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论文文献综述
梁静,刘雯,范娜,王瑶,兰炯采[1](2019)在《输注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建立小鼠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模型及其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输注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建立小鼠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TA-GVHD)模型及其特点。方法取BALB/c实验小鼠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分别输注于BALB/c小鼠(设为A组)及BALB/c裸鼠(设为B组),建立TA-GVHD模型,使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SE)标记注入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分析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小鼠体内增殖及小鼠皮肤、小肠肝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小鼠病理变化多集中于肝脏部位,皮肤及肠道表现并不明显;供者BALB/c小鼠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主要在受者小鼠脾脏、外周增殖;A组小鼠灌注后第7 d,IL-10浓度上升,B组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建立TA-GVHD模型拥有高效、简便、准确等诸多特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依据。(本文来源于《解剖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冯非儿,王谦明,朱晓璐,王辰璁,张晓辉[2](2015)在《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是输注血制品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主要由于供者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攻击宿主所致。临床表现涉及皮肤、肝脏、胃肠道和骨髓等,其多发于免疫缺陷患者,但也可见于免疫正常者。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国际推荐对不同的TA-GVHD高危人群使用γ辐照血制品以预防TA-GVHD的发生。本文就TA-GVHD的发病机制和预防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张沂洁[3](2013)在《早产儿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相关DNA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输血后DNA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预测早产儿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危险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科的需输注红细胞的20例早产儿,分别在该患儿第一次输血前后采集患儿血液标本,输血后采集时间分别为输血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抽取患儿静脉血1-2ml EDTA管保存;同时留取所输注非辐射少白红细胞2m1EDTA管保存,保存于-20℃冰箱中备测。对留取的血液标本进行DNA提取,选取叁个微卫星位点(D6S89.TCFIID、D11S534),分别进行PCR、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输血前后及DNA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①比较20例患儿D6S89、TCFIID两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输血前后无改变。D11S534微卫星位点输血前后比较,20例早产儿中一共有3例早产儿输血后基因型发生改变,同供血者的基因型相同。A早产儿,受血者为纯合子,供血者为杂合子,受血者相同的等位基因与受血者的等位基因之一相同,输血后第5天时受血者基因型无明显改变,输血后第10天及输血后第15天基因型改变,与供血者的基因型相同的杂合子。B早产儿,受血者为纯合子,供血者为杂合子,受血者相同的等位基因与受血者的等位基因之一相同,输血后第5天、第10天及输血后第15天基因型改变,与供血者的基因型相同的杂合子。C早产儿,受血者为杂合子,供血者为纯合子,其相同的等位基因与受血者的等位基因之一相同,输血后第5天时受血者基因型无明显改变,输血后第10天及输血后第15天基因型改变,与供血者的基因型相同的纯合子。②比较不同胎龄(≤32周组和>32周组)、不同体重(≤1500g组和>1500g组)及输注非辐照血后第一次采血前输血量不同的两组(10ml/kg组和20ml/kg组)早产儿发生D11S534多态性改变的发生率,统计学分析显示P值均<0.05,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早产儿输注未辐照的少白红细胞后存在暂时性的DNA微嵌合状态,有发生TA-GVHD的风险性。②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输注同一供血者的输血量越大发生TA-GVHD的风险越高。提倡早产儿输注辐照红细胞预防TA-GVHD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3-04-19)
王同显,马保凤[4](2012)在《病原体去除技术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是严重输血并发症,其基本发生机理是输入的供血者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存活、增殖,通过免疫机制攻击受血者组织器官。虽然TA-GVHD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却高达90%以上,所以预防就显得至关重(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2年07期)
廖丽升,陈为民,谢颖,曲双[5](2011)在《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CLL/SLL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氟达拉滨治疗的相关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例接受氟达拉滨化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后出现TA-GVHD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化疗前后间断多次输血,均出现发热、广泛性充血性斑疹,不可逆性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改善不明显,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自动出院,1例因严重口腔黏膜炎自动出院。结论接受氟达拉滨化疗的患者淋巴细胞增殖受抑时间长,存在免疫缺陷,输入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制品后极易发生TA-GVHD。TA-GVHD可累及多个脏器,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或全血细胞减少并发严重出血和感染而死亡。通过辐照血制品灭活或除去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可以预防TA-GVHD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福建医药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林之光,陈波斌[6](2010)在《血液系统疾病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与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 iated-graftversus host d isease,TA-GVHD)是一种罕见的由输注含有淋巴细胞的液血制品引起的并发症。当输注含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制品后,机体可以对异源淋巴细(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董秀娟,赛亚,赵晓武,陈蕾,马红霞[7](2008)在《输血相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 iatedgraft,versus,host d isease,TA-GVHD)是由于输入含有活性淋巴细胞的异体血液所造成的疾病,由于供者血中的T淋巴细胞进入受者体内攻击和破坏宿主器官和组织,(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陈必成,昌盛,向芙莉,郭晖,唐莉[8](2006)在《输注脾细胞建立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输注同种脾细胞建立小鼠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TA-GVHD)模型及其特点。方法分离C57BL/6(H-2b)脾细胞,分别经静脉输注给Balb/c(H-2d)裸鼠与F1代(C57BL/6×Balb/c H-2b/d),建立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模型。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5,6-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 midyl ester,CFSE)标记供者脾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供者细胞在受者体内的增殖;免疫组化分析供者脾细胞survivin的表达;检测Balb/c裸鼠体内抗供者抗体及IL-10浓度;分析皮肤、小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输注同种脾细胞成功建立急性TA-GVHD模型。受者脾脏及外周可以检测到标记后增殖的供者细胞。小鼠的病理改变主要出现在肝脏,浸润细胞早期表达survivin。小肠及皮肤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TA-GVHD裸鼠第7天IL-10、抗-Balb/c显着升高。结论输注同种脾细胞可以建立TA-GVHD模型,并具有简单、快速、稳定的特性,为诊断、治疗GVHD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06年01期)
