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生成机制论文-马志刚,尤梦娜

句法生成机制论文-马志刚,尤梦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句法生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最简方案,不定式to,tough结构,控制形容词结构

句法生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志刚,尤梦娜[1](2018)在《英语tough结构和控制形容词结构的句法对比及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性序列完全相同的英语tough结构和主语(形容词)控制结构均以to不定式句为其补语,但前者中的空主语PRO具有任指性,空宾语是补语删除的产物;而后者隶属控制结构,空主语PRO依靠先行语的控制获得解读。文章首先从约束原则、VP省略以及歧义性解读等视角提供了区分两类句式的经验证据,然后对两类结构中for DP短语的句法地位予以辨析,最后基于最简方案的语段理论对两类句式的生成机制进行简析。(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成虎[2](2018)在《英语分离疑问句的句法生成机制及其论元量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分离疑问句一般由"特殊疑问句+是非疑问句的保留成分DP"构成。本文认为,从对其回答方式(Yes, DP./No, not DP.)来看,它是两种疑问句前后承接的句法结构,句中位于标志语、补足语或介词后的论元从准量化向存在量化过渡:Yes/No部分的回答表明保留成分DP代表是非疑问句,而DP/not DP仍是对特殊疑问句的回答。其句法生成机制是复制与删除的两次操作:1)在IP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次复制与删除的操作,生成一个特殊疑问句;2)在特殊疑问句的基础上,再进行复制的操作,生成一个是非疑问句,其中wh-词过渡为DP;3)在是非疑问句的基础上,再使用删除的操作,删除与特殊疑问句重复部分的平行结构,保留不重复的DP。这叁个步骤的句法生成机制完成论元从准量化向存在量化的过渡:英语分离疑问句中论元量化语义的过渡性与句法结构的承接性相对应。当保留成分DP从是非疑问句扩展到选择疑问句DP1 or DP2,或以附加语PP、从属句CP形式出现时,其量化及句法生成机制也可作同样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刘顺[3](2018)在《唐代前期七言近体的韵律规则与句法机制分析——兼及杜诗“沉郁顿挫”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前期在近体声律规则建设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上四下叁基本节奏的尊重、病忌理论的推进以及调声术的构建上。后世流行的律诗格律说对声律建设的层累性及"声"作为声韵调之综合表现的特性关注不足。平仄二元的固化以及正体标准的模式化,在简化声律理论的同时,也造成了声律理论解释力的弱化。在句法机制问题上,唐人的理论建设不及书写实践的异彩纷呈,但其书写实践依然表现出唐人对声律、语体与结构诸因素制约句法的熟悉。杜诗"沉郁顿挫"的生成,自句法与韵律的技术层面而言,主要源于句法上"叁顿"法的使用以及声律上对旁纽与小韵、韵律单位重音模式及平仄组合规则的利用。(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8年04期)

