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观论文-向彬

地理教学观论文-向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理教学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课改理念,教学观,高中地理新课程,区域认知

地理教学观论文文献综述

向彬[1](2019)在《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地理教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是一门兴趣十足的学习科目,但由于较长时期受应试教育方式方法的制约,固有的地理学科特色并未落到实处。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段极大地淡化了地理学科、甚至取消了地理课程,导致多数学生缺乏地理学科知识、缺乏地理思维能力、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进入到高中学段,为了应付各类考试,大多出现"满堂灌"和"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学生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训练与提高。这使得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背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本文来源于《地理教育》期刊2019年S2期)

陈红,朱雪梅[2](2017)在《地理课堂教学观评课的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观课、评课是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观评课活动普遍存在预设方案缺乏、消极批判、改进意见不明、忽视学习观察等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评价理论,结合新出现的课堂研究范式,提出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活动、认真做好课中观察与记录、努力参与课后互动评议等改进建议,以期提升地理教师的观评课能力。(本文来源于《地理教育》期刊2017年09期)

侯建成[3](2015)在《“微叙述”: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观——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叙述"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仅是教学形式的转化,更是师生关系和学习方法的转变。高中地理"微叙述"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变革,它以实现质量性教学为目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本文来源于《地理教学》期刊2015年09期)

赫兴无[4](2015)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包括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媒体、过程、环境、教师、学生等各个要素,以及对教学设计、实施、指导、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认识和看法。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最终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要想确保地理新课程改革向全面纵深推进,就需要广大地理教师转变教育观,其中的关键就是转变教学观,因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教学。本(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5年04期)

池盛良[5](2013)在《新课改背景下新型的地理教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改已经在几年前拉开序幕,面对新世纪的这一问题:知识与观念的更新与日俱增。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将如何改变当前一些不合时代的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彰显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呢?从教师本身进行阐述,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如何变更我们的教学观念和对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转变成主动式的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更不是记忆知识的机器;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师,喜欢课堂,欣赏我们的教学风格,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和贯彻时代精神。(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3年07期)

单慧波[6](2013)在《我的“模糊”地理教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地理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发展更加开放,更加丰富,笔者把这种开放和丰富解读为"模糊"化。这里"模糊"并非"清晰"的反义词,而是拓展延伸、包容综合之意,即延伸地理学科教学的功能,融入"生命教育"的思想;综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多方面的科学渗透到地理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及多(本文来源于《山西教育(教学)》期刊2013年04期)

齐晓娥[7](2012)在《浅析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对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体现了结构教学观的思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2年01期)

齐顺青[8](2011)在《以交互行动法建构新的地理教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教育的着眼点不应仅停留在让学生对人类已有知识和成果的掌握这一简单层面上,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新性。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1年19期)

李兆端[9](2011)在《教学观的新变化——基于学习者视角实施地理情景教学的实践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者视角(Learners view)是一种施教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学生条件和需要,主动反思获得角色认可,通过设身处地的视角变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施以情景置换、合理调控,达成课堂目标共识的课堂行为模式。基于学习者视角创设地理教学情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激起学习者的地理学习兴趣,更主要是让学习者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非智力因素的融合与提升。教师有目的地施以情景教学,通过对一些具体教学情景进行描述、再现和创设,以引起学习者一定的态度感应和情绪体验,激扬非智力因素,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对这些情景进行探索、讨论,提高学习效率。两者的基本任务都在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核心动机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重要环节在于活动场景的创设和学习资源的整合。(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亓凤学[10](2011)在《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活用教材;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开展课题研究,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地理知识与技能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地理教学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观课、评课是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观评课活动普遍存在预设方案缺乏、消极批判、改进意见不明、忽视学习观察等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评价理论,结合新出现的课堂研究范式,提出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活动、认真做好课中观察与记录、努力参与课后互动评议等改进建议,以期提升地理教师的观评课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理教学观论文参考文献

[1].向彬.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地理教学观[J].地理教育.2019

[2].陈红,朱雪梅.地理课堂教学观评课的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J].地理教育.2017

[3].侯建成.“微叙述”: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观——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J].地理教学.2015

[4].赫兴无.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

[5].池盛良.新课改背景下新型的地理教学观[J].新课程(下).2013

[6].单慧波.我的“模糊”地理教学观[J].山西教育(教学).2013

[7].齐晓娥.浅析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对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启示[J].新课程(上).2012

[8].齐顺青.以交互行动法建构新的地理教学观[J].教学与管理.2011

[9].李兆端.教学观的新变化——基于学习者视角实施地理情景教学的实践体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0].亓凤学.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观[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

标签:;  ;  ;  ;  

地理教学观论文-向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