲,孙维昭,侯六根,陈鑫[1](2019)在《基于地震资料预处理的裂缝预测技术及其在中亚H气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H气田以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气藏为主,地质条件复杂,裂缝型储层预测难度大。通过优化地震资料解释性目标处理流程,提出利用带通滤波聚焦有效信号、构造导向滤波提升小断裂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本征值相干、线性相干加强、体曲率、属性体融合等方法综合预测裂缝分布,精细刻画裂缝储层有利区。新钻井资料与地震解释结果对比表明,裂缝预测成果的精度明显提高,为该区精细勘探和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7)

孙丽梅,蒋成刚,裴明波[2](2019)在《基于OVT域地震数据的AVA技术在致密砂砾岩裂缝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随着宽方位数据的发展,基于此数据的OVT处理技术获得的具有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的迭前道集能进行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及裂缝检测[1]。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地区深层致密砂砾岩开展了预测裂缝的发育特征工作,基于OVT域处理获得的道集数据体,采用椭圆拟合方法,优选偏移距与方位角范围,结合实际FMI测井资料、试油等数据确定适合本区的模板参数,预测本区裂缝发育的各向异性强度,从而达到预测裂缝密度及方位的目的,为储层预测提供有效的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王超,宋维琪[3](2019)在《基于迭前地震资料的裂缝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致密油藏研究中,裂缝性油气藏对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裂缝发育带的识别变得尤为重要。地下介质中广泛存在应力,水平地应力常常是由于地下构造活动产生,裂缝的产生伴随着应力的释放,因而可以用应力来指示裂缝的分布,应力变化较大的地方,裂缝分布越密集。本文通过迭前反演,计算得到弹性参数,利用差应力计算公式求出了应力分布情况,用来表示该地区的裂缝分布,并且与曲率表征方式相比较,很好地指示了工区目的层的裂缝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刘宇巍,刘喜武,刘炯,霍志周,钱恪然[4](2019)在《迭前各向异性及几何属性地震裂缝预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垂直裂缝发育带的存在会引起地震波传播特征的方位各向异性,即波在传播时由于方位或偏振的变化而引起物理性质测量值的变化。通常地震迭前反演运用AVAZ方法计算裂缝强度和裂缝走向,本文为了提高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预测精度,对该地区进行常规的AVAZ反演,并通过分方位及入射角的方法开展迭前几何属性的研究。提取优势方位的迭前地震数据进行相干计算,并提取小角度入射的迭前地震数据进行曲率计算。应用效果表明:迭前AVAZ和迭前几何属性裂缝预测结果可有效表征裂缝发育情况。迭前几何属性与传统迭后几何属性相比提高了裂缝的预测精度。运用单一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裂缝预测问题,需要综合迭后裂缝预测、迭前几何属性与迭前AVAZ反演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陈彦虎,杨辉,赵海山,汪存圣,金国钰[5](2019)在《基于迭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迭后地震数据作为石油工业中最常用的数据,大多情况下,只用来基于地震属性定性地描述裂缝发育程度,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张量方向场的裂缝定量预测技术,实现了利用迭后地震数据定量预测裂缝。首先,在高精度本征值相干体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方向一致性的蚁群追踪算法,在脊线增强的约束下,对相干体进行后处理,以达到相干增强的目标。然后,以模拟点张量方向场为基础,计算邻域内各方向的权值核函数,使用最优化聚类方法加权拟合模拟点主要方向的裂缝属性值。最后,基于裂缝属性值模拟结果,统计单位半径内的相对裂缝密度与裂缝发育主方位,得到相对裂缝密度和裂缝发育方向,实现了基于迭后地震数据定量表征裂缝发育程度。利用本方法在四川盆地CN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开展了裂缝定量预测,通过实际钻井成像测井资料裂缝密度和裂缝方向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高飞[6](2019)在《利用地震正演及属性预测碳酸盐古沟槽、裂缝和孔溶洞——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马家沟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应用地震、钻井、测试等资料,采用地震正演模拟及属性等技术识,识别古沟槽,预测裂缝和孔溶洞储层,修正岩溶古地貌,优选勘探开发有利区。研究表明:(1)地震正演模拟识别出工区北部发育叁条主沟槽,识别出工区北部、南部以及中部地区发育孔溶洞以及裂缝;(2)地震修正古地貌表明,研究区沟槽主要发育于东北部,中部南部发育台地以及斜坡;(3)地震振幅、能量属性预测中部、中南部以及西北部风化淋滤强烈,孔溶洞发育,视为储层发育有利部位(4)延843-延844-延266井区等为岩溶水淋滤强烈区,延111井-延556井区等受岩溶水垂直和水平流动影响大,延313-延818井区等为振幅以及能量属性较强,溶孔溶洞发育。以上成果认识对勘探开发部署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非常规油气》期刊2019年04期)

