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时期,邓小平,教育,农民教育
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斐[1](2016)在《新时期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叁农”问题逐渐凸显,并发展成为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关系到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分说明解决农民问题才是克服“叁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所以,农民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立足于我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充分彰显出了马克思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对当前农民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研究新时期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相关概念的解释;第二部分重点强调了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并详细梳理了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第叁部分重点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等方面对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对我国农民教育现状进行了阐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的最后部分对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作出评析,深入分析和论证了新时期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为解决我国新时期农民教育问题提供了思路,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深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农民教育理论,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路径,培养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还能揭示中国农民教育实践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将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与中国农村的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6-05-30)
袁新涛[2](2011)在《邓小平的农民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并要求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相适应。邓小平高度重视我国农民教育问题,尽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让没有条件上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机会进入学校读书,接受较高质量的教育。邓小平积极倡导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燎原计划"、"叁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刘静[3](2010)在《论邓小平的农民教育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占到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其建设积极性能否发挥是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的关键,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中国的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而要发挥农民的建设热情与创造价值,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这就必须依靠教育。可以说,能否对农民实施有效的教育就成为最大限度发挥农民建设价值的关键,因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农民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论述邓小平的农民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叁部分。(本文来源于《黄海学术论坛》期刊2010年01期)
郭琳[4](2009)在《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体系。它们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农民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时代性。研究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农民教育思想,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不仅可以启示我们当今社会的农民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还有利于促进当今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论文在对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重点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教育原则和方针、教育方式和方法和教育发展和改革等多个侧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历史性和继承性。并对两者所具有的、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育等问题的普遍的指导意义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由叁大部分组成:一、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的研究。本部分从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两方面分别对两者的产生渊源进行了分析,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二、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对比分析。本部分在对两者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从教育原则和方针、内容、方式方法、发展与改革等方面对之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更加清晰地认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和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叁、新时期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现实价值的研究。为探究两者所具有的普遍的指导意义,本部分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育的背景下,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进行了阐述,为更好把握两者的现实价值提供了依据。总之,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两者既具有历史上的统一性、又具有实践上的特殊性,无论在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还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09-12-01)
张立辉[5](2004)在《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体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让农民“富起来”,是对农民进行有效教育的物质基础;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用事实教育农民,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是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用科技知识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的重要保证。(本文来源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张为波[6](2004)在《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农民进行教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思想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 ,对当前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04年08期)
王连生[7](2004)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农民教育思想阐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叁代领导核心一贯重视农民教育问题,现已形成了完备的农民教育思想。这些农民教育思想是:关于农民教育的出发点;关于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农民教育的首位的思想;关于立足农民的长远利益,兼顾目前利益,根据农民的觉悟程度有步骤地教育农民的思想;关于用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思想;关于灵活多样的农民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认识和掌握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在现阶段对于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04年01期)
张为波[8](2001)在《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初探─—兼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农民进行教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物质基础、一贯思想及核心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对新时期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6期)
张为波,李树甜[9](2001)在《论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出发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民教育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把对农民的教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和突出的地位。但毛泽东将农民教育的基点建立在超现实的社会主义的蓝图之中,邓小平则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出(本文来源于《毛泽东思想研究》期刊2001年01期)
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并要求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改革相适应。邓小平高度重视我国农民教育问题,尽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让没有条件上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机会进入学校读书,接受较高质量的教育。邓小平积极倡导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燎原计划"、"叁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刘雅斐.新时期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
[2].袁新涛.邓小平的农民教育思想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
[3].刘静.论邓小平的农民教育思想[J].黄海学术论坛.2010
[4].郭琳.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
[5].张立辉.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体系初探[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
[6].张为波.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7].王连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农民教育思想阐析[J].教育探索.2004
[8].张为波.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初探─—兼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9].张为波,李树甜.论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出发点[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