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产业关联论文-宫广新,史宏达,尹则高,高成岩,董晓晨

海陆产业关联论文-宫广新,史宏达,尹则高,高成岩,董晓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陆产业关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广西,海陆产业,关联度

海陆产业关联论文文献综述

宫广新,史宏达,尹则高,高成岩,董晓晨[1](2016)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广西海陆产业关联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广西海陆产业的关联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1)北部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使得叁次产业出现了比重"虚高"现象。目前海洋产业与陆域第一产业的关联度相对较高,海洋产业中第叁产业比重较大。海洋相关产业由海洋经济的外围层发展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持层,产生了"角色颠倒"。2)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普遍较低,亟待发展。3)在全国主要沿海城市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水平广西最低。广西海洋科研教育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海洋各产业,亟待发展。(本文来源于《海岸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王莉莉,肖雯雯[2](2016)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海洋产业关联及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陆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是现阶段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的核心。根据国标(GB/T 20794-2006)对海洋产业的界定,从2000年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拆分出12个主要海洋产业,形成海洋产业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洋产业的投入结构、后向/前向关联关系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的产业链有所延长,向陆地产业延伸,尤其与陆地产业中的第叁产业关联密切。同时,中国海洋产业与能源产业关联紧密,其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6年01期)

周景楠,白福臣[3](2015)在《基于广义灰色关联分析的海陆产业关联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是我国由海陆二元经济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运用广义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2001-2012年统计数据,计算出主要海洋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以及陆域叁次产业的灰色综合关联度。结果显示:我国海洋产业与陆域第二、叁产业关联性强,同时海洋产业具有关联度大、渗透力强、辐射面宽的特点。据此提出加强海陆产业管理部门的统筹与协调、增强海陆产业联动发展能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政策建议,从而实现海陆产业关联的最优平衡,使整个国民经济产生1+1>2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5年07期)

陈思敏[4](2013)在《基于产业关联的江苏海陆产业统筹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首先明确了海、陆产业统筹涉及的相关的概念,以及对所运用到的各种理论的简要阐述和评论;其次构建灰色关联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苏省海、陆产业关联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就促进江苏海、陆产业统筹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江苏省海、陆产业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海洋产业的发展普遍滞后,导致其对陆域产业的依赖性很强但反哺性很弱,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严重不平衡。第二,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海洋新兴产业与陆域产业之间的关联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海、陆产业统筹的长远发展。第叁,海洋交通运输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性很差,没有发挥出其在统筹海、陆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叁个方面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海、陆产业的统筹发展:首先,要加速推进海洋产业的发展,这是最根本的,因为只有海洋产业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反哺陆域产业,带动陆域产业,两者之间才能建立平衡的互动关系。尤其应该重视能源类海洋产业对陆域产业发展的巨大的反哺与支持作用。其次,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海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在选择海洋主导产业时,要平衡好发展海洋传统产业与海洋新兴产业的关系,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就是处理好当下与未来、基础与高度关系。而现阶段在江苏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上,笔者更倾向于加强对传统海洋产业的发展。最后,沿海城市坐拥海洋资源,便利于发展海洋产业,是海洋产业和陆域产业衔接最为紧密的地方,沿海城市应为海洋产业、陆域产业的统筹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例如交通网络的完善,临海产业带构建。(本文来源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期刊2013-04-01)

赵亚萍[5](2012)在《基于海陆一体化的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陆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向,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腹地经济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文章首先采用相关分析、产值贡献率对山东省海陆经济的关联性进行宏观、中观层面的分析,研究表明海洋经济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巨大,海洋二叁产业的贡献率最高,海陆产业结构从错位走向协调;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度从微观层面探讨海陆产业波及性,并构建海陆产业链;最后根据海陆产业关联度和产业优势稳态度,对海陆产业进行交叉关联分析,据此将陆域产业分为四类。(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01)

