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侧中脑论文-问新雯,袁凯

腹侧中脑论文-问新雯,袁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腹侧中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游戏障碍,腹侧被盖区,静息态功能连接,多体素模式分析

腹侧中脑论文文献综述

问新雯,袁凯[1](2019)在《中脑腹侧被盖区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对网络游戏障碍的多体素模式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GD)是青少年中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最近很多研究表明网瘾与大脑多巴胺系统异常有关,尤其是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目前对网瘾个体的识别应不只是依赖于主观症状,更重要的的是使用客观的神经影像学标记来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因此,我们使用了146名青少年(66名网瘾者和80名健康者)的腹侧被盖区的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SFC)和多体素模式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 MVPA)方法,以及合适的分类算法来提取有效特征,构建能够准确将网瘾个体从健康对照组中识别出来的模型,同时还使用功能连接密度与功能连接的分类效果作对比。我们发现基于有效的分类特征,建立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分类模型的具有较高的分类性能(准确率为86.1%,敏感性为84.5%,特异性为86.6%,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在腹侧被盖区的静息态功能连接中,具有区分能力的主要特征体素包括双侧丘脑、右侧海马、右侧苍白球、右侧侧颞极上回和双侧颞上回等区域。此外,腹侧被盖区与右侧苍白球、右侧丘脑以及左侧颞上回的之间的静息态功能连接与网络成瘾测试(Internet Addiction Test, IAT)呈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发现了网瘾患者中脑腹侧被盖区相关通路存在异常的调节,同时较高准确率的个体识别揭示了静息态神经影像特征在未来对于网瘾的临床辅助诊断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刘宇菲,周慧玲,李胜[2](2018)在《中脑腹侧被盖部旁正中梗死致单侧孤立性下直肌麻痹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54岁,因"突发视物双影1 d"于2018年7月19日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前1 d,患者俯身拾物后突发视物双影,向左下方注视时明显,症状持续存在,伴前额部闷胀,遂来我院就诊。急诊测血压为220/110 mm Hg,头部CT检查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经降压对症治疗后收入我科。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血(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李永丰,钱召强[3](2018)在《慢性神经痛对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活动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鼠慢性疼痛发生过程中,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多巴胺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情况。方法:64只健康成年小鼠进行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只暴露出坐骨神经不结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分离肌肉暴露坐骨神经主干,用鼠尾胶原纤维(约5#羊肠线直径)从坐骨神经中枢端到外周端依次减轻结扎力度,打叁个结进行损伤。在手术前1天和术后第4、7、14、21、30天进行机械和热刺激计算缩足反射阈值,并进行糖水偏爱、旷场、高架十字迷宫等行为学实验来评价小鼠的情绪变化;利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技术,对CCI组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CI组小鼠的机械和热痛阈值明显降低(P <0.01);术后检测糖水偏爱测试(第33天)、旷场测试(第35天)、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第35天)较术前出现显着性差异(P <0.01);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簇状放电活动中动作电位的数量在第14天明显增加,第35天显着降低(P <0.01)。结论:慢性疼痛经历后可以导致小鼠焦虑、抑郁样情绪的发生,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与疼痛经历导致的焦虑抑郁样情绪发生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孙柳玲,陈巍,何玉秀[4](2018)在《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多巴胺能通路与肥胖》一文中研究指出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肥胖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正能量平衡,即食物摄入过多而能量支出少。在许多导致肥胖的潜在的环境因素中,营养结构和对食物享乐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从相对低卡路里、高纤维的饮食转向能量密集、可口的饮食被认为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进食过程中获得的奖赏越多,其过度进食和肥胖发生的风险越高。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通路(VTA-NAc通路)是奖赏系统的主要神经基础,多巴胺(dopamine,DA)是最重要的神经递质。当人或动物满足饥饿感时(即自然奖赏),VTA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被活化,将多巴胺释放到伏隔核,伏隔核编码个体获得奖赏,并产生再次体验这种快感的愿望。肥胖的发展与逐渐恶化的大脑奖赏功能的退化相结合,而且肥胖的人可能会强迫食用可口的食物来补偿奖赏亏损。多巴胺合成涉及两个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与多巴脱羧酶(dopadecarboxylase,DDC),其中TH作为多巴胺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可被α-甲基对位酪氨酸抑制,当其受到抑制时会进而影响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DA受体分为D1和D2受体家族,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D1家族包括D1和D5受体,D2家族包括D2、D3和D4受体。在伏隔核分布较为密集的受体为D1、D2和D3。D1受体可能更多地参与奖赏介导的动机调控,而D2受体可能更多地参与药物的强化和药物依赖的获得。有研究表明,多巴胺D1-type受体(D1)受体激动剂增强了大鼠对高适口性食物的偏好。老鼠因长时间食用高能量的食物而变得超重,在超重状态下,他们有较低的基础胞外多巴胺。在使用滥用药物(可口食物)的研究中,动物将努力使伏隔核的多巴胺水平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因此在伏隔核的低胞外多巴胺会导致食用可口食物的增加。肥胖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D2R)被抑制。纹状体D2R水平的下降迅速加速了大鼠获得高适口性食物的奖赏功能缺陷的出现,这一发现与人脑成像数据一致,纹状体D2R密度的退化认为加速了肥胖的个体奖赏功能的缺陷。单靠减少纹D2R的表达不足以诱导奖赏中,但似乎与食用可口食物的过度消费相联系,以加速这种消极奖赏的出现。多巴胺神经元膜上有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transporter,DAT),其主要功能是重摄取被释放到突触间隙的DA,主要回收DA进入胞浆终止它的生理效应。有动物研究发现肥胖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密度明显下降,人脑纹状体DAT的水平与BMI成负相关。Susumu Koyama研究中发现肥胖小鼠的D2受体介导的对VTA多巴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瘦小鼠。此外,有研究发现肥胖者面对可口的食物时产生的大脑活动,类似于药物滥用者产生的大脑活动,即DA神经元爆发式放电频率增加,腹侧被盖区投射到伏隔核的多巴胺释放增加。综上所述,本文将主要阐述肥胖个体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通路中多巴胺的合成及其受体、转运体和电生理的特点。(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2)

