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吩嗪论文-刘洋

羟基吩嗪论文-刘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羟基吩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针假单胞菌,表型变异菌株,吩嗪,铁载体

羟基吩嗪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18)在《高产吩嗪化合物绿针假单胞菌HT66的异常表型变异株研究及2-羟基—吩嗪高产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绿针假单胞菌是一类具有生物多样性并且对各种生态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植物促生菌,是公认的生态友好的生防菌株。它含有吩嗪合成基因簇及其修饰基因,能生成多种吩嗪衍生物,还能合成多种其他次级代谢产物(如铁载体),以此拮抗植物病原菌,使自身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并能增强对植物根际的定殖能力。吩嗪化合物作为一类广谱的生物农药,其高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筛选吩嗪化合物的高产菌株和维护高产菌株遗传与生产的稳定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先以高产吩嗪-1-甲酰胺(PCN)的绿针假单胞菌HT66和在其发酵环境高频率出现的不产PCN但自发荧光的异常表型变异菌株HT66-FLUO为研究对象,探究高产菌株变异的原因,有利于确保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与吩嗪化合物的持续高产。我们利用RNA-sequencing技术对HT66和HT66-FLUO生长对数期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HT66为对照,鉴定了HT66-FLUO中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根据基因功能进行分类,揭示了哪些基因的表达差异导致HT66-FLUO完全不产PCN并且伴有很强的绿色荧光现象。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以及基因工程等手段进一步揭示了该菌株发生表型变异现象的原因。然后以本实验室能够合成吩嗪-1-羧酸(PCA)、2-羟基-吩嗪-1-羧酸(2-OH-PCA)、2-羟基-吩嗪(2-OH-PHZ)的绿针假单胞菌GP72以及衍生菌株为对象,确定了phz基因簇非编码区启动子位置以及影响2-OH-PHZ产量的限速酶等,为后期高产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初步建立了一种高通量筛选2-OH-PHZ高产菌株的方法,为提高2-OH-PHZ的关键合成酶的转化效率提供新的途径。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基于RNA-sequencing技术比较分析HT66与其自发表型变异菌株HT66-FLUO在生长对数期基因表达的差异。相较于HT66,HT66-FLUO菌株中共有1418个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占总开放阅读框(ORFs)的22%。其中直接参与PCN合成和直接调控吩嗪操纵子转录的群集感应系统phzI/phzR的基因表达大幅度下调,这与HT66-FLUO发酵液中完全检测不到PCN相一致。同时参与合成两种铁载体(pyoverdine和achromobactin)的相关基因显着上调。通过基因敲除和回补,证明了HT66-FLUO的超荧光现象是pyoverdine产量增多导致的。第二、由于异常表型变异菌株HT66-FLUO能够在传代培养中稳定遗传,无回复出发株的现象,利用Whole-genome sequencing技术对HT66-FLUO的基因组重新测序和分析。参考已知序列,我们在HT66-FLUO与HT66的基因组之间没有发现差异。根据表型变异菌株的菌落特征,构建了HT66-FLUO的gacA和gacS过表达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PCN产量测定,发现过表达gacS能够使HT66-FLUO的细胞表型回复到出发株(如荧光现象消失),同时再次获得PCN合成能力。