杨宇勇[7](2019)在《裂缝发育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裂缝各向异性在地下介质中广泛存在,裂缝可以作为油气储集空间,也是油气运移的基本通道之一,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裂缝的准确认识对于储层预测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地震数据进行裂缝预测的方法众多,其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分为迭后纵波属性提取技术,迭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技术以及横波分裂双扫描等叁类方法。本文首先从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波动理论出发,解释了方位HTI介质中的横波时差、偏振特征以及纵波的速度特征产生的机理。通过模拟方位HTI介质中的纵横波波场,从数值模拟角度解释了横波分裂现象发生的条件和变化特征,以及纵波传播速度方位各向异性随裂缝参数的变化情况。针对地层裂缝的高精度检测的问题,基于分裂横波的正交性假设,通过分析横波分裂的矢端图像特征,对R分量和T分量的矢量迭代计算,找出了指示裂缝方位的轨迹矩形,研发出了一套通过矢量迭代算法进行矢端图像分析的迭前裂缝参数预测新方法,实现了裂缝参数的高精度预测。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一维、叁维模拟数据,获得了比传统方法更准确的结果。本文将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叁维叁分量合成记录,测试结果表明,当纵波达到宽方位覆盖时,可以通过椭圆拟合来预测裂缝方位。但是纵波的基于振幅方位变化的椭圆拟合可能指示裂缝延伸方向也可能指示裂缝的垂直方向,这对纵波振幅各向异性分析带来了不确定性。多种方法的应用对比表明,矢端图像分析方法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升了地震裂缝预测方法的精度与稳定性。将纵横波的多种裂缝预测方法应用于四川新场致密砂岩气田3D3C实际数据,以及塔河油田托普台地区的walkaround VSP数据,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数据需求、精度、稳定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基于横波分裂分析的叁种双扫描法、矢端图像分析和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方法在满足数据要求的情况下都能计算得到相一致的结果,但纵波振幅方位椭圆拟合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在应用中会受方位覆盖次数的限制,这使得横波方法优于纵波方法。横波方法中矢端图像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使之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在实际数据的应用中,应以矢端图像分析为主,纵横波方法结合起来,相互印证才能得到更全面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5-01)

周凯迪[8](2019)在《潜江凹陷页岩油储层裂缝地震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具有工业产量价值的页岩油大多数采出于裂缝性泥页岩。页岩储层不同于常规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是勘探开发的一大难点,因此能作为油气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的裂缝就成为了页岩储层的研究重点。因为地震道集数据包含了地层裂缝的相关信息,现在预测裂缝的方法多是地震方法,比如AVO异常响应特征分析,相干分析、曲率分析等。其中相干分析和曲率分析是基于迭后数据体进行分析的,忽略了不少有用信息,故而预测出的裂缝发育展布不能分析出裂缝类型但在裂缝平面分布预测中还是有作用的。AVO技术是直接利用CDP道集数据进行分析。这就充分利用了多次覆盖得到的丰富的原始信息,但需要有一定的地质、测井和钻井数据的配合。另外AVO裂缝预测技术是基于严格的知识表达、且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的地球物理方法,因此对裂缝引起的AVO异常特征响应有比较数学的表达方式,这为裂缝的定量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以潜江凹陷王场地区为例,主要从叁方面入手:1、分析王场地区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发现王场地区裂缝发育主要受构造作用的影响。2、根据曲率分析、相干分析大致确定裂缝发育区域。3、根据研究区内实际测井资料对裂缝发育地层进行AVO正演研究,通过建立正演理论模型来具体分析裂缝引起的AVO响应特征,为裂缝预测提供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潜江凹陷页岩油主要在潜叁段,属于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邻层或夹层中的石油资源,这也造成了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勘探有利区以盐间泥岩、云质页岩供烃,自生自储,受盐岩区域封隔(封闭体系)、大量资源滞留在盐岩夹层中的特点。2、从裂缝发育的岩性因素分析中发现,构造裂缝受层厚影响较大,而水平层理缝受岩石脆性矿物成分影响较大,分析构造因素则发现王场地区主要发育有NE和NW方向两组张裂缝并主要受王场背斜和车档断层联合控制。3、运用AVO响应特征分析预测裂缝,主要把裂缝按产状分为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来分开分析。由于垂直裂缝测井数据丰富,垂直裂缝的纵、横波速度及密度直接从井震资料中读取,而水平裂缝相关资料缺少,只能建立物理模型计算纵、横波速度及密度。在此前提下对不同类型裂缝的密度这一敏感因素分别进行模拟,从PG交会图上发现,不管是何种裂缝随着裂缝的增加,P值为负且负向增加,G值为正且正向增加,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增大不断减小。4、分析含不同类型裂缝介质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变化曲线可知,水平裂缝是在入射角越小不同裂缝引起的反射系数的差值越大,在变化图上的表现就是开口在0°,入射角越大越收敛,垂直裂缝则没有这种趋势。这为分辨储层裂缝类型提供了依据。5、对研究区地震属性(相干和曲率)进行分析,并得出裂缝发育的平面分布预测图。(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4-01)