常玉苗,成长春[6](2012)在《江苏海陆产业关联效应及联动发展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强省,海洋经济却滞后于全国沿海地区,当前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陆联动发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经济与陆地和海洋产业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江苏经济与海洋产业的关联度远远低于陆地产业,再对海洋3个产业与陆地3个产业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出海洋叁产与陆地叁产的关联度最大、海洋二产与陆地二产的关联度最小的结论。因此,提出要增强海洋意识、海陆产业相互延伸产业链、以港口和海洋产业园作为联动纽带大力发展海洋工业以及鼓励科技创新、构建海洋产业创新体系等对策。(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2年04期)

孙加韬[7](2011)在《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刚刚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战略高度,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到与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对海洋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环境和地域空间的现状描述和定性评价。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生态资源环境的海陆产业关联度研究框架,侧重于海陆一体化的定量研究和产业政策研究。论文希望能够实现两个目标:(1)构建产业领域海陆一体化发展研究的基本架构。(2)研究能够切实推进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本文以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海陆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借鉴缪尔达尔的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的经典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海陆产业关联的内在动因和机制是海陆二元经济结构一体化,其表现形式是海陆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具有关联性、海陆产业空间布局具有关联性、海陆产业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中国的海陆产业关联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接下来,本文重点对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主要受海陆产业结构、海陆产业空间布局和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叁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并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区位基尼系数、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卡方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一系列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海洋产业结构绩效的优化、海洋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率的提高都会促进沿海地区海陆产业关联度的提高,即无论在短期内(1-2期),还是在中长期(3-10期),叁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海陆产业关联度正向波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研究。中国当前海陆一体化产业政策的重点主要放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海陆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对我国海陆一体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海陆一体化产业政策在发展理念上相对落后,且缺乏较为明晰的配套政策、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资源生态环境叁个角度,建议我国政府要产业政策调整,并建议我国政府要实现五大产业政策构建:实施梯度推移的海陆产业统筹发展政策、实施产城融合的海陆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实施“点—轴”推进的海陆区域开发政策、实施协调合作的海陆区域统筹发展政策、实施以海定陆的海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等。全文共七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为第叁章和第四章,通过对海陆产业关联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构建了产业领域海陆一体发展的基本架构。第叁部分为第五章,研究了我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调整方向。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全文总结。具体为: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主要内容,中外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阐述了海陆一体化的内涵,回顾与梳理了国内外海陆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海陆产业关联的理论文献以及海陆产业关联的产业政策。第叁章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分析。以海陆二元经济结构一体化理论为基本框架展开对海陆产业关联的理论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海洋经济的叁次产业和陆域经济的叁次产业之间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研究。第四章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分析了影响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叁大因素:海陆产业结构、海陆产业空间布局和海陆资源环境承载率并对叁大因素对中国海陆产业关联度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构建。解析了我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海陆一体化产业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我国海洋产业政策调整方向,及推进我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建议。第六章结论。对全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5-27)

赵昕,王茂林[8](2009)在《基于灰色关联度测算的海陆产业关联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关联程度的测算,对于沿海地区科学地进行产业调整、制定产业战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测算主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揭示了海陆产业的关联关系。(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9年15期)

海陆产业关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陆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是现阶段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的核心。根据国标(GB/T 20794-2006)对海洋产业的界定,从2000年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拆分出12个主要海洋产业,形成海洋产业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洋产业的投入结构、后向/前向关联关系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的产业链有所延长,向陆地产业延伸,尤其与陆地产业中的第叁产业关联密切。同时,中国海洋产业与能源产业关联紧密,其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陆产业关联论文参考文献

[1].宫广新,史宏达,尹则高,高成岩,董晓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广西海陆产业关联度分析[J].海岸工程.2016

[2].王莉莉,肖雯雯.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海洋产业关联及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16

[3].周景楠,白福臣.基于广义灰色关联分析的海陆产业关联度研究[J].河北渔业.2015

[4].陈思敏.基于产业关联的江苏海陆产业统筹发展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3

[5].赵亚萍.基于海陆一体化的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性分析[C].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2

[6].常玉苗,成长春.江苏海陆产业关联效应及联动发展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

[7].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

[8].赵昕,王茂林.基于灰色关联度测算的海陆产业关联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

标签:;  ;  ;  

海陆产业关联论文-宫广新,史宏达,尹则高,高成岩,董晓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