张春奎[5](2018)在《外侧缰核—中脑腹侧被盖区传导通路参与慢性痛诱导抑郁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痛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长期的疼痛可导致包括焦虑、抑郁在内的多种精神障碍。有报道指出慢性痛患者患抑郁症的机率为正常人的叁倍,且抑郁症发病率随着疼痛症状的增多而逐渐升高。多种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长期的慢性痛可诱导产生抑郁样行为。然而,慢性痛及抑郁的中枢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慢性痛患者或慢性痛模型动物都会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因此,对慢性痛如何导致抑郁的中枢通路和神经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临床上预防慢性痛诱发抑郁的发生,以及阻断慢性痛和抑郁的交互恶化提供新的策略和靶点。近年来,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LHb)及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因其同时在疼痛和抑郁中发挥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LHb属于上丘脑的一部分,主要向中脑单胺能核团,VTA及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DR)等发出投射,参与调节脑内多巴胺(dopamine,DA)及5-羟色胺能系统的功能活动。临床上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的研究及相关动物研究均显示LHb在疼痛刺激和抑郁存在的情况下可被激活。有报道证明,LHb激活后,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及快感缺失行为均增加,而LHb损毁后抑郁样行为则得以改善。以上结果均提示LHb作为边缘前脑和脑干之间的一个重要枢纽,不仅与奖赏-厌恶、成瘾、内分泌、动机活动等有关,而且也是疼痛调控和抑郁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汇聚站。另一方面,慢性痛和抑郁的发生发展也和中脑DA系统的异常息息相关。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显示,长期慢性痛状态可能会引起中脑DA系统紊乱;影像学研究也表明慢性痛患者纹状体中的突触前DA活性均降低。同时,慢性痛模型动物体内DA水平也有下降。这种慢性痛引起的机体的低DA状态会导致动机性行为的减少,从而进一步诱发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等抑郁症状。到目前为止,有关慢性痛诱导抑郁症产生的机制尚不明确;且慢性痛状态下LHb-VTA传导通路投射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异常是否会参与抑郁的发生也不十分清楚。因此,为了搞清以上问题,本实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LHb向双侧VTA内DA能和GABA能神经元均有直接投射研究目的:探讨LHb神经元向VTA内DA能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投射关系实验方法:将顺行示踪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es,AAV)AAV-Ca MKIIa-mcherry定位注入LHb,或将逆行示踪剂荧光金(Flurogold,FG)定位注入VTA,然后通过观察LHb内逆标神经元的方法,来验证LHb向VTA的投射关系;利用改装过的狂犬病毒和两种Cre转基因动物(DAT-Cre:标记DA能神经元和GAD2-Cre:标记GABA能神经元),进行细胞特异性的单级跨突触逆行示踪,以观察是否有LHb神经元直接投射至VTA内DA能或GABA能神经元,并在动物处死前制作福尔马林急性痛模型,结合Fos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Hb向VTA内DA能或GABA能神经元发出投射的神经元是否可直接被外周伤害性信息所活化。结果:(1)VTA可接受双侧LHb的纤维投射。将顺标病毒AAV-Ca MKIIa-mcherry定位注入LHb后,可观察到双侧VTA内有大量的呈红色荧光的投射纤维;而将FG定位注入VTA后,也可在双侧LHb内观察到大量的FG逆标神经元,且以同侧投射为主。(2)VTA内DA能和GABA能神经元均接受LHb神经元发出的纤维投射。