李贞亮[4](2018)在《“V得一手好N”句法生成机制及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结构“V得一手好N”。本文运用生成语法及语义学理论,对其句法生成机制及各成分的句法性质、语义进行了分析。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回顾“V得一手好N”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V得一手好N”的句法生成。“V得一手好N”发生了形义错配现象,“一手”和“好”是双伪定语,其深层结构是“DO得一手好VN”,其中动词V经过中心语移位到轻动词位置,并和DO合并,生成了“V得一手好N”。当N为结果宾语时,“V得一手好N”存在歧义,既可以理解为含单伪定语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含双伪定语结构。含双伪定语结构“V得一手好N”的句法关系与不含伪定语结构“学得一手好武艺”等存在诸多不同。第叁章,“V得一手好N”各成分的句法分析。V-N是述宾短语或离合词;V主要以单音节动词为主,也有少量的双音节动词,都是二价及物动词,没有重迭形式,不能后附“了”、“着”、“过”;都是动作动词;N不能是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或专有名词。“好”是褒义的性质形容词,是伪定语,修饰的是V-N;“(一)手”是状态量词,也是伪定语,修饰的是“好+V-N”。“V得”是动词V的一种屈折变化,“-得”是V的词尾,依附在V上,表示动力情态的句法范畴。第四章,“V得一手好N”各成分的语义解释。V-N是活动类情状,表示一种技能,具有[+具体性]、[+可控性]、[+惯常性]、[+技巧性]、[+正当性]等语义特征,V可分为单纯用手、手与其他器官并用、抽象用手、与手无关四类动词,N大部分是V的受事、结果或工具宾语,少部分是V的处所、致使、方式、对象宾语。“好”的作用是评价技能V-N这类活动。“一手”有个体化“技能好”这类状态和显示工具的双重作用。“得”属于动力情态[能力]中的主观能力。“V得一手好N”是一种非现实结构,虽然具备了实现的可能,但是并没有变成现实。它可以和过去时和现在时(即非将来时)共现,但不能与表示很近的过去的时间名词或时间副词共现。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文章的不足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成东,韩景泉[5](2018)在《英语分离疑问句生成机制的句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英语分离疑问句由"特殊疑问句"和"It-分裂句"两部分构成,二者中间有语气停顿,由逗号隔开。第一部分的疑问词组经历了移位,从屈折词组内移至标句词组的标志语位置,标示其所处的结构为"特殊疑问句";第二部分以"一般疑问句"形式出现,其基本结构为:‘Is it+X+that-clause’,其中‘X’为受强调的焦点部分,‘that-clause’为预设部分。在语音式层面,为了凸显分裂结构中的焦点成分,不具有实际语义内容的虚主语‘it’、系动词‘is’以及包含旧信息的预设部分被删略,从而生成合格的英语分离疑问句。(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18年02期)

周光磊,程工[6](2018)在《汉语VN型复合词的句法生成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VN型复合词(如"养花、养病"等)受到汉语语法研究者的长期关注,主要是因为V与N之间的语义关系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并由此引发了汉语论元实现方式的问题。本文主要在分布式形态学的理论框架下,用句法推导的方式,讨论此类复合词的生成机制问题,着重探究非受事/客体成分的论元实现方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根据N与V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语义选择关系,将N分为受事/客体宾语和非受事/客体宾语,即区分常规和非常规VN型复合词。本文同时提出受事/客体成分由动词词根确定并实现为内部论元,非受事成分由功能语(高阶施用成分)选择进入句法结构并实现为论元的设想。该生成机制能够较好地解释VN型复合词的各项句法语义特征。(本文来源于《当代语言学》期刊2018年01期)

苏文慧[7](2016)在《最简方案框架下英语存现句的句法生成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存现句结构特殊,语言学家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目的就是探究英语存现句的句法生成机制。在确定了存现动词的论元结构之后,运用最简方案理论分析there的格核查机制和存现客体带有宾格特征的证据及存现动词和其后的名词短语一致的原因,尝试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探索英语存现句的句法生成的统一过程,使英语存现句相关问题的解释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田源,徐杰[8](2014)在《汉语反复问句生成机制的实例化及相关句法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迭(+删除)"这简单有效的两步操作再加上这两种非特设的句法操作不同的限制性条件,可以统一处理反复问句各次类的生成,不仅可以反映与解释叁个基本次类的多种本质共性特征和差异,还能从容应对其与汉语方言中相关疑问句式间的共性与差异。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结构在生成反复问句各次类的能力上存在差异,双音节动词形容词强于单音节,带宾语的强于不带宾语的结构;不同次类的反复问句对要通过"正反重迭+(删除)"生成反复问句的结构的限制也存在差异;反复问句和"可VP"问句在类型归属上的纠葛、方言中的句式杂糅现象以及能否内嵌问题上的差异,与二者的生成机制不无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4年04期)