过表达gacA则没有这种效果。以HT66和HT66-FLUO的基因组为模板,将gacA和gacS基因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通过PCR测序,验证Gac系统在DNA水平无差异。我们大胆推测HT66-FLUO的gacS基因可能发生了DNA水平的修饰(如甲基化等)或者翻译后修饰导致GacS蛋白激酶失活,进而影响Gac/Rsm系统对下游基因表达(如PCN合成或铁载体的分泌)的调控作用。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测定以及RT-PCR检测rsmX、rsmY和rsmZ在HT66和HT66-FLUO两菌株中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发现叁种sRNAs在HT66-FLUO中表达均下调,以rsmX下调最为明显。进一步证明了gacA/S基因表达并无明显差别,但由于GacS蛋白失活无法激活下游叁种sRNAs的表达,进而影响对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调控。在HT66-FLUO中分别转入rsmX、rsmY和rsmZ的过表达质粒,通过KB固态平板的单菌落形态观察,发现叁种sRNAs过表达都能使表型变异菌株向出发株靠拢,但程度不同。检测这叁种过表达菌株的PCN产量,结果同样显示,过表达rsmX/Y/Z都能够使HT66-FLUO重新获得合成PCN的能力,其中过表达rsmX的效果更为明显。第叁、通过5'RACE对绿针假单胞菌GP72的phz基因簇和phzR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进行精确定位,其中phz基因簇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phzA基因上游112 bp,phzR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其下游29 bp。构建lacZ重组质粒,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进一步验证了5'RACE结果分析的正确性。对phz基因簇转录起始位点上游不同长度的非编码区进行分段处理,探究是否存在影响其转录水平的抑制区域,结果表明,在这段区域不存在明显影响下游基因表达的抑制区域。同时构建参与合成2-OH-PHZ的各个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初步确认了PhzE和PhzO为影响2-OHPHZ产量的限速酶。第四、通过发酵2-OH-PHZ高产菌株ND3,分离得到2-OH-PHZ纯品。用酶标仪分别对100 mg/L PCA的甲醇溶液和100 mg/L 2-OH-PHZ的甲醇溶液以及相应的KB发酵液进行全波长扫描,分析光吸收图谱,发现2-OH-PHZ在430 nm的吸收波长与PCA有较大吸收差异。故选用430 nm作为2-OH-PHZ高产菌株高通量筛选的检测波长。利用GeneMorph II random mutagenesis kit试剂盒,构建phzO基因易错PCR文库。同时引进TIANprep Rapid N96 Plasmid Kit以及96孔PCR排管,实现大批量的提取和转化重组质粒。舍弃那些不产砖红色2-OH-PHZ而呈乳白色突变菌株(约占整体的30%),达到初筛的目的。随后将初筛后的菌株转移到24深孔板培养,稀释后的发酵液以野生phzO为对照,测其在430 nm的光吸收值。从而构建了一种高通量筛选高产2-OH-PHZ菌株的方法,为2-OH-PHZ的高产策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一方面揭示了绿针假单胞菌HT66的基因组无差异却产生异常表型变化的现象,并分析了产生表型差异的原因。通过对高产PCN菌株表型变异菌株的深入研究,为维护吩嗪化合物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绿针假单胞菌GP72的吩嗪合成基因簇的转录起始位点进行精确定位、确认合成2-OH-PHZ的限速酶,建立2-OH-PHZ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对高产吩嗪菌株的筛选与改造提供了研究策略。(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1)