将两种重组的AAV:AAV-Ef1α-DIO-EGFAP-TVA和AAV-Ef1α-DIO-RVG定位注入DAT-Cre动物的VTA区,并在VTA内联合注入RV-ENVA-ΔG-ds Red病毒后,可观察到RV-ENVA-ΔG-ds Red在感染VTA内DA能神经元后可逆行跨突触标记双侧LHb神经元;同样在GAD2-Cre动物的实验也观察到自VTA内GABA能神经元逆行跨突触标记的LHb神经元。(3)在逆行跨突触示踪的基础上结合福尔马林急性痛模型和Fos染色,观察到投射向VTA内DA能和GABA能神经元的LHb神经元中均有部分呈现Fos免疫阳性。结论:LHb向VTA有大量的纤维投射,这些纤维不仅可直接投射至VTA内DA能神经元,也可直接投射至VTA内GABA能神经元,且这两条神经通路均可被外周疼痛刺激所激活。第二部分:慢性痛诱导抑郁后动物LHb和VTA内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目的:构建慢性痛动物模型,并检测慢性痛诱发抑郁后动物LHb和VTA内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改变。方法:根据文献构建小鼠坐骨神经套管模型(sciatic nerve cuffing model),简称为cuffing模型,并用von Frey丝检测该模型小鼠的痛行为,用悬尾实验、溅水实验(splash test,ST)、新奇抑制摄食实验(novelty 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和强迫游泳实验分别检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根据小鼠抑郁样行为的表现可将其分成叁组:对照组(Con组);单纯疼痛组(Pain组);疼痛伴抑郁组(Dep组)。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Hb内与抑郁发生密切相关的蛋白β-Ca MKII和VTA内DA合成的限速酶TH的表达情况;利用四甲基罗达明(TMR)进行逆行示踪,结合电生理学方法,检测该模型小鼠LHb-VTA投射神经元在慢性痛和慢性痛诱发抑郁后的自发放电频率和幅值的改变,以及慢性痛和慢性痛诱发抑郁后小鼠VTA内DA能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结果:(1)小鼠坐骨神经cuffing模型术后1 d即表现出缩足阈值明显下降,且可保持长达10周以上,部分小鼠在术后8周时可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与Con组相比,Dep组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01),ST实验中小鼠的理毛行为潜伏期缩短(P<0.001),以及NSF中小鼠第一次取食的潜伏期延长(P<0.001)。(2)长期慢性痛后,Pain组和Dep组小鼠LHb内与抑郁密切相关的蛋白β-Ca MKII的表达明显上调,而VTA内TH的表达则显着下降。(3)在VTA内注射逆行示踪剂TMR后,记录LHb内TMR逆标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可观察到慢性痛后cuffing模型小鼠LHb-VTA投射神经元的自发放电的频率和幅值均显着增加,且慢性痛诱发抑郁的Dep组s EPSC的频率和幅值均较Pain组明显增高。(4)全细胞膜片钳记录VTA神经元,可观察到长期慢性痛对Pain组和Dep组小鼠VTA内DA能神经元的自发放电的频率和幅值均无显着影响,而VTA内GABA能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幅值则明显增加。对VTA内DA能神经元的IPSC记录显示:与Con组比较,cuffing模型小鼠(包括Pain组和Dep组)的IPSC频率和幅值均有明显增加。结论:长期的慢性痛可以诱发部分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同时导致慢性痛模型小鼠LHb内β-Ca MKII表达增加。慢性痛发生后LHb-VTA投射神经元和VTA内GABA能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增加,使VTA内DA能神经元受到抑制性传入增多,导致VTA内DA能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TH的表达下调。其中慢性痛诱发的LHb神经元的过度活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VTA内DA能神经元功能的降低可能与慢性痛诱发抑郁密切相关。