周祺芳,王红梅,邵宗鸿[9](2004)在《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影响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transfusion-associated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是由于输血过程(本文来源于《临床输血与检验》期刊2004年03期)
傅佳萍[10](2002)在《γ辐照预防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是由于在输血过程中输入的血制品中含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不能被受者淋巴细胞识别和排斥,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进而攻击和破坏受者体内的细胞和组织而引起的疾病。 TA-GVHD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也见于HLA单倍体相合的供受者之间的输血。其发生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病取决于3个因素:①受者的免疫状态;②供、受者之间的组织相容性(HLA抗原性);③输入血液中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TA-GVHD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输入的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数量密切相关。输入的供者淋巴细胞数量越多,TA-GVHD的发生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也越高。我国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浓缩剂、粒细胞等淋巴细胞含量均在2×10~9/L以上,均有诱发TA-GVHD的条件。 由于TA-GVHD治疗极其困难,一旦发生,病死率达80%~90%,因此应强调以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0 预防为主。目前用于预防TA-GVHD的有效的方法包括:对血制品行Y射线辐照; 使用白细胞滤过器;使用补骨脂素S-59和长波紫外线。白细胞滤过器最早是用来预 防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和巨细胞病毒感染,近年研究发现,也是一种预防 TA.GVHD的方法。但也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输注了白细胞滤过后的红细胞仍发生 TA-GVlll3的报道。淋巴细胞对电离辐射敏感,照射后不能修复被损害的DNA,失 去增殖和分化能力,即使在受者体内存活也不会对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和攻击。最佳 的照射剂量,应是既能灭活淋巴细胞又能保持其他细胞的功能和活力。根据美国输 血医疗委员会(AIn。can ASsoc。non of Blood Banks,AABB)调查显示,各国选 用的辐照剂量从 15Gy到 50Gv不等。 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不同辐照剂量下T淋巴细胞活化、增值及细胞因 子分泌的变化以及辐照对其他血液成分的影响,以期选择一合适的辐照剂量,同时 观察使用白细胞滤过器和不同剂量Y辐照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 供实验依据。 材料 与方法 随机选取浙江省血液中心提供扣健康献1者的新鲜全血,肝素抗凝,样本分3 组,照射组、对照组(未照射组)与滤过组,照射组根据单次照射剂量分3 组,分 别为20Ch、25Q,、30Gv。流式细胞议检测各组处理前后CD3一、CD4一、CDS-细胞 比例和红细胞、血小板的凋亡氧 同时分离单个该细胞,XD:T法检测细胞增惫 以 PHA+LPS为刺激剂,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捡测各组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69、 CD25、HLADR的表达。同时留取24、4S小时的培养液上清,ELISA法测定各组 rF\F。、L.2、y\.Y浓度。 1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结 果 滤过组的淋巴细胞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别有显着意义(Prt001)。随着 C。“Y辐照剂量的增大,CD3“细胞、CD4“细胞和CDS”细胞值逐渐降低,辐照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着意义(Prt001)。同时,经体外PHA活化细胞培养,辐照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剂量-效应依赖关系。随着辐照剂量增加,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T淋巳细胞表面活化抗原CD69、CD25、HLADR表达分别在24、48和72小时达到高峰,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其表达率逐渐下降。细胞因于 IL-2、TN’F。、IFN-Y的分泌亦明显受抑且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20Gy和 25Gy辐照对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无明显差异(PTh005),而30Gy较前两个剂量能显着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及细胞因于的分泌,差别有显着意义(Prt001),且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凋亡无明显增加(Pto005)。 结 论 30Gy的Y辐照剂量,既能有效地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对其他细胞成分的损伤又无明显增加,是使T 淋巴细胞夫活预防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的合适辐照剂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2-06-01)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是输注血制品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主要由于供者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攻击宿主所致。临床表现涉及皮肤、肝脏、胃肠道和骨髓等,其多发于免疫缺陷患者,但也可见于免疫正常者。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国际推荐对不同的TA-GVHD高危人群使用γ辐照血制品以预防TA-GVHD的发生。本文就TA-GVHD的发病机制和预防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论文参考文献
[1].梁静,刘雯,范娜,王瑶,兰炯采.输注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建立小鼠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模型及其特点分析[J].解剖学研究.2019
[2].冯非儿,王谦明,朱晓璐,王辰璁,张晓辉.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
[3].张沂洁.早产儿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相关DNA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D].青岛大学.2013
[4].王同显,马保凤.病原体去除技术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12
[5].廖丽升,陈为民,谢颖,曲双.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CLL/SLL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并文献复习[J].福建医药杂志.2011
[6].林之光,陈波斌.血液系统疾病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与诊治[J].中国输血杂志.2010
[7].董秀娟,赛亚,赵晓武,陈蕾,马红霞.输血相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8
[8].陈必成,昌盛,向芙莉,郭晖,唐莉.输注脾细胞建立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模型[J].中国输血杂志.2006
[9].周祺芳,王红梅,邵宗鸿.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
[10].傅佳萍.γ辐照预防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
标签:免疫活性淋巴细胞;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小鼠;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