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西南山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珠[1](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惠琴[2](2019)在《绿豆象产卵选择性及绿豆豆荚挥发物的田间引诱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innaeus).)属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为害绿豆、豇豆、红豆等豆科作物。为探明绿豆象产卵选择习性及绿豆豆荚挥发物的田间引诱活性,在室内和田间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绿豆象的产卵选择性的影响以及绿豆豆荚挥发物对绿豆象成虫的田间引诱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室内接虫法测定了绿豆象成虫对不同颜色绿豆的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绿豆象成虫在黄绿豆、黑绿豆、绿绿豆上均可产卵,绿豆象在黑绿豆上的产卵量最高,为72.4粒/皿,在其他2种颜色绿豆上的产卵量分别为61.60/皿和56.80粒/皿;在不同颜色绿豆上绿豆象卵的孵化率有显着差异,其中绿绿豆上卵的孵化率最高,为82.24%;不同颜色绿豆上绿豆象成虫羽化率无明显差异2.绿豆象成虫在田间和室内的产卵选择性研究表明,绿豆象成虫对绿豆豆荚不同成熟度的产卵选择性存在显着差异。在接近成熟的黄绿色豆荚上产卵量最多,田间和室内分别为4.81粒、4.47粒,其次为成熟黑豆荚,绿色嫩荚上的产卵量最少。3.绿豆象成虫在绿豆植株不同荚位上的产卵选择性调查发现,在植株中部接近成熟的豆荚上产卵量最高,其着卵量为6.57粒/荚,在植株上部的嫩荚上产卵最少,其着卵量仅为2.24粒/荚。4.绿豆象在田间不同绿豆品种上的产卵选择性研究表明,在晋绿豆1号上的产卵量最多,其着卵量为3.62粒/荚,而在B18、B20、B23、A22四个抗虫品种上的产卵量较少,且各抗虫品种的单荚着卵量无显着差异。5.绿豆豆荚挥发物对绿豆象的田间诱虫试验发现,试验前期筛选出的2-己烯醛和苯甲醛2种混合物,对绿豆象成虫具有良好的引诱效果。当诱捕器底部与绿豆植株等高时,在绿豆田、抗虫绿豆田、小豆田对绿豆象成虫均有良好的引诱效果,诱捕量以诱捕器悬挂后2天内效果最好,其诱捕量分别达到54.33头、17.33头、67.00头;绿豆田的诱虫量明显高于小豆田,且雌虫的引诱量明显高于雄虫。
李科云[3](2016)在《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从种子选择及处理、播种、密植、补苗间苗、中耕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绿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李昕升[4](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杨立[5](2014)在《绿豆覆膜栽培技术》文中提出介绍绿豆覆膜的较多优势,包括保墒、增温、调温、增肥等,总结绿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绿豆栽培。
严振旺,林敏莉,沈正伟,陈德任,蓝国平[6](2011)在《立足山区优势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文中研究表明小杂粮(荞麦、小米、红小豆、赤豆、绿豆等)含有各种较为独特的营养元素,既是传统的粮食作物,又是现代保健有机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特殊的保健作用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城镇居民都想换换口味。因此,小米、红小豆等小杂粮在一些大中城市农贸市场越来越畅销,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切实加强小杂粮的
张继中,何太[7](2011)在《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提出绿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耐荫蔽,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并有固氮养地能力,是禾谷类作物、薯类、幼龄果树等间作套种的适宜作物和好的前茬,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中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绿豆营养价值很高,是防暑、健身佳品,备受人们青睐。绿豆作为中国的特色农副产品,其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吴绍山[8](2010)在《香榧幼苗基地套种绿豆的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庆元县张村乡采用香榧幼苗基地套种绿豆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此种植技术不仅能实现以短养长,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王路永,钟明星[9](2002)在《浙西南山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蓝妮[10](2018)在《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的综合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理的间套作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和产量优势。但目前国内外有关稻田的间套作体系中,主要集中在国内,且以水稻(Oryza sativa)与旱地作物间作研究较多,在水田环境下水稻与其他水生植物的间套作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与水生蔬菜间作方面。本研究在华南地区水田环境下,引入水生花卉美人蕉、梭鱼草,分别在2016-2017年早晚稻进行水稻与美人蕉(Canna indica L.)间作、水稻与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 L.)间作模式试验,共设置水稻常规单作(CK)、美人蕉单作(CM)、梭鱼草单作(PM)、水稻与美人蕉间作(RC)、水稻与梭鱼草间作(RP)5个处理,各处理重复3次。此外,通过室内模拟镉单一污染,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对水稻分别与上述两种水生花卉间作的影响,分别设置CK、CM、PM、RC、RP 5个处理,投加镉浓度分别为0、1、10、25 mg·kg-1。通过上述试验,探究水稻与美人蕉、水稻与梭鱼草间作对稻田小气候、病虫害防控、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以及间作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与美人蕉、水稻与梭鱼草间作模式下,水稻分蘖数、叶绿素含量、有效穗数和产量明显高于水稻单作模式。其中两种间作模式交错区的边行水稻分蘖数、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效穗数和产量均与行带中心区的内行达到显着水平。表明两种间作模式下边行水稻产量的提高是间作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主要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实现。4季试验中,水稻与美人蕉间作、水稻与梭鱼草间作模式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水稻单作模式平均提高了28.98%、19.87%,且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明两种间作模式均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2.水稻与美人蕉间作、水稻与梭鱼草间作均对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别显着降低了60.31%、34.24%,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分别显着降低了44.03%和46.18%,且两种间作模式下边行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纹枯病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内行。3.对分蘖期和抽穗期田间小气候的调查结果表明,水稻与美人蕉、水稻与梭鱼草间作模式的田间温度和温差高于水稻单作模式。群体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两种间作模式下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于低单作模式。