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沥青老化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沥青,紫外老化,老化方法,反应动力学
沥青老化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胡锦轩[1](2018)在《沥青紫外老化行为及其老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在路面服役期间,因热、氧、光等作用极易发生老化,导致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发生改变,使路面服役性能显着降低。国内外学者虽然对沥青紫外老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未完全了解不同条件下沥青的紫外老化服役行为,同时尚未探明沥青的紫外老化机理。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紫外与热氧及其耦合、沥青膜厚度、不同波段紫外光以及紫外辐照强度和温度等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沥青紫外老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沥青羰基因子预测模型;通过研究沥青紫外老化深度和紫外光穿透深度随紫外老化时间的变化,建立了沥青紫外老化模型;最后,对流变性能与其他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预测了紫外老化后沥青面层第一层的基本性能指标参数。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研究沥青在不同紫外老化方式下的性能变化发现,沥青厚度越薄,紫外老化后沥青复数模量和羰基因子增量越大。沥青样品较厚时,紫外老化后,只有表面极少一部分沥青被紫外光严重老化,导致测得的紫外老化程度比较小。(2)根据不同波段的紫外光对沥青的老化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波段紫外光对沥青的流变性能和化学结构的作用不同,沥青被300nm至350nm之间的紫外光老化后,性能变化最大。(3)通过剥离法将不同紫外老化时间后的沥青进行逐层剥离,发现紫外老化深度随紫外老化时间不断增加;从隔板实验可知,臭氧对沥青的老化作用很小;并且从分光光度计实验结果可知,沥青紫外老化后,紫外光穿透深度虽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综上可知,老化沥青与未老化沥青的互扩散作用应该是导致紫外老化深度的主要原因。(4)通过不同温度和紫外辐照强度下羰基因子的变化,求解了以羰基因子为参数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据此建立的羰基因子预测模型的误差较小。(5)紫外老化和压力老化后流变性能参数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的老化方式下流变性能参数变化趋势极为相似,可以根据压力老化实验中流变性能参数与其他性能指标参数的关系预测紫外老化后各性能指标参数。综上所述,沥青紫外老化服役行为与紫外老化方式和沥青膜厚密切相关,不同波段的紫外光对沥青的老化作用不同,可以通过老化动力学模型来预测沥青官能团的变化,从而对沥青紫外老化后的性能变化提供参考,为路面的养护时机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宁利,赵新坡,孙吉书,张彩利,耿九光[2](2016)在《基于表观黏度的橡胶沥青老化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种废旧轮胎胶粉改性基质沥青制得橡胶沥青(SK、PJ),考察了老化程度对橡胶沥青表观黏度的影响,并以表观黏度为参数建立了橡胶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或老化温度的升高,2种橡胶沥青的表观黏度均增大,且在同一老化时间下,橡胶沥青的表观黏度与老化温度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SK橡胶沥青比PJ橡胶沥青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橡胶沥青的老化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说明模型与橡胶沥青老化的实际过程相符。(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6年03期)
洪春峰,王洪国,廖克俭[3](2016)在《沥青再生及老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河AH-90~#基质沥青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使用82型薄膜烘箱模拟自然老化,考察了沥青老化过程中四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自主研发的沥青再生技术和LKJ-I型废旧沥青再生剂,通过组分调和法对辽河AH-90~#废旧沥青进行了再生,并建立以软化点为参数的再生沥青和基质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沥青在老化的过程中,一般会遵循由芳香分转化为胶质,继而胶质转化为沥青质的变化趋势;以软化点为基本参数,基质沥青、再生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方程分别为lnR_t=3.772 8+70.91te~(-3 650/T),lnR_t=3.763 5+33.41te~(-3 730/T);与基质沥青相比,再生沥青的老化反应速率常数较小且活化能较高,表明再生后其抗老化性能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2期)
王松,王洪国,郭志文,韩洋,朱志成[4](2015)在《辽河油田AH-90温拌沥青老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的研究基于油溶性表面活性平台的温拌技术的抗老化性能,文章分别对辽河AH-90基质沥青和掺入OS-125油基温拌剂的温拌沥青进行基础理化性能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实验,测定不同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下的软化点值。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准确的动力学参数,得到两种沥青的一级线性老化动力学方程。通过两组方程中老化动力学参数的相互比照可以看出,油基温拌沥青具有较低的反应速率和较高的活化能,说明油基温拌剂很好地改善了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5年05期)
韩洋,井新众,王洪国,廖克俭,王松[5](2015)在《油基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老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掺入LKWO-Ι型油基温拌剂前后的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进行测试,并建立起一级反应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掺入温拌剂前后的SBS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LKWO-Ι型油基温拌剂对SBS沥青老化过程反应活化能略有升高,在高温区对反应速率有一定的减缓作用,掺入温拌剂的沥青软化点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5年03期)