第叁部分:特异性调控LHb-VTA投射通路对慢性痛及慢性痛诱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目的:利用药理遗传学和光遗传学方法探讨特异性调控LHb-VTA通路对慢性痛动物的痛行为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RetroAAV2/2-CMV-bGlobin-Cre定位注入小鼠双侧VTA,同时将Cre依赖性表达的药理遗传学病毒AAV2/9-Syn-DIO-h M4Di-m Cherry或AAV2/9-Syn-DIO-h M3Dq-m Cherry定位注入双侧LHb,腹腔注射氧化氯氮平(clozapine N-oxide,CNO)后,检测特异性抑制或激活LHb-VTA投射神经元对小鼠痛行为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将Cre酶依赖性表达的光遗传学病毒AAV2/9-Ef1a-DIO-Ch R2-m Cherry定位注入DAT-Cre或GAD2-Cre转基因动物的LHb内,VTA内植入光纤,给予光照特异性的激活或抑制VTA内的DA能神经元或GABA神经元,观察对小鼠痛行为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结果:(1)给予CNO特异性抑制LHb-VTA投射神经元后,Con组小鼠缩足阈值无明显改变,但Pain组和Dep组小鼠缩足阈值明显升高,Dep组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和NSF实验的取食潜伏期较给药前明显缩短,而splash test的理毛潜伏期则明显有所回升,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也明显缩短。(2)与(1)相反,给予CNO特异性激活LHb-VTA投射神经元后则使Con组、Pain组和Dep组动物的机械痛缩足阈值均有所下降,同时可诱使小鼠出现抑郁症状或加重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表现。(3)利用光遗传学特异性激活VTA内DA能神经元可显着改善Pain组和Dep组小鼠的痛行为学表现,使其缩足阈值明显回升,同时伴有对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而特异性激活VTA内GABA能神经元,其作用正好相反,叁组动物的缩足阈值均明显下降,并伴有抑郁样行为的加重。结论:LHb-VTA通路可参与对慢性痛模型小鼠的痛行为和抑郁样行为的调控,而其中VTA内GABA能神经元的活化可能发挥更关键的作用。第四部分:慢性痛促使的LHb-VTA投射通路可塑性改变是慢性痛诱发抑郁的关键目的:研究慢性痛后LHb-VTA投射通路是否发生了突触可塑性改变,以及其改变对小鼠慢性痛诱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光遗传学病毒定位注入LHb,对cuffing模型小鼠的痛行为和抑郁样行为学进行检测,之后结合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光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双脉冲比值(paired-pulse ratio,PPR),以探索LHb投射至VTA的突触终末突触前释放是否发生了改变。另外,记录并计算光诱发的AMPAR/NMDAR比值(AMPAR/NMDA ratio)来反应LHb-VTA神经通路突触后AMPAR和NMDAR的相对变化。最后利用光诱发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的方式,改变慢性痛模型小鼠LHb-VTA通路的可塑性,观察对该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结果:(1)利用光遗传学方法特异性激活VTA内来自LHb的投射终末可降低慢性痛模型小鼠的机械性缩足阈值,加重其痛行为学表现,诱发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或加重其抑郁样行为学表现。(2)在VTA脑片上,蓝光刺激可在DA能神经元上直接诱发出AMPA受体依赖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同时亦可在一定时间延长后诱发出抑制性突触后电流。(3)在全细胞膜片钳下对光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PPR进行检测,可观察到Pain组和Dep组VTA内DA能神经元的PPR均无明显改变,但VTA内GABA能神经元的PPR在慢性痛模型建立后明显降低。(4)在全细胞膜片钳下记录光诱发的AMPAR电流和NMDAR电流,并计算二者的比值,可观察到VTA内GABA能神经元在抑郁发生后其AMPAR/NMDAR比值明显较Con组和Pain组有所增加。(5)利用光刺激诱发LHb-VTA投射终末LTP后,可促使慢性痛模型小鼠理毛实验的潜伏期缩短(P<0.001),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LHb投射纤维与VTA内DA能神经元之间既有单突触连接,亦可通过局部GABA能神经元的中继后再间接投射至DA能神经元;而慢性痛状态尤其是诱导抑郁发生后LHb-VTA投射通路会发生突触可塑性改变,这种改变既有突触前机制的参与,亦有突触后机制的作用。在体利用光诱发LTP的方式也进一步证实,该通路可塑性改变可能是慢性痛诱发抑郁发生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期刊2018-05-01)