对田间光照强度调查结果表明,间作模式提高了交错区的光照强度。两种间作模式在一定条件下提高了水稻冠层的温度和田间的光照强度,降低了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水稻增产和病虫害的防控。4.水稻与美人蕉、水稻与梭鱼草间作间作处理下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基本上均高于单作处理,其中水稻与梭鱼草间作的糙米率、整精米率与单作处理呈显着差异,两种间作处理垩白率均显着低于水稻单作,水稻与美人蕉间作的稻米长宽比、碱消值显着高于水稻单作。表明两种间作处理的稻米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更优于单作处理。5.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水稻与美人蕉、水稻与梭鱼草间作经济收益更高。虽然购买美人蕉、梭鱼草种苗资金投入较大,但两种间作模式分别比水稻单作种植模式收入提高17525.06元·hm-2和15657.30元·hm-2。说明水稻与美人蕉间作、水稻与梭鱼草间作模式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6.不同镉胁迫下对水稻与美人蕉、水稻与梭鱼草间作的研究表明,水稻体内镉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穗,美人蕉、梭鱼草体内镉分布规律为:根>茎>叶,各器官均随着镉浓度增加逐渐增加。在同一镉浓度下,水稻与美人蕉间作、水稻与梭鱼草间作模式体内镉含量均低于水稻单作,且各时期水稻株高与分蘖均高于水稻单作,以上表明间作能减少水稻对镉的吸收,促进水稻的生长,其中以水稻与梭鱼草间作效果更佳;富集系数、转移系数结果表明,美人蕉与梭鱼草均能富集一定浓度的镉;美人蕉比梭鱼草具有更强的向地上部转移镉能力。在目前较低浓度的农田镉污染下,水稻与美人蕉间作、水稻梭鱼草间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综上,水稻与美人蕉、水稻与梭鱼草间作具有较高的综合效应。
二、浙西南山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西南山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国外研究概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三)小结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传统农业技术 |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
(三)美洲作物 |
(四)皖南地区 |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
一、人口重压 |
二、重农抑商 |
三、商业资本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生产效应 |
一、作物产量增加 |
二、农业结构演变 |
三、地域分布差异 |
第二节 人口效应 |
一、人口膨胀 |
二、人口过剩 |
三、人口迁移 |
第三节 生态效应 |
一、森林资源锐减 |
二、水土流失严重 |
三、土壤性状恶化 |
四、旱涝灾害频发 |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
一、边际报酬递减 |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
第三节 历史启示 |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绿豆象产卵选择性及绿豆豆荚挥发物的田间引诱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山西省绿豆的种植概况 |
1.2 绿豆象概述 |
1.2.1 绿豆象的形态特征 |
1.2.2 绿豆象的危害 |
1.2.3 绿豆象的生物学特性 |
1.3 绿豆象的防治措施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化学防治 |
1.3.4 生物防治 |
1.4 昆虫的产卵选择性 |
1.4.1 影响昆虫产卵选择的化学因素 |
1.4.2 影响昆虫产卵选择的物理因素 |
1.5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的影响及应用 |
1.5.1 植物挥发性物质概述 |
1.5.2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分类 |
1.5.3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5.4 植物挥发物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
1.6 田间诱捕试验 |
1.7 前人研究结果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材料 |
2.1.3 供试化合物 |
2.1.4 试验器材 |
2.1.5 供试诱捕器 |
2.1.6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绿豆颜色对绿豆象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
2.2.2 不同成熟度绿豆豆荚对绿豆象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
2.2.3 绿豆豆荚荚位对绿豆象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
2.2.4 绿豆不同品种对绿豆象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
2.2.5 绿豆豆荚挥发物对绿豆象成虫的田间引诱试验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绿豆象的产卵选择性 |
3.1.1 不同绿豆颜色对绿豆象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
3.1.2 绿豆豆荚成熟度对绿豆象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
3.1.3 绿豆豆荚荚位对绿豆象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
3.1.4 .不同绿豆品种对绿豆象成虫产卵选择性影响 |
3.2 绿豆豆荚挥发物对绿豆象成虫的田间引诱试验 |
3.2.1 黄板悬挂高度对绿豆象诱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豆种田间诱虫量比较 |
3.2.3 不同时段绿豆田间日均诱虫量比较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绿豆象的产卵选择性 |
4.1.2 绿豆豆荚挥发物对绿豆象成虫的田间引诱试验 |
4.2 讨论 |
4.2.1 绿豆象的产卵选择性 |
4.2.2 绿豆豆荚挥发物对绿豆象成虫的田间引诱试验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图 |
致谢 |
(3)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选择及处理 |
2 正确播种 |
3 合理密植 |
4 及时补苗、间苗定苗 |
5 适时中耕、除草 |
6 适期灌溉与排涝 |
7 合理施肥 |
8 掌握好摘心时机 |
9 病虫害防治 |
1 0 收获与贮藏 |
(4)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绿豆覆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豆覆膜的优势 |
1.1 保墒 |
1.2 增温、调温 |
1.3 增肥 |
2 高产栽培技术 |
2.1 选地与选茬 |
2.2 选种与晒种 |
2.3 整地施肥 |
2.4 防治虫草害 |
2.5 覆膜播种 |
2.6 引苗、间苗、定苗 |
2.7 喷施叶面肥 |
2.8 病虫害防治 |
2.9 收获 |
(6)立足山区优势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 小杂粮生产概况 |
2 发展小杂粮的对策措施 |
(7)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方式 |
2 良种选用 |
2.1 中绿1号 |
2.2 中绿2号 |
2.3 绿引2号 |
2.4 冀绿2号 |
3 整地与施底肥 |
3.1 精细整地 |
3.2 施足底肥 |
4 播种 |
4.1 种子处理 |
4.2 适期早播 |
4.3 播种量 |
4.4 播种方法与深度 |
4.5 合理密植 |
5 田间管理 |
5.1 中耕除草 |
5.2 间苗定苗 |
5.3 科学浇水 |
5.4 合理追肥 |
5.5 病虫害防治 |
5.5.1 虫害防治绿豆开花结荚期是绿豆害虫多发期。 |
5.5.2 病害防治绿豆的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和根腐病等。 |
6 适时收获 |