徐士翠,王衍辉,裴建中[6](2011)在《基于软化点的温拌沥青老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老化温度下,对2种基质沥青和2种温拌改性沥青进行老化试验,测试沥青不同老化时间后的软化点,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反应速率常数、老化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参数,得到基于软化点的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温拌改性沥青反应速率常数较小、老化反应活化能较高,较基质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1年06期)
赵华,廖克俭,李会鹏,蒋德林[7](2011)在《阻燃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为改性剂,以叁氧化二锑和十溴二苯醚(质量比1∶2)为复合阻燃剂,以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质量比1∶2)为抑烟剂,通过剪切制备了阻燃型SBS改性沥青,用薄膜烘箱加速老化实验模拟改性沥青的自然老化过程,并以老化过程中软化点的变化为参数建立了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方程,评价了其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阻燃型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阻燃型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优于基质沥青;根据建立的老化动力学方程所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老化模型与实际老化过程相符。(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1年03期)
黄攀,余丹,程健[8](2011)在《SBS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薄膜烘箱试验,研究了催化裂化油浆与渣油调合后进行SBS改性所制得的沥青在不同老化温度、老化时间下的软化点和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并以表观黏度为参数建立了SBS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随老化时间的变化不是单调地增大或减小,而在老化后其表观黏度升高,且其表观黏度在实验范围内随时间的递增增长速率加大。以表观黏度为参数建立的沥青老化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地表征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本文来源于《炼油技术与工程》期刊2011年01期)
赵华,廖克俭,李会鹏[9](2011)在《以软化点为参数研究再生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考察老化过程中软化点的变化,建立以沥青软化点为参数的老化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了有关动力学参数。实验以欢喜岭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以SBS为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使改性沥青老化,然后通过掺入再生剂得到再生改性沥青,分别测改性沥青和再生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实验表明,废旧SBS改性沥青可以通过添加再生剂和调和剂的方法重新恢复到老化前的理化指标。改性沥青与再生改性沥青老化均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再生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优于改性沥青。(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1年01期)
赵华,廖克俭,李英刚[10](2010)在《乳化沥青老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河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以自制的Gemini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制备乳化沥青。作者以老化过程中w(正戊烷沥青质)的变化为参数,建立2种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模型,进行老化性能分析。通过比较2种沥青的动力学参数,得出乳化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优于基质沥青。(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0年03期)
沥青老化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2种废旧轮胎胶粉改性基质沥青制得橡胶沥青(SK、PJ),考察了老化程度对橡胶沥青表观黏度的影响,并以表观黏度为参数建立了橡胶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或老化温度的升高,2种橡胶沥青的表观黏度均增大,且在同一老化时间下,橡胶沥青的表观黏度与老化温度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SK橡胶沥青比PJ橡胶沥青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橡胶沥青的老化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说明模型与橡胶沥青老化的实际过程相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沥青老化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胡锦轩.沥青紫外老化行为及其老化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2].李宁利,赵新坡,孙吉书,张彩利,耿九光.基于表观黏度的橡胶沥青老化动力学[J].合成橡胶工业.2016
[3].洪春峰,王洪国,廖克俭.沥青再生及老化动力学研究[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6
[4].王松,王洪国,郭志文,韩洋,朱志成.辽河油田AH-90温拌沥青老化动力学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5
[5].韩洋,井新众,王洪国,廖克俭,王松.油基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老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J].应用化工.2015
[6].徐士翠,王衍辉,裴建中.基于软化点的温拌沥青老化动力学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
[7].赵华,廖克俭,李会鹏,蒋德林.阻燃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J].合成橡胶工业.2011
[8].黄攀,余丹,程健.SBS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1
[9].赵华,廖克俭,李会鹏.以软化点为参数研究再生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学[J].化学与黏合.2011
[10].赵华,廖克俭,李英刚.乳化沥青老化动力学研究[J].化工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