钱坤,马玉兰,曲倩倩[6](2018)在《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及对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毁损组与对照组,在双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给予毁损组特异性多巴胺神经元毁损药6-羟多巴胺(6-OHDA)以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给予对照组双侧VTA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2周,比较2组大鼠在丙泊酚及异氟醚全麻状态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LORR)、翻正反射恢复时间(RORR)及睡眠持续时间。结果:丙泊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LORR时间显着缩短,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着延长(P<0.05)。异氟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着延长(P<0.05),LORR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不同药物全身麻醉状态下,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发挥的作用亦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世界睡眠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郑敏,陈玲,侯芳[7](2017)在《孕妇中脑腹侧海绵状血管瘤经鼻蝶内镜下切除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例孕18周中脑腹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下切除手术。术前成立专项医护工作小组,多学科共同讨论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加强口腔管理、鼻腔弗雷导管护理及功能锻炼,实施健康教育等。手术经过顺利,术后28d在搀扶下行走状况下出院。出院后随访2个月,胎儿引产,能自主行走,稍跛行,情绪良好。提出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协作分工,可有效解决疑难病例的护理问题。(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刘程曦,谭丹丹,李佳,张益[8](2017)在《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诱导和苏醒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毁损组(n=20)和对照组(n=20),毁损组在双侧VTA给予特异性多巴胺神经元毁损药6-羟多巴胺(6-OHDA)减少多巴胺神经元,对照组在双侧中脑腹侧被盖区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待手术后两周,观察在全身麻醉下,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LORR)和恢复时间(ROR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丙泊酚麻醉下可显着缩短大鼠LORR(P<0.05),且明显延长大鼠RORR(P<0.05)。在异氟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L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鼠RORR延长(P<0.05)。结论 VTA多巴胺神经元在不同的全身麻醉药的诱导和苏醒发挥着有不同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7年17期)