田源,徐杰[9](2014)在《汉语反复问句生成机制的实例化及相关句法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迭(+删除)"这一套简单有效的句法操作可以统一处理反复问句各个次类的生成问题,简单有效的两步操作,不仅可以反映与解释叁个基本次类的多种本质共性特征和差异,同时能够从容应对其与汉语方言中相关疑问句式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基于此,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结构与句式在生成反复问句类型的能力上存在差异,双音节动词形容词强于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带宾语的句式强于不带宾语的句式;不同类型的反复问句对要那些要通过"正反重迭+(删除)"生成反复问句的句式的限制也存在差异;反复问句和"可VP"问句在类型归属上的纠葛、方言中的句式杂糅现象以及在能否内嵌问题上的差异,与二者的生成机制不无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6-09)

关月月[10](2014)在《俄语简单句语义—句法模式生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句子生成机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句法自治理论,其主要观点为:①句法自治且具有生成性。以“核心句”为基础,通过一系列规则转换可生成其它句子;②语义的作用只是对句子做出解释和限制。二是语义结构生成句法形式的理论,其观点为:语义结构具有生成性,句子的生成过程是语义结构向句法结构的转换。从第二种观点出发,借鉴“意思文本”理论研究句子生成机制的方向,可将句子的生成过程标示为:谓词语义结构→深层句法结构→表层句法结构。从语义结构生成基础深层句法结构时,语义配价和深层句法题元的对应主要呈现为常规投射、转换投射、分裂投射、合并投射、隐性投射类型,深层句法结构向表层句法结构的转换表现为对等转换、合成转换、分解转换方式,深层句法题元的表层体现形式需要借助于对具体自然语言语料的统计分析来实现。简单句从语义结构→深层句法结构→表层句法结构的纵向生成过程可以通过某个谓词单位的支配模式表格体现。在支配模式表格中语义配价与深层句法题元、深层句法题元与表层句法题元的对应都会一一呈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3-28)

句法生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语分离疑问句一般由"特殊疑问句+是非疑问句的保留成分DP"构成。本文认为,从对其回答方式(Yes, DP./No, not DP.)来看,它是两种疑问句前后承接的句法结构,句中位于标志语、补足语或介词后的论元从准量化向存在量化过渡:Yes/No部分的回答表明保留成分DP代表是非疑问句,而DP/not DP仍是对特殊疑问句的回答。其句法生成机制是复制与删除的两次操作:1)在IP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次复制与删除的操作,生成一个特殊疑问句;2)在特殊疑问句的基础上,再进行复制的操作,生成一个是非疑问句,其中wh-词过渡为DP;3)在是非疑问句的基础上,再使用删除的操作,删除与特殊疑问句重复部分的平行结构,保留不重复的DP。这叁个步骤的句法生成机制完成论元从准量化向存在量化的过渡:英语分离疑问句中论元量化语义的过渡性与句法结构的承接性相对应。当保留成分DP从是非疑问句扩展到选择疑问句DP1 or DP2,或以附加语PP、从属句CP形式出现时,其量化及句法生成机制也可作同样的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句法生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马志刚,尤梦娜.英语tough结构和控制形容词结构的句法对比及生成机制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2].杨成虎.英语分离疑问句的句法生成机制及其论元量化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

[3].刘顺.唐代前期七言近体的韵律规则与句法机制分析——兼及杜诗“沉郁顿挫”的生成[J].文学遗产.2018

[4].李贞亮.“V得一手好N”句法生成机制及语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5].王成东,韩景泉.英语分离疑问句生成机制的句法研究[J].现代外语.2018

[6].周光磊,程工.汉语VN型复合词的句法生成机制探究[J].当代语言学.2018

[7].苏文慧.最简方案框架下英语存现句的句法生成机制探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6

[8].田源,徐杰.汉语反复问句生成机制的实例化及相关句法问题[J].长江学术.2014

[9].田源,徐杰.汉语反复问句生成机制的实例化及相关句法问题[C].第十五届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

[10].关月月.俄语简单句语义—句法模式生成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标签:;  ;  ;  ;  

句法生成机制论文-马志刚,尤梦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