邢君,杨闻翰,马亚光,李秀杰,于亮[2](2014)在《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2-羟基-3-氨基吩嗪(HAP)和2,3-二氨基吩嗪(DAP)有害杂质的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2-羟基-3-氨基吩嗪(HAP)和2,3-二氨基吩嗪(DAP)进行分析。建立测定HAP和DAP的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Hypersil ODS不锈钢色谱柱,使用pH值8.0磷酸二氢钾的水缓冲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453 nm,对各原药产品中的HAP和DAP有害杂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中HAP的回收率为89.2%~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4.4%~8.0%;DAP的回收率为79.4%~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2.0%~4.0%。HAP在5.4~216.4滋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DAP在4.1~164.2滋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HAP和DAP的高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国际上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的检测限定要求。(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4年10期)

申俊[3](2009)在《绿针假单胞菌GP72中2-羟基吩嗪(2-OH-PHZ)生物合成分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针假单胞菌GP72(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GP72),是从上海郊区甜椒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具有生物防治功能的假单胞菌属菌株,其分泌的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ilic acid, PCA)和2-羟基吩嗪(2-hydroxyphenazine,2-OH-PHZ)等抗生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等具有有效抑制作用。本课题主要针对GP72中PCA的次级代谢产物2-OH-PHZ的合成机理,首次研究了它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phzO的功能。PhzO蛋白酶是一种大小约55KDa的单脱氧酶,能够将PCA转化为2-OH-PHZ。同时,本课题还研究了phzE基因和PCA浓度对2-OH-PHZ生物合成的影响。首先,运用PCR技术从GP72菌株中克隆phzO基因,并通过重组和转化技术构建了该基因的过表达菌株。与野生菌株相比,phzO过表达菌株(GP72-pME6032-phzO)和对照组菌株(GP72-pME6032)生长稍次于野生型菌株。利用HPLC技术进一步监测phzO基因过表达对PCA和2-OH-PHZ合成的影响,发现phzO基因在GP72菌株中过表达未能显着提高2-OH-PHZ产量,而PCA产量较野生型菌株显着降低。论文进一步通过在DH5α中异源表达phzO,加入外源PCA分子作为反应底物,借助HPLC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发现PhzO蛋白酶能够将底物PCA分子转化为2-OH-PHZ产物,从而证实了phzO的功能。其次,将克隆成功的phzO基因重组到假单胞菌M18菌株中,通过发酵实验验证M18菌株中phzE基因对2-OH-PHZ生物合成的影响。HPLC结果显示phzE基因对2-OH-PHZ的生物合成影响甚微。同时,实验证明了phzO基因跟PCA浓度对2-OH-PHZ的生物合成具有协同作用。本课题结果初步断定PCA转化为2-OH-PHZ的途径为一步反应,可由phzO单个基因完成。2-OH-PHZ的产量受前体PCA浓度及PhzO蛋白酶量协同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6-30)

韩洋,杨维春,王科志[4](2007)在《一个嫁接有羧酸羟基乙基酯的二吡啶吩嗪Ru(Ⅱ)配合物的合成、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及溶剂变色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并表征了一个新的Ru(II)配合物[Ru(bpy)2(hedppc)](ClO4)2{bpy=2,2'-联吡啶,hedppc=二联吡啶[3,2-a:2',3'-c]吩嗪-11-羧酸(2-羟乙基)酯}.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溴化乙锭竞争实验、粘度测量和DNA裂解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模式与DNA键合,键合常数Kb=(6.99±1.34)×106mol-1?L(s=2.03±0.04)与母体配合物[Ru(bpy)2(dppz)]2+相近,但光致发光和溶剂变色等光学性质与[Ru(bpy)2(dppz)]2+有明显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7年21期)

羟基吩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2-羟基-3-氨基吩嗪(HAP)和2,3-二氨基吩嗪(DAP)进行分析。建立测定HAP和DAP的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Hypersil ODS不锈钢色谱柱,使用pH值8.0磷酸二氢钾的水缓冲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453 nm,对各原药产品中的HAP和DAP有害杂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中HAP的回收率为89.2%~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4.4%~8.0%;DAP的回收率为79.4%~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2.0%~4.0%。HAP在5.4~216.4滋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DAP在4.1~164.2滋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HAP和DAP的高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可以满足国际上对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的有害杂质的检测限定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基吩嗪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高产吩嗪化合物绿针假单胞菌HT66的异常表型变异株研究及2-羟基—吩嗪高产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18

[2].邢君,杨闻翰,马亚光,李秀杰,于亮.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原药中2-羟基-3-氨基吩嗪(HAP)和2,3-二氨基吩嗪(DAP)有害杂质的分析方法[J].农药.2014

[3].申俊.绿针假单胞菌GP72中2-羟基吩嗪(2-OH-PHZ)生物合成分子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4].韩洋,杨维春,王科志.一个嫁接有羧酸羟基乙基酯的二吡啶吩嗪Ru(Ⅱ)配合物的合成、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及溶剂变色性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7

标签:;  ;  ;  ;  

羟基吩嗪论文-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