袁兴赋,熊强青,王宾[9](2019)在《煤层气储层裂缝特征及叁维地震裂缝预测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储层中存在的裂缝既是煤层气产量的决定因素,又是地震波传播特征的重要诱因。认识煤层中裂缝的成因和类型,根据地震勘探原理,指出地震可识别的煤层裂缝类型,对裂缝进行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迭后叁维地震的多种裂缝预测方法,提取目标层不同类型的裂缝预测数据,然后通过数值处理,精细划定裂缝发育范围和裂缝级别,将层属性、体属性裂缝发育区分划分成四个等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这为煤层气的开发和提高煤层气产量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振旺[10](2019)在《地震资料迭前裂缝预测技术在静北潜山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发现,辽河油田静北潜山存在多套裂缝发育带,形成裂缝型基岩油气藏。裂缝的存在会导致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改变,引起其地震响应随方位的变化,因此在实际勘探中,可以利用迭前地震资料进行储层裂缝的预测。介绍了地震资料迭前裂缝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流程及其在静北潜山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静北潜山裂缝发育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构造高部位,通过与实际资料的符合度分析,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为辽河油田基岩油气藏勘探储备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地震裂缝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随着宽方位数据的发展,基于此数据的OVT处理技术获得的具有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的迭前道集能进行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及裂缝检测[1]。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地区深层致密砂砾岩开展了预测裂缝的发育特征工作,基于OVT域处理获得的道集数据体,采用椭圆拟合方法,优选偏移距与方位角范围,结合实际FMI测井资料、试油等数据确定适合本区的模板参数,预测本区裂缝发育的各向异性强度,从而达到预测裂缝密度及方位的目的,为储层预测提供有效的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裂缝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董建雄,王爱玲,孙维昭,侯六根,陈鑫.基于地震资料预处理的裂缝预测技术及其在中亚H气田中的应用[C].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孙丽梅,蒋成刚,裴明波.基于OVT域地震数据的AVA技术在致密砂砾岩裂缝预测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王超,宋维琪.基于迭前地震资料的裂缝预测方法研究[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4].刘宇巍,刘喜武,刘炯,霍志周,钱恪然.迭前各向异性及几何属性地震裂缝预测应用研究[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陈彦虎,杨辉,赵海山,汪存圣,金国钰.基于迭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预测技术[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6].高飞.利用地震正演及属性预测碳酸盐古沟槽、裂缝和孔溶洞——以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马家沟组为例[J].非常规油气.2019

[7].杨宇勇.裂缝发育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8].周凯迪.潜江凹陷页岩油储层裂缝地震预测研究[D].长江大学.2019

[9].袁兴赋,熊强青,王宾.煤层气储层裂缝特征及叁维地震裂缝预测应用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9

[10].徐振旺.地震资料迭前裂缝预测技术在静北潜山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  ;  ;  ;  

地震裂缝预测论文-董建雄,王爱玲,孙维昭,侯六根,陈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