7 科学贮藏 |
(8)香榧幼苗基地套种绿豆的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地概况及绿豆的价值 |
2 香榧幼苗基地套种绿豆栽培技术 |
2.1 整地 |
2.2 绿豆的选择和播种 |
2.3 林间管理 |
2.4 病虫害防治 |
2.4.1 病害 (1) 绿豆叶斑病。 |
2.4.2 虫害绿豆虫害主要有蚜虫、豆野螟、红蜘蛛、绿豆象等。 |
2.5 及时采收 |
(10)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的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不同水稻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1.2 不同水稻间作模式对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1.1.3 不同水稻间作模式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
1.1.4 不同水稻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
1.1.5 不同水稻间作模式对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1.1.6 间作模式对重金属镉胁迫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田试验 |
2.1.1 研究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1.4 试验测定方法 |
2.2 盆栽试验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指标测定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1.1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1.2 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1.3 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1.4 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1.5 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1.6 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3.1.7 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及美人蕉、梭鱼草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1 水稻株高与分蘖 |
3.2.2 美人蕉、梭鱼草株高 |
3.2.3 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 |
3.2.4 美人蕉、梭鱼草叶绿素含量 |
3.3 间作模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水稻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
3.4 间作模式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的影响 |
3.4.3 间作处理对内行与边行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
3.4.4 间作处理对内行与边行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的影响 |
3.5 间作模式对稻田群体小气候的影响 |
3.5.1 早晚季不同处理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温度变化 |
3.5.2 早晚季不同处理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
3.5.3 早晚季不同处理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温湿系数变化 |
3.5.4 早晚季不同处理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光照强度变化 |
3.6 间作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6.1 加工品质分析 |
3.6.2 外观品质分析 |
3.6.3 蒸煮品质分析 |
3.7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7.1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7.2 间作处理对内行与边行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7.3 土地当量比与竞争指数 |
3.7.4 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
3.8 间作模式对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效果 |
3.8.1 对水稻株高和分蘖的影响 |
3.8.2 对植株光合生理的影响 |
3.8.3 对植株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8.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8.5 对植株各器官镉含量分布的影响 |
3.8.6 对植株各器官富集系数的影响 |
3.8.7 对植株转移系数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 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对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 |
4.3 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对群体小气候的影响 |
4.4 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对水稻病虫害的控制效果 |
4.5 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6 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
4.7 间作模式对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效果 |
4.7.1 不同镉浓度胁迫下对株高分蘖及生物量的影响 |
4.7.2 不同镉浓度胁迫下对植株光合生理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7.3 不同镉浓度胁迫下对植株镉含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浙西南山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2]绿豆象产卵选择性及绿豆豆荚挥发物的田间引诱效果研究[D]. 惠琴.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3]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 李科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9)
- [4]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5]绿豆覆膜栽培技术[J]. 杨立.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3)
- [6]立足山区优势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J]. 严振旺,林敏莉,沈正伟,陈德任,蓝国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6)
- [7]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 张继中,何太.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1)
- [8]香榧幼苗基地套种绿豆的技术[J]. 吴绍山.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22)
- [9]浙西南山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 王路永,钟明星.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S2)
- [10]水稻与美人蕉、梭鱼草间作的综合效应研究[D]. 蓝妮.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