张智敏[9](2017)在《中脑腹侧被盖区低表达硫氧还蛋白-1增强甲基苯丙胺所致的条件性位置偏好》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是指反复的使用某种精神类药物以后,从而引发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疾病。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出现强迫性觅药行为、对药物不可控制的渴求、以及复吸等主要表现,其相关分子机制尚未阐述清楚。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是属于新型毒品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imulants,ATS),俗称冰毒,纯的 METH 为白色结晶体。具有作用时间持久,起效快等特点。所以近几年来,METH已经逐渐成为了继大麻后第二大广泛滥用的药物。长期滥用METH会产出依赖药物的现象和神经毒性,导致躯体疾病和精神病障碍。甲基苯丙胺被公认为中枢兴奋剂,并且作用于产生奖赏效应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olimbic dopamine system,MLDS),主要有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of the midbrain,VTA)、伏隔核(the nucleus accumbens,NAc)、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等脑区。所以,VTA-NAc-PFC神经环路可能与成瘾药物引起奖赏相关的。VTA到NAc和其他前脑区域中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活性与成瘾药物作用密切相关。当成瘾药物用于机体后使得VTA区中的DA水平升高。NAc作为VTA的投射区,NAc区中的DA的水平也增高,DA增高导致DA受体以及下游的分子改变。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 FosB 蛋白和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 5(Cyclin-depdent kinase 5,CDK5)等都与药物产生的奖赏效应有联系。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是一种氧化还原调节蛋白,普遍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组织中,是从原核生物到哺乳动物的保守进化的。Trx-1系统是由Trx-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1,Trx-1R),和一个电子供体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组成的。Trx-1生物学功能很多:调节转录因子活性、细胞生长、胚胎生长发育生存等。此外,Trx-1在神经系统中的具有重要作用,包括类神经生长因子作用。METH成瘾能够产生氧化应激,使得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受到破坏。Trx-1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蛋白,能够调节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对于METH引起的氧化应激可以起到抵抗的作用,使机体内环境达到稳定状态。研究发现,过表达Trx-1以后能够调节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和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从而抑制甲基苯丙胺诱导脾中的炎症反应。此外,低表达Trx-1能够降低METH诱导增加的p-CREB表达水平,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Trx-1是与METH成瘾相关的。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在METH诱导小鼠条件性位置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模型中,高表达Trx-1能够对成瘾具有改善作用,Trx-1能够抵抗METH慢性作用以后引发的CPP的形成。为了进一步研究Trx-1在特定脑区中对METH成瘾的调节分子机制,通过构建METH所致CPP模型,利用核团定位注射技术,在小鼠VTA区双边注射Trx-1特异性干扰RNA,构建VTA区低表达Trx-1小鼠,并比较野生型/阴性对照组和低表达组,METH所致条件位置偏好差异。最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WB)检测VTA、NAc脑区中与METH成瘾相关分子Trx-1、多巴胺D1受体(D1 dopamine receptor,D1R)、CREB、△FosB 以及 CDK5 的表达。结果:本课题证实了 VTA区低表达Trx-1后,与野生型/阴性对照组相比,METH诱导的小鼠CPP的作用增强。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表明低表达Trx-1小鼠的VTA区和NAc区结果相同:METH导致Trx-1明显降低,METH作用后D1R、CREB、△FosB以及CDK5的表达增加,而Trx-1低表达进一步增加D1R、CREB、△FosB以及CDK5的表达。总结:VTA区低表达Trx-1增强了 METH引起的CPP相关的信号通路,因此,增强METH诱导的小鼠CPP的作用,Trx-1可能为METH成瘾的治疗新的靶点,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METH成瘾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陈孝祥,宋晓斌,王向鹏,周磊,徐蛟天[10](2017)在《大鼠胚胎中脑腹侧来源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胚胎中脑腹侧来源神经干细胞(NSCs),观察其生长及诱导分化培养特点。方法:取孕12.5~14.5 d的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法获取中脑腹侧组织,剪碎并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后,以2×10~5个细胞/ml的密度接种到无血清NSCs培养基中以神经球法培养。培养神经球5~7 d后,按原密度进行传代培养,并取第叁代培养的神经球用含10%胎牛血清(FBS)分化培养液分化培养,分化培养7 d后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神经球呈巢蛋白(nestin)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作分别呈微管蛋白(βIII-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结论:经神经球法培养得到的大鼠胚胎中脑腹侧来源神经干细胞可自我增值,并可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腹侧中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患者男,54岁,因"突发视物双影1 d"于2018年7月19日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前1 d,患者俯身拾物后突发视物双影,向左下方注视时明显,症状持续存在,伴前额部闷胀,遂来我院就诊。急诊测血压为220/110 mm Hg,头部CT检查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经降压对症治疗后收入我科。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腹侧中脑论文参考文献

[1].问新雯,袁凯.中脑腹侧被盖区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对网络游戏障碍的多体素模式分类[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刘宇菲,周慧玲,李胜.中脑腹侧被盖部旁正中梗死致单侧孤立性下直肌麻痹一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

[3].李永丰,钱召强.慢性神经痛对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活动水平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

[4].孙柳玲,陈巍,何玉秀.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多巴胺能通路与肥胖[C].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5].张春奎.外侧缰核—中脑腹侧被盖区传导通路参与慢性痛诱导抑郁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

[6].钱坤,马玉兰,曲倩倩.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及对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

[7].郑敏,陈玲,侯芳.孕妇中脑腹侧海绵状血管瘤经鼻蝶内镜下切除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

[8].刘程曦,谭丹丹,李佳,张益.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7

[9].张智敏.中脑腹侧被盖区低表达硫氧还蛋白-1增强甲基苯丙胺所致的条件性位置偏好[D].昆明理工大学.2017

[10].陈孝祥,宋晓斌,王向鹏,周磊,徐蛟天.大鼠胚胎中脑腹侧来源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7

标签:;  ;  ;  ;  

腹侧中脑论文-问新雯,袁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